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唐贞观一书生 > 第667章 朝议

大唐贞观一书生 第667章 朝议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56 来源:免费小说

  墨老很想进入书院可以看看书院如今的技艺已经到了什么高度,他回到墨家如今落脚的地方,面对墨老开口问着,“墨老,我好迷茫,如今的墨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人人都在唾弃我们吗?”

  墨老放下手中的东西低声对他说话道,“你们就是太想争,墨家不是我们的墨家,墨家的成就是给天下人的,天下人都会记得墨家的成就。”

  第二日一早。

  几个墨家子弟一起来到顾家的大门口,前来道歉,范健看着几人说道,“顾候爷去上朝了,你们回去吧。”

  “我们知道顾青不愿意见我们,我们是真心实意来道歉的。”对方依旧不打算离开。

  “顾候爷真的去上朝了。”范健急了眼说话道,“你们这么干站着算怎么回事。”

  “不见顾青,我们不离开。”

  武媚也知道了这件事,对身边的侍女吩咐道,“告诉范健就让他们这么站着吧。”

  “是。”侍女立刻去传话。

  范健收到话语来到武媚的面前,“夫人,可是他们这么站着,村子里的人都指指点点。”

  “事情我都知道,他们是来道歉的,顾青不在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们请进家门。”武媚眼神垂下眼神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们是在自罚,你就成全他们,不然他们会内疚很久的。”

  “小的明白了。”范健点头。

  朝堂上

  李承乾今日又来上朝了,顾青听着朝班上七嘴八舌议论,顾青不耐烦了,“我说你们到底有没有结论了。”

  “相国!”许敬宗站出朝班说话道,“臣以为还是不该再向高句丽提供粮草,如今的高句丽已经不是在当年了,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耕种田地,可以自给自足。”

  一封高句丽王的国书进入长安,希望长安再给粮草,高句丽王要接着攻打倭国没有粮草不行。

  “臣以为要给。”上官仪又说道,“战事不比平常,再者说高句丽如今与大唐交好,大唐不能凉了他们的心。”

  “他一直攻打倭国我们就要一直给粮草吗?一直白送,大唐要一直养着高句丽?”许敬宗不服地说话道。

  “这不是送不送的问题,这是稳定高句丽民心的事情。”上官仪反驳。

  “我们的粮草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许敬宗强调。

  “打住打住!又要吵起来了。”顾青烦恼的看向褚遂良,“老褚你说说你的看法。”

  “我再绷过儿。”褚遂良淡定的稳坐泰山。

  顾青:“……”

  李承乾乐得看着这个情况,

  朝堂又陷入了安静,顾青看了褚遂良好久。

  褚遂良也被顾青的目光闹的混身膈应,“你别这么看着我,你再怎么看我脑子里还是没注意。”

  “那这样吧。”顾青说话道,“高句丽这段时间在倭国到处打家劫舍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我们可以给粮草,但是要高句丽来买,就按照长安的市场价格,如何?”

  朝班又陷入了一片安静。

  看着安静的场面,顾青又说道,“你们怎么又不说话了,接着说呀,畅所欲言!我又不是什么魔鬼。”

  “这什么馊主意!”一个御史开口说道。

  “好好的国事怎么到了相国嘴里又成了卖买?”

  ……

  众人纷纷摇头。

  顾青也麻爪了,褚遂良又说道,“其实相国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国事涉及卖买确实有些磕碜,不过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粮草可以给,我们也不是给不起,不过也不能白给!”

  “中书令请讲!”顾青也来了精神。

  “我们可以让高句丽向我们大唐做出承诺,让高句丽的子民给我们大唐做事。”

  到底还是利益交换,不过是换了一个方式,不说到钱了,朝臣们也没有抵触了,顾青看向许敬宗,“老许,你说说最近有什么事情是需要高句丽的人力来帮忙的。”

  “海船!”许敬宗立刻回答。

  “嗯!这个好!”顾青不住点头,“我正好去缺人手造海船,现在的港口人力一直不够使唤,也不知道阎立本这个老家伙已经造了多少了。”

  听到这话,朝堂之上又是一阵鄙夷,纷纷摇头,明明是国事又聊到顾青的海船上面去了,聊着聊着还是顾青的买卖。

  “其实山海关需要修复了。”上官仪说道,“上一次去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已经如此不堪。”

  “对!山海关!”

  朝臣很认同这个想法。

  “老褚你的看法呢?”顾青看向褚遂良。

  “我也以为修复山海关!”褚遂良点头。

  “真的?”顾青又问。

  褚遂良使劲点头,“山海关。”

  顾青来回一阵踱步看着褚遂良,“不着急,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山海关。”褚遂良知道顾青的心思,直接了当回答。

  “行吧,可怜我的海船没人造喽。”顾青伸着懒腰,“即然上官仪和褚遂良都说是山海关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朝堂又陷入了安静。

  顾青再次看向满朝大臣,“要不你们也说话自己的想法,海船其实也不错的。”

  众人再次向顾青投来鄙夷的眼神。

  “陛下有什么看法吗?”顾青转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板着脸回答,“朕没有什么看法。”

  “好!”顾青又转过身面对朝臣,“那就这么定下了,立刻给高句丽王去信,由中书省书写,上官仪与许敬宗作辅,陛下盖印!可以高句丽王粮草,但是高句丽一定要给我们修建山海关为条件,至于其中的细节中书省来落实,还有什么事情吗?没事的话就退朝了。”

  朝臣们纷纷告退。

  又是一场朝会落幕,这些日子太极宫都是这么敲定国事的,有些不伦不类,不过这也和顾青的性格有关系,不是特别的讲究也是一切从简。

  散朝后,李承乾对顾青说道,“那日大理寺事情,朕也知道了,赵国公没有别的意思,你们不要错怪他了,他只是希望唐俭可以早日出来。”

  “我明白,我当然不会怀疑赵国公。”顾青一边走似笑非笑说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