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汴京美人醮 > 第56章

汴京美人醮 第56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3:34 来源:免费小说

  宣明宫中灯火寂灭,皇后挥退了守夜的宫女,在凤床上躺了下来,不时地摩挲着今个落在她梳妆台前的荷包,越是过了半个时辰,皇后重新起了身,让外头的宫女送了一盏灯过来,又让人去外头守着。

  小心翼翼地将荷包里的一张信笺点点地燃烧在了灯火里。

  心情却始终难以平静,永庆军失了庆州,退守汾州,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先前林承彦去汾州,然后沈溪石忽地也不见了,她原以为陛下派了两波人,西北的事怎么也该解决好了。

  可是汾州也沦陷了,在沈溪石和拓跋宏商议休战议和后,拓跋部的另一派偷袭了汾州,进而要进攻太原府,太原府的粮仓已经被烧,即便有云翼禁军在,怕是也支撑不了多少时候。

  而满朝文武大臣,尚不知晓拓跋部和丹国勾结打到了太原府。

  南院大王想和她合作,到时候她可以随便抱养一个妃子的皇子,垂帘听政。南院大王愿意将王府中唯一的小王孙送过来做人质。

  而她要做的是,每个初一十五给官家的饮食中下药。

  对于枯寂在皇宫十八载的杜婉词来说,这是一件疯狂,却又让人跃跃欲试的诱惑。

  眼下后宫的妃嫔接二连三的有孕,再诞下一个小皇子是迟早的事,杜婉词甚至认为,陛下将大皇子早早地赶出京城,就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储君让路,一旦储君既定,她这个名义上的中宫皇后,真的就成了名符其实的摆设。

  她待了十八载的皇宫将会成为别的女人的天下,若是有一天她护不住她的灵儿,她宠在心尖上的公主,也不知道在别的女人手下会遭遇什么。

  一想到这个可能,皇后的心就忍不住的一阵阵锐痛。皇后将手里的巴掌大小的信笺放在了烛火上方,看着它一点点地燃尽,化成灰烬,她自觉她不能忍受那一天的到来。

  另一只手的指甲不知道什么时候掐破了手心,渗出一点点的血迹,可是杜婉词依旧无知无觉,自后宫里杨惠妃和扈婕妤先后有孕后,杜婉词一直心神不宁,自从十五年前,陛下就没有再亲近过她,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怀孕,一旦后宫有女人母凭子贵,她和灵儿的日子就会举步维艰。

  可是弑杀夫君,是杜婉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即便心里的疯狂一点点地要吞噬了她,杜婉词的本能还是觉得惊悚。

  从嫁给陛下以后,她的人生似乎就陷在了一个困境里,无论她往哪个方向走,四周的铜墙铁壁总是将她碰得一身伤。

  这些年,她能做的唯有安安静静地守着这仁明宫,不去想,不去念。

  当年若是她不嫁给陛下,爹爹会让杜恒言嫁吗?

  杜婉词垂下眼眸,望着地上的一小片灰烬,眼下,恒言在太原府,许是会死了。

  第78章 暗流涌动

  清风徐徐的午后, 顾言倾坐在窗前,在一只巴掌大的荷包上绣着金鱼,窗口的风吹起了她散落在耳边的一缕头发, 顾言倾放下手中的绣针, 竟头发抿了起来,魏静晏端着两盅燕窝进来, 放在了一旁的一张小圆腿方桌上,笑道:“歇一歇吧, 不然等溪石回来, 你眼睛没有哭瞎, 倒绣这些东西绣瞎了。”

  顾言倾头也不抬地道:“也是打发时间。”又望了眼手中的金鱼荷包,“这个不是给溪石的,杜姨最喜欢在荷包上绣金鱼, 我还没给杜姨做过荷包呢!”

