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汴京美人醮 > 第38章

汴京美人醮 第38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3:34 来源:免费小说

  许伯望着府门笑道:“主子,是小世子来了!”

  沈溪石挑眉,他已多日未见景行瑜,一转身,气喘吁吁地景行瑜便跑了进来,“溪石,你无论如何得救我!”

  景行瑜一看到沈溪石,眼泪都要在眼眶里打转,揪着沈溪石的衣袖子,死活不愿意撒手,就像拽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沈溪石微皱了眉,他身上穿的尚是朝服,冷冷地瞪着景行瑜,景行瑜头皮微微发麻,却还是厚着脸皮不放手。

  一旁的许伯笑道:“小世子,外头风大,不如进去说,小底让人给您沏一杯茶。”

  景行瑜这时候也觉得有些口渴,拉着沈溪石便往厅里去,许伯对福儿努努嘴,福儿忙提了錾花单提梁方锡壶过来沏茶。

  景行瑜跑得满身大汗,也确实渴了,一连咕了两杯茶,才开口道:“我爹要我娶萧蓁儿!”

  沈溪石淡道:“萧小娘子出自丹国后族,与你相配,也不算辱没了你。”

  景行瑜一口水险些喷了出来,“彦卿,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忘了,你先前昏迷的时候,是谁在你府里帮你对付明远伯府的了?你忘了当初是谁让你进的殿侍?”

  “自是没忘!”

  景行瑜听他说没完,一口气又缓了下来,“现在到了需要你救弟弟的时候了,你可不能不管我!”

  “哦,你想让我怎么救?”沈溪石可有可无地道,他心里清楚,景阳候让行瑜娶萧蓁儿,定然是政治上的考量,不会轻易改变主意,行瑜再不愿意,到最后,怕也是得认栽。

  景行瑜放了手中的绿釉莲花纹茶碗,叹气道:“我又没有心仪的女子,不然眼下提前娶回来便成。”又猛然坐直了身子,“萧蓁儿是万万不行的,你不知道想性格可彪悍了,前儿,约我去郊游,看到了一只小壁虎,她竟然直接捡起来给我看,说她们丹国的将士,若是没有食物,壁虎可是可食的,还要演示给我看,她一个小娘子,要演示给我看如何吃壁虎?”

  景行瑜说着便比划了起来,好像还没从当时的震惊中转过身来。

  一旁的小福儿也听呆了,小声道:“竟还有这般模样的小娘子。”话一出口,一旁的许伯便拍了一下他的脑袋。

  这边景行瑜立即接话道:“彦卿,你看,连你家小福儿都没有见过这般彪悍的女子,我爹还要我娶回家!”

  小福儿揉了揉脑袋,还是一眼八卦地看着景小世子。

  许伯无奈地摇了摇头,到底主子该早些将顾小娘子娶进门来,这府里也有主事的女主人。

  旁的不说,负责接待的小女使们,定然是有的,也不用每每来了客人,便将不成器的小福儿拉出来端茶倒水。

  府里都是男的,五大三粗的模样,也就小福儿还没长开,在那杵着,尚不甚碍眼,许伯一想到堂堂的枢相府,竟连一个拿得出手的端茶的人都没有,都觉得给主子丢人。

  沈溪石喝了两口茶水,听着行瑜絮絮叨叨地说完,淡声问道:“那你想娶一位怎样的小娘子?”

  这个问题倒是一下子将景行瑜难住了,“身份自然是不能太低的,心眼儿也不能太少,手段也不能没有,不然娶回去得被魏氏压得死死的。”

  他口中的魏氏是继母魏静晏,景行瑜一直不甚喜欢魏国公府的人,奈何他爹爹愿意娶魏家女儿,他做儿子的,也说不得什么。

  但是景行瑜自己心里有数,定然是要娶一位厉害些的回去镇着的,不然日后继母生了弟弟,家里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儿。

  沈溪石望着他,微微翘了嘴角,“可还有?”

  “模样儿自是要周正些,心要善,脾气也要好。”景行瑜补充道。

  “如果你的意中人是要符合这些的话,那我看,萧蓁儿与你倒是良配,满汴京城里,你除了娶郡主或尚公主,哪还有这等身份的小娘子?”沈溪石微微提醒道,他知道景行瑜说的“身份不能低”,是说不能比继母的身份低,一品国公的女儿,在本朝也只有郡主和公主不比她低了。

  见行瑜一时不作声,又道:“萧蓁儿是丹国后族的嫡女,便是在丹国做下任皇后,也是有资格的,又是杜姨十分喜爱的小辈,想来人品、性格都不会太差,与你,实乃良配。”

  沈溪石这话确出自肺腑之言。景阳侯府眼下虽没什么事儿,但是景阳侯尚且算年轻,未至四十岁,再有子嗣也是正常不过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小儿,若是魏氏真的生了男儿出来,对行瑜未必不是一个危险。

  只是这毕竟是景府的家事,沈溪石也不好明言。

  景行瑜咕哝道:“何止是良配,依你这样说,我还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

  沈溪石颔首表示同意。

  景行瑜无奈地往黄花梨木交椅上一靠,心如死灰地道:“为什么你们都可以反抗命运,到了我这里,不仅不是坏事,还成了我撞了大运了!”

