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福晋威武 > 第80章

重生之福晋威武 第80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9:47 来源:免费小说

  就在四十七年的春儿里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鸿绪上奏康熙,谈及江、浙等地农民开展了夺粮斗争。

  王鸿绪在给康熙的奏疏中说:

  “江浙去年旱灾,蒙皇上蠲田租,发仓谷,截漕米,又全蠲四十七年地丁钱粮。但是,今年因米价稍贵,穷民未免艰难;又因近年官法废弛,前朝欲孽在内煽惑,遂有市井“奸民”率饥民吵闹官府,打抢富家,一呼而集遂致数百人,官府一时无法。”

  康熙命令十三阿哥和户部尚书作为钦差,前去探查。

  回来后,得知江、浙各府州县此类事件也屡有发生。至于各府州县村镇“奸民”聚众,以米贵为名抄抢富家者更是不可胜数,而官府对此竟不过问。

  康熙大怒,朝堂上也众说纷纭,各有说法。

  直亲王一派向来好战,当即请求让他下江南去捉拿朱三太子欲孽,而太子一派则觉得大肆声张的捉拿前朝余孽,会引起民间骚乱,事情需要徐徐图之。

  有几日的功夫,太子和直亲王的人都在朝堂上吵闹不休,廉郡王一派和中立派,则是各有支持。

  康熙瞧着跟菜市场一样的朝堂,有些头疼。

  其实他是同意直亲王的意思的,却也不好驳了太子的颜面,再加上那些中立派的老臣言辞也并非没有道理。

  现在主要还是得先安抚灾民才是,可是在老百姓看来,闹事者才是劫富济贫,这个处理也得有个度。

  不能轻了也不能重了,若圣旨一下,经过层层传递,怕是意思还有有所增减,这是康熙最担忧的事情。

  在康熙的思虑中,直亲王去捉拿朱三太子余孽,最合适不过,可是派谁去赈灾,安抚民众,这人选……就有些不好说。

  恒郡王不顶事儿,八阿哥性子太过软了些,十三和十四阿哥两人还不足以担当重任,至于九阿哥和十阿哥,根本就不再康熙的考虑范围内。

  这时候康熙突然想起四爷来了。

  据他在四爷府的线人汇报,四爷现在完全就是个富贵闲人,每日里养养花种种草,要不然就是去后院里跟妻妾享乐,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在庄子上种起地来。

  这日子过得康熙都眼红,他兢兢业业的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也没机会这么悠闲过。

  “这件事朕心中有成算,明天再议,李光地,王琰和马齐,你们三个留下,退朝。”康熙没多想,直截了当的吩咐完就走了,留下一群本来吵得欢快,还有些没缓过神来的臣子面面相觑。

  “去,看看老四在哪儿,让他火速进宫。”康熙一出大殿就对着李德全吩咐。

  “喳。”李德全心中有数的打了个千儿,给魏怀德使了个眼色,小心伺候着康熙去了上书房。

  康熙让人先带几个大臣去偏殿等着并没着急见他们,先批了会儿折子。

  “儿臣见过皇阿玛,给皇阿玛请安。”四爷是从庄子上被叫回来的,这会子还能看得出几分风尘仆仆。

  “让人带他去收拾收拾,像什么样子。”康熙只抬头看了他一眼,就继续低着头批折子。

  四爷赶紧跟着魏怀德下去收拾了一番,等他再回到上书房,李光地等几个大臣已经在上书房等着了。

  “老四你先看看王鸿绪的折子,你们几个说说各自的看法。”康熙说完,李德全就赶紧给四爷递了本折子。

  其实这折子上辈子四爷就看过,这次的事情也是他处理的,所以内容他很熟悉,并不用再看一次。

  但他还是低着头,装作认真的样子,听着李光地等人的分析,实际上有些走神。

  上辈子这事儿闹得挺大,他也在江苏被朱三太子的手下行刺,差点儿没能回来。

  也是因为这个,他身子弱了很多,才会在明年的塞外之行不小心被感染得了时疫。

  因为这件事情他处理的还算是圆满,回来后就晋封了亲王,因是被单独晋封的,很是招了兄弟们的眼。

  要不是接着发生了太子被废的事情,估摸着他的那群兄弟也不会放过他。

  这辈子,四爷没打算亲自前去,他准备的比上辈子还充足,并且他想着,把这个功劳给别人。

  “胤禛!!”康熙高喝了一声,四爷才抬起头就看见康熙带着几分怒气看着他。

  “你这是在家闲得久了,脑子都没带进来吗?”康熙说话一点儿都不客气,在御前还敢走神,这要不是他儿子,康熙非得让人拉出去打顿狠的不可。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在想庄子上的水稻增产之事。”四爷并没有惶恐,好整以暇的在康熙和几个大臣之间扔下了一颗炸弹。

