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陛下又把青梅跪 > 第7章

陛下又把青梅跪 第7章

作者:三尺伞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4:09:45 来源:免费小说

  无忧真人听得前方有人报信,说官兵快要搜到这一带了,也就管不得白睢是否两日两夜无法闭眼,也没吃几口东西,人恹恹的还发了烧,硬是将他塞上马车,赶着上了路。

  白睢在船中躲藏三日,出来游了一晚,次日赶去白云观,身体本已在崩溃边缘。得了无忧真人调养,虚虚假假能舞剑,然一听说苗小柔去了,一病病了数月。

  待大好之时,马车已经过了通州,躲过四次官兵盘查,还有一小截路程便到泉州广平王的地界。

  “世子殿下,喝口姜汤取暖吧。”

  已是大雪纷飞的季节,路上放眼银装素裹,天儿冷得人直打颤,手能缩进袖子是绝不拿出来的。

  因担心官兵盘查,这一路他们不曾住客栈,寻到块合适的地方便扎营休息,挑的路也都是偏僻小路。吃住简陋,因此这寒冷就更甚了。

  今日大雪封路,他们在背风处扎营,帐子中烧了炭火,可还是冷得人发抖。

  来送姜汤的是个十六七岁的丫头,名叫莹儿,是车队中某个亲信未过门的妻子,因做事仔细便被派来专门伺候他。莹儿长着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眉眼与苗小柔颇有几分相似,让他总是想起和他一起长大的那个女子。

  “放下出去吧,不必守着。”他搁下手中地图,摊开信纸,忽然想给她写信。

  莹儿跟着他未婚夫,这一路吃了不少苦,可两人在一起时总是甜甜蜜蜜。这让他又想起,若苗小柔还活着,应和林恒也是这般吧,他能想象出苗小柔那幸福的样子。

  可现在……

  他提笔开始写。

  ——彪,那边生活可还如意?前日烧了纸钱予你,收到与否好歹托梦回个话。小爷如今身子大好,又能舞剑提枪,学了些厉害招式与兵法,可惜你不能得见。再过半月便入泉州地界,事成复国,事不成便下去见你。天寒地冻,砚中墨水结冰需热水敷化,待天气回暖再与你细说。

  封好书信收入匣中,静坐半晌,又拿起地图研究。

  却说永州城中,苗府的两口棺材终于得以在城门解禁之后送出去安葬。一口是苗家大姑娘的,棺内没有遗体,唯有一些衣物,将要送去乡下埋了。至于另外一口,则是苗夫人的,会送入老家苗氏祖坟下葬。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着,都说这苗家真是可怜,先死了大女儿,又死了主母,剩下苗老爷一个并两个女儿,家中凄凄惨惨衰败得不成样子。

  还是那日躲雨的两个人,站在城门口议论上了。

  “听说苗夫人刚死的那阵儿官兵还去搜过苗府,说是怀疑苗大姑娘并未死。整个苗府被搜了个遍,竟连棺材都打开验看……最后并未搜到,又说苗府有勾结前朝余孽的嫌疑,愣是将苗老爷押去衙门审了三日方才放出来。唉……如今看,那日沙船起火,苗姑娘与人偷情确实存有疑点。”

  “这有什么疑点,那官兵都没查出来的东西,你靠嘴说说就行的么。我看这事儿就是那么简单,那些官兵就爱疑神疑鬼。”

  “嘿,你看,是林书生……上去扶了苗老爷一把……唉,苗老爷跟发妻感情可真是好,夫人女儿都没有,头发一下子白了,老了十岁,走路都快站不住了。”

  “我可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那林书生丢了好大的脸面,也肯上去帮忙。换我,早躲远了……那苗老爷便更让人不懂了,我家那婆娘要是生不出儿子,要么休妻要么纳妾,他可真是蠢,拼了偌大个家业却无后。”

  “老兄,你怎么能这么说,各有各的活法,他们可不曾得罪你,怎的你嘴里没半句好话!”

  “他们不曾得罪?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子就是看不惯那些有钱人,死光了最好。”

  “人家可是时常搭棚施粥的,散了多少米粮啊。你这人……得,咱们以后甭来往了。”

  “嗐,你上四处打听打听,有几个跟你一样脑子直的。人给你点吃的就感恩戴德了……我就要说,死的好,死的妙!”

