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心经》只有一百多的字数,没过多久,方昊就落下了最后一笔。
现场鸦雀无声,大家的视线都不舍得从纸上离开,全都如痴如醉地欣赏着方昊的书法作品。
片刻后,老汪最先回过神来,脸色震憾:“这幅字,结体舒展宽博,笔画精到,精工中透静穆之气,稳健中露灵动之神,用笔方折劲直,笔法的细节诸如起笔较重而呈锥形的竖划,均能显示出对唐代楷书风格的学习,明显区别于王羲之、智永洒脱秀逸的前唐楷书。”
方昊笑着说道:“汪老师好眼力,我确实综合了唐代楷书的书写风格,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多加学习。”
“您可不要谦虚了,您这水平,完全称得上楷书大师!”
老汪又夸了一句,接着朝刘择瞪了一眼:“还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老师!”
刘择笑嘻嘻地说:“欧阳不是说了嘛,这位是老南的徒弟!”
“信不信我揍你!”老汪瞪着铜铃大眼,扬了扬拳头。
留着络腮胡的欧阳庆指着刘择说:“老刘,没想到你这家伙也挺会坑人,如果他是老南的徒弟,我马上就去拜老南为师!”
刘择哈哈一笑,接着给大家介绍起来:“这位就是我之前提起的,方昊方老师!”
就在刚刚,刘择就向大家讲了上个星期沙龙上的事情,对异军突起的方昊,大加称赞,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而且不提方昊在鉴定方面的实力,就凭他这楷书,也当得起刘择的夸奖,更别说,方昊还年纪轻轻了。
欧阳庆笑着伸出了手:“没想到是方老师光临,真是让小店蓬荜生辉啊!”
方昊跟他握了握手,言道客气了。
刘择继续介绍,大家相互客套了几句。
欧阳庆又把目光投向了桌上书法作品,请求道:“方老师,不知道这幅字,能不能让给我收藏?”
刘择他们立马就不乐意了,纷纷表示见者有份,都不肯轻言放弃,直到欧阳庆打躬作揖,许下了种种好处,他们才松口。
看着欧阳庆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方昊笑着说:“这幅作品算是阴差阳错下完成的,又借此机会,认识了你们几位,这幅作品就送给欧阳老板吧!”
欧阳庆连忙摆了摆手:“这多不好意思!”
“行啦,你自己去照照镜子,脸都快笑歪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老汪羡慕的很,说话也酸溜溜的。
“老汪,别这样嘛,你不是一直想要那幅解缙的草书《晓闻长乐终声》嘛,今天我七折让给你!”
欧阳庆又对其他人说:“放心,好处大家都有,方老师,您稍等片刻,我去取一幅画。”
欧阳庆这番话,顿时让大家喜笑颜开,纷纷说,都是托了方昊的福。方昊也趁着欧阳庆离开,又给自己的书法上写下了落款,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刻印,也就无法钤印了。
片刻后,欧阳庆带了一幅画作过来,请方昊鉴赏。
这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画写高山流水,青松挺拔,草木丰茂,高士隐读,作者的水平很高,如果在清朝,就凭这画技也能算得上是知名画家了。
只是这作者方昊以前都没有听说过,而且记忆中的拍卖数据,同样也没有。
欧阳庆笑着问道:“方老师,您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方昊说:“这幅作品墨色淹润丰腴,枯而不干,淡而能厚,一种清静冷隽之气扑人眉宇,意境之中,带着忘尘之意,我推断作者是位出家人,不知道我有没有猜对?。”
欧阳庆竖起了大拇指:“好眼力,这位作者现在确实已经出家了。”
这幅画的作者名叫蔡贵,他家庭贫寒,父母残疾,因此读书不多,15岁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不过他天资聪慧,悟性很强,偶然间接触到国画,就爱上了,之后靠着自学成才,只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想要靠这个赚钱,只当作是自己的业余爱好。
后来,蔡贵辗转到了京城,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好进入欧阳庆新开的画廊。
当时欧阳庆注意到蔡贵,虽然穿着打扮像个农民工,但欣赏画作时表现出来的热爱,却不像是假装出来的,他出于好奇,便上去攀谈,意外得知,蔡贵居然自学了作画。
之后,他又了解到,蔡贵家境不好,出于好心,就让蔡贵画几幅画拿到这里来代卖,还可以补贴家用。
一开始,蔡贵没有那份自信,欧阳庆跟他说,如果不先试试,怎么知道一定卖不掉呢?
蔡贵被打动了,回去后就画了两幅山水画过来,欧阳庆一看,大加赞赏,告诉蔡贵,这样的作品肯定卖得掉,果然一经推出,没过几天,就卖掉了。
这给蔡贵带来了信心,之后几幅画也都卖出去了,干脆就以卖画为,15年的时候,就年收入一百万左右了。
那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家境原因,没有结婚,有了钱,他娶了一位三十岁还不到的女人,只是没想到那女人是看中了他的钱,结婚没多久,就卷了大部分的钱跑了。
欧阳庆长叹一声:“当时我也见过那个女人,看起来不像是本分人,私下也劝过他,但他当时在热恋,没有听进去。这件事情,给他的打击很大,没过多久,他就出家了,而且画也不卖了。这幅画还是去年我去他那做客时,他送给我的,而且他的画技和以前相比,突飞猛进,也许正是因为之前的经历吧。”
老汪也为蔡贵感到惋惜:“或许就像一些文章里说的那样,许多艺术家都是悲剧角色。”
方昊暗自摇了摇头,他并不赞同这句话,这只不过是搏人眼球的惯用伎俩而已,典型的不幸者误差。
其实许多艺术家,生前就获得了认可,享有极高名誉。文艺复兴三杰,结交的都是教皇,贵族等有权势者。他们最着名的着作都是有钱有势者的托付之作,而不是放到商店里的普通商品。音乐上,莫扎特,贝多芬也都是很早就名声在外。
还有唐伯虎,也只是在诗文中抱怨哭穷而已,他卖书画肯定是赚了钱,只是其中很大部分被他挥霍到青楼中去了,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至于他这么做的原因,这里就不细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