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4章

九零年头声声慢 第4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3:50 来源:免费小说

  就跟喝奶一样的,就这么喝进去了,中间不带一声哼唧的,马永红高兴,她心里面松气,一边再倒了水进去,还有一点沉淀,再晃晃给慢慢喝,“这孩子懂事,你瞧瞧,都喝了。”

  张慢慢喝了一会,就觉得肚子里面舒服了,眼皮子很沉重,视线都模糊,睡着了。

  等着醒过来的时候都是晚上了,她觉得饿,怔怔的看着床户外面,湛蓝色的夜幕,怎么能那么蓝呢。

  深蓝色浅蓝色层层堆叠,靠近窗户西北角上,镶嵌着一颗星星,她觉得美。

  美的不真实,但是肚子里面的饥饿感挺真实的。

  马永红摸了慢慢的额头,又伸进手去,摸慢慢的肚子跟后背,温热没有汗,才松口气。

  她自从有了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人生就似乎翻篇了,世界上的男女,总是那么猝不及防就变了角色,在还没有准备好当妈妈的时候,在还没有准备好当父亲的时候,突然就有了一个孩子。

  懵懵懂懂的带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仔细想想,都挺艰难的。

  慢慢长得胖,走路也不算勤快,人家孩子都能走路的时候,她还是坐在那里,对着大家笑。

  慢慢坐在树林的大蒲团上,那是巧手的老太太们,用玉米外面的干叶子编出来的,家家户户都有,结结实实的用多少年不会坏的。大大小小都有,小的跟个蒲扇一样的,大的有跟个床垫一样的。

  天河村村口前有一天小河环绕,因此叫天河村,小河两边都是小树林,夏天靠着水凉爽的很,带孩子的老太太们,喜欢在这里纳凉。

  老奶带着她的,马永红跟张向东都在地里面干活,家里没有人看孩子,张老二家里的不给看孙女,说是要带着顾青青,看不过来。

  马永红人也心气高,你越是看不上我生了女儿,我就越是对着孩子好,不差你一个当奶奶的,我们自己拉扯孩子,有手有脚的,什么也不差。

  青青比慢慢大两岁,张老二家里的其实看慢慢没什么问题的,一个是青青大了,再一个是慢慢你把她放在那里,没事儿她不会哭的,结果张老二家里的说头疼,不能听到孩子哭。

  所以就是老奶带着,只要是老奶轮到张老二家里住的时候,那一个月就一直给看着慢慢,到了其余的三个儿子家里,就不能给看了。

  轮流住的老太太们是靠儿子儿媳妇吃饭的,在哪一家里面,就顺手帮着干什么活儿,农家户里面,永远不缺营生。

  老奶在树林里乘凉,一边拿着扇子给打着蚊虫,看到张老二家里的推着车子到河里面来洗衣服,车子是推着顾青青。

  “姥姥,我要吃雪糕。”

  “肚子疼,不能吃。”

  张老二家里的把衣服泡在水里面,用脚踩着省的给冲走了,搓衣板样子的石头台倾斜在水里面。

  顾青青穿着凉鞋到水里面,太阳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那么清澈,能看到黄褐色的小石头,偶尔水草挡住水路激起来白色的气泡。

  张慢慢喜欢这一条河,她很喜欢坐在这里,除了蚊子多一点,想到这里,她看着自己腿上坑坑洼洼的红肿,不由得郁猝,全是蚊子干的好事。

  她可以一直坐在这个蒲团上,然后随着太阳的偏移从西侧挪腾到东侧,看着小河里面洗衣服的人来了又走,看干完活的男人在河里面洗手洗脸。

  也看到顾青青拿着雪糕,一边吃着一边跑到这边来玩,张慢慢没吃过,但是想着应该很好吃,橘黄色的,能感受到冷气跟甜味儿,一毛钱一根。

  老奶就不喜欢青青跟慢慢玩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家家都没有吃的,孩子都缺着嘴的时候,可是青青小时候什么都有,慢慢就只能看着。

  青青小时候一直喝糖水的,吃糖块一直供着,因为张老二会纺绳子,然后赶集卖了,因此张老二家里日子好过,回回赶集回来了,都带着零嘴零食给顾青青吃。

  小孩子吃东西不会藏着掖着的,老奶自然是没钱买东西,又怕慢慢馋得慌,因此只要是看到有好东西,她就抱着慢慢走。

  慢慢就趴在老奶肩膀头上,顾青青还举着给她看,“你要不要吃?”

