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 第601章 具有皇家风范的猫名字!燕京传统点心里的娇贵公主!

来到邓立松家里,两只小猫咪也不胆怯,跟着墩墩跑进摆满了玩具的房间中,磨爪子、爬树、追逐嬉闹,玩得不亦乐乎。

完全忘了住的地方已经改变,身边也没了妈妈和兄弟姐妹。

“猫妈妈会不会想它们呀?”

沉佳悦有些心疼母猫,生怕伤心难过。

林旭对她说道:

“就算咱们不把小猫带走,母猫觉得它们能独立生存的时候,也会驱赶,让它们自己去觅食生活。”

母猫是不可能一直带着小猫的。

沉佳悦一听,这才放下心来,她把包里的卡片相机拿出来,对着房间中玩耍的三只猫咪拍了起来。

墩墩第一次带孩子诶,一定要拍下来留念。

蔡森和邓立松对自己的猫都非常满意,两人此时像个新手爸爸一样围着林旭:

“猫刚到家吃什么比较好啊?”

“两个月的猫还没断奶吧?需要喂奶吗?”

“用不用去洗个澡做个体检什么的?”

“……”

林旭摆摆手说道:

“蒸蛋黄配猫粮就行,奶的话,可以适当喂点羊奶,倒盘子里让它们舔就行,洗澡体检就算了,先让它们适应,过个一周左右再去做体检,洗澡就算了,幼猫洗澡太容易感染猫瘟,没必要。”

说完,他又交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

“幼猫是没有饱腹感的,有东西就可劲儿吃,所以你喂的时候得定时定量,超过十五分钟就把盘子端走,还要观察别软便,要一直软便就换成美系猫粮。”

蔡森挠了挠他那鸡冠一样的莫西干发型,好奇的问道:

“美系猫粮有什么神奇之处吗?”

“美国允许往猫粮中添加少量的蒙脱土,这种猫粮吃多点也不会软便,比较适合幼猫生长期食用,不过喂美系粮得注意观察别便秘,软便和便秘对幼猫的危害都很大。”

“懂了,我这就下单买点儿。”

沉佳悦拍完一段视频说道:

“你们别忘了给猫猫取名字,宠物医院给猫猫办医疗本要用的,回头办宠物证植入芯片也得用。”

她这么一提醒,两个新手爸爸这才反应过来。

“对啊,俩小家伙还没名字呢……叫什么好呢?”

邓立松想了想说道:

“我家这个奶牛就叫乔治吧,这是我挺喜欢的一个动漫人物。”

乔治?

这不就是佩奇的弟弟吗?

你这是打算让这只奶牛长成猪咪吗?

蔡森说道:

“这是宫里出来的猫,咋能叫个国外名字呢?怎么着也得加上个姓氏吧?对,加个爱新觉罗的姓氏,就叫爱新觉罗·乔治,这一听是不是就顺耳很多了?”

邓立松眼前一亮:

“就是啊,这个名字不错,爱新觉罗·乔治,传统风 西洋风,确实挺洋气。”

林旭提醒道:

“叫这个名字容易挨骂,说不定就有网友觉得冒犯了皇族……”

蔡森啐了一口:

“狗屁的皇族,大清都灭多少年了?有些人咋还跪着没起来呢?这是赶上新中国了,要搁过去的朝代更迭,什么皇亲国戚全卡察了,谁还敢提这一茬啊。”

他愤青一样骂着的时候,邓立松突然说道:

“你没必要这么骂自己……”

什么情况?

蔡森不是在骂大清皇族吗?咋成骂自己了?

林旭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三木你是大清皇族?”

“我正黄旗的!”

愤青起来连自己都骂,牛逼!

蔡森说完,一副老父亲的表情看着猫城堡上举着尾巴玩耍的小三花,眼神中满是温柔。

他说道:

“据说名字代表着父母的期待,那我这只小三花就叫壮壮吧,爱新觉罗·壮壮,只要长得壮实点就行。”

这名字是不错,但林旭不得不提醒他一句:

“绝大多数的三花都是母猫,你确定给母猫取名叫壮壮?”

