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汴京美人醮 > 第24章

汴京美人醮 第24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3:34 来源:免费小说

  说来也奇怪,以前先帝在时,她和皇儿母子之间,亲密异常,从来不曾为着旁人的事闹过,这两年来,为着明远伯府,为着沈溪石,母子两不知闹了多少回,以致今时今日,她尚且会有笼络皇儿的潜意识。

  顾言倾正吐得肝胆都要出来,一个小宫娥进来传话道:“太后娘娘让奴婢带顾小娘子出宫,顾小娘子跟奴婢来吧!”

  等出了承禧殿,外头的日光有些灼眼,荔儿远远地就踮着脚跟在看,等看到真是自家小娘子出来,眼眶“唰”地一下子就红了,忙上前扶着面色不好的主子,跟着小宫娥往宫门去。

  一路上主仆二人一句话都没敢说,顾言倾紧紧地抓着荔儿的胳膊,整个身子都像倚在了荔儿身上,嘴唇苍白,一点血色也没有。

  等出了宫门,荔儿忙雇了一辆马车,小声问道:“主子,您怎么样了?”

  顾言倾摇摇头,抓着荔儿胳膊的手,微微放松了一点,闭着眼眸,靠在荔儿身上,透过衣衫,荔儿温热的体温,让顾言倾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活着出来了。

  马车遥遥地从东华门往林府上去。

  裴寂看着马车走远了,轻声问自己主子,“爷,我们要不要跟着?”

  沈溪石淡道:“去一趟御史台!”

  裴寂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子,您要揭发谁啊?”

  “魏国公!”

  第34章 发疯

  御史台官署里正在看着各自线人报的各官员府邸的小道消息, 偶尔看到不耻或有趣处,互相交换下手头的消息,再商酌捡几条突出的拟上奏。

  贾御丞这一回没有加入进去, 而是在自己的案前, 默默地磨着那篇参徐参知的折子。

  先前斗胆参张丞相的折子,让贾御丞身心饱受创伤, 是以,这一回他准备字字斟酌, 务必要令张丞相满意, 且又不会让徐参知认为是他贾御丞针对他, 而不过是实事求是,据实上述罢了。

  虽然是同一件事,但是言辞若是斟酌好了, 效果却会大不一样。

  贾御丞正埋头默想,官署小吏忽地匆匆来报:“禀各位官人,沈枢相来了!”

  话音刚落,着了黑色圆领对襟直裰的沈溪石迈着一双栗色靴子步履匆匆地踏进了厅房里来, 面色铁青,望着众人的眸子暗沉沉的,让人不寒而栗。

  众人一望, 心便跌到了谷底,都作揖问好,忙请沈溪石上座,贾御丞上前垂问道:“不知沈枢相驾临御史台, 可是上头有什么指示?”

  沈溪石眉心微皱,打量了一眼厅房中诸人,不疾不徐道:“御史台和谏院自本朝开国来,一直负责纠察官员、肃正纲纪,为诸官之表率。”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沈枢相此番开场,究竟意在为何?

  一人低声道:“下官愚钝,还请枢相明示。”

  “嘭”的一下子,沈溪石猛拍了一把放茶盏的高几,震得茶碗都“叮叮”响,险些掉到了地上来,嘲讽地低哼一声:“各位都是好雅兴,躲在这殿宇里头,便可以获悉赵国大小诸事,”忽地提高了音量道:“诸位大人尸位素餐,可对得起顶上的乌纱帽?”

  沈溪石猛然间站了起来,“希望诸位大人秉持初心,能够为圣上分忧!”说罢,竟就摆着衣袖,走了,走,了。

  一个眼力见好的监察御史忙拉住了跟在沈溪石身后的裴寂,“裴小哥,沈枢相这是?”

  裴寂原和主子就唱惯了双簧,只是这一回当真想回一句:“发疯!”还是按捺着性子,忍住了。

  一锭银子悄无声息地入了裴寂的口袋,裴寂偷偷望了一眼自家主子的背影,俯到监察御史的耳旁道:“官家召见了枢相,枢相出来面色就不好,念叨着什么‘对上不孝,对下不慈’,还有好像‘丁忧’什么的。”

  裴寂默默地看了一眼监察御史,在他的手心缓缓地划了一个“魏”字。

  “魏?”监察御史望着裴寂远了的身影,犹念念有词,见同僚们围拢过来,忙道:“魏国公?”