  顾言倾伸出右手摸着上好的绸缎上,微微凸起的一只小金鱼,这两天她心里总有些慌慌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魏静晏打开了一白瓷炖盅, 招呼着顾言倾,“可是我亲自挑的燕窝,又亲自看着炖了一个时辰, 好阿倾,快过来尝尝。”

  说着自己舀了一颗枸杞,微微尝了一口,才道:“听说徐家大郎的病这几日愈发严重了, 廖氏这些日子三天两头到广元寺给徐大郎祈福,太后娘娘那边发话让陈太医回来看一看。”

  顾言倾顿了一下,声音不无讥讽地道:“也许不仅是要给徐大郎看一看,宫里头还有两位贵人怀着身孕呢!”先前徐家怎么求,也不放陈太医下山。

  廖氏去广元寺的事,她倒是知道,有时候她也会让荔儿或藿儿在隔天候在广元寺的山脚下,这半月来,廖氏那边倒有些进展,徐参知那边露出口风,或许与先皇有关,所以承恩侯府出事后,陛下没有插手。

  顾言倾想到前两日,廖氏那边传话来说,她最近有了一些孕吐的反应,希望能早些离开汴京,心里盘算了一下,问静晏道:“阿晏,侯府在京郊有没有庄子,我们去小住几日可好?”

  魏静晏笑道:“有的,这几日我也不想在汴京城待,我们多带些东西,住够了再回来。”

  顾言倾望着她的笑靥,没有戳破,阿晏来住了半月,一开始景阳侯还投了两次拜帖,没能进来以后,倒是每日往沈府里送些新鲜的吃食,顾言倾舀了一勺子燕窝,觉得她都胖了好些。

  倒是魏静晏自己舀着燕窝一口一口吃着,忽地望着言倾,眸光闪动道:“阿倾,你回来后,我感觉自己就有了娘家,想什么时候回来就回来,想什么时候离开那里就离开。”

  静晏和景阳侯的事,顾言倾也不想劝,自古婆媳问题都是大难题。

  两人第二日一早便收拾了东西往京郊的庄子上去,刚出城门不久,路边的草丛里忽然爬出来三个小妇人,拦在了马车前。

  魏静晏尚不及掀开车帘看,便见到言倾招呼着三人上了马车,待看清是廖氏主仆三人时,魏静晏脑子一“嗡”,直觉要出什么大事。

  魏静晏望着廖氏洗得发白的头巾上被露水打湿的一角,不由按着剧烈跳动的胸口,似乎心脏都要蹦出来,“阿晏,你,你们是要做什么?”

  顾言倾望了望外头,现在尚不到辰时,天微微亮,这附近刚好没有行人,拉好了车帘,才对静晏道:“廖姐姐和我们一起在京郊住些日子,阿晏你莫和旁人说。”

  魏静晏还有什么不懂的,抚着额头,难以相信地问廖氏:“你就这样离开徐家?自此以后隐姓埋名?”

  不怪魏静晏觉得不可思议,她和魏国公府的关系不好,一直对亲情这种东西有本能的渴望,廖氏这般逃走,无论是妇德还是徐家的权势,怕是一辈子都要躲在暗处,见不得光的。

  廖氏自是知道魏静晏的意思,低着头,苦涩道:“都说好死不如赖活,出了那个府,我才算活着吧!”

  先前廖氏虽不能忍受徐参知在床第间的一些举动,但是好歹是在床帏里,没有人知道,她还能在人前佯装正常,可是自从怀了徐三郎的孩子被要挟以后,廖氏觉得如果再不逃离,等待她的是十八层地狱了。

  廖氏怀孕的事,顾言倾并不准备和旁的人说,是以在静晏并不能理解的目光里,轻轻地握住了廖氏的手,“你且放心和我们住一月半月的,等风声过了,我们再将你送走。”

  廖氏眸子里泛上一层雾气,“顾妹妹,谢谢你愿意救我!”

  顾言倾没有说什么,她想她愿意帮廖氏这一把,除了同情,更多的是在这个女子以夫为纲的朝代里,廖氏愿意拯救自己。

  可怜的人很多,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勇气。

  阿倾决定的事,魏静晏就算不是很能理解,也不打算说什么意见相左的话,日子是自己过的,廖氏既是觉得再不走,就要死,想来也是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廖氏接过魏静晏递过来的绢帕,擦了眼泪,稍微收拾好了情绪,才端肃地对顾言倾道:“昨个晚上,我将老爷灌醉了,听他咕哝西北那边好像出了什么事儿,最近朝里大臣们都在忧心此事,好像和林将军有关。”

  顾言倾心上一跳,魏静晏眼睛一闪,忙握住了她的手,轻声道:“你别急,我让芦烟回一趟侯府问一问。”

