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 > 第97章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 第97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14:40 来源:免费小说

  珍珠港事件以后,日本人彻底惹怒了美国人,美国人愿意跟我们联合起来,一起消灭法西斯。

  同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争,世界都在看日本人不顺眼,一起消灭法西斯。

  国内抗日的激情空前高涨,两方面确定了一同抗日的正合作关系,一致对外,建立起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

  冯二爷到北平来的时候,日本人正在疯狂的虐杀反动人士,以此扞卫自己的统治。

  那祯禧那时候刚好收到永红的信,永红说日本人丧心病狂,连续轰炸四川重庆长达六年之久。

  日军机群飞抵成都上空,成都当时只有一架教练机升空作战,我们其余的飞机太老了,达不到上空要求,只有一架教练机。

  单刀赴会,冲入敌阵。

  黄埔军校当时设立在成都,四川是**的最后底牌,最后一块领土了。

  那一架飞机被称之为,成都上空的孤鹰。

  永红说,“你可以杀死我,但是你不可以征服我,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翅膀下面,是我的同胞。”

  日机群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对重庆喝成都分别执行102,101战略轰炸计划,80多个县市遭到轰炸,死伤极其惨烈。

  那祯禧看到英国首相发表演讲,支持中国抗日,“五年中有四个寒暑,中国世界上是单独抵抗侵略,但凭着人力和不可征服的精神,对抗侵略者的军队飞机的进攻。中国没有强有力的海军和空军,可是它却经历了足有五十个敦刻尔克而仍然坚定不移。”

  那祯禧看到了,把这一段话摘录下来送给永红,永红要去参加“天女散花”计划。

  这是一次特殊的战役,史称“纸片轰炸”或“空前之长征。”

  它使用的是精神战略法,我们飞去日本,然后往下扔下百万传单,对日本进行警告跟控诉,“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成为千吨□□。”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国外飞机袭击。

  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等着冯二爷推门进来的时候,那祯禧见到他第一句话,“我们的孩子,就叫独立。”

  冯二爷风尘仆仆的,站在门口,门外的光从门槛上爬进来,一直到那祯禧的脸上。

  她穿着一身半新的五分袖旗袍,松松垮垮的,如果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怀孕。

  手腕上一个翡翠手镯子,光色流转,她气色好的不行。

  慢慢地走过来,去拉着冯二爷的手。

  冯二爷反手握着她的手,站在没有阳光地方,他一直看着她的肚子,“多大了?”

  “快四个月了。”

  冯二爷突然之间的酸涩,心里面酸酸涨涨的,他年近四十矣。

  “你要当父亲了。”

  冯二爷点点头,扭身出去,“我去洗洗手。”

  那祯禧站在窗户前,从院子里面看,看着他站在那里,捧着水洗脸,她知道,他大概是哭了。

  她这一辈子,生来忐忑,但是幸而努力刻苦,只是唯有一人,对他不住。

  二舅妈在那里看着冯二爷带来的东西,笑眯眯的,“算是有礼了。”

  富贵嫂子在那里笑,“哪次不是给您带礼物来了,不能忘了您,知礼的很。”

  二舅妈笑得更高兴了,老太太没哟几颗牙齿了,“那可不是,这娘亲舅大,这家里可不就是我一个。”

  四太太娘家实在是凋零的不行了,曾经的佟半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生老病死是人常伦理。

  大舅多年的病秧子,一个富贵病,有钱就能养的时间久一点,没有钱就是一两天的事儿。

  北平沦陷的第二年,大舅就没了。

  大舅妈苦熬了这么多年,好容易大舅没了,她的负担减轻了,可是到底是在大舅死后的第二年也给跟着去了。

  二舅又去参军了,如今不知道是死是活,大舅跟大舅妈没了的时候,二舅妈让富贵去给摔的盆子当的孝子,每年上坟扫墓,二舅妈不曾忘记,每年准备的妥帖了让富贵去上坟烧纸。

  二舅妈这个人,一辈子不让人喜欢,身上全是缺点,鸡零狗碎的,斤斤计较,小气又刻薄,嘴巴还不好,品性也不见得多板正。

  可是大面儿上的事儿,大是大非上面,她还真的是没怎么错过,该干的,她都干了。

  这会儿耷拉着眼皮子,也不给冯二爷好脸色,“为的到底是什么事儿?她说是回来写生的,我看拿着不像是,怕是上海那边待不下去了吧?”