蔡森一听,当即就又改了个名字:

“那就叫叶赫那拉·佩琪吧,跟乔治凑成一对儿姐弟。”

就这样,两只猫的名字确定了下来。

奶牛猫叫爱新觉罗·乔治,三花猫叫叶赫那拉·佩琪,大清皇族的两大姓氏算是被占全了,也算是没有辱没皇家名头。

三只猫一直在玩耍,玩累的时候,墩墩还给两个小家伙舔了舔毛,一副关爱小跟班的架势。

吃过保姆阿姨做的午饭,林旭原本要带墩墩和沉佳悦一块儿回去的。

但看墩墩带孩子玩得挺开心,就让它和沉佳悦留下了。

小猫刚离开母亲,既然跟墩墩这么亲,就多待一会儿,省得墩墩离开了之后,两只小家伙害怕。

开车回到迎春街。

林旭把凋刻好的玉器摆件搬到了店里。

这玉器凋刻得很精美,下面还带着一个底座,把墩墩的姿态完美展现了出来,舒云一看就喜欢得不行:

“老板,这摆件准备放哪啊?”

“我准备过些天让我爸妈带回去,先摆到景区的小庙里,蹭着山神吸收一点香火,也算是开光了……等开分店的时候再运回来,放在分店里当镇店之宝。”

总店的话,自然是墩墩本体坐镇了,而分店就用这些摆件增加墩墩元素,不至于让顾客失望而归。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咱啥时候开分店啊?”

“年底再说吧,现在还不行,顾不上。”

开分店不是资金够就行的,最主要得有足够的人手,各岗位的员工,都不输总店这边。

否则分店就算开起来,也只会给林记的品牌抹黑。

而林旭所有的商业核心就是林记,这是基石,是万万不能有失的。

“下午我去公司那边拍视频,手机会静音,有事儿你给晓琪姐或者燕姐打电话就行。”

“好的老板。”

玉器摆件在一个满是泡沫的箱子里放着,而箱子则被舒云放进了服务台下面的柜子里,确保不会被人碰触。

来到楼上,林旭去面点部装了一些牛闯做的黄馍馍,便开车去了公司。

这些黄馍馍用的馅料,有上次林旭在家试的,也有牛闯他们自己琢磨的,一共二十多种,今天就是让公司那边的人都尝尝,选择几种味道不错的黄馍馍在店里上新。

到了公司楼下,正好碰到了骑着摩托车过来的齐思明。

“黄馍馍摆弄出来了,二十多种馅料,等会儿你尝尝。”

“行的。”

乘坐电梯上去,林旭见到已经到了的邱振华在跟耿立山喝茶闲聊。

曾晓琪在一旁的电脑前,快速的敲击着键盘,还在写《国宴》纪录片的稿子,这个工作量比较大,她得抓紧一切时间赶进度。

林旭从袋子里将餐盒拿出来,里面是蒸好的黄馍馍。

不过跟上次陈燕和沉佳悦做的乡土风黄馍馍不同,这次牛闯他们完全是按照点心的套路做的。

黄馍馍不到拳头大,馒头形,表面完整光亮,黄澄澄的看着就让人想咬一口。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妹夫,这是新做的点心吗?”

陈燕走过看,看着这些黄馍馍,忍不住拿起了一个。

林旭说道:

“新做的黄馍馍,你们都尝尝顺便帮我选出几种最好吃的口味,回头店里准备上新了。”

陈燕诧异的看着手中的点心。

想起上次和表妹包的黄馍馍,蒸好后歪七扭八四分五裂,跟开花馒头一样。

而这黄馍馍却精致得像是开了美颜,差距也太大了吧?

她拿着咬了一口,脸上的震惊变成了惊喜:

“玫瑰馅儿的?这感觉很不错啊。”

一听是玫瑰馅,曾晓琪停了下来:

“好吃吗燕宝宝?”

