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汴京美人醮 > 第61章

汴京美人醮 第61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3:34 来源:免费小说

  林承彦讶异地看着他,等着他后面的话。

  沈溪石放下茶碗,起身道:“林叔,我想看先前那幅画!”

  林承彦没有想到他是为了画过来的,亲自带着沈溪石去了林家西北角的狗窝棚子,轻轻按了一块砖,原先是严丝合缝的一堵墙,立即现出一个小门,林承彦让沈溪石在外头守着,自己从那个小门到了地窖里去,不一会儿从里面拿出来一个长匣子,两人又到了书房。

  沈溪石打开这幅先帝亲笔所绘的画,仔细研究了好一会儿,目光停留在了画轴上。

  花不能有丝毫的损坏,但是画轴倒是关系不大,林承彦看出他所想,帮着将画轴取了下来,果然在画轴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薄薄的黄帛,看形状有些残缺。

  是一封遗诏,看着开头“吾儿元益”几个字,显然是留给赵元益的,后面写着勉力他治理好赵国,做一代明君,最下面一行沈溪石看见了自己的名字,“明远伯府三房庶子溪石乃朕与沈婕妤之子,”话到了这里嘎然而止。

  林承彦捏着这张残缺的黄帛道:“这张帛布是上半部分,应该还有下半部分。这是先帝的遗诏,应该是先帝故意放在这里,但是先帝应该叮嘱了心腹,在合适的时候将这封遗诏拿出来,下半部分可能就在先帝的心腹大臣那里!”

  说到这里,林承彦和沈溪石的目光一对,这一瞬,他们都想到了西云大街的废墟。

  承恩侯府。

  七年前,一场大火烧了承恩侯府满门,满汴京城的人,上从勋贵王侯,下到普通百姓,都不明白,两代帝王颇为倚重的承恩侯府,为何遭此灭门惨案后,没有一个人有动静。

  林承彦神情肃然道:“那场大火,京兆尹和大理寺那边的案底都有人故意销毁,似乎承恩侯府的大火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当时经手此案的,不到半月,全都解甲归田了,我派人去过他们的家乡,也没有找到人。当时靖侯府和李国公府都有人出面想查,但是很快就收到了不知名的警告,所以我们一直猜测是宫里的人。但是具体是谁动得手,因为我们不敢打草惊蛇,所以也没有深入调查。”

  沈溪石又看了一眼手中的黄帛,“是太后,和明远伯府。”

  承恩侯府是太皇太后的母家,先帝自幼长在太皇太后跟前,和承恩侯顾道延的感情自是不一般,在朝堂大事上素来多有仰仗。

  承恩侯府的世子顾伯远身为承旨大学士,原是最受陛下倚重的,如果他没有出事,晋升为参知政事,进政事堂,是指日可待的。

  顾家父子对朝廷忠心耿耿,陛下不会对他们动手,皇后在后宫不得宠,先前仰仗的肃王府也倒了,所以没有在汴京城制造这么一场满门惨案的能力。

  只有太后!

  如果,是太后知道了这份遗诏的存在,且知道这份遗诏在顾家的手里。

  那么太后下此狠手,便很容易理解了。

  沈溪石道:“这幅画,是在翰林院的书画局里发现的,极有可能是顾伯远放在了翰林院里,另一部分,应该是在顾家,他们应该也没有找到后半部分遗诏。”不然,太后不会一直这般忌惮他。

  林承彦深深望了沈溪石一眼,此事关系重大,既是让太后忌惮的,自然与家国相关,甚至会威胁到皇上的地位。可是皇上自身似乎并不甚在意,但是也没有阻止太后的行动。

  沈溪石并没注意到林承彦的眼神,他在想着,顾家那场大火后,很多东西都化为灰烬了,即便是藏在墙的夹层里,也保不住,太后定然是没有找到东西,所以下令一把火烧了。

  沈溪石正皱眉想着顾家的地形,忽听身旁的林将军问道:“溪石,如果你找到了,你要做什么?”