  这下子,不但康熙愣住了,李光地也愣住了。

  只有王琰和马齐,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眼神里冒出光来。

  二人不经意的对视了一眼,眸子里的肯定之色更浓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枸杞觉得,弘旸这顿板子,早点得挨,小仙女们说呢?

  晚上九点见哦~

  第105章 心疼

  “什么增产?仔细说说。”康熙脸上的怒色一扫而空,也不计较什么御前失仪的事情了, 一反应过来就赶紧问。

  “回皇阿玛, 儿子在京郊的庄子上,闲来无事的时候,跟那里的农民聊天, 无意间听他们说发现了一种高产水稻, 应该是由于混杂种植引起的, 一般稻子是两百左右稻花, 这种水稻可多一半的稻花。”四爷站起身仔细形容了一下他的发现。

  其实说是从农民那里发现的,只是四爷引导着他们似是而非的说了出来而已。

  水稻在北方本就种植稀少, 也不受农民重视, 无非是贵人们喜欢,所以种了些。

  他是上辈子在江浙区域的时候,在下到地方县里躲藏朱三太子追杀时, 听那户人家说的。

  不同的水稻混杂种植, 并且留下子母株后进行混种, 种植出来的水稻比正常稻谷,多的时候可高达两倍增产。

  只是他目前只是在京郊附近的庄子上小面积实践,并没有那么高产量。

  可对于灾害频发, 老百姓缺衣少食的现在, 就算高五成的收成,也是了不得的事情,起码每年能少死一半儿的灾民,而且灾民闹事的频率也会低很多。

  毕竟如果百姓们丰衣足食, 不缺吃穿,谁会没事儿受反贼鼓动,做那等子脑袋不保的险事呢。

  “若是真的,那这次江浙的事情就好解决多了。”李光地面上大喜,对着康熙躬身道:

  “只要给老百姓希望,就不怕到时候抓捕逆贼的时候,老百姓反叛情绪大了。臣认为此事交由雍亲王来处理,再合适不过。”

  康熙正是这个意思,且不说他这个四儿子是个严谨的人,他本就属意四爷下江南处理此事。

  有了水稻增产这件事情,那钦差更是非四爷莫属。

  看来他还是误会自己儿子了,康熙欣慰的看着四爷。

  他以为四爷闲赋在家,就是没事儿闹着顽,没想到他即使做个富贵闲人,也没有把老百姓的福祉抛之脑后,看来他以前想的……

  康熙眼神暗了暗,当下开口就要吩咐:

  “老四,这件事情就……”

  “皇阿玛,儿臣有话要回禀。”四爷打断了康熙的话,君无戏言,等皇上开口以后再拒绝,不管他说的多有道理,总会惹来有心人的非议。

  “嗯?你说。”康熙倒是没有不悦,只当四爷还有事情没说清楚。

  “禀皇阿玛,此次江浙乱民事件,儿臣确实特别希望能为皇阿玛分忧,可儿臣自知性子冷硬,却是不适合这次前去处理。此次下江浙一带之人,须得长袖善舞,且极具亲和力才是。”四爷这话说完,康熙就愣住了,他认真的思考其四爷说的话来。

  “且朱三太子一伙逆贼趁机作乱,怕是也看准了朝廷不敢强硬解决此事,可事关国体,我大清定不能妥协,因此就更需要有个能言善辩的人并着骁勇果决之人前去,互相配合,方为大善。”四爷见康熙脸上有思索之意,不紧不慢的继续说着。

  说完后他顿了一下,才肃着脸继续朗声道:

  “儿臣推荐由八弟作为钦差,带着高产水稻种植方法前去安抚灾民,由大哥作为暗地里的利剑,配合并保护八弟,同时一举将乱臣贼子拿下,以正国体。”

  “回皇上的话,臣觉得雍亲王所言有理。”不待康熙仔细思考老大和老八的组合,马齐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上前一步附和道。