  小福儿安慰道:“世子爷,您也别灰心丧气,您若是真心不喜欢,娶回来放着便是,还可以纳妾啊,也不妨碍你什么!”

  景行瑜:“……这话你敢当着顾小娘子的面说?”

  小福儿垂着头,灰溜溜地退了出去,许伯也有些汗颜,跟着出去了。

  景行瑜望着二人的背影,叹息道:“看你府中,连下人都这般自在,我也想搬出来住了!”

  景行瑜忽地想起来刚来时院里见到的檀木箱子,手朝外指了指道:“谁送来的,下这般重的礼。”

  “大皇子。”

  景行瑜瞬时来了精神,“哦,他怎么忽然和你有了交情?”景行瑜知道那也是个从不与各府小郎君结交的主,这些年在汴京城就像一个透明人一般,怎得忽地这般大手笔。

  景行瑜这般一说,沈溪石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不禁联想到先前裴寂禀的,大皇子查了言倾身份的事。

  难道,大皇子当真查出来了什么,可是即便查出来,又为何给他送礼?

  第54章 招惹

  第二日, 赵慎刚从崇政殿里上完课,刚出来没走十步,便见到了脚步匆匆往这边赶来的心腹陈仁, 不由皱了眉。

  陈仁见到大殿下, 也不及行礼,便低头轻声道:“殿下, 今个早朝,张丞相、楚王爷都提议您到了年纪, 适宜出宫建府, 以及, ”陈仁顿了一下,低声道:“以及,成婚。”

  说完, 陈仁悄悄看了一眼主子,见他眉头微皱,也不知道是对出宫这件事不乐意,还是对成婚这件事?

  赵慎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 赵国历代帝王皆子嗣稀薄,大臣们希望他早些为皇家开枝散叶,也无可厚非, 但是他在宫中多年,这些人却似乎看不见他一般。

  如今一点先兆也没有,好好地提让他出宫建府?

  “他们可拟定了哪几家的小娘子?”赵慎敏锐地察觉到了症结所在。

  陈仁摇头道,“小底尚没有打探出来。”

  两人正说着, 忽地来了一个小黄门,陈仁识得是在御书房伺候的,小黄门给大皇子行过礼后,恭声道:“殿下,陛下让您去一趟御书房。”

  赵慎点头,抬脚便往御书房去。

  跟在身后的陈仁故意落后了两三步,凑近了这小黄门,悄声问道:“公公,可知道所谓何事?”一块银锭悄无声息地便落入了这小黄门的口袋,小黄门颤着手忙掏了出来,摇头道:“不知,御侍大人让小底来跑一趟,并不知道所为何事,只是这一会儿,张丞相、楚王爷、明远伯、徐参知和沈枢相都在御书房里呢!”

  小黄门的一张脸确实憋得通红,显然是被吓到了。

  陈仁见他是真的不敢收,估计是怕主子日后得了势,也不勉强。

  前头的赵慎将两人的话听得清楚,微微一嗤,沈溪石竟也在。

  等人到了御书房外,桂圆公公立即进去禀报,“陛下,殿下来了。”

  元帝点头,“宣进来吧!”

  大皇子面上虽冷清,言辞却极为恭谨:“儿臣叩见父皇,不知父皇召儿臣来所为何事?”

  元帝道:“起来吧,今日楚王叔说你该出宫建府了,朕便想着将你一起喊过来听一听。”

  若是出宫建府,便是要封王了,日后也是要上早朝,参与廷议了。

  是以,元帝才会借着此事,让大皇子与他所信任的股肱之臣们先见上一见。

  虽然他不甚喜欢这个儿子,但是无疑,大皇子是他眼下唯一的儿子。

  元帝开腔道:“众卿,我们刚刚讨论到哪处了?”

  徐参知道:“禀陛下,正在说将大皇子府邸选在何处。”

  “众卿觉得选在哪里合适?”

  楚王禀道:“楚河大街上的那一处宅邸尚且空着,不如修葺一番,做大皇子的府邸?”

