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专属年代[快穿] > 第26章

专属年代[快穿] 第26章

作者:虞六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06:46 来源:免费小说

  “我们两手里有没有钱,别人不知道,郑涛和芳芳不知道吗?”郑父攥着分票、毛票摇头。孙子上小学、孙女上幼儿园,学费他们出,两个孩子每次上学要买几样好吃的,也是他们出钱,衣服书包全是他们出钱;儿媳妇隔三差五喝鱼汤补身体,偶尔喝老母鸡汤…纵使他工龄长,工资高,也仅够维持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一家四口日常开支。

  “…我去找女婿借钱。”郑母拿起老头子的手放在自己手心捂牢,一直对老头子点头,“儿子两口子想闯闯是好事,亲家比我们能,儿媳妇娘家亲戚一个比一个聪明,两个哥哥也是人精,不会让郑涛吃亏。”

  郑父抽回手,把钱重新装进铁盒子里:“我们一开始支持芳芳办最好的喜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一分钱也不出。芳芳娘家那边的亲戚全通知喜宴的规格,如果喜宴办的不像样子,我们这边亲戚没脸,你再多问女婿借五百块钱,最好让女婿把老宅子借给我们用一天。”

  “钱我们不能白借给儿子,跟他提出钱养家的事。”郑母难受的腰往后仰,等儿子开的商铺挣钱,她退下来专心带孩子。

  郑父把铁皮盒子藏在柜子里,转身打开门:“到时候让儿子写保证书,我们才把借给他。”

  郑父、郑母一同走到院子里,抬头看艳阳蓝空,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压在心里的石头突然消失。两人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开心的笑容,家里就他们两口子,待在家里没意思,两人十分有默契去找老街坊聊天。他们脚下的青石板记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又经受一代代人踩踏,最终一块块青石板断成了几块,用石头堆砌成的院子上长满青苔,合抱粗的大树为住在周边的人们提供纳凉的场所。

  街坊拿着一把扇子坐在大树下聊天,看到郑家父母,远远的和他们打招呼。

  “老郑,你女婿又上报纸了!”一个邻居举着报纸,用手指点上面身着西装革履,精神抖擞的小伙子。

  “你女婿要修建一条文明商业街,更好的展示咱们县里的文化风貌。”…

  大家都在夸赞女婿,郑父觉得脸上有光,乐呵呵接过报纸看新闻。上面说修建十字型纵横走向商业街,修建四排两层楼房,优厚的拆迁补偿款,等等。

  “咱们县政府鼎力支持他,大家都在讨论谨裕在哪一个方位修建商业街。”

  “肯定在县中心修建商业街,我们住的地方有些偏离县中心,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建到我们这里!”

  “我侄子在政府里工作,他和我透露商业街占用居民住宅,你可以问谨裕要房子,也可以要钱自己买房子。”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商业街要是修建到他们这里,他们拿到补偿款换一套好房子,说不定手里还能剩点钱。四合院住够了,年轻人想要住两层尖塔斜耸的楼房,这次拆迁正好可以换理想中的房子。报纸上说还没有最终确定补偿款的事,大家猜想一定不会差。

  “老郑,谨裕向你透露在哪里修建商业街了吗?”一个街坊问道。

  一双双目光齐齐盯着郑父,郑父手捏着报纸和他们打哈哈,女婿没和他说,他编都编不出内容和街坊解释商业街的事。他和街坊聊了两句,冲老婆子使眼色道:“老伴,我们去大哥家和大哥商量给聪聪剃小辫子的事。”

  “大哥该等急了,赶紧走。”郑母匆匆回家锁上院门,跟老头子朝大哥家的方向走去。

  逃离一群穷追不舍的街坊,郑父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女婿没有和他们提修建商业街的事,是忘了,还是真的和他们生分了。他敢摸着良心说没有做一件对不起女婿的事,为女婿的事忙前忙后,从来没在女婿面前提过自己的难处,也没有在女婿面前抱怨过。他为了女儿着想,当初没把女婿工作的事办利落,等到女婿认清亲人是什么样的人,他立刻就把女婿提成正式工,他不认为自己亏欠女婿。