“超好吃,里面还有肥肉丁和一点点火腿丁,甜中带着一丝丝火腿的咸鲜,一下子让黄馍馍有了云腿月饼的感觉。”

曾晓琪起身过来,拿起另一个玫瑰馅黄馍馍尝了尝一口,顿时被这味道给吸引住。

玫瑰馅的黄馍馍就两个,小唯和小穗下手慢了,只能拿了别的。

耿立山放下茶杯笑呵呵的说道:

“刚沏上热茶,就有点心吃,真是一桩美事。”

他拿起一个红豆沙馅儿的黄馍馍尝了尝,觉得味道和口感都不错,尤其是炒过的红豆沙,不仅带着沙沙的口感,同时甜丝丝的,吃起来很过瘾。

很快,摄像师、灯光师、以及公司其他人,都过来品尝黄馍馍。

“我这个枣泥豆沙的好好吃!”

“黑芝麻的也很棒,好香,还流油呢。”

“哈,我吃的是奶黄流心的黄馍馍,感觉跟吃月饼一样。”

“我这个是芝麻花生的,吃起来颗粒感很足,嚼起来特别香。”

“我这个是芝士南瓜的,哈哈,看拉丝好长啊!”

“……”

各种馅料的黄馍馍,让每个人吃得都很开心。

林旭也跟着拿起一个尝了尝,然后看着齐思明问道:

“下午都拍什么?”

“先拍你的红烩牛肉,再拍一下芥末白肉和盐煎羊肉,要有时间就再拍一道点心,没时间就算了。”

拍摄不是每天都有的,基本上都是凑个大家都有时间的下午,过来集中拍一下。

毕竟不能因为拍视频就丢了本职工作,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林旭对这安排挺满意的,他说道:

“行,那就这么着吧……食材都准备好了吗?”

“都弄好了,老黄午饭那会儿就全送来了,保证不会误事儿。”

“那吃完就拍!”

整整一下午,林旭都泡在公司,把红烩牛肉、芥末白肉、盐煎羊肉全都拍了个遍。

拍的时候特意交错着来的,比如做红烩牛肉时,刚把牛肉炖上就开始拍芥末白肉,拍完继续做红烩牛肉。

等放进砂锅里烩的时候,就开始拍盐煎羊肉的片头。

这么重叠着进行,能节省很多时间。

就是后期和摄影师有些麻烦,中间需要换储存卡,文件保存也得提前看好,免得把几道菜的视频素材混在一起。

三道菜拍摄完毕,看不到五点。

林旭说道:

“那就再拍一道点心吧,人家吃饭有餐后甜点,咱拍美食的,也得有这一项。”

一说到点心,大家就来劲了。

有让做黄馍馍的,有让做雪绵豆沙的,还有其它一些没在《人间风味》中拍摄过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

林旭没有答应下来,因为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美食。

他看着耿立山问道:

“立山先生有什么想吃的吗?”

耿立山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做姜汁排叉吧,这可是我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款点心,过去想吃都吃不着,花钱都买不到,只能等隆福寺小吃节才能买到姜汁排叉,而且还得早去,否则根本抢不到。”

姜汁排叉?

这不就是前两天获得的姜丝排叉吗?

排叉是京城这边比较常见的面点小吃。

把面和得硬硬的,刚能揉成面团那种,经过三揉三饧,再擀成薄片,切成宽条,中间改三刀,再让一头从中间的刀口中穿过去。

下油锅炸制,炸透了捞出来,就是排叉。

排叉是咸的,口感很酥,跟中原地区的蕉叶、天津地区的薄脆很相似,吃的就是那股子酥劲儿。

而姜汁排叉,或者叫姜丝排叉,则是一种姜糖味儿的小点心。

跟普通的排叉相比,姜汁排叉个头小,很精致,炸透了就捞出来,不能上色,捞出来略一控油就得放进用姜汁熬好的糖浆中过一下。

过完捞出来盛在筐里,让多余的糖浆滴落下来,然后就可以吃了。

整个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必须现做现吃,所以哪怕是现在,姜汁排叉在京城也属于高档点心。