  两人吵了几句,也就散了不再碰头。

  这苗家的事啊,牵动人心,有人怜悯有人看戏,还有人像亲眼见过似的分析个中情节。都道苗家定就这么一蹶不振了,苗老爷如今在外面哪里还混得开,衙门里一个小当官儿的都能将他呼来喝去,米粮生意更是难做。

  这世上,有好人,就有恶人,天生喜欢看别人不好的恶人。以至于苗金凤苗银凤那对姐妹花许久不敢出门,那些小姐妹总是明里暗里笑话她们大姐偷人,欺负她们家将败未败。

  隔了没多久,老爹见她们在永州城里呆不下去,索性将这对双生子也送走了。换个地方生活,图个清静自在,他独自留在永州城看好家业便是。

  只是,这家业,到头来能不能看好,也是难说的。

  且又说回白睢。

  车队又行了一段路,入了泉州地界,他便遣了人前去与广平王府递个消息,也算试探试探对方的意思。

  正等消息中,永州城那边打听的人倒是先回来了,道永州城已经解禁,打听了不少消息。

  ——苗夫人病故,娘俩的棺材一同送出城下葬。金凤银凤已被苗老爷送走,不知送去了哪里。苗家现在很不好,生意不好做,苗老爷苦得白了头。

  白睢听了这些,便是十碗姜汤喝下去也暖不了心。到底还是连累了整个苗家啊,他连叹了几声气,无声站立着,身上没了半点昔日的张扬气。

  “世子殿下莫要消沉,万望打起精神。小一会儿,还有兄弟们来拜见殿下,这是名册,殿下看完千万烧掉。”

  入泉州前,联系了一部分黎国旧臣,这些臣子大多痛恨大夏,便聚集在广平王周围,盼着他能起来反了那残暴不仁的贼子。如今广平王还没反,倒是等来了世子殿下,他们顺着线人得了消息,赶着来效忠世子。

  凡是上了名册按压手印的人,皆与白睢是一条绳儿上的蚂蚱。名册一式三份,一份给白睢,他看了会烧,另两份留给心腹分别收好。

  广平王不是愚忠之人,若接收了白睢必然只是将他当做傀儡,立起反夏复黎的大旗,为他自己打江山。所以,选择走这步棋,他们就要准备好同时要打两场仗,一场对大夏,一场对广平王。实力悬殊有些大,故而他们目前有多少力量暂不可暴露,需得演好这傀儡。

  没有时间去给他伤感,不管他心里有多少话想找人述说。他若想为自己和苗家讨一个好结果,就得一切往前看。

  白睢摊开名册,将那些名字和对应的身份一个接一个记入脑中。

  ——苗小柔,等小爷去了地下,再给你打骂个够好了。

  过了几日,天气放晴,老远便听车马响起。报信的来说,广平王组了仪仗,亲自来迎世子殿下了。

  白睢往火堆中放入最后一本兵书,看着它化为灰烬——所有的书全烧了,只换了几本情情爱爱的话本放在身边——随后他披上披肩,道了句“好冷”,掀开帐篷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苗小柔:“啊,下线的日子好舒爽!~躲起来看某人哭鼻子。下章又要复工了,请问诈尸怎么演比较清新脱俗?”

  ——

  第10章

  距离永州城发现前朝世子已经两年过去,两年间这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年半前,前朝世子白睢闯过层层关卡来到泉州,广平王奉之为上宾,遂拉起反夏复黎的大旗。一时间天下群雄并起,纷纷效仿,然广平王实力最为雄厚,先后攻下惠州柳州等十八州重镇。各路人马见无利可图,或中立,或择其一归顺,自此,仅用时两年便定下天下二分的局面。

  因三年大旱刚过,百姓疾苦,粮草不足,大夏军队与广平王军不约而同放下兵戈与民休息。未免再引内乱,大夏奉天帝十几年来头一次借千秋节减免全国赋税,而广平王一方则拥立白睢为帝,定都恒阳,自己手握兵权任丞相一职,同时也为庆贺新帝登基,减税三年。

  自此,大黎王朝复国之路走完了一小半。

  ——

  昏暗的帐篷中,年轻的帝王正不疾不徐写着书信。他的字迹很工整,但偶有那么几笔可见个中张狂。一旁的匣子打开着,厚厚一叠封得完好的书信放置其中,无一例外都写着“苗小柔亲启”。

  ——彪,月前连克数州,兵士疲累遂挂免战牌,所幸已打下永州,我可回去见你一面。两年未曾谋面,爷甚是想你。今日便去见你,想着质问一番何故两年不曾托梦,你且想好托词唬我一唬。往年用饭皆添你一双碗筷,如今有了好器皿,想问你喜欢玉的还是银的,我替你备着。话长纸短,明日再写下烦你。

  少年搁笔,封好信封,将信放如匣中。每次写的信都不长,薄薄一张纸,两年下来也装满了匣子。

  “来人,准备启程。”

  两年过去,少年已十八,声音浑厚脸庞渐渐硬朗,站起身身高八尺,昂藏伟岸。他随身佩剑,走路虎虎生风大马金刀,气宇轩昂的乃人中龙凤。

  然他路过的桌上,却还放着蛐蛐儿。

  “嘿,陛下,车马已备好,请您移驾。”

  白睢当即黑了脸,一眼瞥过去是个杀人的眼神:“笑个屁,朕今日回去祭拜,谁他娘敢笑一个,自己去领五十大板。”