  郑母连连苦笑:“刚决定找女婿借钱给儿子买门面房,女婿就要修建商业街。现在儿子买门面房也没有用,大部分顾客去逛商业街,谁来儿子的店里买东西。”

  得了,她不用找女婿用自己的名义给儿子借钱。

  “谨裕要是早和我们透底,我们不会这么纠结借不借给儿子钱,也能早点拦住郑涛和芳芳去找门面房,省得郑涛和芳芳浪费时间看门面房。”郑父紧蹙眉头,不想谈女婿的事,带着老婆子一路奔到大哥家,找大哥说说他这些年受的委屈。

  ---

  “你说在县里修建商业街?”郑桃儿熨西装的手停顿一下,把熨斗放到桌子上,转身盯着丈夫。

  “嗯,”钱谨裕扯开领带,拉着她坐到沙发上,疲惫地开口道,“钱挣多了,总有人会眼红,他们暗中使绊子想搞倒我们,我们防不胜防,这时候我们必须和政府打好关系,有政府护着厂子,坏心眼的人想搞倒我们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和壮子哥他们商量建立商业街向政府示好,商业街的繁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县里经济发展,官员的业绩好看,必定会向着我们。”

  郑桃儿起身绕道丈夫背后替他疏松筋骨,见他眉头舒展才问道:“去沿海城市的计划有没有变动?”

  “我们在群众面前保持正面形象,挣钱的过程中不忘给群众谋福利,给政府修饰面子。到那时我们带着积极正面的形象去南方沿海城市开拓市场,路会好走一些。”钱谨裕后背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抓住她的手放在头上。

  郑桃儿指尖轻重合适按压丈夫太阳穴,眉眼弯弯。前两年丈夫锋芒毕露,最近一年他收敛好多,变成一个儒雅的商人。她知道丈夫只是给自己带上了面具,他心中藏着一把利剑,出其不意斩杀前进道路上的挡路人。

  作者有话要说:求原谅,这一章没有完结,今晚23:40还有一章。还有,我在18:00左右发表新章节,如果大家在14:00之前看到更新,是晋江系统出错了,我没有能力把发过的章节重新设成更新章节,只可以修改章节。

  第39章 第一世界

  郑桃儿见丈夫眉头舒展,从衣柜里拿出一套睡衣塞到他怀里。钱谨裕把睡衣搭在肩膀上,站起来左右摇晃脖子,在妻子催促下走进浴室,等他洗好澡,桃儿像往常一样把他明天穿的衣服熨烫好,并且挂起来。

  钱谨裕斜身靠在衣柜上,眼底含着化不开的甜蜜笑容。

  “你腰没事了吗?”郑桃儿漫不经心摆弄衣柜里的衣服,隐晦的用眼尾余光打量丈夫的老腰。孩子都几岁了,丈夫还和毛头小子一样,一个星期前被她一句‘短了’刺激地苦战到半夜,次日起床丈夫光荣的拧巴腰走路。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么!!!”

  被翻红浪***

  第二天一家三口在客厅吃早饭,郑桃儿憋红了脸连咳几声,当着儿子的面悄悄伸手给丈夫揉老腰。

  钱谨裕不动神色小心侧身:“照顾点另一边。”郑桃儿一条胳膊环住他的腰揉另一边,他喟叹一声,郑桃儿忍不住掐他腰上的软肉。

  安安嘴巴咬着碗,眼睛上翻瞅着作妖的爸爸,搞不懂爸爸为什么每隔几天都会向妈妈撒娇。

  钱谨裕喝完最后一口红豆粥,握住桃儿的手绕到儿子身边,弹小家伙的脑袋道:“跟上。”

  安安快速把碗里最后一粒米抠进嘴里,火烧屁股似的滑下椅子追爸爸妈妈。

  钱谨裕开车载着母子俩沿县城主干道行驶,他眼睛一直环顾四周,注意周边环境。商业街设计组选了三处修建商业街的区域,各有利弊,还没有最终决定在哪里修建商业街。

  “商业街最好选在交通四通八达,人口密集的地方,选在这样的地方保证有密集的消费者,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根据这两个条件,桃儿,你仔细看看周边环境,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在哪个地方修建商业街?”钱谨裕调转车头,重新绕主干道行驶。

