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20章

九零年头声声慢 第20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3:50 来源:免费小说

  乡下人种树,讲究一个用处,好好儿的树是不敢轻易去动弹的,得选好了日子,适合动土适合砍树的日子才可以,不然容易犯煞,很是让人忌讳。

  结果那换地的人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也没有打招呼,就去把树给砍了,那么大一棵树,齐齐根儿的就没了,只剩下粗壮的树墩在那里。

  姥爷就突然不行了,去医院检查,是癌症晚期。

  这个年头,癌症似乎大家还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倒是治疗花很多钱,姥爷才五十岁出头,但是不肯在医院治疗了。

  治不好,花的钱好多,就回来等着了,等着回来的时候,人就不能站着了,没几天就已经是回光返照一样的了,病发的特别快。

  姥姥不敢对着别人说,这样的话儿捕风捉影的,可是她对着马永红说了,当时阴宅先生说的话他们不放在心上,现在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寄托,就是因为树没了,人才最后不行了。

  不然年纪轻轻,正当年的时候,才五十岁的人啊。

  “男丧夫,女丧母,永红啊,不是什么好兆头,这样的人,一辈子坎坷,你看看你爹,一辈子没有什么好日子过,好容易退休了,他忙活了一辈子,没有拿退休工资就到了这一步,一辈子没福气。”

  一边说一边哭,马永红也在擦眼泪,怀里面圈着慢慢,她不去地里了,就在这边守着,慢慢因为小,打人觉得她不懂得什么叫死亡,不懂得什么叫命运,因此说话从来不忌讳着她。

  慢慢不知道什么叫死亡,也不知道什么叫人没了,小时候不懂离别,也从来不晓得什么事永别,再也不见。

  只是懵懵懂懂的,看着别人流眼泪,穿着白色的衣服,跟在后面跌跌撞撞的跟着送葬的队伍,听着一套套的流程,送着已经去世的人,一步三叩首归西而去。

  最后去世的那一天,姥爷还是没有闭眼,但是人已经到了地上了,讲究规矩,不死在床上,看着差不多了,就在地上一副草席子,穿好了藏蓝色的唐装,躺在那里,等着死亡的来临。

  晚上有人陪着在旁边守着,怕咽气了,这些都是大姨的活儿,大姨疼人,她心肠最好也最软,最后的时候只拉着姥爷的手,不肯说话只是哭。

  姥爷一直看着门外,马永红牵着慢慢,屋门开着,慢慢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宝蓝色的衣服,她害怕这个,不肯进门。

  马永红也不勉强她,只让她去前面大姑张向南家里,张向南家就在姥姥的前面一条街上。

  马永红自己进去了,跟大姨低低的哭着,姥爷一直等着大舅从城里面接了双胞胎孙子来,才肯闭眼,他生前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对孙子,聪明伶俐又爱学习。

  姥爷苦出身,当年娘改嫁了,他曾经跟着去了几年,去那边上学,因为要干活儿,学校里面一周去一两天,即使是这样,学习成绩也是第一名拔尖儿的。

  只是后来,后爹不让去上学了,老师亲自来家里,跟后爹商量着,“不要学费了,孩子是个好苗子,要他去学校里面去。”

  那时候的学费,是半袋子地瓜干。

  后爹不肯答应,要姥爷去地里面干活儿,为此老师走了,姥爷为着这个事儿,记恨了后爹一辈子,一怒之下又回来了,再不肯去后爹那里去,十二三岁回来订立门户,自己种地去。

  白日里去地里,然后趁着空跟人家学写字,到了晚上回来的时候,胳膊上都是记下来的字儿,然后自己在灯下面学,为此学了个七七八八,最起码是识字儿的。

  然后成了公社的干部,带着村子里面的人挖水库,兴修水利,破四旧,他兴修的水利工程在他去世几十年以内,依然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水库,到了干旱的时候放水灌溉农田。

  所以他自己受过了没有文化的苦,从没有机会享受教育资源,因此对着聪明伶俐的双胞胎孙子很是喜爱,爱他们喜欢看书能坐的住,不到处去疯玩。

  慢慢在姑姑家里玩,姑姑疼她,给她洗了桃子吃,有去煮花生,盐水花生,刚出来的花生,里面不加别的东西,八角花椒放进去加一点儿盐,好吃的很。

  这样的孩子吃食,马永红是向来没有功夫做的,也没有这个精致的心思。

  突然就听到后面嗡嗡的哭声,越来越大。

  姑姑赶紧从厨房出来,看着慢慢,“你姥爷没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不可知,却依旧可期。我将继续怀揣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有些人,只能陪你一段路。