  “那就依你所言,张廷玉拟旨,命廉郡王为钦差,南下处理江浙乱民一案,令直亲王暗中保护并配合廉郡王,时机成熟时,将朱三太子一派彻底拿下,押解回京。”康熙点了点头,虽然直亲王这一两年跟老八有些不对付,但他觉得以老八的性子,当是不难解决。

  “是。”四品侍旨张廷玉从一侧站出来,轻声应诺后,到一侧拟旨。

  四爷出宫的时候,并没有跟李光地和王琰、马齐多谈,只是拱了拱手就直接走了。

  王琰和马齐也并没有什么表示,很淡然的跟李光地告辞,上了各自府里的马车,李光地并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对。

  上辈子四爷南下,让满朝文武和众阿哥都意识到了四爷的能力超群,其中以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禩表现得最为明显,明里暗里都没少给他使绊子。

  既然他们这么看不惯他立功,那何不将此等功勋之机交给他们。

  当然,胤禩挖胤禔墙角,自立门户这种事情,四爷就当不知道的。

  反正两辈子下来,四爷都承认自己不是个心眼儿大的,有过错要弥补,可是有仇该报他也绝不手软。

  因此当廉郡王府和直亲王府收到圣旨的时候,心里都有些复杂。

  其实这个机会对二人来说,如同四爷所料,都是他们想要极力争取的,可跟对方一起……二人都像吞了苍蝇一样恶心。

  尤其是对八阿哥胤禩来说,南下有乱党,要靠直亲王保护他的安全……他不如直接去死,来的更痛快一些。

  郭络罗氏显然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所以两口子面面相觑,都有些神思不属。

  “不如我去找舅父,他好歹是郡王,我跟华圯哥哥关系不错,他肯定会帮忙的,到时候你多带几队侍卫……”郭络罗氏开口。

  其实他们夫妻都清楚,自从她舅父接了外祖父岳乐的位子,并且年纪愈大后,已经降爵的安懿郡王府,能给他们提供的帮助也有限。

  所以胤禩摇了摇头打断了她:

  “不必,我去直亲王府一趟。”

  “你……你就算去了,他又肯真的帮你吗?咱们早就得罪了他,即便面上说得好听又如何,毕竟南边凶险,一点风险都冒不得。”郭络罗氏站起身,又有些沮丧的坐下。

  “这还要看怎么说了,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何况我二人本就是亲兄弟,还有惠母妃的面子在呢,大哥当会顾虑一二。”胤禩笑着安慰郭络罗氏。

  即便不会又如何,他不想让郭络罗氏担心,所以话说的很好听,实际上他也有九成的把握让直亲王下死命令保护他至归来。

  就像他说的,只要他胤禩能给直亲王无法割舍的利益,弄死他能有什么好处?

  对胤禩而言,无非就是要割掉一块肉而已。

  可对比老百姓的拥戴和康熙的好感来说,即便是多掉几块肉,胤禩也觉得值得。

  四爷并没有关心直亲王和廉郡王之间你来我往的交锋,他让邬有道整理好了庄子上高产水稻的资料,就命人给八阿哥送过去了。

  谁也不知道胤禩和直亲王说了什么,反正等他走的时候,直亲王面色极为不甘,内心却并算不生气。

  而胤禩虽然心里有些肉疼,可面上还是气定神闲的样子。

  直亲王福晋张佳氏本来是要去跟直亲王商量事情,可见他面色不好,又扶着奶嬷嬷的手,慢悠悠回了自己的正院。

  “主子,爷刚刚接了圣旨,约么着过几日就要走了,您若是现在不跟爷说,怕是又得让那几个狐媚子霸了爷去,可就没机会说了。”奶嬷嬷有些忧愁自家福晋看似对直亲王亲近,实则异常厌恶的性子。

  在她看来,若是不紧抓着些家里的男主子,怕是早晚会出事。

  “急什么,若是没有机会,那就削减后院的用度,等爷回来也来得及,等明儿个午膳后派人去跟爷说一声就行。”张佳氏漫不经心的吩咐,见奶嬷嬷还要说些什么,直接支使她:

  “你去看看弘曜,这几日他总是调皮不肯睡,白日里又闹觉,我怕他身子受不住。”

  “哎,奴婢这就去。”奶嬷嬷确实对刚一周岁多的嫡子更加关心,闻言就直接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