  闻言,郑桃儿目不转睛注意道路两旁房屋、道路、人群流动量等。当丈夫又重新掉头开车行驶一遍,离娘家比较近的区域第一个被她排除,因为娘家住的区域虽然人口密集,但是交通不发达。相比较而言,大伯家住的区域道路宽阔,道路纵横交错,处在县城到市里的十字路口。

  有两个县到市里必须经过十字路口,如果把商业街建在十字路旁边,路过的车辆会看到醒目的商业街,让他们欣赏本县商业街的风采。这样一来给县政府装了门面,政府官员心会向着食阁坊。

  “谨裕,”当丈夫开车路过大伯家所在的区域,郑桃儿指着十字路口,详细说出刚刚分析的内容,“…所以把商业街修建在这里最合适。”

  钱谨裕把车停在路边,含笑点头:“我们想到一起了。”

  每次丈夫已经有了主意,偏偏非要听她的意见。郑桃儿两排牙齿左右移动,扭头不想理丈夫。

  钱谨裕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开车到厂里召集主要骨干成员开会。会上讨论商业街选址问题,他客观分析商业街修建在十字路口的优劣。听完钱谨裕的阐述,大家总结出和其他两个地方相比,在十字路口修建商业街的劣势无足轻重,所以大家一致认同钱谨裕的说法。

  既然已经选好修建商业街的地址,他们请工程修建专家以及熟悉项目书方面的人员一起撰写项目书,向政府申报修建商业街。

  商业繁荣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个地区的经济繁荣,把县里最繁荣的商业街修建在交通枢纽处,途径县里的车辆一眼就能瞧见本县风采。县长乐呵呵跟秘书夸赞钱谨裕给他长脸,和相关部门通风,很快批准修建商业街项目。

  ---

  吕芳芳拽着丈夫的袖子,下巴对准和三个伯伯聊天的公婆。自从知道修建商业街的事都过去好几天了,公婆待在家里张罗聪聪剃小辫子的事,也不知道去打探钱谨裕的口风,万一钱谨裕不念公婆对他的厚待,把商业街修建在别的地方,他们这个区域只会更穷。

  郑涛握住媳妇的手凑上前:“爸,借钱谨裕宅子用一天,你找他商量了吗?”

  “…”街坊见到他,拉住他打听修建商业街的事,女婿从头到尾也没有露面,郑父心中的气一日一日增加,疏都疏不通,憋得他难受。

  “爸妈。”钱谨裕一双手拎贵重的礼品站在大门前,郑桃儿拉着孩子站在丈夫身边。

  院子里的人呆愣几秒钟,郑涛被媳妇推一下,他疏离中暗含能够察觉到亲切,说道:“怎么着,一家三口站在大门前,还不准备进来吗?”

  “桃儿、谨裕来了,快进来。”郑母大喜过望快走几步,一把握住女婿的手,拉女婿进院子。

  郑桃儿牵着儿子跟在丈夫身后,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环视熟悉的院子。

  郑母把女婿按坐在老头子身边,自己搬个凳子也凑过来,慈祥地看着女婿道:“谨裕,妈和你商量一件事,聪聪剃小辫子我们家地方不够用,能在你家老宅子里摆酒席吗?”

  钱谨裕把礼品放在地上,见桃儿半个凳子和几位婶娘说法,他才收回视线,回答道:“可以啊!”