  慢慢就跟个小傻子一样的,张开嘴巴想着吃,结果到了嘴边,舌头都伸出来了,顾青青一把拿走了,然后自己放到嘴里面,笑着看着她。

  慢慢眨眨眼睛,一下子就愣住了,顾青青等着她要呢,结果没想打她什么动静都没有,就趴在老奶肩膀上了,也不看着她,顾青青觉得没意思,一溜烟似得就走了,到河里面跟老奶洗衣服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沉默的事物话总是特别多,在春阳冬雪中读懂树木多变的情绪,在流水鸟鸣中读懂了树木的坚定和温柔。

  第7章 做生意

  旁边人说什么老奶不管,就是看孩子的,等着地里面的人回来了,马永红就来抱孩子,看着人家的孩子牵着走,她就问慢慢,“怎么还不走路呢?”

  慢慢一下子就愣住了,她少有想过这个问题,每天的日子就是坐着躺着,然后看到树觉得树挺美的,看到小河小河挺美的,还真的没想到走路能给人愁成这样子。

  马永红说完了,结果就看到慢慢撑着地,站起来了,然后就一直看着她,左腿先迈出来一步,就跟慢动作一样的,整个就是一个太空漫步。

  然后左脚落下来以后,右脚往前面一步抬起来,证明自己是会走路的。

  小丫头,胖的很,走路的时候浑身上下肉别看着动弹,但是人家是真的稳稳当当的。

  那眼神,马永红就懂了,一下子就笑开了,那声音特别畅快了,村子里面的人说话做事儿,从来不扰人的,你就是从睡梦里面听到了,也只觉得亲切。

  慢慢不知道她笑什么,想着兴许走路是一件高兴的事儿,自己摸着头,也笑了,然后又跺了一下脚往前一步。

  她故意慢动作,想着你们高兴就高兴一会儿呗。

  马永红跟看景儿一样的,最后把她放到小推车上,河在村庄下面,进出村庄总是要经过那一个不长不短的斜坡。

  慢慢是走不上去的,马永红推着她,边上放着锄头还有空的麻袋,慢慢喜欢这个,两只手扶着车架子,一路上都是人回家。

  干一天的活儿了,这时候回家的点儿,大家伙儿手上是土,脸上是汗,可是见了人没有不打招呼不笑的,说地里的事儿,当街坐一会说几句话的也有,歇一气儿的也有。

  马永红想着回家给孩子做饭,进了胡同人就少了,马永红就喊她,“慢慢,你以后得走路了,知道吗?”

  怕孩子不知道,她老觉得自己家里孩子也不是反应慢,而是跟一般人思路想法不一样似得。

  你说走路她难道不会吗?

  应该是会的,可是她不走。

  一般老人说,到了该走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走路了,这是生理反应,就跟奶娃娃吃奶一样的自然。

  可是慢慢就不是这样的,马永红因此跟她好好说,“你就跟刚才一样,要走路了,以后不要人抱着。”

  又问一句,“知道了吗?”

  慢慢就点点头,等着到家门口了,马永红去开大门,等着开了门,一扭头就碰到慢慢了,车子离着三五米远,自己走过来的。

  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脚,马永红就夸她,“对,就是这样,真乖。”

  这四五月份的时候,家里没菜吃,就是有菜吃的时候,家里的菜也吃不了几天。

  因此一直吃的就是咸菜,给馏了馒头,给慢慢撕下来一小块,然后碗里面泡着咸菜疙瘩,有时候是丝儿的,有时候是切成条的,切成片儿的,总而言之就总是咸菜。

  有时候切点葱进去,有嫩姜伢子的话就放进去,八月有香菜的时候,吃点香菜放进去也香的很。

  慢慢就跟着一起吃,馒头软腾腾的,带着小麦的清香,马永红就跟一根咸菜丝,不给吃多了,慢慢就很有意思了。

  这孩子把咸菜丝,夹在那一小块馒头里面,馒头大,咸菜丝短,她就捏一下,这样子咸菜丝上面的汤汁就全在馒头上面了。

  坐在马扎上,她就拿着慢慢的吃,馒头越吃越香,吃到中间的时候,就是咸菜丝了,不仅仅是咸菜汁水了,咬一口脆生生的,带着一股子酱香味儿,慢慢就高兴了,满足的很。

  吃完了,马永红就问,“还要不要?”

