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 > 第86章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 第86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14:40 来源:免费小说

  一个喜欢你的男孩子,本身你做什么他都觉得好,都觉得可爱,看得惯的。

  你如果刻意的这么一讨好他,马上的,无论多拙劣的手段,威力都是那么大。

  你说哪个女孩子不会拉着人家的手撒娇呢,三岁的时候就会了,很简单的,可是冯二爷就吃这个,他就觉得说什么自己应该都会答应。

  “表哥,我好像有事情请你帮忙。”

  冯二爷就笑了,自己抽出来手,那祯禧就再缠上去,然后仰着脸,自己站在他前面,皱着眉头很苦恼的样子,“我想了很久,以前都不好说,现如今说出来,是觉得表哥一定能帮我解决,表哥向来是靠得住的人,我放心得很。”

  无论如何,彩虹屁先来一大串,这么一个女孩子,撒娇起来的脸皮,越发的厚实了。

  冯二爷这才漫悠悠的开口,“喔,原来我还有靠不住的时候啊。”

  那祯禧的小黑脸,笑得跟花儿一样的,“看表哥这次能不能帮得上我了。”

  “说——”

  那祯禧就笑,她想把那家接过来了,她马上毕业了,也有工作了,所以她就想接家里人过来。

  以前的时候,她条件也艰苦,那家有手有脚,自己能讨生活,冯二爷帮衬很多已经。

  可是毕业了,老师给推荐的工作很好,薪水很高,她就想着把家里人接过来,到时候少不得冯二爷帮忙找一个小院子,再去帮着找伙计了。

  认真讲,那祯禧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个事情,冯二爷是吃亏的,当女婿的帮衬老丈人这么多年,哪怕他就是再有钱,哪怕他就是钱再好赚,那祯禧是感激的。

  为的是自己,不然何苦想着她娘家人日子好过不好过呢。

  冯二爷没想到她是说这个,不由得拍了她一下脑门,“我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小房我早先就买好了,只等着你跟岳父那边沟通才好,你得知道,我在你们家里,大概说话没有你一句好使。”

  那祯禧这个人的性格,他是非常了解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祯禧那么大一点,就知道赚钱,一个人苦着,去给外甥赚一点营养费,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三岁看到老,说实话女孩子顾着娘家不是什么坏事情。

  唯一的坏处就是,你自己都不能顾过来的时候,还要去顾着娘家,如果冯二爷如今一贫如洗,吃饱都成问题的话,那祯禧连提起来这个事情都不会提起来了。

  可是她毕业以后,是拿薪水的,她用薪水帮衬一下娘家人,这个事情,冯二爷是不反对的,因为事实就在那里,那家老的老,少的少,在北平日占区,受着日本人的荼毒,实在是不行。

  而且帮一两年,到时候家里小少爷能支撑起来家里了,都是好事儿。

  冯二爷是个格局特别大的人,他多年资助城外山上的人,一年一年的,输出越来愈大,但是他能看的透彻,这个他愿意付出的,哪怕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顺带着别人有好日子过。

  心中有格局的人,办事就极为大气,那祯禧想到的没想到的,只要她提出来了,冯二爷就办的漂漂亮亮的。

  “那处小房子,不大不小的,跟北平时候差不多,挨着我们家里也不远,那一片儿治安好得很,街面上卖什么的都有,我又许多职工是住在那一片儿的。”

  “五姐儿要出去工作吧,看想做什么,当个文员,或者是当个小学老师还是可以的,她是高中毕业呢。”

  至于大舅子,他还没想好呢,但是大姐留下来的孩子,那祯禧的亲外甥,他是安排好了,“他有一门的好手艺,到时候我托给朋友,带着到处揽活儿,好得很呢。”

  福儿当年被接回来到了那家,无父无母的,最后富贵看着了,那么大的孩子了,家里负担重,索性就带着福儿当个泥瓦匠,在工地上有的吃喝。

  二舅妈那么刻薄的一个人,这些年也没有说什么,每日里在家里带孙子,倒是娶得儿媳妇能干的很,每日里不嫌弃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在家里供奉着婆婆。

