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福晋威武 > 第131章

重生之福晋威武 第131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9:47 来源:免费小说

  “还有你那个皇后,她可曾真心将哀家当做婆母孝敬过?那么多年来都是演戏,到了关键时候,将哀家的面子放在地上踩!这就是她的作为!”太后说着眼泪都忍不住落了下来。

  “皇额娘的意思是朕不该封乌雅氏现在的族长为承恩公?”四爷不想刺激太后,皱着眉头问。

  “承恩?他们有什么资格承恩!他们就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太后狠狠推倒了软塌上的矮桌,大吼道。

  “那皇额娘直接跟朕说就是,朕自当遵从皇额娘的意思。”四爷上前一步,怕摇晃的太后一个不甚倒下去。

  “跟你说有用吗?哀家让你废后,你可曾听过一次?”太后冷冷回头盯着四爷。

  “皇后整日霸着你不放,你已经多久没有子嗣出生了?她本就不配……”

  “皇额娘!这话朕只说一次,朕的皇后只会有一个,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商议,这件事情您不必再提。”四爷忍住自己心中的烦躁,还算温和的打断了太后的话。

  “那你就去宠幸了年氏,将她封妃!”太后冷哼了一声,眼神中带着极度的恶意狠狠道。

  “无所出不得晋位,是否宠幸她,是朕的事情,皇额娘还是好好将养身子吧,朕还有事儿,就先回去了。”四爷看着太后有些不依不饶胡搅蛮缠的意思,也没了继续说下去的意思,转身就要走。

  他刚一转身,就听到了身后宫女大喊太后的声音,再转回身来,太后已经满脸苍白的晕倒在了地上。

  “苏培盛!让太医进来!”四爷赶紧冲苏培盛吩咐。

  ****

  夏日天儿热了,人就不爱出去,这跟猫冬差不多的一个理儿,这种时候总是各种流言蜚语滋生流传的高峰时期。

  所以到了盛夏时节,就从畅春园里传出了皇后不孝,将太后气晕的流言,并且非常迅速的传到了京城里头,不但引来了老百姓的讨论,还将一众皇亲国戚都惊得不轻。

  皇后娘娘……这么威猛的么?

  虽说大家都比较忌惮皇后,可气晕婆母,这毕竟不是个小事儿,连宗族都有些不满。

  不只是有宗族通过宗人令允裪想要隐晦的跟皇上抗议,御史天天上奏那些婆媳孝感天地的小故事一二三,老福晋们也开始请求见皇后娘娘,拐弯抹角耗在琴瑟同德里头,为太后讨要个说法。

  宗族和御史那边自然是被四爷的冷气吓得从正大光明殿出来,腿都是抖的。

  没过几天宗族们就迎来了号称‘雍正朝权贵噩梦’的宗族改革,许多老牌贵族都差点儿没被整个连根拔起,再没人有精力顾得上皇后孝还是不孝。

  松格里这里就更简单了,面对念念叨叨翻来覆去说个不停的老福晋们,她态度特别恭顺。

  好言好语非常之温柔的送走了老福晋们,松格里扭头就把老福晋们家里头的儿媳妇孙媳妇侄媳妇……反正只要是媳妇都喊进了园子里头,好吃好喝伺候着,也不叫她们做别的,天天《女训》《二十四孝》一直抄,抄到园子下钥为止,并且给这些人家里头的妾室们都送了不少华丽的赏赐。

  一天两天还好说,五天八天的下去,每天她们都抄的脸色发绿,回到家就看到更加娇媚的妾室将自家爷们儿勾了个五迷三道。

  都不用松格里说什么,这些媳妇们就亲自上阵‘孝顺’老福晋们,差点儿没让老福晋们都步了太后的后尘。

  自此一事后,再无人敢拿皇后娘娘说事儿。别说拿皇后娘娘做筏子了,谁说起来皇后娘娘,但凡是个正室,那都恨不能将皇后娘娘供在神坛上。

  毕竟这位看着贤良淑德,看着温柔恭顺,可要么就是利落的板子,要么就是不见血的刀子,这种狠人谁折腾得起?

  既然折腾不起,那不如就远远供在天上,惹不起我敬得起。

  “你这招够损的,明明你也是大房,怎么还帮着小妾们得利了呢?”年底跟着邬有道回来述职的李思敏进了宫,听了完整版以后,被松格里这通操作逗乐了。

  “我只是让她们看看,不紧紧抓住自家男人,管好自家婆母,是什么下场。”松格里冷哼了一声。

  “哦……所以你做得……嗯,很到位啊!”李思敏若有所思,一脸揶揄的看着松格里调侃。

  松格里脸色不自觉红了红,翻了个白眼:“你带明谨去给太后看过了?她怎么样了?”

  “怎么着,还嫌她折腾你折腾的不够?”李思敏挑了挑眉头,没回答松格里的问题。

  “眼下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是金尊玉贵的人儿,都不能有事儿,这几年大清的发展,正是最关键的时期。”松格里也没瞒着李思敏,毕竟邬有道也算是四爷的心腹。

  “她没什么事儿,有点子中风,说话不怎么利索。好东西吃用多了,这里又受了刺激,就躺下了。”李思敏指了指自己的脑子,“你是希望明谨能彻底给她治好呢?还是让她性命无忧呢?”

