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 > 第65章

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民国] 第65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14:40 来源:免费小说

  日本人,你凭什么去占领别人的领土。

  人道主义跟民主自由不允许这么做,她要站出来指责。

  日本人最要面子的人,做的事儿丧心病狂。

  其中有人出了叛徒,那女学姐没等着行动就连夜遇害了。

  去家里抄家,然后罪名就是找出来的书,反动思想反动言论。

  大家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再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所有人都觉得不对,日本人发动了战争,战争罪,侵略罪罪不可赦。

  可是大家怕他们,不敢出来说话儿,田家的姑娘,一听眼睛就亮起来了。

  她正愁投诉无门,不知道怎么去举报。

  男同吓得结巴,“你千万不要去报仇,咱们——咱们打不过人家的。”

  他生怕田家的姑娘犯傻,跟学姐有什么联系。

  田家姑娘糊弄的点点头,打听清楚了就走了。

  几个学生遇害了,报道上没有,日本人控制电台跟报纸,每天都是意识形态的渲染,教育一些大东亚共荣,天皇万岁。

  就连广播里面的歌,都是日本艺伎的歌。

  外面的餐馆,许多都有了榻榻米,专门给日本人准备的。

  中国人以前是旗礼,后来民国了是握手,可是日本人来了,大家都学会了鞠躬,弯不下去腰身的,日本人的钢刀就插进去你的胸膛。

  怎么敢不听呢?

  晚上的时候,那祯禧听着拍门声,打开门一看,竟然是班主任。

  “我们学校老师开会决定,要南迁。”

  老师已经六十岁的人了,花甲之年头发带着斑驳。

  穿着一身半旧深蓝色哔叽布,袖口漏出来雪白的里衣眼睛上带着霜花。

  老爷子赶紧请人进来,老师不肯,只站在院子内,“还有别的学生要通知,愿意去的,就跟着一起去,不愿意去的,就留在这里,有家人陪伴是好的。”

  “只是,我们是不得不走的,老人家,日本人的势力已经渗透到学校里面了,要我们开设日语课,学习日本文化。”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已经微红,声音像是被针扎一般的,“学生是我们民族之根本,万不能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我们的学生,不能当日本人的走狗。”

  因此决定南迁,不然日本人会到学校里面任教,学校那时候就不是学校了,学校领导开会,决定南迁,马上南迁。

  班主任挨家挨户通知到位,要走的就一起走,继续课程学习,南迁。

  那祯禧心里面一阵悲凉,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

  老师要走,通知了时间地点,要去的就去集合。

  四太太端着碗,“您喝口热水,吃点儿东西的,我们家不近。”

  她刚做了饭,老师怎么也不肯吃,只站在院子里喝了一碗热水,便匆匆而去了。

  外出求学,这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那祯禧是不愿意走的,她父母已经年迈,弟妹未曾成家,还有亲自奉养的祖父。

  四太太期期艾艾的看着她,对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三姐儿,咱们北平沦陷了,多早晚要是打到南边去了,你一个人在外面,我实在是不放心。”

  四爷也担心,“是啊,我瞧着咱们北平城虽然是日本人在,但是情况也不能比现在更坏了。城里面乱的很,你在家里我也能放心许多。南边气候多变,饮食不同,怕是不适应的很呢。”

  四太太看她一眼,再看她一眼,那祯禧便睡不着了。

  老爷子没说话,但是盼着她留下来的,学业的事儿,先放一下。

  “三姐儿,你有向学的心,在哪儿都能做点儿事情的。”