  那祯禧听着他心里面的盘算,样样给解决的好好儿的,比自己还要周全,她只是一个劲儿的笑。

  冯二爷这么做,她是觉得最有男子汉气概的时候了。

  第129章

  两个人走在一起,呼吸都在一起,不想分开,有说不完的话,总是有事情说,总是两个人很投机。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冯二爷不经意就跟老太太说,“昨儿晚上,祯禧同学遇到了,误以为你是四太太呢。”

  老太太听了,眼睛都眯起来了,这是她对着那祯禧好啊,是真的好,大家都看的着。

  “昨晚上睡得晚吧。”

  冯二爷就不吭声了,睡得早,睡得晚,才不跟老太太说呢。

  “今日我们要出门去,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请休息两日,附近走走吧。”

  老太太也腿脚不便利,附近走走就是了,这边学生多,她往来看着也觉得新鲜。

  这边的学生,她瞧着,跟上海的不一样,上海租界特别多,没钱的孩子上不起学,有钱的孩子都去租界上学。

  去租界上学的孩子,其实接受洋人教育的熏陶,带着一种文化的不自信的,如果父母不好好引导,那性格养成,就容易文化自卑。

  可是你到这里来看,什么文化自卑啊,压根就没有,拿着书到处读书的人,学生们打打闹闹的,跑着去做实验,还有会修汽车的,还有会编筐的,自食其力。

  大家嘴巴里面都淡,都想着法子找点好吃的,没事的时候,就去打野味吃吃,这要是自学的技能。

  这里的学生,明显的活泼,明显的接地气,穿着裤子挽着腿,脚上踩着草鞋,戴着个大帽子,黝黑的皮肤,这么一看,那祯禧还算是白的呢。

  老太太想到这里,不由得笑,还真是,她听着那祯禧说过,这些学生都是千里流亡的,不由得心里面爱惜。

  永红对着老太太好奇的很,打眼就觉得不简单,老太太即使年纪大了,看着气场还是不一般的。

  她人又实在是活泼的没事干,“喔,我带您去走走吧,祯禧走之前嘱咐我有空来带您的,叫我永红就可以了。”

  她打扮的就跟个村姑一样的,这么大的女孩子了,跟那祯禧一样,笑的时候,只有牙齿是白的,在大凉山耕种,见天的晒太阳,紫外线格外的厉害。

  回来了以后,竟然对着植物学格外的感兴趣,对入滇以来的所见植被,一一考据,并且制作标本,留存档案。

  所以每日里,也淑女不起来,倒是跟个山上的野猴子一样,对着老太太嘴巴甜,“您真是和蔼,我昨儿遇到他们,还以为您是祯禧的母亲呢。”

  原来是她,老太太想着早上二爷说的,喜欢她嘴巴甜,“不着急出门,来这里坐一会儿,你这是做什么去了?”

  祥嫂端着各色点心出来,都是带过来的特产,拿来招待同学老师们的。

  永红看了一眼,笑,知道是有钱人,她也不客气,拿了一块儿吃,“我啊,趁着一大早儿上山去了,不然一会太阳出来了,热得很。”

  “上山做什么?”

  “嗨,没什么,就是去采集一部分植物样本。”

  永红说着,一边把点心全部放在嘴巴里面,然后弯着腰去扒拉自己的背篓,鼻尖儿上还带着细细密密的汗呢。

  怕老太太听不明白,索性就说的简单一点,“这里植被茂密,气候跟我们北地里多有不同,我看这些新奇的,都记录下来,包括生长期,以及形状高度,还有叶子齿形,再有就是功效,都一一记录下来,方便以后采摘和药用。”

  听着她蹲在那里说,不大的手掌上又带着了泥巴,老太太面上不显露,只是心里面叹气,瞧瞧,人家这样的女孩子。

  一般的人听了,哪怕是她,都以为这群孩子,是急功近利,恨不得马上毕业上战场的人。

  可是实际上,对他们的一些看法未免过于狭隘了,这些孩子,也许为的不仅仅是胜利,他们把胜利以后的事情,长远的事情都想到了,为的是利国利民的大计啊。

  老太太喜欢跟她说话,只听她说一些事情,比出去走走看看要强的多,说大凉山的事情,说从长沙到云南。

  说到上午,老太太极为爱惜她,留饭一起吃,永红不肯,她知道孩子拘束,因此让祥嫂做好了,给永红送去一份儿,只一大盆西湖牛肉羹,再有一大盘红烧排骨,是专门给永红的,老太太年纪大了,吃不了大肉了。