  郑母连连说了好几声:“好、好…”她看女婿的眼神越发慈祥,女婿肯踏进院子里,说明和儿子冰释前嫌,以后儿子、女婿还能像几年前女婿住在她家一样相处。

  “你小子这身派头真贵气!”桃儿大伯脸上笑出褶子,虽然侄女婿没有穿照片里的西装,只是简单穿衬衫、休闲裤,但强大气场让人无法忽视。

  “大伯呦,你可别取笑我了,我在你们面前还是小辈,哪敢摆架子呀!”钱谨裕从衣兜里掏出一盒烟,挨个给几位长辈点上,顺势坐在几个伯伯中间。

  桃儿三伯看不下去推老四一把,这几天老四经常叨念谨裕,如今谨裕来了,老四倒好,翻小破本子不知道看什么呢。

  郑父合上本子,抬头见女婿和几年前一样笑笑吟吟看着他,勾起他对往昔的怀念。想到女婿和儿子回到以前亲如兄弟的状态,他关切地问道:“听你妈说你和桃儿到东南沿海城市,确定下来什么时候走了吗?”

  “等办完商业街的事才能走。”钱谨裕如实说道。

  郑涛和吕芳芳紧张地看着郑父,期待郑父继续问下去,在哪里修建商业街呀!

  他做为岳父追问女婿在哪里修建商业街,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找女婿通融关系,把商业街修建在他们这片区域,其他区域的人知道了肯定有意见,还不知道怎么编排他呢!

  “商业街修建好了,不仅方便了县里的人,也方便乡下人,大家买东西有一个固定去处,点子好。”郑父挑拣修建商业街的好处说,忽略儿子抽搐的眼神。

  作者有话要说:怪我弟,说来做饭给我吃,结果一直找我聊天,所以没完成三千字...不过饭做得挺好吃,明天吃火锅哦!

  第40章 第一世界

  “是啊,爸,无论是县里的人,还是农村的人想要买东西,一定会选择逛商业街,我现在都能想象出商业街建成后繁荣的景象。”郑涛搬个凳子走到父亲身边坐下。这一刻仿佛回到多年前的傍晚,父亲拉着妹夫聊天,他搬个凳子凑上前参与其中。那时桃儿还在乡下生活,爸妈终于把视线转移到他们一家三口身上,他和媳妇的感情更甚新婚,他也不用夹在媳妇、母亲、桃儿之间左右为难。

  郑涛想到这里,唇角不由自主上扬。他怀念以前一家人上班前、下班后的生活,猛然回头想想,才惊觉这段记忆成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那时,虽然他们也会因为生活琐事吵吵闹闹,但每个人脸上都会洋溢开心的笑容。

  “爸、大哥,你们说的对极了。建商业街的地方,一定要方便大多数人。”钱谨裕目光从郑涛喜悦的脸上转移到桃儿浅笑的脸上,他垂眸几秒钟,再次睁开眼睛引导大家以顾全大局为主题,讨论修建商业街的意义。

  国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不会因为说一两个敏感的词就会被抓起来拉去批d,所以人们渐渐的解放被禁锢的思想,会看新闻谈论政事。因此钱谨裕引入话题,男人们开始畅所欲言谈论修建商业街对县城的政治、经济意义。

  一群男人聊得热火朝天,场面异常温馨,郑母脸上堆满了笑容。她的目光忙不停歇的在女婿和儿子之间徘徊,听到女婿喊儿子‘大哥’,儿子积极回应,她知道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正式烟消云散。

  她瞥见女儿一直把外孙拘在身边,无奈叹一口气道:“小孩子哪有耐心听大人讲话,我带安安去找聪聪和婷婷玩。”

  郑桃儿还没来得及说话,安安已经被母亲牵走。她盯着空空如也的掌心,浅笑抬头继续和婶娘们聊天。

  郑母把外孙交到孙子手中,和街坊聊几句回到院子里,朝院子里的人喊道:“大家中午别走了,都留下来吃饭。”

  桃儿大伯指着谨裕拎过来的礼品,有用礼盒装的好酒,还带来蔬菜、海鲜、猪头肉等下酒菜,对郑母说道:“四弟妹,谨裕备好了下酒菜,你在锅里热一下,我们四兄弟和谨裕碰两杯。”

  “我天天给老的、少的、小的做饭,谨裕知道我辛苦心疼我呢,这不自备熟食走亲戚。”郑母心情舒畅,感慨还是女婿贴心。

  刚刚她光顾着听大家伙聊天,都没注意女婿带了什么东西。郑母走上前打开袋子一看,立刻笑的合不拢嘴,有好几道菜她活了这么久都没见过,光闻味道就流哈喇子,今天大家有口福喽。连平时只在吃饭时拿起碗碟的儿媳妇也伸手帮她拎菜,可见女婿带来的菜多么诱人。

