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拆迁队长 > 第58章

拆迁队长 第58章

作者:简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1:56 来源:免费小说

  两人打到现在,内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蓝生表现出的狼狈是真狼狈,毕玄努力营造的威武是假威武。两人做法不同,终究殊途同归,是想借兵器之威,将敌人斩落。

  手持宝剑的蓝生如同换了一个人,她不再被动防守,不再等着毕玄出招,长剑一抖,阳光在宝剑上掠过,蓝生抢先提剑攻了上去。

  该怎样形容这辉煌的一剑呢?耀眼入星辰日月,巍峨如名山大川,汹涌如江河湖海。毕玄生在草原,长在大漠,他少见山川,但能感受到剑中巍峨高山压顶之势。他少见大海,却能体味到汹涌澎湃的海浪扑面而来。毕玄相信蓝生没有骗他,果然剑练得最好。

  “好!”毕玄举着长矛,正面迎战,就让他瞧瞧大隋这位养尊处优的公主,到底还有什么绝招。

  磅磅磅磅几十招过后,毕玄就知道自己错了,养尊处优的人练不出这样的剑法。毕玄以为自己年龄长与她,经验、技巧、内力也该长于她。可对战以来,这位公主剑招剑意分明就是千锤百炼。若没有登高涉险不能体味这样的磅礴剑意,若没有与人对战过千百回断不能如此熟练轻巧,若没有私下演练过千万回,断不能有如此造诣。

  她是大隋公主,至今最多不超过三十岁。三十岁啊,武人最辉煌的年龄,体力充沛、内力充盈、意志坚定。才三十岁的人怎么会如此厉害,难道她在娘胎里就开始练武吗?

  对不起啊,论别的可能不行,但剑她练了三世,到如今将近两百年了!

  这一战,才真正符合世人对宗师之战的印象。就该如此辉煌,如此大气。

  刚刚被气浪冲倒在地的高手,又一窝蜂得冲到了窗边。上一战,他们开始还能看到人影,后面被越来越亮的光逼得睁不开眼睛,又不愿意放弃。如今可好,两人不约而同没有太多内力,单纯招式比拼。虽然快得只见残影,可围观的众多高手还是有能看清的。即便不能看清,一生能目睹一次宗师之战,已经是一辈子的谈资。

  又战了三百招,两人各退数步,不约而同停下。蓝生握剑的右手开始抖动,毕玄也感觉犹如半身的月牙矛越来越沉。

  “武尊,你我谁都奈何不了谁,不若就次罢手,如何?”蓝生率先提出建议。

  毕玄却答非所问,“老夫一生最大的愿望是突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远强盛!”

  蓝生微微一笑,“巧了,我的愿望是我大隋基业千秋万代,四夷臣服,八方来朝。”

  毕玄年纪是两个蓝生还多,他虽是武尊,也会老,也会死,而蓝生呢?她还年轻,身为大隋公主,她至少还能庇佑大隋五十年。这两人何其相像,他们都不是单纯的武者,他们把身后的国家民族看得比什么都重。

  那还说什么?战吧!

  这是何其辉煌的一战,注定彪炳史册,名流千古。

  两人开始打得昏天黑地,黄沙乱舞,慢慢的内力枯竭,只能单纯比拼招式,再后来,连出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初学者一样缓慢迟钝。

  可周遭围观的高手谁都不敢、不舍得眨眼,最后、最慢的才是两人无法用言语表达,沉淀了几十年的剑意、心得。

  毕玄的月牙矛被蓝生一掌劈得变形弯曲,在此之前,蓝生的宝剑刚刚被月牙矛拦腰斩断。

  两人从日出东方斗到星垂平野,最后一脚互踹,齐齐倒在沙漠里。

  “今日没能杀了你,天不佑我突厥!”

  作者有话要说: 暴露了,昨天又暴露了对数字极其不敏感(笨)的本质!每次写到数字、年龄都要错,知道我怎么干的吗?查资料之后,我把人物称呼排出来叫叔伯的、叫哥姐的、叫弟妹的、叫侄儿侄女的,这样用称呼给自己年龄的概念。

  当年幼儿园是怎么上的?我是不是要回去留级一下?

  我大概是全晋江留级留得最先进的了……

  小可爱们,早安!

  第91章 破碎虚空6

  蓝生气喘吁吁倒在沙地里, 毕玄放完狠话也没力气了,蓝生更没力气回嘴。

  从早上打到现在是什么感觉?完全懵了!

