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灵显真君 > 第四百一十六章 蛤蟆的过往

灵显真君 第四百一十六章 蛤蟆的过往

作者:一语破春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5:05 来源:88小说

“把这女人沉河!”

“与野汉行苟且之事,被抓个正着,留下一条命,让洛河镇丢进颜面!”

“丢进河里啊,还磨蹭什么,咱们还等着看呢!”

……

河岸两边洛河镇百姓大声嚷嚷,竹笼边的汉子过来,看也没看笼中的妻子,朝周围镇上百姓抱了抱拳。

“众位乡亲,家中出了这种丢人现眼之事,属实让大伙跟我一起蒙羞了,这就行家法,将这个不要脸的婆娘,丢进河里!”

冰凉的河风吹在脸上,笼子里蜷缩的妇人,发丝摇曳眼前,看着那边愤慨说话的男人,在溢出的泪光里变得模湖。

妇人已经四十出头了,有两个孩子。

懵懵懂懂的年纪,被婶婶嫁了过来,她记得那天,她是最美丽的时候,红红的衣裳,坐在花架里,在许多乡亲的笑声中被男人背着进了家里。

那时只是一个篱笆小院,家里时常揭不开锅,她没有抱怨过,尽量帮着男人,为他看顾好家里,让他放心跟着镇里的商贩们出门做买卖。

几年下来,家里终于有了点积蓄,也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可惜不到百天夭折了,她被丈夫拖下床,打的遍体鳞伤。

后来又过了几年,家里富裕了,有了闲钱在镇上置办了一套小宅院,有了第二个孩子,不过是个女孩,男人看上一眼,便离家去了。

她没有哭,也没有抱怨,还未坐满月子,便下床操持起家里大小事,照顾公婆,照顾孩子……

依旧没有怨过丈夫。

搬到镇上的第三年,迎来第三个孩子,还是女孩。

男人这回发怒了,直接将她拖下床殴打,公公和婆婆就站在门口没有劝阻的意思,直到男人打累了,才进来给满头是血的妇人包扎。

日子后来变得不好过了,男人开始很少回家,再后来,邻居婶子告诉她,她男人养了一个小的。

妇人没有闹,有些事她懂的,连父母都没有,远方的叔婶也不会为她撑腰,只能将这事烂在肚子里。

眼看两个孩子已经越来越大了,能满院跑了,自己肚子却始终扁扁的,再难怀上。

以为就这样平平澹澹,守着两个女儿就这样过下去了。

如果这样过下去,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可有一天,男人从外面抱着一个襁褓回来,是个可爱的男婴,公公婆婆笑的嘴都不合不拢,一家人围着那粉都都的孩子进了房里,将她孤孤零零的留在院中。

不久后,有一个陌生的汉子,翻墙跳进家里,将她拖到房里。

妇人挣扎厮打,可还是被男人撕开了衣袍裙摆,以为青白就这样被对方玷污的时候,丈夫回来了,还带着几个人。

大抵丈夫会将这陌生的男人打开将她救起,可惜猜错了,丈夫说她私会野汉,将那陌生汉子打跑后,将她关进了竹笼里。

像是早已准备好的竹笼,很新,大小也刚好合适。

思绪断去了,回到嘈杂的河岸边,闹哄哄的叫嚷又清晰的在耳边回荡,被泪水模湖的视线里,丈夫过来,蹲在了她面前。

“别怪我,怪就怪在你生不出儿子。”

蓬头垢面的妇人知道自己要死了,眼睛红红的,但没有哭出来,只是看着面前的丈夫,张了张干裂的嘴唇,轻声道:

“……照顾好两个孩子,别让她们受委屈。”

男人一言不发,点了下头起身离开了,过来几个汉子笑嘻嘻的将竹笼提了起来,妇人抓着竹笼没有哭叫,只是看着走去人堆里的背影。

丈夫要名声的,只有她做了出格的事,他才既能另娶,又不用被人在背后嚼舌。

‘我死了……他应该会照顾好两个孩子……’

短暂的思绪,竹笼被抛飞起来,妇人的视野也在翻飞,周围哄笑吵闹也在落水的刹那,拔到了最大声。

轰!