  沈溪石表情一顿,很快又将画帛放进了画轴的夹层里,一边卷着画,一边道:“不做什么,奉旨行事。”太后这么忌惮,这封遗诏定然是对自己有利的。

  等将画放进了长匣里,沈溪石又道:“林叔,如果这一次,我再束手待毙,我和言倾,就没有退路了。”

  陛下想着将他流放到巴州,不在太后跟前晃荡,可是沈溪石并不觉得以太后势要将他置之死地的执念,会真的如陛下的意愿而手下留情。

  之前陛下没有拿定主意,沈溪石不过也在观望的态度,陛下这些年待他确实不薄,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陛下站在对立面。

  但是当陛下为了沈太后,舍弃他以后,沈溪石的愧疚很快便被对阿倾的疼惜压制了下去。

  他不相信来世轮回这种东西,他能感知能看见的只有今生,他所求的只有,看顾阿倾的今生。

  从她嫁给他,他便发誓,要给她安稳平和的一世时光。

  第86章 朱阑

  皇宫里, 朱阑在床上碾转反侧,一想到言倾要离京,她心里就满是不安, 她不怕陛下对他们做什么, 她是担心太后那边不会轻易收手,太后知道了沈溪石最终还是娶了顾家的女儿, 第一件事,怕不是灭了沈溪石, 而是灭了言倾。

  只有顾家的人都死绝了, 先帝托付的东西才不会有再见天日的机会。

  她最近隐隐绰绰地查出来, 顾家似乎掌握了什么对太后不利的东西,且是先皇留下来的。

  她在皇宫里待了七年,一步步成为深受陛下信任的直笔宫女, 顾家的事也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可是,这个时候,顾言倾回来了。

  朱阑摸着脖子上小小的赭色平安扣,轻轻摩挲着扣眼里头一个小小的“柔”字。

  她一直以为顾家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言倾并不是顾家的幺女, 她才是,她和言倾在同一年出生。

  她是二房的嫡女顾仪柔,因为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嬴弱, 常常生病,道士说她与顾家相克,不宜在顾家祖宅生长,加上娘亲又是家中独女, 所以在她三个月的时候,便被娘亲送到了徽州的朱家,交由外祖和外祖母抚养。

  原本是定在她十五岁的时候就回顾家,可惜没有等到她十五岁,顾家就没有了,外祖和外祖母因为受不了独女和外孙葬身火海的惨剧,在一月内也相继病逝了。

  半年以后,她在徽州遇到了游历的靖侯府世子,因为她与长姐眉目间有几分相似,所以,他每每在巷口看见她,总会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后来她知道他与长姐原本情投意合,两家私下已约定好亲事。

  她告诉他,她叫顾仪柔,他当时看她的眼神深沉又悲痛,好像是唤醒了他脑海深处的一段记忆。

  三天后,他才告诉她,他知道她的名字,他曾经听她的长姐提过,说有一个妹妹因身体不好,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

  连遭亲人去世打击的她,在那时候,才知道,原来长姐记得她,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将她忘记了,同时也知道了顾家大火是一场阴谋。

  那一年皇宫招宫女,她求着关小世子将她送进了宫当宫女。

  如今已经快七年了!

  林府设宴的时候,她听说贵妃想指派宫女去帮忙,求了桂圆公公,让她去了,她想见一见一心恋慕言倾的沈溪石将要娶的女子是谁。

  见到顾絮的一刹那,她险些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她在关小世子那里见过长姐的画像,眼前的人与长姐太像了,关小世子说,长姐有四分像顾家人,六分像母亲,她与长姐不过有三四分相似,而眼前的人却像足了六分,甚至比六分更高。

  在那一刻,她忽然能明白,为何多年孑然一身的沈枢相,忽然动了娶妻的念头,因为这个人该是像足了她的二姐顾言倾。

  等后来汴京中传得纷纷扬扬的,顾絮就是顾言倾的时候,她心里又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她还有亲人,又害怕顾家的事会牵连到已经出现在明面上的言倾。

  朱阑半梦半醒之间,忽地听到门外有轻微的敲门声,她受陛下信任,得以一人住一间房子,正披衣点了灯,外头便传来朱凌小小的声音,“朱阑!”