  你知道吗?现在毕玄要是再问蓝生一次愿望,她会说一碗清汤面,一张硬板床。可偏偏在沙地里躺了半天,也没人来看看情况。就算是本国士兵战死了,也得来收尸吧?怎么就没个反应呢?

  蓝生爬起来, 捡起断剑慢吞吞往雁门关走去。他们俩比武的时候越打越远, 如今要走回关城很难, 现在蓝生的状态, 比深闺小姐还不如。而今的深闺小姐还骑马游猎呢, 蓝生走八百米恨不得让侍女扶着。

  所以蓝生越走越委屈, 是的, 委屈。我好歹也是公主吧,和毕玄比武也算为国争光啊!即便我没赢, 可我也没输啊, 怎么就没个人来看看!

  没人来接, 蓝生只能自己走回去。一天不眠不休斗到现在, 蓝生再次感慨,以前看酸腐文人写话本, 动不动就斗法三天三夜,真想吼他们一句:你来试试!

  偏偏回城的时候还要注意突厥军偷袭, 现在的她不需什么高手,随便一个强壮大汉就能击倒。蓝生不敢在突厥人面前露出疲态,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慢吞吞往回走。看着高大的城墙,心中祈祷:一定给我开城门,一定给我开城门!

  很好,守城的是个有默契的,城门开了!现在让我翻墙我也没力气了。

  蓝生进城之后,无力看着周遭的人,他们也面无表情的看着她。怎么了这是?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没人看见我一身灰、饿的要死吗?别的不说,扶我一把总行吧?

  没人扶她。

  蓝生只能自己爬楼梯上去,她在城外看见杨广就在城楼上。让一个剧烈运动一天却滴水未进的人爬楼梯,不人道啊!

  蓝生缓慢艰难的爬上去,只见杨广带着重臣站在城墙上,直直看着她,不笑也不动。这又是什么意思?

  人吧,饿了、累了,脑袋就发懵。蓝生低头看了一眼佩剑,心想,莫不是怪我把这样意义重大的宝剑弄坏了?其实我知道许多锻造技术,可以修复的。

  昌平公主脚步坚定上了城墙,单膝跪地行大礼,郑重奉上陛下佩剑,轻声道:“可惜阿耶的宝剑,是儿没看护好。”

  杨广哭笑不得扶住她,死物而已,怎能与三大宗师之一的毕玄战成平手相比。

  杨广此时激动不已,他看到两人双双倒地的时候就想派人去察看,可臣下劝阻了。宗师比武,凡人如何能靠近。只看白日突厥人送兵器,军马不敢近前就知道,普通人派去也无用。等见到女儿一人走出来的时候,杨广兴奋得以为她杀了毕玄。可惜没等多久,毕玄也慢慢走了出来。

  杨广领着众臣,看着她一步步走回来,缓慢而坚定,这才是大隋公主的气势!杨广恨不得仰天大笑,向天下人宣告:这是朕的女儿!看着女儿震慑群雄,十万突厥人在她面前万马齐喑、俯首称臣,看着女儿在众人钦佩敬仰的目光中登上城楼,杨广准备了一肚子的豪言壮语,还没说出口,就被蓝生给打蒙了。

  为什么我的女儿思维如此清奇?

  杨广正想宽慰她,蓝生却歪头倒在他怀里。

  “蓝生?蓝生!”杨广高呼。

  宇文述当仁不让上前查看,轻声道:“陛下,公主只是脱力睡过去了。”

  “公主一战定乾坤,武尊毕玄也奈何不得,我大隋终于有宗师坐镇,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苏威抢先恭喜,引得众人不断附和。

  “有女如此,朕之幸,大隋之幸!”杨广拦腰抱起蓝生往下走,內侍作势拦着“陛下,老奴扶着公主吧。”

  “朕的女儿……”杨广轻叹一声,什么都没说,慢慢抱着昏迷的蓝生往下走。

  周遭军士见了,自发排在道路两旁,情不自禁把眼睛落昌平公主身上行注目礼,如山的欢呼声响了起来:“小娘子千岁!小娘子千岁!”

  千岁之声声动万里,响彻云霄。

  蓝生以大隋嫡幼公主的出身,作为新一代宗师,名震天下!