  第二日的早朝上,贾御史中丞,洋洋洒洒一千多字上言青州大儒虞先道祖孙三代开庭讲学,著书育人,大有孔孟之风,朝廷实该予以褒奖,以勉力有真学问的学者传道授业,在民间培养一批有志之士报效朝廷。

  大家都以为贾御丞是受到了前次事件的打击,开始换了方式,说些歌颂的场面话儿,都听得昏昏欲睡,却忽然之间听到了徐参知的名字,个个顿时如落水的鸡,立即抖开了身上昏睡的水珠子,一个个睁大了眼听着贾御丞陈述徐参知教子无方,纵次子虐打青州名儒虞先道的孙女,实乃为士林中人所不耻。

  徐参知涨红着脸,贾御丞一说完,立即便摘下了乌纱帽,跪了下来,“子不教,父之过,臣辜负圣上信任,无颜立于大殿之上,请求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大殿中顿时皆惊诧,连贾御丞也没想到徐参知竟不迂回一下,直接到了这一步,而此时跪在殿中的徐参知,内心一片骇然,他深知二郎虐打儿息虞氏的事经不得探查。

  但是徐参知不知,他过激的应对方式,让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张丞相也讶异了起来,原先不过是他少年游学时,与青州虞家有几分交情,得知虞家女儿遭到虐打,顾念着昔日的情分,为虞家照佑一下嫁到汴京城的虞氏而已。

  但是徐参知的应对,显然出乎了张子瞻的预料,张子瞻与徐参知同朝为官多年,彼此业已十分了解,徐参知这一“大退步”让张子瞻敏锐地嗅到了一点不寻常的气息。

  立即出列道:“陛下,徐大人为官多年,一直兢兢业业,想来疏忽了家中子女的教养,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是这句话在徐大人身上,实可再斟酌一二,还望陛下明察!”

  元帝道:“张丞相所言甚是,徐参知,你也不必过于自责,此事容后查明再议。”

  官家开口,徐参知只得谢主隆恩,颤颤巍巍地捡起了帽子,又重新戴在了头上,

  魏国公和明远伯对望了一眼,暗暗交换了一个“有惊无险”的眼神,却忽然间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正眼看去,却是一位姓陆的御史中丞奏他贪恋权位,不为亡母丁忧。

  当下不由大叫冤枉,当年因着国事繁忙,陛下予以“夺情”。

  但陆御史中丞又道:“魏国公所言甚是,但是已是‘当年’,眼下国泰民安,魏国公已然无需去官署办差,下臣听说国公常去樊楼听曲儿,国公大人有这番闲情逸致,怎地就没有想到丁忧的三年之期尚未满?”

  陆御丞又正色道:“启禀陛下,国公乃是从一品国之重臣,魏国公却贪恋权位,不肯换下紫袍,换上素服素冠,为母丁忧,以尽人子之责,怎堪为百官表率?”

  尚在同伴的惊悚事件中没有缓过神来的魏国公不想自己忽地也被参了一本,心中起初尚还纳罕,眼下到了这个节骨眼,脑子一空,立即跪下道:“臣惶恐!”

  龙椅上的元帝望着下头一副“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沈溪石,鼻子微微一嗤,但是到底顾忌在大殿上,并没有下沈溪石的脸,只是肃着脸道:“当初不让魏国公丁忧是朕的旨意,诸位大人若再纠缠,便是罔顾朕意。”

  等退了朝,魏国公和徐参知皆步履匆匆往家赶去,张丞相慢了两步,拦了沈溪石,“听说你昨儿个去了御史台?”

  沈溪石并不否认,“魏家老匹夫娇纵女儿惹是生非,自然是太闲的缘故,既是这般,不如回去为母丁忧。”

  张丞相摇了摇头,手指点了点沈溪石,无奈地道:“你啊,你啊,什么时候也这般鲁莽了?”

  沈溪石眸子微暗:“这一次,溪石甘之如饴。”

  “嗬,亏你想得出来!”满朝文武都知道近来太后娘娘要下旨将魏家三娘许给沈溪石,懿旨如不是皇上压着,早就下了,现在魏国公丁忧?