  朱阑忙走到了门口,“是朱凌吗?”

  外头的朱凌应了声,等门打开,忙将一个小小的包裹递给她,“是万绪让我交给你的,说是桂圆公公吩咐的!”

  朱凌和万绪是表兄妹,因为家族犯错,被充到宫中做伺候人的活计,听是万绪交代的,朱阑也没多心,等朱凌走了,打开了小包裹,里头是一套棉布襦裙和一双灰色布鞋。

  拿在手里的鞋忽地掉落了下去,桂圆公公让她走!

  这时候宫里各处已经落了锁,朱阑没法去找桂圆公公,一直挨到了寅时正,朱阑静悄悄地来到了垂拱殿外头候着,等桂圆公公过来的时候,一眼就瞥到了朱阑,趁着陛下在里面准备早朝的时候,桂圆公公将朱阑带到了一处僻静的耳放,“朱阑,你该出宫了!”

  朱阑摇头,“公公,我不能走,陛下不会放过我的!”她是陛下信任的直笔宫女,怎么可以就这样走?

  桂圆公公高深莫测地摇了头,“不,陛下已经同意了,靖侯爷求到了陛下跟前,陛下将你许给了靖侯府的世子。”

  关家哥哥?朱阑惊得微微张了嘴,不过只是一瞬间,朱阑又立即摇了头,“不,我不能走,公公你知道,我不能走!”她更不能嫁给关家哥哥,那是长姐的。

  桂圆公公望着她的样子,眸子里闪过一抹不舍,当初他受了皇上的旨意查朱阑的时候,原本不过是奉命行事,后来查出这丫头是先帝朝礼部尚书朱大人的外孙女,也是承恩侯府的小娘子,朱大人当年对她有恩,他将这丫头的来龙去脉查清楚以后,想着承恩侯府和朱家就仅留这么一点血脉,所以擅自做主拦了下来,只说朱阑身份无异。

  想到这里,桂圆公公叹道:“朱阑,不要怪公公不帮你,公公是在救你的命啊,你现在再留在宫中迟早会被人看出问题来的,你原是大家贵女,嫁到勋贵之家,做一个贵夫人,才是你原本该有的生活!”

  朱阑摇头,她不能抢长姐的东西,她也不能这样离开皇宫,顾家的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她不能走!

  朱阑记得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但是桂圆公公也并不是一个心软的人,尤其是这种涉及到小命的问题上,桂圆公公平静地道:“陛下已经答应了靖侯府的请求,不过你不是正妻,只是侧室。”

  那边万绪见自己干爹许久没来,偷摸了过来,“干爹,陛下那边要上朝了!”

  桂圆公公看了一眼软到在地上的朱阑,“沈溪石和顾言倾今个就会走,如果你离宫走,或许还可以看顾言倾最后一面,靖侯府的马车在东华门外。”

  ***

  顾言倾心里记挂着事,第二天醒得很早,见身边的溪石呼吸匀称,蹑手蹑脚地起了身,去隔壁洗漱了。

  荔儿将昨天准备好的物品清单给顾言倾看,“主子,您看看还需要带什么。”

  顾言倾着重看了一点药品和食物,见上头的金疮药,忽然又想了起来溪石背后尚没有淡下去的疤痕,蹙眉道:“再将府里上好的玉容膏都带着!”

  又吩咐道:“每人身上备两块打火石,用油纸包好,再带几只轻便的锅。”

  荔儿见自家主子完全按照逃难的模式来准备,心里略微沉了沉,是她思虑的不周全,原以为姑爷以前是枢密副使,便是眼下真的流放,也不过是走走过场,可是自家夫人,却丝毫没有将此次的巴州之行当做走过程。

  沈溪石早在言倾起床的时候,便已经醒了过来,此时在床上听着外头言倾的吩咐,心里颇不是滋味,按照他的计划,今天他和言倾不过是去庄子上住一住罢了。可是又不敢将计划都告诉言倾,怕她担心。

  早膳的时候,顾言倾有些心不在焉的,一会想到暖手的香炉要备着,一会又想起驱蚊虫的香料也要带着,一会儿和荔儿说一句,到第三次的时候,沈溪石拉住了她,“丢了什么,在那边再买,或让许伯寄过来是一样的。”