  这事吧,说起来复杂,又是千军万马中斩人头,又是两位宗师惊天动地大比武的,可时间不过一天一夜而已。蓝生前一天到了雁门,先是杀高级将领震慑突厥军不敢轻举妄动,随后毕玄就赶到邀战。休息一晚,清早出城迎战,一直打到晚上,双方以平手结束比武。

  可短短的时间内,天下局势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各方顶尖势力都接到了各自明线、暗线的紧急消息,新的宗师,铁打的立场态度,坚定的站在了隋朝一方。这是以武为本的世界,慈航静斋敢代天择主,撇开大义的幌子,凭的不就是剑典威力无穷吗?魔门号称无恶不作,收个徒弟还要斩俗缘,能好好活着不被打死,凭借的不是武力又是什么呢?还有各大门阀、世家、帮派,他们立身世界的根本都是武力,其次才是由武力延伸出来的威望、财富、势力。

  如今大隋有了新的宗师坐镇,他们的很多计划就不能施行了。兔子长了钢牙,软柿子冻硬了,想以天下为棋盘,大隋为棋子的势力小心了。原本隋朝内部世家各自为政、下层民众困苦不已,官逼民反,眼看着分崩离析的大隋,让叫做“宗师”胶水强有力拼接回去。

  蓝生第二天早上按时醒来,强大的生物钟让人无法偷懒。蓝生摸了摸自己的嘴唇,湿润的。宫里的服侍号称无微不至,果然如此。昨天那一战,消耗大量水分,蓝生以为今早起来,得嘴皮翻飞呢。

  毕竟是在十绝关待过的人,十绝关有一绝就是通过断绝饮食逼自己到极致,以激发潜能。饿肚子饿出经验来了,武人的体魄非常强健,昨日消耗一空的内力经过一夜修整又重新充盈起来。

  蓝生刚起身,门就吱呀一声开了。杨杲兴奋的走进来,指挥內侍把食物摆放在外厅,笑道:“阿姐醒了,快来用膳吧,你一定饿了。”

  蓝生颔首,轻轻坐到桌边,慢慢用饭。先用两碗清粥,再吃两盘子肉食。杨杲原本兴奋得坐在一旁围观偶像,可看着蓝生这和身形完全不匹配的饭量,默默咽了口水,脑子里不停闪现史书上记载的名将,哪个不是日食三斤,饭量斗量。

  很好,杨杲无师自通把蓝生不当女人看了。

  蓝生慢条斯理把一桌子菜扫个精光,顶着杨杲脱眶的眼睛,慢条斯理擦嘴,问道:“今日饭菜怎么如此丰盛?援军到了吗?”

  “到了。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领兵驰援,各大家族也派了人来,唐国公派次子独树一帜带来了粮草。”杨杲却特别不满意,“父皇遇难,各家都派人营救,即便家主不至,至少也是下任家主或世子,唐国公居然就派个次子来,还没带多少军队。若非阿耶早有计谋,与义成公主传信,唐国公这点儿人马,够干什么!”

  蓝生静默,日后大名鼎鼎的李世民,此时不过国公次子而已。

  蓝生轻拍小家伙的头,“吃人嘴短,你刚吃了他送来的粮草,怎生放下筷子就骂人。”

  “阿姐,我就随口两句。你放心,我只和你说过,阿耶都没说哦~”

  “走吧,我也去瞧瞧驰援救驾的忠臣。”

  蓝生举步就走,杨杲一路却迟疑着没说话。蓝生笑问:“怎么了?”

  “阿姐,你还记得昨天答应过,教我习武的事情吗?”

  蓝生一笑,“阿耶同意了吗?我昨日可未见阿耶笑容。”

  杨杲听出她言下之意,激动原地蹦了两下,勉强保持着礼仪跟在蓝生后面。一进大堂,杨杲就忍不住抢先问安,着急道:“阿耶,昨日阿姐答应我,只要逗阿耶开心,让阿耶笑着,她就教我武功。阿耶,您笑一笑!”

  杨广好脾气的哈哈大笑,“如此大喜,阿耶怎会不笑!”

  蓝生走进来,微微福身,坐到下手。此时女人地位极高,蓝生一会儿跪地一会儿磕头是因为十余年未见和大战后报喜,情绪激动,其余时候,女子不过福身便算行礼。

  杨广畅快笑了一阵,答应了小儿子的请求。这才抽出空来,对旁侧站着的青年人道:“这是唐国公世子,正是他献了疑兵之计,才能如此打退突厥军,当真是少年英雄!”