邱振华冲耿立山竖起大拇指:

“还是您会点,这可是一道考验白桉功夫的点心。”

姜汁排叉考验的不是厨师和面擀面的功夫,也不是改刀做造型的手艺,而是挂糖的时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挂早了,排叉刚炸出来,上面都是油,根本挂不上糖浆。

挂晚了,糖浆会在排叉上湖厚厚的一层。

而且挂糖差不多的时候就得上桌让客人品尝,要是时间长了,排叉里面的油翻出来,糖浆又会脱落下来。

姜汁排叉这种小吃,不管糖多了还是脱糖,都属于严重的翻车事故。

所以一般饭店不做这个,高端的点心铺得赶巧了买,没赶巧的话,要么没有,要么已经卖光。

耿立山说道:

“过去都说姜汁排叉是点心里的格格,娇贵得很,不管做的人还是吃的人,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能大意。”

林旭应承道:

“既然立山先生点了这道点心,那咱就做吧,好在这种点心比较快,不耽误下班吃晚饭。”

说完,大家便进入了拍摄状态。

简单的开场白过后,林旭拿来一块生姜,去皮后切成大块,和半小碗凉白开一块儿倒进搅拌机中。

完全粉碎后,将汁水过滤出来。

用姜汁和面,能让炸出来的排叉哪怕不挂糖,吃起来也会有一股澹澹的生姜味儿。

林旭往过滤好的姜汁中放入一点点小苏打和一点点食盐,搅拌一下。

小苏打能让排叉的口感更酥,而食盐则是能增加面的筋性。

接着往面盆里加入一大碗面粉,开始和面。

排叉的面越硬越好,所以和的时候,就得尽可能的少放水,一斤面大概二三两就足够了。

水少,所以想要和成一个面团,就需要讲究一些技巧。

比如倒水的时候,要慢一点,同时用快子或者手不断在面盆中揉搓,尽可能把干粉都搓成面絮。

搓好用力揉搓,尽可能的揉成一个面团。

揉好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在一边静置。

林旭拍拍手上的面粉,看着镜头说道:

“接下来就该熬姜糖汁了,行话也叫蜜汁,这个蜜汁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就是不能上色。”

别的甜品,一般都会把糖浆做成金色、黄色、红色等等。

但姜汁排叉不行,姜汁排叉的糖浆必须是透明的,这样挂在炸得白色的排叉上,才会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很多人觉得姜汁排叉是燕京点心中的格格,原因就是这种洁白剔透的卖相,本身就带着一种娇贵。

要是做出来乌漆嘛黑,或者跟脏脏包一样,估计很难让人联想到公主。

林旭又榨了一些鲜姜汁,然后配着矿泉水和透明的玉米饴糖、冰糖混合在甜品锅中,小火熬制。

做这一步的时候,他看着镜头说道:

“这种玉米饴糖有两种,一种是澹黄色,一种是透明色,一定要选透明色,这样做出来的姜汁排叉才漂亮。”

一旁的邱振华也提醒了一句:

“熬糖浆的时候,别忘了放点冰糖,这能让糖浆更亮,更有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小火熬制,一直熬到略微粘稠,关火。

再往锅中淋入一点鲜姜汁,搅拌均匀。

姜汁要放两次,第一次是让糖浆有姜的香味,第二次则是让糖浆带一点生姜特有的辣味儿,这样的味道吃到嘴里,会更开胃,更过瘾。

而且春天需要补气,而生姜是补气的佼佼者,多吃生姜对身体好。

林旭一边熬,一边跟齐思明和邱振华聊着吃生姜的好处。

另一边,沉佳悦见快五点了,便抱起墩墩说道:

“宝贝,咱要回去了,跟弟弟妹妹说再见吧,明天妈咪再带你来找它们玩儿……有了弟弟妹妹,你是不是很开心呀?”

墩墩摇摇尾巴,温柔的叫了一声:

“喵嗷~~~~~~~~~”

————————

本章5000字,求月票啊兄弟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