  “怎么说?”松格里好奇的看着李思敏问,眼神中已经开始计算起得失。

  “若是彻底治好,那你们以后也得给她控制饮食,还得多顺着点儿她。你也知道这女人在宫里头日子过久了,总会有股子郁气,日积月累下来,等年龄大了,总会比寻常人家老太太更烦躁一些,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李思敏详细的跟松格里解释,“若只是让她性命无忧,则是让她保持现在这样行动不便,说话不清的状态,可这样只会让她积攒更多的火气,怕是于寿数有碍,不过也还能活个七年八年的。”

  “这事儿,还是让皇上自己选择吧,毕竟这是他的亲额娘,本宫就不做这个坏人了。”松格里挑着眉毛坏笑了一下,她知道这个决定一旦传了出去,怕是与名声有碍。

  可她知道,不管是自己还是四爷,都只会有一种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 太后快要下线啦~

  十二点见哦~

  第173章 玛玛(二更玛)

  四爷宣了明谨过去, 单独给她下了旨意。松格里也没有过问,反正太后的病情是稳定了下来,也没有精力再找松格里的麻烦。

  其实太后犯病的始末并不复杂, 她小心谨慎, 从一个洗脚婢成为了四妃之一, 隐忍了几十年, 一朝做了太后, 开始因为圣祖皇帝还在,她也还是死死压抑着自己的喜悦。

  俗话说越是压抑, 反弹就越大, 等先帝故去后, 她的心态就失衡了。

  那时候松格里和四爷对她还是恭敬有加, 所以她并没有什么机会逞威风,也没有什么宴会娱乐能让她被众星拱绕,心态就愈发不平。

  乌雅氏的事情是个诱因, 松格里的反击是□□,太后一步步放出了心里的野兽,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里的郁气,脾气就越来越大。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草, 是前来给她请安的承恩公夫人索绰罗氏,那个女人一如既往的对她柔顺又谦卑, 可也一如既往的知道软刀子该怎么扎。

  谁年少时没有个把情窦暗藏的表哥什么的呢,少女付出真情,却惨遭辜负的戏码在话本子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重点就在于作为乌雅氏最出色的女孩儿, 她跟索绰罗氏几乎是从出生就开始被对比,从来也没有赢过,最后在感情上更是输的一塌糊涂,这也成为了太后进宫后拼命往上爬的动力。

  可眼下她成为了最最尊贵的太后,皇帝的亲生母亲,却仍然不能将索绰罗氏如何,因为乌雅氏剩下还算出息的也就这一支了,她不能对不起乌雅氏的列祖列宗们。

  各种情绪纠结在一起,又加上年龄到了开始身子骨儿不好,慢慢就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最后落了个中风的下场。

  四爷和松格里都没有办法无条件满足太后的所有要求,不管是从感情上考虑,还是从大清社稷上考虑,他们都不会选择第一种方式。

  可四爷也命人好好伺候太后,尽量满足她所有的要求,让她余生过得舒服一些。松格里夫唱妇随,命令明言将太后身边伺候的人盯得很紧,但凡有敢怠慢的,都是严惩不贷,也就没什么人敢不小心伺候了。

  雍正二年起,大清海禁已经陆续开放,理藩院慢慢发展,成为了全国机构。廉郡王允禩被册封为廉亲王,成为了理藩院的尚书,正式开始跟异族打交道。

  诚亲王负责修订的律法已经成为了体系,并且开始在满大清范围内推广开来,包括科考都会涉及到这方面,倒是让学子们头发掉的更多了些。

  恒亲王负责训练的军队已经成立了火统营和红衣大炮营,并且恒亲王从京郊大营里头抽调出了部分能人,成立了情报部门和特训部门,专门负责特殊事件的处理。

  而允佑全国各地跑着,感觉自己瘸腿都快跑好了,老百姓的生活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增高和各种农具的更新迭代,慢慢日子也越来越好。

  至于允禟和允俄则成为了所有郡王和王爷里面,最让兄弟羡慕嫉妒恨的两个。

  他们两个负责跟外族通商,有廉亲王给他们做后盾,那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毛子……放翻译。短短一年半时间就为大清赚了差不多有半个国库的银子,他们自个儿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允裪将宗人令做得风生水起,与满族八大姓儿的老贵族们你来我往的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履郡王背后站着皇上和京郊大营,那些只会遛鸟逛园子的贵族们自然不是对手,自此宗族权贵们再没有在朝堂上关心圣上家事的勇气。

  允祥和允禵则像是皇上身边的两把利剑,将户部和兵部并着禁卫军守的密不透风,两个人在兄弟里面也是地位最高的,这让两个人有好几年的功夫都是痛并快乐着。

  至于允禑和允禄早就被廉亲王给忽悠到了理藩院给他当牛做马,就是一个没注意,让允祥把单纯的允礼给哄到了户部。

  ****

  京城的老百姓们自雍正四年开始,基本上就已经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这种不缺吃穿的生活,大伙儿私底下会偷偷感叹,现在的日子比圣祖爷在世的时候,还要好上许多。