  那太监当即闭了嘴,低头小心伺候着。

  谁不知道这位表面风光,内里虚无啊,整日里不是斗蛐蛐儿就是听歌赏舞的,尤爱出门打猎,军国大事一概交给广平王,不不不,交给丞相看着办。

  素日里这位不仅不学无术,还没规没距和下头的人称兄道弟,大家也就跟着他嬉皮笑脸,谁知道今日触了霉头。

  那太监赶紧交代下去,命下头的人都管一管自个儿的表情。

  白睢抱着匣子上了车,闭眼凝神。

  他当狗都快当两年了,认了广平王郭放为相父,这仰人鼻息的日子可真他娘叫人难受。书信中是万万不敢写的,有些话只能到了墓前趁没人才能跟她说一说。

  陛下刚刚登基便要去一趟永州老家,永州城那边儿不久前才熄了战火,一片凋敝,不过百姓们倒是欢欣鼓舞,那些个跟白睢相熟的更是高兴得已经当官儿似的。

  然还没高兴够便有告示先贴出来,将苗小柔以命相救的事迹前前后后讲个一清二楚,并令当地官员严查造谣生事者,但有污言秽语诋毁苗氏者一律收监。这一下子,爱评论她偷汉子的那帮人恨不得躲家里不出来。

  苗小柔的死,是为了保陛下,也可以说是被他们逼死的,哪个人敢说一句自己曾挺身而出为她正名过。没有的,大家宁愿去相信香艳的故事,也不愿听一听真相。

  这一下,只求着皇帝陛下不要追究,哪还有脸混官做。官员们同样惊若寒蝉,赶紧派人去把苗氏那野草丛生的墓打理出来。

  白睢先回了白府。

  故居已被当地官员张罗着打扫出来,不见一丝蛛网,也不见半个人影。说起来颇有些伤怀,白老爹的尸身,后来被官兵丢去喂了走兽。

  他是后来才知,养了自己十几年的老爹,不过是太子家臣,名唤朱茂,因敬畏主子便不曾为他改姓,倒是自己斗胆改姓了白。他们一直都隐藏得很好,直到有人回京说,在永州看到一个少年,和当年的太子妃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年龄也相仿。

  老爹尸身不在了,白睢想为他立个衣冠冢,却在柜子里什么也没找到,只在角落里找到白老爹喝醉酒摔伤腿时用过的一根拐杖。

  “拿去,找人立个衣冠冢。让本地当官儿的择块风水宝地,风光下葬。待朕回去拟旨,暂且先封做忠义侯吧。”

  下人恭敬接下来拐杖。

  白睢又拐去了隔壁苗府。

  里面竟也是人去楼空,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人打扫,蛛网横了四处,灰层积了三尺。两年了,苗家也经历了些变故,到底是散的散,死的死。

  自苗小柔去了之后,苗夫人便一病不起,卧床拖了数月便就也去了。家中没了苗小柔照料,大小事情都得靠苗老爷亲力亲为,因与官府的关系没能处理得当,被那帮吸血虫找了个由头砍头抄了家。

  双生子金凤银凤倒是早已被苗老爷送走,不知去了何处。他琢磨着定要将这两个丫头找回来,替她照顾好两个妹妹。只是这年头兵荒马乱,也不知她们可还能等到他。

  到底是他连累了整个苗家,每每想到便不能安寝。

  两年来撕心裂肺,叫人夜夜不安的事情,说出来也不过几句话。人死了,人散了,说得好轻松似的,要接受这个现实却好难。

  曾经鲜活又熟悉的人啊,被涵盖进几句话里草草说完平生,让人好生无奈。

  后来,永州城的百姓自发替苗老爷收了尸,林恒买了上等的棺材亲自将苗老爷的尸身送回老家族中安葬。

  再后来,林恒在苗小柔的墓前呆了半日后便背上行囊离开了永州,听说他考了功名已在大夏做了官。

  白睢久久伫立在昔日青梅的院子里,站成一块黑色的木桩子。墙角放着一排生锈的钉板,是用来防他半夜爬墙的,可惜打放在这里之后,他就没机会踩上去刺激一把。

  突然好想她。

  想得紧。

  这失去的亲人与熟人里,最让他牵肠挂肚,最狠心不来入梦的就是她。

  曾经他们在这个院子里约好要去广袤的天下走一走,可如今别说走了,那个坐在星空下品酒的女子早已去了地下。

  “去墓地。”

  “陛下……陛下,气风了,您披件披风再走。”

  “滚。”

  太监发现,他们那个疯疯癫癫玩起来饭都可以不吃的陛下,凶起来好可怕……

  苗氏的墓在乡下,也没有个守墓人,寒碜地坐落在农田里,墓地周围围着菜籽。若非当地官员已经来打理过,开了条路出来,不晓得会破烂到什么地步。

  “找块风水宝地,起棺重新安葬……墓碑也要改一改。”白睢亲自在坟头洒下上等好酒,酒香扑鼻,让他想起最后一次和她对饮的回忆。他还买了蜜糖果子,满满三盘摆在墓前,不怕她吃不够。

  今日他不曾笑过一丝,站在他身边便能感觉到他身上压抑的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