  慢慢也不太说话,她很少开口的,自己歪着头,伸着手,然后手就被人看到了,胖的跟白馒头一样的。

  张向东就笑,孩子的手拿着馒头,怎么看怎么招人喜欢,这孩子虽然身子骨大,但是手上都是肉,一摊开来,肉窝窝不多不少有五个,好像是一个手指印摁下去一个发面馒头,慢慢的有个坑。

  “我去跟人家打听了,去卖化肥好。”

  张向东正当年的男人,他结婚了有孩子了,家里老婆孩子跟着吃苦啊,顿顿咸菜的吃,粮食有时候不够还要大姨姐帮衬着,他也想着干点事儿。

  做点儿利小本薄的小买卖,怎么着手里面也得有个钱啊,现在家里面,说真的就是没有钱,想要买个菜吃,都没有这个钱。

  街上经常有人一早一晚的卖粽子卖火烧的,还有晚半晌卖菜卖豆腐的,他们就只能听着。

  张向东问他妈借钱,张老二家里是有钱,可是不给。

  张老二家里的,真的是脑子很什么的一个人,有点里外不分的意思,她娘家的侄子来,只要是来了,就是借钱的,都不用借的,她自己就给。

  觉得娘家侄子不容易,养孩子养不起,张老二赶四集的人,手里面盘绳子有钱,因此每次来都是二三十得给,多的时候七八十。

  可是张向东借钱,想着做点小生意,他就说了个开头,进去了屋子,“我想着做点小买卖,去跟人家卖化肥。”

  张老二家里的知道是来借钱的,就笑眯眯的坐在那里,“做什么买卖啊,不中用,还是在家里好。”

  当儿子的难道就没有自尊心了,当儿子的难道不知道当妈的对自己其实不咋地吗?

  知道,心里面也有数,可是人不能这样看。

  外人看,觉得张老二家里的偏心眼,里外不分。

  可是张向东自己来说的话,养他吃饱穿暖了,给他盖了新房子娶了媳妇,不是说不疼,只是没那么疼而已,所以张向东就不让自己去往那方面想,他该孝顺的时候还是孝顺。

  所以说张向东这个人,就是心眼好,他没什么坏心眼,你对我一分好,我记住了,对着你就是掏心掏肺的,你有用得上我的时候,从来不推脱的,一辈子不干坏事儿。

  他就打住不说话了,不提借钱的事儿了,他就想着爸妈攒钱不容易,下面还有个弟弟。

  马永红是一心一意过日子的人,张向东不管别的,但是对着她好,她自己也想着活的出人头地,让人家高看一眼。

  她算是明白了一点,不管别人说你什么,说你生女儿赔钱货也好,说你跟婆婆关系不好没人带孩子也好,只要你有钱了,别人就不说了,自己日子过得好,那就是最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真的吃过大苦的人,现在说出来大概也没有人相信,我从小其实很敏感的。

  第8章 八百块

  “要多少钱?”

  马永红不懂这些,想着让张向东跟着人家一起干,乡里乡亲的带着干,方便一点。

  张向东早就合计好了,“怎么也得一千块钱。”

  马永红就顿了顿,心里就有主意了,仔细又问了一会儿,觉得蛮靠谱的,就是去进货,然后卖到村子里面来,光是本家亲戚就买不少了。

  第二天她就去了娘家,走着去的,家里没有自行车,就背着慢慢,慢慢说实话,蛮沉的。

  背着很沉了,带着孩子从山上走,又不能让她自己走,慢慢睡醒了,看着还没到。

  她不哭不闹的,就趴在肩膀头上,马永红你问她累不累?

  累。

  可是有劲儿,心里面有奔头,她是回娘家拿钱的。她结婚前在挂毯厂里面工作,给人家砍挂毯,多少年了攒下来八百。

  娘家妈结婚的时候说了,为了女儿着想,“这钱留在这里,等着你们过日子安稳下来了,你再来拿。”

  是真的为了女儿考虑的,觉得你不要嫁进去就给人家知道你多少钱,万一有事儿了,这钱你拿出来还是不拿出来,放在娘家这里,多少是个退路,不至于有难处的时候,问着比人伸手。

  没想到闺女能来,姥姥很高兴了,先抱着慢慢,马永红到底是嫁人了,孬好不能空着手,买了一块豆腐来的。

  邻居张世忠家里是做豆腐的,半夜里做豆腐,早上起来的时候就走街串巷,买豆腐的不吆喝,都是手上拿着木棍儿,还有个木鱼一样的东西敲打,声音不沉不闷,听到的人就知道买豆腐的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