  有一晚上老太太半夜里突然醒了,窗格子外面有些许的月光,睡了半夜,未免觉得呼吸沉闷,推开窗户透透气。

  不由得哑然,深更半夜,那两栋教学楼里面,竟然是有教室亮着灯的,她实在是好奇,定睛一看,竟然有孩子抱着书出来。

  不由得走近了去看,眼睛涩然,有些学生,如饥似渴啊。

  常有通宵达旦看书的,老太太这才真的见识了,什么叫民族希望,后辈崛起。

  她心中感怀,澎湃不已,早上问那祯禧,“你的同学们,都跟你一样优秀吗?”

  那祯禧默然,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优秀,因此只说一句,“比我更优秀。”

  老太太便拿着算盘算了许久,沉默不语,临走前,与校长沟通。

  “学子不易,建校于此,步履维艰。”

  这么多学生,各个都穷得很,学校还得负责扶贫一样的,对贫困学子不说学费了,生活上都要补贴的。

  国民政府拨款不够,财政上也没有钱,都用在前线上了,孩子们上学苦,吃不饱,校长很是惭愧。

  打量着老太太的神态,想来是要帮衬一下学校的,学校也受到各地各界人士的募捐,勉强维系。

  可是到底是小看了老太太,老太太出手,那魄力,冯二爷都想不到的。

  那祯禧等着老太太走了,才知道,每位学生老师,一天牛奶一杯,鸡子一个,老太太按月支付。

  她不买书,不买衣服,不建房子。

  书本是老师教育的,是孩子们自己去学的。

  衣服穿的好不好无所谓,孩子们也不会去在乎。

  房子也是,住在这样的破房子里面,孩子都日夜苦读,一个好的房子意义不大。

  每个人的状态都这么好,所以老太太就想了,希望这些孩子老师,都有一个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因此她就供应牛奶鸡蛋,无论你招生多少人,无论你要开设多少年,几时学校条件好了,孩子们都能吃饱了,能自己喝得起牛奶了,她就罢休了。

  第130章

  老太太回上海以后,没有对寒秋跟冯大爷提起来此事,就是老爷子都不清楚。

  冯二爷径自去了北平,他把那祯禧交代的事情,当做是第一等的大事儿来办的。

  老太太也不去交代别人来干,她自己的事情,依然是自己处理的,不会让冯大爷办。

  她联系了以前的老掌柜的,早些年的时候,都是在她手底下干事儿的,到家里面来,一喊就来的,早些年的老伙计对老掌柜的的情分,还有老掌柜的对东家的情分,那是堪比旧臣对天子的。

  她还是有许多私产的,这个事情,寒秋也一直没关注。毕竟老太太的私产,到时候她觉得不会亏待了冯大爷的。

  就这么两个儿子,既然家业都给了大爷了,没道理老太太的私产不给大爷不是,所以她从来就没有担心过这个问题。

  可是觉得不对劲了,老太太一把年纪,多少年没传人了,进来频繁的招待人,而且这个时间节点还是从云南回来。

  寒秋就觉得不对劲,她总是很聪明的,觉得老太太大概是有什么想法,没有跟大家说。

  她就是心眼多,想得多,看得多,托了银行的朋友,去查老太太的户头,回来就火气大。

  对着冯大爷,“竟然是要成立一个什么基金的,那么大一笔开销,每年都拿出来,竟然是去做慈善,怕不是那祯禧在老太太面前说了什么,蛊惑老太太动了私库吧。”

  真的是火气大,包直接扔在沙发上,寒秋跟冯大爷最近穷的不行了,捉襟见肘的,到处筹措资金,就是为了马上召开的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要看分红的。

  冯大爷那么大的气势,留学回来的,一回来就接手了家里的摊子,没道理是赔钱的啊,当儿子倒是比当老子的还不如,传出去了简直是笑话。

  可是谁能想到,股市上面的钱,就赔死了。

  她查到了,老太太的账户,竟然钱都归结到一个账户了,打算成立一个什么基金,然后全部转移到国外的花旗银行里面去。

  几番刺探打听,她才不得不有一个猜测,这老太太,是真的心大,自己儿子都不管了,去关心别人家的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