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退到大殿的一侧,望着大殿内的大臣们,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虽然手握重兵,但真的能逼迫这些士人同意废黜之议吗?如果废黜之议受阻,自己怎么办?是不是要大开杀戒?袁隗的承诺是不是真的?
董卓想到了大将军何进,感觉到了何进的无奈和悲哀。
何进和自己一样,都是因为卑贱的身份而无法得到士人的支持,虽然何进想尽办法征辟名士入府,绞尽脑汁想成为士人的一员,但最后他还是被士人无情地践踏而死。
如果士人愿意帮他,他早就铲除了奸阉,成了这洛阳最有权势的人了。
自己会不会也被这些士人践踏而死?会不会被他们利用后无情地抛弃?
董卓想起何进之死,心里不由得一阵战栗。
何进说起来是死在奸阉手上,但真正杀死何进的却是这些站在大殿内举止优雅的士人们。
在短短的三天内,士人们把洛阳城内奸阉和外戚的势力铲了个干干净净,可见他们早有准备,早有连根拔除奸阉和外戚之心。
何进在即将成功的一刹那败亡了,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究其根源是什么?董卓认为何进是死在没有掌控军队,没有掌控权柄上。
何进之死就是前车之鉴。从何进败亡这件事上,董卓想明白了一件事:要想不死,就要有足够镇制士人的军队,要有足够控制士人的权柄。
现在洛阳只有自己所代表的武人和士人这两大势力,看看自己今天这个样子,要想让士人接受和认同,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凉州三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还是趁早放弃幻想现实一点好。要么被士人杀了或者被士人赶回西疆,要么就把洛阳控制在自己手上,把士人践踏在自己脚下。
董卓负手望着殿宇,脸上露出一副倨傲神情。
不久,许靖带回太后懿旨。
太后同意太傅的上奏。一切善后事宜都依太傅所议。
太后以司空董卓参隶尚书事,与太傅同理国事。拜前司徒崔烈、丁宫为左、右尚书仆射,诸事由这两位老臣到长秋宫禀奏。
………………
黄昏时分,寇准和李儒看到董卓走出皇宫。急忙迎了上去。
董卓聊聊数语把朝议内容说了一下,最后说道:“袁隗上奏太后让我参隶尚书事,太后已经同意了。你们看,这是不是代表袁隗已经默许了。”
“主公的揣测非常有道理。”李儒说道,“主公用非常手段控制北军。还杀了越骑校尉伍孚,这对太后和朝中大臣们来说,是件无法容忍的事。即使他们迫于洛阳的现状不敢立即采取对策激怒主公,但他们也绝对不会让主公入主朝堂。主公权势越大对洛阳的控制也就越强,对他们的威胁也就越大,所以没有人会同意给予主公更大的权力。今天主公能以司空职参隶尚书事,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袁隗已经和朝中的大臣们达成了默契。”
“目前董将军并不具备参隶尚书事的资格和条件。”寇准小声说道,“如果没有袁隗的支持和说服,不但其他大臣们会激烈反对。就是太后也不会同意。因此,可以肯定的说,袁隗已经默许了董将军的废黜之议。但是……”
董卓眉头微皱,转脸看向寇准。
“但是太后为什么会同意?袁隗对她说了什么?”寇准低声说道,“现在何进死了,何苗死了,许相和樊陵也死了,太后难道不知道这背后的真正原因?袁隗和士人们为了独揽权柄,一夜之间把所有的对手全部杀死了。太后难道还会继续信任袁隗?袁隗不是威胁太后就是答应了太后什么,但依袁隗的身份。肯定不会出言相胁,只会……”
董卓背心一凉,再次想起了何进之死。何进虽然在洛阳城里饱受各方权势的掣肘,但他优柔寡断。做事瞻前顾后,白白错失了许多杀死奸阉的机会,这也是导致他最后功亏一篑死于非命的原因之一。
董卓已经明白了寇准话里的意思。
寇准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现在自己虽然说控制了北军,但这才几天?这个控制也不过就是嘴里说说而已,心里其实一点把握都没有。
段煨和鲍鸿是自己的老朋友,但老朋友并不代表他们就对自己忠诚。侯成、张扬、毋丘毅过去都是大将军的人。如果天子亲自下诏,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掉转矛头杀向自己。曹操就更不用说了,从他那双桀骜不逊的眼睛里,董卓已经看到了愤怒和背叛。像曹操这种人,还是找个机会杀了稳妥。