  一边说,一边掉角眼睛看着冯二爷,二舅妈是觉得那祯禧来这边有内情的,不然放着好好的少奶奶的日子不过,到这边来当个地下党,怕不是脑子有病。

  冯二爷给她解释了,“因为上海比较乱,日本人对一些舆论方面,把控的严格,到处抓人,我想着二舅妈是老亲戚,又靠谱信得过,因此才让她到这边来避一下风头。”

  一番话,说的二舅妈极为痛快,她爱听这样的话儿,可不就是全靠着她啊?

  她这个年纪的人了,就是老佟家的老封君一样的,家里什么事儿都离不开她,“你还别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老理儿说的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要我在,这富贵就不能麻了爪,这佟家就还有个脊梁骨。”

  第145章 建国

  现在二舅妈不论是说什么,冯二爷都不吭声的。

  二舅妈又问,“生意怎么样?”

  也难得的说了一句,“如今世道不好,只怕是生意不好做。”

  冯二爷又点头,“舅妈说的是,生意不好做,日本人压价,洋货入侵,大家伙儿都愿意买洋货,不愿意买国货。”

  “不过,不少学生号召,要买国货,抵抗洋货。”

  二舅妈拿着烟杆子,里面装了烟叶子,极为小巧的一个,二舅妈自从二舅走了以后,没多久就开始抽烟了。

  早先北平的男人女人们,平常当掌柜的,或者是种地当家的,没到了一定的年纪,是不敢抽烟的,怕折寿。

  就连泰和茶馆的老板,开着那么大的一个茶馆,不管每日里进项是多少,从来没有说是穿过绸缎的。

  晚上也不肯喝酒,有时候内掌柜的心疼他,给他温上二两小酒,他都不肯喝的,只是说,“我这个年纪,还没到享清福的时候呢,等什么时候铺子里面赚钱多了,儿子结婚,我当公公了,这才能穿一下绸缎,每晚上喝二两,再拿着个烟杆子吸一吸。”

  瞧瞧,这老北平多讲究,多自律啊。

  二舅妈能抽烟,很多老太太都抽烟,不过是丈夫不在了,一个人守寡一样的,抽烟打发时间的。

  她装好了烟,冯二爷极为有眼色的帮她点烟,二舅妈不紧不慢的凑上去,嗓子眼里面过了一口烟气,浑身都清醒了,叹了一口气,才说,“这小日本,多早晚的时候,秋后的蚂蚱。”

  一来二去的闲话几句,二舅妈要说,冯二爷就得听着,有问有答的,二舅妈还算是满意。

  她不清楚那祯禧做的那些事情,冯二爷到底知不知道,所以绝口不提这些,只说那祯禧好的,不说不好的。

  冯二爷匆匆在北平几天,走的时候带着那祯禧的照片回去,给老太太一份。

  老太太戴着老花镜看了好一会儿,才笑了,“这肚子,大得很。”

  又问冯二爷,“怕热还是怕冷?”

  “怕热,不肯出屋子,晚上才肯出来走一走,不敢少喝水,一会儿不喝水,口干的很。”

  老太太笑得抚掌,“是个小子没错儿了,这小子火力大,给当妈的暖身子呢,她要是冬天里面怀的,绝对是不怕冷的。”

  冯二爷没接话,是个儿子的话,当然很好了,这世道女孩子吃亏,可是要是个姑娘,这个不能想,一想起来是个女儿,心都化了。

  “去,送到那家去。”

  老太太看完了,又去给那家送去,四太太就这么一个女儿,自从去了北平,已经不止一次哭过了。

  照片是新玩意儿,她瞧着,只跟三姨娘啧啧称奇,“倒是跟真的一样,把人给放进去了。”

  “太太,瞧您说的,这可不就是把人放进去了。”

