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发现一个疑似火炮的目标,他立刻就会做好标记,将其纳入下一轮攻击目标。
朱弘栋通过望远镜注意到,当炮战发生之后,沿着城墙,从南北两侧不断有清军汇聚过来,聚集在船队正面的城墙附近。
有些清军来到定淮门城楼之后,就沿着城楼下到城墙后面,消失在视野之外。
朱弘栋知道,恐怕有不少清军被布置在城墙后面,即使突破城墙之后,仍然免不了一场血战。
应天府的城墙防御设施完善,在城墙后面布置了不少藏兵洞,攻上城墙并不意味着胜利,后面还会有一连串的战斗。
朱弘栋一直观察着城墙上清军的动作,他发现除了步兵之外,清军沿着城墙调动了不少骑兵过来,甚至还有驮马拖拽着红衣大炮,沿着城墙运动过来。
只能说应天府的城墙高大宽阔,城墙上完全可以当成一条简便的快速运输通道,为清军调集兵力提供了巨大便利。
按照萧起远的供述,应天府内现在至少有三十余门红衣大炮,刚刚敲掉了其中五门,应天府至少还可以调集二十五门以上的红衣大炮,除此之外还会有大量的各种口径的老式火炮。
应天府以前是大明朝的首都,防御力量极为出众,如果把应天府的武器库全都翻出来,恐怕造出上千门各色火炮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这些火炮,将会给攻克应天府带来巨大的障碍,他们必然会给新军带来不小的伤亡。
正因为如此,朱弘栋打算好好跟清军玩儿一场炮战,争取尽可能多的打掉红衣火炮,先尽可能消耗清军的炮甲,为随后的攻城战提供便利。
炮兵营在陈达顺的指挥下次第向前,有些留在原地,瞄准陈达顺标示出来的可疑垛口,有一下没一下的攻击,每次攻击之后,都会精确调整,保证每一次的攻击精度,以便敲掉可疑的垛口,一旦发现渡口后面隐藏着火炮,就会坚持不懈的一直攻击,直到加拿大火炮摧毁为止。
有些则在其余火炮的掩护下,沿着废弃船场中的道路,慢慢靠近城墙,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寻找合适的炮位。
火炮一批又一批的上前,找到合适的炮位展开之后,立刻就会加入攻击的行列,持续不断的敲掉正面城墙上可疑的垛口。
而其他火炮则借机再次向前移动,前进几十上百步,找到合适的炮位再次展开。
利用这种交替掩护的方式,火炮以几十步或者上百步的节奏,逐渐拉近与城墙的距离。
随着距离的拉近,火炮攻击的精度越来越高,敲掉城墙上垛口的速度越来越快。
炮兵营在临出发之前被补充过一次火炮,现在拥有近百门火炮,近百门拿破仑炮交替掩护,次第上前,很快逼近到距离城墙二里左右的位置。
在这个距离上,无论五斤拿破仑炮还是十斤拿破仑炮,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射击精度,对于车轮那么大的目标,已经可以做到三五炮就可以命中的程度。
这个时候正面城墙上,从仪凤门到定淮门之间的城墙,已经很难站得住大队人马,只要有清军聚集在城墙上,立刻就会招来火炮的攻击。
清军被连续多次攻击之后,也学乖了,赶紧将主要兵力撤下城墙,只在城墙上保留少数的哨兵和炮兵,甚至将很多重要的火炮都撤下了城墙。
在炮兵营持续不断的努力下,经过一整个上午的攻击,仪凤门到定淮门之间的八百多个垛口就彻底遭了殃,被打的七零八落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只留下残垣断壁,把城墙上部彻底光溜溜的暴露了出来。
清军在城墙上布置的遮雨棚早已经被炮弹彻底掀翻,十不存一,让梅雨季节的淋漓细雨直接淋在城墙上部,将城墙上随处可见一大摊一大摊的鲜血,缓缓的稀释掉。
此时城墙上碎砖到处可见,尸体和残肢四散凌乱,时不时有重伤员哀嚎惨叫一声,在雨幕中传播开去。
两座城楼同样是炮兵营重点攻击目标,此时被炮兵营蹂躏了一上午,无数炮弹的打击下,两座城楼早已变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上面压根儿就藏不住人。
两座城门同样无法幸免,厚重的包铁城门被大大小小的炮弹砸了一遍又一遍,上面早已经砸出好多窟窿,透过窟窿可以看得出来,城门的后面早已被填满土石,堵塞住。
朱弘栋拿望远镜又仔细观察了一遍,发现正面从仪凤门到定淮门之间,这段五里长的城墙上,大多数垛口已经被敲掉,城墙上只隐藏着少数的清军上兵,大队人马早已经撤下城墙。
清军已经在炮战中彻底失败,朱弘栋见状立刻下达命令。
“保留少部分火炮抵近到距离城墙一百丈的位置上,继续控制城墙,炮兵营大部逐渐向定淮门方向集中。”
随着朱弘栋的命令,江岸上的火炮开始运动起来,少部分火炮继续逼近城墙, 逼近到一百丈的距离上,在这个距离上对于拿破仑炮来说,几乎相当于把火炮顶在别人鼻子底下。
在这个距离上拿破仑炮的精度非常高,甚至可以说瞄准人体大的目标,一打一个准。
到了这个距离上,城墙上残存的清军哨兵再也藏不住了,只要他们敢探头出来,立刻就会被炮兵精准点杀。
在一个个哨兵被清理下去之后,在这段城墙上,清军的力量荡然无存。
清军恐怕也没有想到,他们依托着应天府的坚城,结果却遇到了远超他们水平的火炮,从一开始就被摁在地上压着打,甚至作为依靠的城墙都已经待不下去,被从城墙上撵了下去。
清理完城墙和城楼之后,火炮也运动到位,朱弘栋再次下令。
“派十艘船进入前淮河,逼近定淮门,狙击连上桅杆,准备封锁定淮门附近的城墙,辅助攻击部队登上城墙。”
“第一团第一营,带上云梯,准备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