  她只在电视上见过鲍鱼、霸王蟹、霸王虾等海鲜,对她来说一辈子都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恐怕在某些人眼中是最普通不过的食物。想到这里吕芳芳嘴角微勾,眼中的精光一闪而过,不由想起母亲对她的劝诫,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生根发芽。

  “妈,等我和郑涛赚了钱,也像妹夫一样请一个保姆,保证不让你做饭,让你和爸过上几年舒心生活。”吕芳芳嘴甜道。

  “好,你们说的每一句话妈都记着呢!”子女关系和睦,又理解且孝顺老人,郑母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郑涛小幅度朝媳妇眨眼,示意媳妇别急。他眉头打结看向母亲:“妈,儿子知道这么多年你拉扯我和桃儿长大不容易,我们兄妹成人后你又为我们的婚姻操心,自打我们兄妹出生你就没有过一天舒心的生活,儿子明白你心里的苦。所以我和芳芳生意做起来,家务事全交给保姆做,你辞去工作专心在家里带你孙子、孙女,享清福。”

  等了这么多年,儿子、儿媳终于能理解她,郑母觉得以前受的苦都值得,她用手背擦湿润的眼眶,开开心心和儿媳妇到厨房热菜。

  桃儿大伯不着痕迹拽住老四的衣服,他听郑涛两口子说话,咋这么别扭呢!听郑涛两口子的意思,似乎断定在脚下这片区域修建商业街。桃儿大伯想要说服自己想多了,都不说服不了自己,他将目光移到谨裕身上,发现谨裕一直温润地注视大家。

  郑父慈祥地看着儿子,并没有理会大哥,女婿和儿子冰释前嫌,儿子终于懂事了,以后他们不用夹在儿子、女婿之间左右为难。

  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欢愉的世界里,桃儿大伯的大儿子气喘吁吁闯进院子里,手舞足蹈比划半天,一直重复一个字:“爸…爸…”

  “别一直喊爸,没事到旁边待着。”桃儿大伯扭头和人说话,懒得用正眼看儿子傻气的模样。

  “爸,工程队到我们家丈量土地,正在巷子里统计谁家不愿意拆迁,工程队规划商业街尽量绕开不愿意拆迁的房子。”大堂哥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喘一口气继续说,“爸妈,你们赶紧跟我回去。咱家的户主是你,我和大弟、二弟说要拆迁,工程队不给统计,说是要户主拿房产证亲自去登记。”

  桃儿大伯的二儿子让老三留在现场注意情况,紧追大哥来到四叔家,喘几口粗气,声音颤抖道:“爸妈…快点跟我回家,工程队说凡是自愿拆迁要房子的户主,按家中成年男性的人头数分配房子,爷、爸、加上三兄弟,我们家一共有五个成年男性,能分配到五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快点啊,如果房子被分完了,后面自愿拆迁的户主只能拿钱,钱哪有房子划算。分的房子在商业街后面,听说站在窗户前能看到商业街的情况呢,街坊们都议论房子的位置特别好,都抢着去签合同,现在队伍排的队特别长,老三在那里排队呢!”

  “最近爷身体不舒服,说自己九十岁了,该入土找阎王报道,死活不肯到医院看病。大哥跟爷说爷也能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家里念叨要去医院看病,必须多活两年,不拿到房子不甘心。”桃儿大伯二儿子说起老爷子的事,让三个叔叔们放心,爷只要肯配合到医院看病,再活几年不成问题。

  院子里的人被消息砸懵了,一个成年男性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老爷子也有房子!!!拆迁福利已经超过他们的想象范围。

  桃儿大伯从来没有想过商业街会建在他们家,昨晚还跟老婆子说商业街十有**修建在老四家所在的区域,哪能想到天下会掉下五块特别大的馅饼。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大儿子架起他的胳膊往家里赶,二儿子背老婆子跟在他们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