如果哪一天太后和袁隗趁着自己高兴昏了头的时候,把自己困在皇宫里,然后再下诏命令北军联合京畿其他几路兵马把西凉兵杀个干净,那自己就步了何进的后尘死无葬身之地了。
董卓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寇准。
寇准挥了挥手中的马鞭,从容笑道:“董将军应该挟雷霆之威,迅速控制洛阳,掌控权柄。”
………………
八月二十八日,深夜,平乐观。
尚书何颙、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突然接到董卓的手令,匆忙赶到了北军大营。
“明天,我要召集百官商议废黜天子的事,你们给我做好准备,比如废黜天子的诏书,新帝登基的诏书等等。”
“明天?”何颙神情震骇,难以置信地说道,“这不可能。废黜天子是件大事,需要从长计议,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局。现在洛阳大乱未稳,人心惶惶,仓促行事容易出事,尤其京畿的各路大军,董将军自信能全部掌控?只要有一路大军举兵叛乱,洛阳就会再次陷入危局。”
董卓摇摇头,指着铺在案几上的地图说道:“明天,寇准的两万人马将赶到函谷关,而我留在函谷关的一万人马将赶到洛阳城。另外,寇准在离开河东的时候,已经下令典农校尉国源再起五万屯田兵急速南渡黄河。所以,京畿一带固若金汤,你们不要担心。”
何颙、周毖和伍琼三人面面相觑,心中极为不安。
“昨天我们已经说好了,这废黜之事必须要等一段时间,董将军为何突然变卦?”周毖问道。
董卓笑道:“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脑袋挂在洛阳城楼上,而天上竟然有一轮弦月。”
他看看惊疑不定的三人,放声笑道:“所以我不想等了,我也怕死啊。后天是满月之日,就让新帝在满月之日登基吧。”
何颙想了一下说道:“董将军,此事还是和太傅商议一下吧。没有他的默许,阻力很大。”
“我没有时间。”董卓笑道,“不同意的,就让他去陪何进吧。何进不就是死在嘉德殿吗?”
何颙骇然心惊。
………………
八月癸酉日(二十九日),上午,嘉德殿。
太傅袁隗病,司空董卓主持朝议。
董卓站在大殿上,面对文武百官,大声说道:“当今天子昏庸无能,宠信奸佞,致使洛阳大乱,社稷动荡,这样的君王怎可以奉承宗庙为天下之主?今天我要效伊尹、霍光之事,废黜天子,改立陈留王为皇帝,诸位以为如何?”
大殿上霎时一片死寂,百官震骇,无人应答。
就在这时,数百名全副武装的西凉铁骑在李儒的带领下,突然冲了进来。士卒们一个个列于大殿两侧,虎视眈眈。
嘉德殿内的气氛顿时紧张的令人窒息。
与此同时,牛辅带着数百名铁骑把嘉德殿团团围住了,胡轸也带着三千铁骑把皇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董卓背着手在大殿上来回走动,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悠悠地问道:“诸位是否同意?”
大臣们神态各异,有的愤怒,有的惊怖,有的茫然,有的泰然自若,有的一脸漠然,但面对咄咄逼人,杀气腾腾的董卓,就是没人说话。
董卓怒瞪双目,挥手说道:“过去霍光定下废黜之计后,田延年手握长剑,诛杀所有反对之人。今天我也一样,谁要是胆敢反对废黜之计,一律诛杀。”
大臣们无不震骇。
尚书令卢植缓缓站了起来,冷声说道:“从前太甲继位后昏庸不明,昌邑王罪孽深重,所以才有伊尹、霍光的废黜之事,但当今天子继承大统不过三月,年龄不足十五,行为并无过失,何来废黜之说?我看将军废黜是假,独揽权柄是真,将军要祸害我大汉社稷吗?”
董卓大怒,指着卢植叫道:“来人,抓起来,给我砍了。”
周瑟大惊,跪地哀求道:“将军息怒,卢子干和将军一样,都是为了匡正大汉,振兴国家。如果将军一怒之下把卢子干杀了,岂不让天下人误会了将军的一片忠心?”
议郎彭伯也急忙劝阻道:“卢子干是当世大儒,名震天下。将军如果杀了他,不但有损将军的威名,更会激起士人的愤怒,这对将军振兴大业并无丝毫的好处。”
董卓本来就无意杀他,闻言赶忙就势说道:“罢了官职,遣散回乡。”
卢植被押了下去。何颙、周瑟、韩馥等大臣率先在废黜之策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下午,所有大臣都在董卓的威逼下画押签名。
董卓派人把废黜之策送到袁府请太傅过目。
太傅袁隗大笔一挥,废黜之议就这样不可思议的顺利通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