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门田女 > 第24章 没钱

农门田女 第24章 没钱

作者:爱到荼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5:10:58 来源:书海阁

虽然是逃难,仓促成行,但是李家最初,带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金银沉重,带的不是太多,琢磨着路上够用就行了。

他们身上带的更多的,是体积小,重量轻,但是价值高的奇珍异宝,珠宝这东西,小小的一匣子就可以抵一大箱金银了,这个思路其实很正确,等到了地方安顿下来,把这些东西一换,要多少银子没有?

奈何忘记算了一点,这是乱世,他们是在逃命!

他们的确是换上了下人的衣服,可惜他们家下人的衣服比起最底层的民众来,还是好了不少,城破之时,这身打扮还不显,等为了躲避追兵,离城市越来越远,汇进了逃难的庄户人大军之后,他们的打扮就显眼了。

而且,真行在路上了,才现行路之难,庄户人家,真被逼到了离开故土的时候,那是全副家当都背在身上的,虽然不比在家里,可是也能解决掉吃喝住的问题。

而他们呢,金银虽好,可是它不能吃,也不能取暖啊!

乱世之中,真金白银也赶不上活命的一口粮食!

等到他们冒险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身上带的金银也少了一大半。

随着人流东躲西藏,随着四处自立的诸侯越来越多,整个国家全都乱了,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是逃难的民众,也到处都是拉人入伍当炮灰的军队。

乱兵,要躲,山匪,要躲,就连官兵,也得躲着走。

躲来躲去,就躲到唐国来了。

唐国国君倒是有大魄力大见识的人,一个国家要展强大,要就是要有人。

其他地方怕乱民入城对自己国家有影响,他完全不介意,让边境守城军士确认真是乱民,那就允许他们过境。

不过,过来之后,如果想投亲靠友,那就是自己本国居民层层作保,审查极严。

但是如果是无处可去,无亲可投的难民,又愿意在唐国安居的呢,那就很简单了,登记一下,上面的人将他们打乱分配,分进唐国人管理的村落,到西南开荒。

唐国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兵强马壮,在这片大6上的无数国家中,也算数的上的强国了,自身底子硬,底气自然足。

根本就不在乎会不会有奸细混入难民中,直接简单粗暴的一视同仁。

要是真心投靠,自然给你一口饭吃,官府给了你地方,保你不被饿死,后面的,就得靠你自己了。

等到难民们过了开始这最艰苦一无所有的一年,借官府的,自然会还,而且地也开了,民也多了,商品流通的地方也多了,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奸细又怎样呢?

奸细你不想暴露,也得给我开荒去,不毛之地什么秘密都无,也不怕你刺探,只要你呆在我的国土上,就得给我做贡献!

按李大郎本心,是想找个中等的城市中隐于市的,人口多,也不容易被找到,自家的生活也有保障,买两个人签下死契,也有人照顾李家娘子。李婆婆虽说是她的奶嬷嬷,不过放在外面,也跟一般大户人家的老太太差不多了,平时在府里也是有人伺候的,一路上什么都跟他一样现学,甚至很多学的还没他快和好。

奈何唐国的政令让他完全没有这个机会,也只能小隐隐于野了,好在终于可以随着周围的人一起准备日常用品,添了些锅碗瓢盆,又添了衣服被子,更主要的是,添了一辆牛车,大家都可以好好的歇一歇了。

只是,带的银两也花的一干二净了,至于金子,完全不敢拿出来了。

后来为了招弟的病,金子跟珠宝66续续换药材了,珍珠入药了,加上最初还花了一些在逃亡的准备上,不知不觉的,坐吃山空,居然家里就没有什么积蓄了。

好在开的地多,前面几年要养地没什么产出,后面地力足了产出也高了,不过交了税换点日常用品能存下的也不多,何况不是灾年,粮食也卖不上价,也就屯在家里自己吃了。

对农耕民族来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李大郎小时候虽然挨过饿,后来衣食无忧的过了那么多年,记忆也淡了,可是逃了一次难,又唤醒了深藏的记忆,下意识的行为也跟周围的人差不多了,除了存粮,还是存粮。

环境真是改变人啊!

不过随着生活渐渐安定,招弟的病也渐渐的好了,平时精细的养着,药却是不必再那样吃了的,这一来,也算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本来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再生个儿子传承李家的香火这一生也就算完美过去了。

结果,毫无预料的难产,李家娘子去了,招弟旧病复了,多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宝,何止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呢,那是生活的奔头都直接垮掉了,等到李婆婆勉强撑着多看顾了她们一个月,蜡烛也终于燃尽了。

招弟觉得,如果不是有他们,大概李大郎也是没什么求生的念头的,李家的日子就是从那时候越来越差的。

虽然招弟带弟代替了母亲婆婆的位置,但是,招弟的身子必须用药,没有积蓄也只好卖地了,当知道深山中有还魂草也打听清楚位置之后,李大郎打过很多次它的主意了。

只是这草长的地方实在是险峻,即使组队去的也是难有生还的,他一个人,也就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结果,到最后,还是拿了他的命换了招弟的命。

现在,家里不但是没钱,而且,还欠下了外债。

李大郎的后事,虽是简单的办,不过买棺木,与李家娘子入土合葬,再加上请帮忙的人的席面,都是村长先借的银子。

将村人吊唁的丧仪先还了一些,留了个整数,不多不少,还欠村长家五两银子。

钱不算多,村长也体谅他们一门孤幼,总说秋收后再还,可是欠着帐,心里总是有个事在,以前招弟没记忆,带弟也就闷着不说,现在自然原原本本的把谁谁谁帮了忙,谁谁谁又挂了多少礼,还有家里的账目全都告诉她知道。

而这欠账,也是当初她不愿包地出去的主因。

喜欢农门田女请大家收藏:(wuxia.one)农门田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