  第29章 姥姥

  慢慢手里的桃子一下子滚到了地上, 她刚才随意的脱开马永红的手不肯进屋, 却不曾想到,那是这辈子离着姥爷最近的时候了,以后的每一天, 都是永别。

  姑姑牵着她送到后面去,她依然不敢进屋子,屋子里面高低起伏的哭声, 慢慢站在外面, 看着大舅跟二舅出来, 红着眼睛,却还要去准备人的身后事,该去送帖子的送帖子,还要去准备酒席,棺材值钱,没有一样儿是轻松的。

  慢慢站在院子里, 看着人人的脸上带着眼泪, 慢慢地就有点模糊,她低下头,一半院子在阴凉里面,被屋子挡着的, 一半是在太阳里面, 阳光很是刺眼的疼。

  心里面一阵恍惚,她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只是说不出来, 也不曾记得,此时此刻,好似她不属于这个世界一样,只是看着别人在欢笑流泪,看着别人的过往。

  姥爷去世了,大舅二舅多少年闹得不可开交,为了老宅,为了姥爷的钱,为了家里的几分地,为此给姥爷不少生气的时候。

  可是人没了,兄弟俩似乎成了这世界上能相互依靠的人了,和和气气的办完了丧礼,风光的给姥爷送进去了阴宅里面。

  一个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不论是什么出身,不论是中间起起伏伏,好使跌宕起伏,最后一坡黄土,人死为大,万事皆空。

  姥姥骤然就是一个人了,她不曾见到人就哭,只是跟往常一样的,提起来的时候,只是说一句,“命不好,一辈子苦命。”

  可不是,熬了一辈子,一辈子受穷,去当干部的时候,整天出去开会,家里孩子不管,地里的活儿也不管,都是她带着孩子们过得。

  他当干部出去开会,出去交公粮干活儿,从来不肯出去吃饭,都是自己带着粮食出去的,生怕吃了国家人民的钱,不曾贪污一毛钱,不曾拿过人民的一针一线。

  家里唯有吃饭的那一张小饭桌子,是隔壁村子的一个人送给他的,姥爷收下来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五十岁出头的时候去世了,要是活着,退休工资拿着应该安度晚年了。

  所以姥姥才会对着马永红说那句话,丧父长子,无母长女,自来命运不济,多见端倪,十有九中。

  马永红怕姥姥一个人总是寂寞,没过多久就送着慢慢来陪着姥姥。

  姥姥很愿意了,她疼爱孩子,而且是无差别的疼爱,从不因为孙子是自己家里的男孩子,而多疼爱一点,多外甥女差点儿。

  她总是家里有什么,就给什么,只要你来了,从那以后不藏着东西,不会不给你吃。

  就是姗姗表姐来了,说是喜欢什么,姥姥也从来给她做好了,要什么给什么。

  她跟大姨是一样的,看着谁都比自己重要,看谁好都比自己好,看别人高兴了,比自己都要高兴。

  慢慢也愿意来,因为总是吃好吃的,姥姥手巧,会各种各样的零食,她愿意在这里待着。

  晚上的时候,姥姥就带着她到前面靠着马路的宽阔高地儿上纳凉,慢慢记得很清楚,每一个晚上,都是夜色温柔得很。

  三五个人,七八个人在一起,自己带着马扎,或者是坐在石头上,不记得有没有风,只记得不曾热过,没有电风扇吹着依然感觉很凉快。

  说着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姥姥那一段时间总是说起来姥爷,她信轮回,也信善有善报,姥爷的福报她觉得应该是在后面的。

  “那时候,他去开会学习,到东北去,有人没钱了,问他借钱,几毛钱的火车票,慢慢姥爷心善,就给垫付了。”

  “谁知道,到了地方食堂里面吃饭,没想到那个人是厨子,家里过不下去了,经过人家介绍关系去东北当厨子去了,正好就是在姥爷吃饭的那个食堂。”

  说到这里,她总是一副自己很信服的样子,在那里表情极为浓重了,“她姥爷去打饭的时候,上面是白菜,下面的半缸子全是肉片子。”

  “等着她姥爷回来了,说是吃了一个月的好饭呢,顿顿都是肉,都是人家那人偷着给他的,没想到几毛钱火车票,换来了这么大回报。”

  慢慢就趴在她膝盖上,她的小板凳是小小的一个,一只手垫在下巴上,仰着头看着天空,深蓝色的丝绒一样的颜色,星星那么多,那么开阔。

  乃至于长大很久以后,慢慢都觉得晚上的天空,应该是蓝色的,不应该是黑色的,她有一耳朵没一耳朵的听着。

  听到吸引人的地方,就开始前后的追问,她喜欢问问题,这边的姥姥姥爷们都知道。

  “为什么没有钱买票?”

  “就是没钱啊?”