  西北的事,魏静晏早两天就知道了,景川平派人送了信给她,汾州一夕沦陷,沈溪石和景行瑜都受了伤,好在无性命之忧。

  景川平和她说,问题出在,汾州之所以沦陷,是因为汾州内有丹国的细作,而丹国和拓跋申勾结,杜氏被封为丹国的耶嘉郡主,这些年来和丹国王室一直走得颇近,眼下林将军要驻守在太原府,如果太原府再沦陷,林将军和杜氏定然是有通敌叛国的嫌疑。

  再加上,顾言倾的身份,借由陈荨之口,这半月在汴京城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承恩侯府当初也是顶着一只说不清道不明的“通敌叛国”的帽子。

  这也是这些时候,魏静晏一直没有回府,景川平也不再来接的原因,景川平知道妻子对顾言倾的看重,眼看着沈溪石和顾言倾就要卷入风波的中心,静晏不可能不管顾言倾。

  顾言倾从最初的担忧过后,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对着静晏勉力笑道:“不用担心我,溪石和杜姨不在,我会好好护着自己和他们在汴京的家。”

  廖氏有些愧疚地道:“我昨夜原想多套些话出来的,可是他戒备心太重了,便是喝醉了,深些的东西,也是闭口不提。”

  顾言倾安慰她道:“没事,廖姐姐你已经帮了我很多了。”

  ***

  御书房里头,赵元益看了底下传上来地邸报,猛地将一碗茶扔向了明远伯跟前,气得来回走了两圈,才恨声道:“好,好得很,先失了庆州,又失了汾州,现在连太原府的粮仓都烧毁了!下一座城是太原府?真是好得很!”

  明远伯早在茶碗扔出来的瞬间,便跪在了地上,后背早已冷汗涔涔,“臣有罪!”

  赵元益望着自家这个舅舅,心口都在喷火,到底顾着太后的颜面,即便是恨得牙齿都打颤,还是压了怒火,只重重地“哼”了一声。

  魏国公出列道:“明远伯远在京城,岂能知道永庆军在西北的战务,陛下,当务之急,是要让河北、河东宣抚使陈巍山调兵前往支援,另外,要紧急从附近的州县调一批粮草过去应急,以防战事拖长,汴京这边也要调些粮草送过去才是。”

  赵元益深深吸了一口气,眸子冰冷地看着底下的大臣们,“谁去押运粮草?”

  “臣愿前往!”出列的竟然是张丞相。

  赵元益的眼眸沉沉,抿唇道:“朝廷离不开丞相。”

  张丞相道:“陛下,粮草乃当务之急,容不得半点闪失,臣奏请陛下恩准臣前往太原。”

  赵元益尚没有说话,一旁的景阳侯出列道:“丞相是肱骨之臣,前往太原实是不妥,臣愿代丞相前往太原府。”

  赵元益望着底下的张丞相和景阳侯,没有说话,半晌,指了楚王之子淮阳郡王前往。

  众大臣走后,朱阑低眉垂眸地又重新上了一碗茶,正打算退下去的时候,听到上头的陛下问道:“朱阑,你说,朕此次派淮阳郡王去,会不会寒了张丞相和景阳侯的心。”

  朱阑低声道:“林将军和夫人杜氏都在太原,汴京都知道他们与张丞相是故交,景阳侯府小世子是景阳侯的软肋,此二人都有牵绊,奴婢觉得,淮阳郡王倒比这二人好些。”

  赵元益没有出声,静静地看了朱阑一眼,很快又略过了目光。

  朱阑等了一会,见官家没有吩咐,悄悄地退了下去。关门的时候看到那朱黄的背影,心里暗暗吐气,她知道陛下不是不相信张丞相和景阳侯,而是此行,若是有不妥,张丞相和景阳侯难免要受到牵连。

  帝王心,难以测,朱阑作为御书房里,唯一一个得了陛下青眼的直笔宫女,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即便看破陛下的意思,也从不道破。

  只是想到西北,也不由提起了心,陛下这是不相信太原府可以保住。

  等端着托盘到外面的时候,廊下左前方的桂圆公公对她招了招手,“丫头,里头怎么样了?”