  楚王爷话一出,御书房里头的气氛忽地一片静默,众人都不由看向了他。

  楚河大街上的府邸,是前肃王府的府邸,肃王谋逆被诛以后,这宅子便一直空着,按规格,做大皇子的府邸,并不算委屈。

  虽然历代皇上子嗣不丰,但是本朝开国已逾百年,历代皇帝封赏建府的臣子和宗室却是不少,譬如张丞相的宅邸、杜将军的宅邸、明远伯府的宅邸、沈溪石的宅邸等,这些恩赐之物是可以作为祖业传给子孙后代的,一代一代的,纵是汴京城已经往外扩了好些,仍旧有些不够。

  大皇子的府邸自然在规模上得按照亲王的规格来,位置又不能太偏远,如今汴京城内城可谓寸土寸金,即便陛下赏赐,那也得将原先居住在此地的百姓迁移出去,这番大动干戈,少不得累着大皇子和陛下都要挨埋怨,倒不如就在肃王府旧址上修葺。

  但是,那是皇后娘娘的外祖家!大皇子若是真的在肃王府旧宅上重新修葺建府,无疑是打了皇后娘娘的脸。

  此事也只有楚王爷敢提!众人尚在惊诧中,忽听沈溪石道:“臣附议。”

  张丞相也道:“臣附议,如今丹国使者尚在汴京城中,若是因着迁移百姓,惹出干戈来,我赵国面上难免无光彩。”

  上头的元帝沉吟道:“那处宅子荒废了许久,模样儿倒是在的,好生修葺一番,倒是不错。”

  这便是定了下来了。

  大皇子垂了眸子,淡淡地看向了沈溪石,其实汴京城的废宅子何止那一处,西云大街上的顾家废墟占了三分之一的街面。

  沈溪石这般急切地附议,便是不想让人提到顾家。

  楚王爷又道:“还有第二件事,大皇子既是要出宫建府,也该娶妃了,应着礼部将各家适龄女子的画像送呈到皇后和太后娘娘跟前。”

  张丞相道:“微臣斗胆提议,眼下丹国尚有许多和亲的贵女居住在都亭驿,不妨也一并作了画像,呈到宫中来。”

  此话一出,便是大皇子也怔住了,父皇虽然没有明面上说要纳东罗郡主为妃,但是此事连他都知道,张丞相这只老狐狸又如何不知,既是知道,还敢提议?他们不禁让他得罪皇后,还要见罪于父皇!

  上头元帝静默半晌,出声道:“如丞相所奏。”

  却是听不出喜怒。

  事情至此,便已讨论得差不多,陛下像是也有些乏了,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沈卿留下来陪朕下盘棋。”

  建府之事已然没有异议,皇上要留沈溪石下来讨论的,自然是选妃一事。

  对于陛下独留沈溪石,众人已是见怪不怪,赵慎却是头一回深切地感知到,这个仅比他年长三岁的沈枢相,竟比楚王、张丞相等一帮老臣还受父皇的待见。

  他以往只是听说父皇颇为信重这位伯府的庶子,若是连他的婚事,刚及弱冠之龄的沈溪石都可以参与讨论,这份“信重”便颇有些不同寻常了。

  等众人退下以后,沈溪石和元帝都离了位子,来到了右边的一张小圆腿紫檀木方桌上,宫女朱阑拿了两个装着黑白棋子的陶罐出来。

  元帝选了黑棋,一边下着棋子,一边问沈溪石,“张丞相的提议,你怎么看?”

  “张丞相曾经和微臣言及此事,端看陛下的意思。”

  元帝“哼”了一声,“你这金蝉脱壳之计,使得光明正大,你就不怕朕怪罪你二人私下妄议朝政,裹挟朕的意愿?”

  沈溪石淡道:“陛下圣明,臣和张丞相并未有此意。”

  元帝手中的棋子滞了一滞,抬眼轻轻看了一眼沈溪石,“你当知道,朕并不属意大皇子为储君,若是他娶了东罗郡主,得到了丹国南院大王的支持,在朕百年后,怕是极有可能登极!”

  沈溪石捏着手中的白玉棋子,食指与拇指微微用力按了一下,似乎要确定刚才自己听见的东西可是耳鸣,微凉的白玉棋子,很快温热起来。

  “陛下,您正值盛年,若是东罗郡主入了后宫,诞下龙子,岂不更是一桩祸事?”

  眼下丹国虽与赵国互不侵扰的盟约已经执行了三十多年,但是不可否认,这是在前三十年的那一场大战中,丹国失了元气,眼下丹国君主与李国公府所出的皇后感情甚笃,但是丹国朝野上下对于吞并赵国,却是一直都蠢蠢欲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