  “李世民见过公主,公主殿下一战扬威,今日一睹宗师风采,幸甚。”

  蓝生微微颔首回礼,“李二公子客气了。”

  此时的李世民不过十六岁,身为关中人,汉人和胡人混血,有长年习武,让少年郎长得异常高大。李世民向杨广拱手:“不敢当陛下赞。陛下早有定计,义成公主遣史言北方有急,始毕可汗这才退军。下臣微末之功,不敢当,不敢当。”

  突厥退军至少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毕玄战平,顶级武力威慑失效;二是义成公主报信,北方有急不可不防;三是援兵已至,再待下去也无用。可也不能否认李世民的计策加快了突厥退兵的速度,蓝生今早起来,突厥军营已后退三十里,想来是连夜撤退的。

  “好好的少年郎,就该朝气蓬勃,怎生如此老成。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论起来,你也算是朕的侄儿,在朕面前执子侄礼就是,无需拘束。”杨广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谁都顺眼,对谁都宽容。

  这话说的,别说李世民不信,就是八岁的杨杲和离开权利中心十几年的蓝生都不信。杨广和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两人是表兄弟,到了李世民这里,称一声侄儿也行。可在这个世家把持的年代,氏族志翻出来,全都是亲戚,毕竟世庶不婚,能混到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少有不是亲戚的。

  李世民微微一笑,不再答话,陛下开心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92章 破碎虚空7

  突厥退兵, 杨广却没有即刻返回洛阳,反而先安排边关四十一城的防务。此一战中,三十九城曾陷落,可有杨广这条大鱼在前面吊着,城池并未遭受大规模损毁。杨广提拔了参与最后防守的诸人做守城将领,临到最后没逃跑的都是无处可逃而又有些本领运气的。不管寒门庶族世家, 一并提拔。

  朝臣们本想提点意见, 可杨广另一波封赏又下来了。陪着皇帝共患难的、千里驰援的俱得了嘉赏。如此也不再好提关城防务, 毕竟自己也得了赏赐, 这样说起来, 好似不满赏赐, 嫉贤妒能一般。

  苏威试探着说过一次, 杨广哈哈大笑,并未放在心上。苏威当时的建议, 是高瞻远瞩还是早有预谋, 杨广还待分辨呢。

  新任雁门郡郡守是从此次未逃跑, 并从督促备战、安抚民众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原属官中直接提拔的寒门官员。雁门郡属于翼州管辖, 翼州刺史失土,且事发后未曾及时救援, 隔岸观火,放任君上受损, 一并撤职,由他手下的庶族出身佐官袁恩代替职位。

  需知,自大业三年改制之后, 天下不过区区九个刺史而已,能做到刺史,就正式进入高官行列。若是他能一直坐在这位置上,下次排氏族志的时候,这一姓一家就必须上榜,至少是个三等。刺史之类的高官,一向是世家的囊中之物,怎么能让寒门染指。

  可杨广一意孤行,并不拿家世说话,只认军功。刚刚从百年战乱中恢复过来的人,早已不是两晋时候只知清谈玄学的清贵人了。杨广执意如此,众臣只好认了。

  在调整完官职之后,杨广还不走!他督促雁门郡守和翼州刺史恢复当地生产,重建边关防守。尤其是雁门郡当初为了防御突厥军队,拆了民房材料做战备资料。如今由官府出面赔偿,而赔偿金从内库出。消息传出,当地军民高呼皇恩浩荡。

  杨广临走之前,车架四面垂纱,在民众的夹道欢呼中从容而去。

  现在,感到不对的不仅仅是宇文述了,朝臣都懵了。杨广这样的做派,堪称有智慧有手段的明君。可这不是他该表现出来的态度,自征伐高句丽开始,杨广便越来越霸道、多疑、暴躁,已经很少能看到当年晋王英明的影子。而且,他对世家出身的人很重视,杨家本来也是北周贵族将领。怎么现在一下子变了?

  世人重出身,若是寒门庶族出身,即便最后做到了高位,背后还是有人嘀嘀咕咕,认为“不够高贵”。但高贵在兵刃面前是毫无作用的,能爬到如此高位的朝堂老狐狸比谁都明白,高贵只是画圈子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军功是最好打破“高贵”圈子的敲门砖,这是大家默认的,天下不可能永远打仗,武夫粗鄙不堪,世家也知道给别人留条路,免遭众怒。

  可科举取代九品中正制不能忍!杨坚是开国之君,他的威严保证了这种制度的初期实行,等到杨广继位,科举制就慢慢变得名存实亡。在此时,有钱有资源督促的,大多是世家,寒门、庶族很少能爬到高位。

  杨广庆幸自己明白得不算太晚,对蓝生道:“他们太嚣张了以为朕离不开离不开世家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