  朱阑悄声道:“陛下似乎不甚畅怀,公公不妨多劝劝,这一回林将军守着,太原府定然不会落入贼人手中的。”

  桂圆公公摆摆手让她去歇着,望着那紧闭的御书房大门,心里微微叹气,太原府不沦陷最好,若是太原府再出事,便是陛下有心袒护,现在西北的那几人,也是难以脱罪了。

  桂圆公公微微叹息一声,这汴京城又要暗流涌动了。

  第79章 得知

  太原府里头, 沈溪石醒转以后,茫然地打量了一下房间,稍微一动, 后背便扯得疼得慌, 全身有点湿黏,头疼喉咙干涩, 见杜姨进来,艰涩地问道:“杜姨, 可有京城那边的消息?”

  杜氏见他面色苍白, 忙端了杯水给他, 轻声道:“我知道你担心言倾,京城还有那许多故人在,言倾一时半会不会出事的。”

  沈溪石喝了一口, 喉咙稍微好了一些,才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各处的伤,幸好腿脚无事,只是后背中了三箭, 芦烟端了药过来,沈溪石一口便咕了,这么会儿, 眸子渐渐清明了些,“太原眼下形势如何?”

  杜氏微微叹了口气,将粮草被烧的事告诉了他,又将言倾写信来的, 福州杨家试图重回太原府的事说了,沈溪石点头道:“先前陛下寄来密信,福州杨家那里倒无需担心,陛下会安排,我们听命行事便成。就是粮仓一事,汴京肯定会遣送一批新的粮草过来,我们无论如何要支撑到那时候。”

  杜氏话在喉咙里滚了半晌,还是说了出来,“言倾的身份怕是瞒不过去了,陈大学士的女儿,单名一个“荨”的,一直在汴京城里张扬阿倾是承恩侯府的顾二娘子。”

  沈溪石一听这话,气血上涌,“陈家?”杜姨一说他就想起来,陈荨是谁了,当年无论才貌都比不过阿倾的陈小娘子,纵使不喜欢阿倾,每次见到都敢怒不敢言,直到汴京中都知道阿倾看上了他,陈荨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欺阿倾一头的着力点,穷尽各种词汇贬低、嘲讽阿倾身为侯府贵女不自重自爱,反倒是看上了一个低贱的私生子。

  想到当年的那些污言秽语,沈溪石依旧觉得心口那里一抽抽地疼,他的阿倾,一直都是娇花朗月一样的小娘子,他舍不得她受一丁点的委屈。

  沈溪石不由暗恨自己当年没有及时处理陈荨,让她侥幸远嫁福州,现在又有机会在阿倾跟前蹦跶。

  杜氏见溪石神情暗沉,背部紧绷,双手紧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都现了出来,忙拍了他的肩,“你现在身体不好,不能动肝火,早早养好了身子,其他的才好说。”

  沈溪石松开了手,后知后觉地发现刚才太激动让背部的伤口又崩裂了,眼里闪过懊恼,点了点头,“劳杜姨费心了。”

  他现在只想快些解决这边的事,早点回到阿倾身边。

  ***

  顾言倾一行在庄子上安顿下来的第二日,就听到消息,说徐夫人廖氏在去广元寺上香的路上失踪了。

  徐府派出了好些人查找,京兆尹荣大人那边也派了人在出京的各关卡查看,顾言倾听到消息的时候,看着廖氏和静晏正在庄子后的小河里钓鱼,两人戴着遮阳的草帽,姿态悠闲。

  待魏静晏运气极好地钓上来一条四五斤重的黑鱼时,顾言倾想到好久都没有吃过酸菜鱼了,恰好昨儿个她看到庄上的婶子将腌菜的坛子搬出来晒,她看到好些姜黄鲜亮的酸菜,一时笑望着木桶里活蹦乱跳的鱼道:“今个我下厨整治这鱼。”

  廖氏已经确认顾絮就是顾言倾,听到她会下厨,十分惊讶。

  魏静晏看她微微张大的嘴,险些将自个的手塞进去。

  待晚上顾言倾将一盘汤色匀亮,肉质鲜美的酸菜鱼端上桌子的时候,魏静晏笑道:“这个我也吃过的,以前杜姨就爱吃,等西北那边丹国和拓跋申的事情闹清楚了,杜姨就能回来和我们一起吃了。”

  她话音刚落,顾言倾手里的银箸也落了,木楞地看着静晏,“拓跋申和丹国勾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