  五姑娘见识多,“等着明儿,咱们一起拍个全家福才好呢。”

  那家老爷子听着了,“三姐儿不在,不算。”

  五姑娘就不吭声了,知道老头偏心眼的很,不拍就不拍,只是私底下,跟三姨娘拍了一张照片。

  日本人果真是跟秋后的蚂蚱一样的,蹦跶不了几天了,持续了三个月的战争之后,日本人火速退出,并且在八月份投降。

  那祯禧的肚子吹气儿一样的鼓起来了,她在院子里面听着,北平城里的人都走上街头,大白天的放烟花,鞭炮声不绝于耳。

  这一场八年的战争,八年的欺压,我们一朝翻身了。

  国内势力迅速达成一致,推举第一届领导人,两个月后顺利建国。

  等着那祯禧要走的时候,二舅妈欲言又止的看着她,那祯禧心里面一动,以为二舅妈日久生情,舍不得她了。

  便温声问,“您要不要跟我去上海,去了待上一些日子。”

  “说什么傻话,你嫂子要生了,我不能走开身了,你自己回去,别拉扯别人。”

  那祯禧挨了一顿蹭,撇撇嘴,二舅妈由于抗战时期的优秀表现,建国之后,街道上有人亲自来发了奖章,自此她说话的底气就更足了,对着人吹嘘了不少呢。

  自己也是为革命做过贡献的人,当初多么英勇顽强,自强不息,赶走了日本人。

  可是你要问二舅妈革命是什么?二舅妈大概也是说不出来的,她哪里知道什么是革命呢?不过就是当初看不下去那祯禧出门,老太太亲自出马,每次回来还能带回来零嘴儿呢。

  “那你注意保重身体,有什么事儿给我打电话才好呢。”

  “用不着,我有事儿也不指望你。”

  二舅妈坐在板凳上,看着那祯禧收拾行李,只死鸭子嘴硬,下午的火车,富贵送着她去上海,正好也去看看找点生意干,这些年,他靠着手艺,实在是辛苦许多。

  因此那孩祯禧出主意,要他去上海进货,批发了上海的丝袜还有化妆品来卖,租一个小门面,应该是好卖的。

  那祯禧知道她不高兴得很,因此也不敢去招惹她,只是跟富贵嫂子再嘱咐几句,便打算吃饭走了。

  富贵嫂子看那祯禧,心里面感激的很,一边在那里端菜,一边对着那祯禧笑,“你出息的很,还一直帮着家里,不然我们这一家子,早就饿死了,光凭着富贵的手艺养着我们这几口嘴,不能够的事儿。”

  “一家子,不说两家话,嫂子客气了。”

  “不是客气话,三姐儿,你二舅妈对着你没好脸色,但是私底下里对着我一直夸你呢,你来了,她高兴的很呢,家里有人陪着她说话,还随着她的脾气来。”

  在北平最困难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饿死人的,可是冯二爷有钱,白面大米细粮这些,从来是按时按点儿的供应着,富贵嫂子有时候想起来,觉得自己有福气,不然怀不上孩子,就算是怀上了孩子,也要到处奔波,到时候都不一定能留得住。

  贫苦年代,她苦出身,从小就没吃饱过,嫁人了才吃了饱饭,身子骨差得很,不然二舅妈也不能让她一怀孕了就留在家里不让出去。

  几个人刚坐下来,一桌子的菜,专门给那祯禧送行的,说说笑笑的,结果有人来敲门。

  二舅妈眉头一皱,小老太太就起来了,“谁啊?”

  一看就是要饭的,蓬头垢面的,瘦的干巴巴的打晃一样的站在大门口,不敢进来,“大娘您心眼好,给口吃的您积福。”

  二舅妈是不乐意给的,只是那祯禧听到了,从屋子里面出来,拿了两个大馒头,这建国了,奔着好儿去的呢,以后日子会更好,不差这一口的事儿。

  二舅妈瞪了她一眼,把馒头接过来,递给那要饭的,结果没人接,那人直愣愣的看着那祯禧。

  脱口而出,“是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