落水声响起,装着念想的妇人的竹笼在水里溅起半丈高的水花,迅速沉入了河底。

扩散的涟漪随着水波平复后,镇上百姓带着兴奋将这场热闹看完,意犹未尽的叫了几声好后,才三三两两的散去回到镇里,这几日都有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

罗汉堂内,陈鸢、镇海、胖道人抿紧双唇,镇海老僧更是捏紧了禅杖,九环晃动的叮叮当当乱响。

镇空僧袖拂过金钵,光晕里画面又是一转。

还是那条大河。

不过已是夜深人静,一道胖乎乎的身影走到河边,那是圆圆的脸,留着须髯,着一身青蓝色的道袍,望着流淌的河水微微出神。

然后,水面轰的爆开,竹笼破水而出,缓缓降在道人脚边。

“我回来……”

他声音哽咽,撕开编织的竹条,将里面已经僵硬发白的妇人抱了起来,转身走进山里。

这个夜晚,山林间是带着哭腔的低吼,黄泥的山腰上堆出了一座坟茔。

道士用手指刻着墓碑,写出:爱妻之墓。

不久之后,他来到小镇,有醉醺醺的汉子见他装束,笑嘻嘻的靠近过来,“道长也是来吃喜酒的?快去快去,喜酒还没撤呢,等会儿还要闹新……”

道人走了过去,醉汉已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身下大股的鲜血渗了出来染红一片,肉眼可见的迅速枯瘦,化作一堆森森白骨。

看到这一幕的行人,刚要惊呼,忽然捂着喉咙,抽搐两下倒在了地上,道人所过的半条街,一个个过往的行人随着他走过地方化作铺开的血毯。

来到闹哄哄的宅院,看着悬挂的红灯笼,张贴的喜字,让他双眼眯了起来,片刻,他走了进去,热闹的酒席,顿时响起一片惊呼、惨叫,有人夺门而出,随即绊倒,凭空拖回了院里。

不久,道人拉着一个挣扎、叫喊的男人出来,大量的血水漫过了宅院门槛流到了外面街上。

“这里就没有一个好人。”

他低声说了句,提起手中的男人举到面前,看着对方脸上的恐惧,道人面无表情的按住对方头顶。

“她那么好……你为什么要负她。”

“真的恶心,比妖都要恶心。”

道人手一用力,将男人脑袋拧了下来,浑身弥漫起一股澹澹的紫雾,贴着地面向整个小镇蔓延开去。

翌日,外来的人发现洛河镇除了两个女娃,已经没有活口了。

……

金光翻涌,收回了画面,恢复金钵原本的模样。

站在一旁的陈鸢三人陷入安静,那个胖乎乎的道人,不用猜也知道那是蟾妖所化。陈鸢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先究其杀人的原因。”

“人心比鬼更可怕。”孙正德都囔着,看去镇空老僧,“你女儿遭受这样的事,你一点都不伤心?”

镇空托金钵,竖印垂首。

“遁入空门,四大皆空。红尘虽了,但有亲人在,所以我才劳烦师弟一趟。”

镇海望着画面早已消失的紫金钵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赞了一声:“杀的好!”

不过,仅仅赞了一声,便说道:“但枉杀既是乱杀,镇上百姓,也有无辜者,凭心中怒气,不分青红皂白,老衲就算不打杀它,也要将它打的道消,重新做回一只蟾蜍。”

陈鸢三人其实听得出,镇海和尚已经松口了。

一旁的镇空将手里的紫金钵托过去:“师弟,你且拿我金钵去降它,自有惩罚降它身上。”

镇海看去一眼,那是万佛寺至宝之一,不比他这件袈裟差。

“哼,我还没答应呢。”

镇海和尚接过紫金钵,持禅杖转身径直去了。

“口是心非。”胖道人小声说道。

罗汉堂少却一人后,顿时安静了片刻,陈鸢还有一事不明,向镇空问道:“主持,你那金钵为何能降它?如何施以惩戒?”

“呵呵。”

镇空竖着法印,轻笑着转身也走去月牙门,“金钵里有贫僧数十年修为,以改那蟾妖命数,让它经历苦难,磨砺心智……算是贫僧为小女报答之恩。”

“我佛慈悲!”

他喧了一声佛号,便消失在了月牙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