  顾言倾见他说着这话的时候,望她的眼里有几分愧疚,当下心里就有些不落忍,也不管什么带了没带了,只一心哄着沈溪石多吃了两个金角馒头和一碗鸡丝小米粥。

  她不知道的是,沈溪石也哄了她多吃了一碗粥。

  他们准备得早,等辰时一刻衙门里押送沈溪石去巴州的人过来的时候,沈家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沈溪石穿着一身皂角圆领长袍,黑梆青面千层布鞋,门口还停着两辆马车,顾言倾已经坐在了马车里面。

  因为溪石是被流放,虽然林将军、景阳侯府和张丞相都有关照过,但是在汴京城里头一截路,沈溪石还是要被押解着的,顾言倾不忍心看溪石那般落魄的样子,坐在马车里闭着眼睛。

  沈府的人都红了眼睛,许伯更是忍不住背了身子过来。

  沈溪石自己倒不觉得什么,吩咐福儿照顾好许伯。

  没有人来送行,一行人缓缓地出了南熏门,顾言倾再一次想到了七年前她坐在杜姨的马车上出南熏门的场景,同样是被迫离开,同样是身不由己,只是这一次,她不是一个人。

  一出南熏门,裴寂就过去给衙差送了烟草和肉脯,沈溪石也被接到了马车上,顾言倾轻轻依偎进了他的怀里,眼里的疼惜让沈溪石心里软乎乎的,勾着她翘挺的鼻子,轻声道:“没事,不用担心。”

  马车刚出城门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便听到了后面有追赶的声音,赶着马车的裴寂道:“爷,好像是喊我们的,小底看像靖侯府的马车。”

  沈溪石和靖侯府不过泛泛之交,这几年靖侯府世子撂了胆子,整个侯府都采取守成的路子,无论在京中还是朝堂上的存在感都不明显。

  沈溪石让马车缓了点,也并没有停下来,等后头的马车追上的时候,顾言倾听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沈溪石等一等!”

  沈溪石让裴寂停了马车,便见追来的那辆马车上头下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靖侯府的世子关瑜桦。

  沈溪石看了一眼马车里头的言倾,言倾也看见了来人,却没有下来的打算。

  关瑜桦对着马车行了一礼,“多年未见,顾家妹妹竟也不与为兄见一面吗?声音里有难掩的凄怆。

  顾言倾想到他为了长姐,一直未娶妻的传闻,到底没有狠下心,扶着荔儿的手,从马车上下来了,眼前的人比当年的身形又高了一些,也更瘦削了,一双眼睛像是饱经忧患,虽还是一样的模子,可是再不是那个让人一眼望去,便有温润如玉的矜贵公子的感觉了。

  顾言倾低低唤了一声:“关家哥哥!”

  只这一声,关瑜桦的眼睛便似有星光闪过,因着祖母生辰,他前几日才回了汴京,听闻顾絮是顾言倾,尚没有来得及查清,便收到了宫内桂圆公公的信笺,知道朱阑因为顾言倾而在陛下跟前露过异样,桂圆公公让他在事情还没有弄糟之前将朱阑带走。

  他这时候才真的确认,顾明嘉深爱的妹妹,真地活着。

  此时关瑜桦望着顾言倾,看着与那人极相似的一张脸,一时心中又是一阵锐痛,半晌缓了情绪,才道:“这是仪柔让我交给你的。”见顾言倾似乎没想起来仪柔是谁,不自然地回头看了一下自家的马车,用口型示意了一个“徽州”

  电光火石之间,顾言倾从遥远的记忆里找出一个叫“顾仪柔”的名字,紧张地问道:“她在汴京?她想做什么?”

  她也曾经托杜姨查过二叔养在徽州的那个女孩子,杜姨说没有找到,她一直以为,顾家出了事,消息传到徽州的时候,朱家带着顾仪柔隐姓埋名了,原来她也来到了汴京吗?

  顾言倾迫不及待地便要去撕开信,只是双手不知怎地,一直在打颤,好像不听使唤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