  “为什么没钱?”

  姥姥不会华丽的词汇来形容,她回答不出来这么简单的问题,那时候的人就是穷,就是没有钱,别人也懒得回答慢慢的问题,因此姥姥就说,“穷。”

  “为什么穷?”

  “那谁知道啊?那时候都穷,都没钱。”

  追问到说出不来,姥姥就来回那几句话,慢慢问不出来什么,也不再去问了,只是听着。

  她最爱听神仙志怪的故事,哪里早多少年以前有一条龙,后来去了哪里,为什么走了。

  又或者是哪里有什么奇人异事儿,哪里的老柳树曾经成精了,又怎么遭受了天打雷劈。

  说的最多的是以前的穷日子,家里兄弟姐妹多少的苦难啊,慢慢就半耷拉着眼皮子,看着星星在眼睛里面,她用一整个眼眸,把所有的星空跟蓝色的大海眨到眼睛里面去。

  一晚上一晚上的,白天姥姥就在家里忙着,或者去地里忙一会儿,慢慢就去姑姑家里玩儿,慢慢很少在姑姑家里吃饭。

  她知道,姥姥一个人吃饭,不高兴。

  没有人跟她说过,她自己感受到的,姥姥想跟她一起吃饭,所以每次到了饭点,都做了好吃的喊她回去吃饭,如果她不吃,留在姑姑家里吃饭,姥姥就要再喊她几次。

  加上姑父在家里,姑父耳朵不好,对着慢慢总是逗着玩儿,大概是觉得慢慢反应慢,慢慢在姑姑家里吃饭总是不自在,所以每次姥姥一喊,她就很快的回家。

  一直住了半个月,慢慢要回去上学了,马永红看着她年纪够了,六岁的人了,要送到学校里面去,省的在家里还要人看着,早点去学习文化。

  姥姥舍不得,“慢慢在这里,我们娘儿俩很好,也不哭也不闹,吃饭也吃得好,陪着我一起吃饭,晚上我们就出去凉快,回来就睡了。”

  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她在这里,我觉得吃饭香呢,要是走了,我一个人吃饭还没滋味了呢。”

  一边说着,一边去擦眼泪,脸上还带着笑,其实心里面都是苦,这样的事儿,不值得哭,她也不想哭,只是一时间没忍住。

  怕被人看到了不好,一把年纪的人了,就连随意哭的资格都没有了。越是年纪大的人,似乎就越不应该哭一样。

  马永红就板着脸,她从不会服软说软和话,特别的刚,特别的坚强,“哭什么,就这么点儿事,眼窝子怎么就那么浅呢?”

  “慢慢回家了就回家了,你一个人吃饭怎么就没滋味了,大鱼大肉的好好吃,一个人也得好好吃饭,别在那里想有的没的。”

  冷声冷气儿的,带着斥责,嘴上说的硬,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得,她心里面也泛着酸。

  可是生活不会对任何人手软的,不会对任何人心软,不会因为你觉得苦,你觉得过不下去了,而对着你好一点,多给你一点福气。

  不会的。

  马永红从来都知道,人得自己刚起来,自己坚强,那什么困难,什么妖魔鬼怪,都死在一边去了。

  人,是不能被打败的。

  如果她现在跟着姥姥一起哭,一起觉得孤单寂寞,一起觉得日子难过,那以后姥姥自己的日子,怎么才能过下去呢?

  所以只能这样,学着坚强,姥姥一个人也要学着好好吃饭,一个人好好做饭吃。

  走的时候,到底是不忍心,“等着她放假了,就给你送过来,正好给我看孩子了。”

  姥姥赶紧答应了,夸着慢慢,“听话的很,也不哭,也不闹着回家,做饭给什么吃什么,一点儿也不左性子。”

  给慢慢带了不少吃的,她一个人,吃什么也没味道,家里的鸡蛋,再没有比慢慢更小的孩子了,总是捡出来不少,给包在包袱里面,多的时候就二十多个,少的时候十来个,给慢慢带回去吃。

  一直送着慢慢跟马永红走老远,马永红从来不回头的,只是给慢慢说,“你跟你姥姥说,让她回去吧,别送了。”

  慢慢这才学会了回头,原来会有人一直看着你,一直看着你离开。

  她扭过头去,姥姥就对着她笑,对她挥着手,“啊,走啊,走吧,走了。”

  慢慢就鼓足了勇气,张开嘴巴,她从来内向,不敢当着很多人的面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喊。

  她吸了口气,学着大人的样子,声音响亮的很,“回去吧,姥姥,你回去吧。”

  姥姥总是不动,只是一直挥着手,“啊,走吧,路上慢点儿。”

  慢慢就再喊,“回去吧,姥姥你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