  吃饱了穿暖了,大家就都有了聊闲儿的**,京城里今天这家王爷被自家福晋踹下床了,明天那家郡王被福晋拿着鞭子追了,后天这个权贵让小妾挠破头了……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连报纸的雏形——京城府志都在诚亲王和端郡王的支持下,开始在大清流通。

  从此,远在边疆得知京城哪家炕头上的事儿,再也不是梦想。

  到了雍正五年,在京城的大街上看见各种花枝招展的发色和眼睛颜色,都没人会惊讶了,甚至有些商贩都初步研究出了哈喽和古德等交流方式。

  当然对于外族来说,最喜欢的地方永远是大清各种特色的秦楼楚馆,那些不同风情的女士们总能让他们流连忘返,让他们留下大部分在大清赚到的银子。

  怡亲王允祥看着越来越丰富的秦楼楚馆税收,非常大气的派了兵丁来往保护。

  几乎家家青楼暗地里的口号都是掏光毛子们兜里的每一分钱,这种口号得到了怡亲王和端郡王明里暗里的大力赞扬。

  雍正五年六月——

  “额娘,富察氏有孕了。”弘晖在得到了太医的消息后,虽然非常欢喜,却没第一时间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先到园子里给松格里汇报。

  “……好好养着,明秋,让人给富察氏送些上好的燕窝过去。”松格里噎了一下,缓缓笑开吩咐着。

  “今年格外热一些,若是在府里头难捱,你就跟你媳妇搬到院子里来。”

  “多谢额娘,儿臣回去问过富察氏,明日给您请安的时候跟您回禀。”弘晖笑着坐在松格里对面回答。

  已经23岁的弘晖,早就没有了那身青涩,除了人更清隽了些,神态越来越像四爷,尤其是当他眼神深邃起来的时候,也很能让人胆儿颤。

  这几年不是没有人上奏请四爷立太子过,被四爷一句自个还年轻力壮给怼了回去,再无人敢提。

  笑话!这明明就是个铁血手腕的皇上,哪个不要命的再提一句,万一皇上问“难不成你盼着朕早死?”,那选择要不要脑袋是件多么为难的事儿呀!

  可这几年下来,基本上聪明的也都知道未来皇帝是谁了。

  毕竟二阿哥醉心于跟诚亲王一起钻研书籍和音律,三阿哥喜武厌文,四阿哥年纪还小专注于吃喝玩乐,矮子里头挑将军也就只有瑞贝勒可以选。

  富察氏自从嫁给弘晖开始,将府里头管得非常好,虽然也少不了争风吃醋的事儿,可到底大面儿上是非常排场的。

  弘晖也很给自家福晋面子,一年多的时间都没让庶子先从别人肚子里出来,这让富察氏对弘晖更上心了。

  正在母子两个聊着的时候,弘旸从外头冲了进来。

  “额娘!乌希哈有孕了!我要带着媳妇住到园子里来!”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不像话!”松格里板着脸训斥了自家儿子一句,看弘旸嘿嘿笑着不停摸脑袋,一副傻爹的样子,才没脸看的吩咐明雯给他们收拾地方。

  “赶紧回去接你福晋去吧,别在这儿碍额娘的眼。”松格里不知为何,心里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舒服。

  “不用,她在后头呢,我让轿子走慢点儿,儿子着急就先跑过来了。”弘旸又嘿嘿笑了一声。

  “好了,你赶紧回去看看你福晋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过来跟额娘说。”松格里翻了个白眼,温和的对着弘晖吩咐。

  弘晖笑了笑,对着弘旸说过恭喜才脚步轻快的走了。

  “给额娘请安,额娘万福金安。”跟弘旸一样大大咧咧的乌希哈,这次在松格里面前倒是有了点子羞怯的意思,温顺端正的给她行了个礼。

  “免了,快过来坐下,这大下午的,那混小子就让你跟着过来,也不知道避过日头,回头我替你收拾他。”松格里拉着乌希哈坐了下来。

  “好,额娘多打他几下,最近他可气人了。”乌希哈非常理所当然的对着松格里点了点头。

  “……那额娘再赐给你个鞭子吧,正好最近蒙古新送来一批好的。”松格里知道乌希哈这种有一说一的性子,也还是被她噎的够呛,索性直接将工具赐给她。

  打自个儿子她还是有点儿下不去手的,可若是儿媳妇打自家男人,只要她舍得,松格里没什么意见。

  他们爱新觉罗氏就是这么个规矩,收拾自家男人都很下得去手,京城府志上头都报道了不知道多少回。

  “好,额娘赐我根红色的吧?我瞅着十皇婶那把红色的鞭子特别漂亮。”乌希哈眼神发亮的点了点头,听得弘旸心越来越凉。

  生怕自家福晋再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弘旸赶紧拉着乌希哈告退,去了杏花春馆。

  “唉……本宫老了,都要做皇玛玛了……”松格里有些伤感的感叹,觉得心里特别不得劲儿,也没感觉过去多久啊,一不留神自个儿都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