  那祯禧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躺着憋闷的慌,屋子里面烧了碳,难过的很。

  推开窗户,看着明月似饼,周围一圈光晕,柔和温婉。

  她似有似无的叹了一口气,把一代青年人所有的家仇国恨都放在里面去了。

  突然见乌云遮月,不由得心中更是抑郁。轻轻的关上窗户,外面飘起来了雪花,打在窗户纸上面,撒撒的响起来。

  恍惚就很想一个人,那一年,也是这样推开了窗户,都是少年时光。

  也不知道他如何了,自从上次护送人走,就回上海去了,那边有事情要处理,再一个,北平也实在是不适合做生意了,日本人把控之下,什么都不能做了。

  冯二爷留在这里,迟早是有危险的,不如早点离开去,只是嘱咐那祯禧,一定要尽早去上海才好呢。

  可是那祯禧怎么可能去上海呢,她的家都是在这里的,老爷子一辈子是在这里,就算是在北平吃糠咽菜,也不去用大上海的锦绣绮罗。

  永远念着的是北平的那一口儿马蹄烧饼跟豆汁儿焦圈,从不出远门,也不羡慕别的地方的花花世界。

  这就是老北平,就是四爷这样的,也是打死不走的,这就是他的根儿。

  老师给的时间很紧,后天晚上的火车,直接就南下去到长沙。

  她如果要走,必须要提前去买火车票,然后去跟同学们一起走,到长沙回合,一路照应前往。

  她深深的把自己放在被子里面,脚触及的地方是软绵绵的棉花,温暖的棉被,如此的舒适安逸。

  脸蹭着柔软的被面,能感受到细腻的针脚,触手即暖,那是长沙没有的干燥温暖,没有的顺滑,她不由得眼角湿润,她也爱北平啊。

  可是她学的专业,是工业设计,是实用性的,实业救国的。

  老师走了,她就得跟着去,不然太专业的东西,课本教不了她。

  而且如今从东北开始到华北,半个中国都没有了,成为了沦陷区,一定要实业兴邦,她虽然是满清遗少,又是女孩子,可是肩膀上也是带着责任的。

  不作为,就是子孙万代的罪人。

  她生于这个时代,就得去救中国,就得去为国为民,而不是混在山野之中,独善其身。

  这个世道,不是君子之道,它逼着君子去拿起来武器,跟外国人干起来。

  所以,她的去啊,不然就是行尸走肉,时代给她这样的任务,她就得完成了,不然的话,她找不到其他生命的价值了。

  但是面对着四太太,看着老爷子雪白的头发,再有四爷也已经蹒跚的步子了,她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句长沙,“据说那里环境清幽呢,水汽特别多,所以特别养人,皮肤特别好呢。”

  四太太就放下来筷子,眼睛里面带着那祯禧不敢去看的悲伤。

  “你跟我来吧。”

  那祯禧跟着四太太进了屋子,四太太坐在管帽椅子上,管帽椅子,形似管帽,因此叫做官帽椅。

  “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也顾忌到我的感受,说话很是婉转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那祯禧再也忍不住,她无数次的动摇,也想着不去,风土人情不知道,只知道穷山恶水,极为贫寒之地,她也很多前路未知,可是每一次动摇她都知道,仅仅是动摇而已,她还是要去的。

  四太太泪如雨下,不去看她跪在那里,只拿出来大姐儿的遗像,泪水打在照片上面,“你大姐走的早,她生的最苦,下面弟妹这么多。”

  “你二姐,身子已然不好,这么些年一直汤汤水水的补着,身子骨不一定有我好,只有你,虽然出生的时候差点儿要了我的命,可是我把你当做命根子一样大的。”

  “你小时候老爷子寄予厚望,要亲自教导,你便跟在他的身后,我每日里去看你,都想着跟你多说几句话,生怕教坏了你,不敢跟你多亲近。”

  “等着你大了,识文断字,比我这个睁眼瞎强多少,又学业繁忙,我便只盼着你上进。”

  “再后来,你去了上海,去见大世面,在外面行走,我与你的关怀就更好了,你有事儿自己有注主意,我不能帮你一点儿,外面的事情我也不懂,可是你每日里作息我都是在心里面记着的,怕你冷了饿了,你一口吃不到,我心里就难过,想着给你找补回来,三个孩子里面,我最疼你。”

  那祯禧再也听不下去,泪如雨下,膝行到四太太跟前,两只手起抱着她的腿,头贴在她的小腿上,涕泪横流,人间最难的事儿啊。

  “奶奶——我不走了,我不孝,是我不对。”

  第101章 南下

  四太太还是不看她,“你起来,要走——”

  “所以,我最疼你,你要去做什么,就去做。我不会拦着你,总是要盼着你好的。”

  “长沙要去,你大好的青春,不要在乡下去,去跟你同学们一起,你爷爷从小培养你,不是要你在乡下种菜养花的。”

  “你熟读经义,策论文章写的也好,启蒙国学诸子百家,我想着你一直做学问也好,到时候嫁人结婚了,不至于跟我一样,除了钱的事儿,跟你父亲再没有多余的事儿了。”

  “后来你要学科学,要去救国什么的,我虽然不明白,可是也觉得你是做对的事情,可是我想着你要好好的,保护好自己才是我日夜惦记的事情啊。”

  “你还没有结婚,刚刚去长大,你还不懂社会的险恶啊,你自己去,万望保重。”

  那祯禧只觉得心里面千疮百孔,她为了求学,为了理想,已经对不住家里人良多。

  三姨娘看着四太太忙碌,生怕五小姐效仿,“你再不能跟着三姐儿学,一个人在外面,四太太心里的难过我知道。”

  五小姐还是闷性子,“我又不考大学了,到时候就工作去了,又不是谁都能去的。”

  她已经要高中毕业了,考大学是没希望了,成绩实在是不行。

  可是高中已经是很不错了,能去找个工作干了,四爷已经去找关系,给她找了个打字员的活儿,虽说是累点钱少,可是五小姐听满意的,三姨娘也是满意的,钱再少,也比在乡下强。

  她手上拉着针线,给那祯禧做的鞋子,南边热一点,她做单鞋给她带着走,五小姐帮着在鞋面上绣花。

  “早先我就知道你三姐不一样,不是一般人。”

  手里拿着锥子,阵脚做的严严实实的,那边儿衫多水多,怕不耐穿。

  三姨娘原来只以为那祯禧是聪明一些,再有是正儿八经用规矩教出来的,聪明也是应该的,五姐儿若是有老爷子那样的教导,那样的培养,也比现在好。

  可是现在瞧着,这不仅仅是一种聪明了,三姨娘就是再没有心,也知道那祯禧不是为了自己。

  她吃那么多苦,卖那么多力气,不是跟五小姐一样去找个活儿干,也不是去等着结婚嫁人的,甚至还要割舍许多人伦感情,说不出来的优秀。

  有的人,自己选择了不平凡。

  “你怕不怕?”

  “怕。”

  “怕还要去?”

  “要去。”

  “去了干什么?”

  那祯禧沉默了一下,想要说为国为民,可是没有一点儿贡献,她想了好一会儿,“去修行,独善其身。”

  紧接着又说了一句,“多早晚我能做点儿事情了,我回来跟您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