  ***

  顾言倾从宫里回来的第三天,便听杜姨说魏国公因未为母丁忧三年,心中一直难以宁静,故此特向陛下请旨为母丁忧三年,魏国公言辞真切,陛下便御笔批了,而魏家未出阁的小娘子,也要为祖母守孝三年,三年内不再议婚。

  杜氏说完,见言倾神色有些怔忡,轻声道:“絮儿,听说此事与溪石有关,魏国公被弹劾的前一日,溪石去了一趟御史台。”

  顾言倾眸中闪过讶然,只听杜姨又道:“他的本意大概并不是让魏大人丁忧,而是想让魏三娘子守孝。”

  魏三娘子若是守孝,便只能待在府里,不能出门再祸害了。

  溪石知道魏三娘子盯上了言倾,才会走了这一步,除了这个祸害,只是这一步并不是这般好走的,先前魏三娘子因有沈太后撑腰,将溪石逼迫得那般紧,他也没走出这一步,实是魏国公在朝中多年,势力盘根错杂,但是因着言倾,溪石还是破了对魏家的忍功。

  “絮儿,你和溪石的事,你眼下又是如何打算的?”杜氏默然良久,忽而问道。

  “姨姨,您觉得,我和沈溪石之间有可能吗?隔着当年的人和事,我总觉得心下难安。”顾言倾的声音轻飘飘的,神色有些茫然。

  她说的委婉,可是杜氏却听得明白,她说的是顾家的一百多口人命,如果他们真的是因着沈溪石而被牵累,她和沈溪石之间即便在一起又怎能心安?

  “絮儿,这不是你们的错,你戴了太重的枷锁了,你若是这般想,不仅是你,溪石这一辈子也会为了这块巨石压得缓不过气来。你阿翁阿婆、娘亲爹爹、叔婶在九泉之下也难心安。”

  杜氏将顾言倾揽在了怀里,“孩子,听姨姨一句劝,不要再陷在死胡同里了,姨姨冷眼看着,你要是再退一步,溪石还不知道会做什么傻事出来。”

  杜氏想到沈溪石那日在湖里抱上言倾就不愿意放手的画面,心口也酸酸的,那一日若是言倾没有被救上来,溪石大概也沉在湖底了。

  “姨姨!”顾言倾忽地便倒在了杜氏的怀里痛哭了起来,好像这些年忍下来的眼泪,今时今日终于要破围了一般。

  杜氏轻轻地拍着顾言倾的肩背,柔柔地哄着“姨姨在,姨姨在。”

  和林承彦一起走到侧厅门口的沈溪石,默然住了脚,林承彦拍了拍沈溪石的肩膀,叹道:“走吧!”

  透过珠帘,隐约可见言倾微微抽搐的肩背,沈溪石眸中一片幽暗,对上杜姨的目光,转身走了。

  屋内杜氏长吁了一口气,又道:“絮儿,姨姨给你准备婚事吧!”

  第35章 姻亲

  樊楼三楼的雅间里, 酒过三巡,明远伯看着已喝得昏昏然的夏侍郎,对甘尚书道:“如今喝酒的都少了两人。”

  甘尚书叹道:“国公爷和徐相都是受了子女连累啊!”

  明远伯一双褐色的眼睛微闭, 摇头道:“魏兄或许是因着膝下的三娘子胡乱, 徐老弟却不一定,那徐家二郎你我也见过几回, 什么样的秉性,老兄你心里还能没数?”

  这话一说, 甘尚书也有些疑惑了起来, 徐家二郎长的宽头大耳, 十分周正,又爱书画,徐参知特地托了关系将他调到了翰林院的书画局, 做个闲差。

  这般没野心也没甚能力的小郎君,在甘尚书的印象里,脾气大多都是和缓的,想到这里, 甘尚书问道:“那以伯爷的意思,这徐家还有你我二人不知道的事?”

  明远伯放下了酒樽,“那虞氏虽说是徐老弟为了借虞家在士林的名声取回来的, 可是为何没有给三郎、四郎,单单给了二郎,我倒听徐老弟说过一回,说虞氏是二郎自己愿意娶的, 既是愿意,当初也是琴瑟和鸣的,此番下此重手,里头定然是有你我不知道的隐情。”

  甘尚书笑道:“那虞家不过是书香门第,和汴京城离着万千里地,伯爷这话怕是还得斟酌斟酌。”

  明远伯眼眸微眯,淡道:“老弟你近年才调来京城,不知道虞家在汴京城可不仅仅一个姻亲!”

  “哦?这我还真不知道,还请伯爷指教一二。”

  明远伯微微笑了一下,用食指醮着酒,在桌上写了一个“顾”字,在甘尚书骇然的瞬间,笑道:“顾家昔日的世子夫人虞氏,便是出自这青州虞家,认真说起来,正是这徐虞氏的小姑姑。”

  甘尚书顿觉口内一阵燥热,忙灌了两口凉茶,咂舌道:“这,这,徐相爷也敢让儿子娶?”

  明远伯笑道:“还不是为了笼络士子,张子瞻可是科举出身,徐老弟这么多年为了和张子瞻一较高下,下得可不止这一步险棋。”

  说着,沈仁朴瞥了一眼对过似乎还没醒的夏侍郎,和甘甫互换了一个眼色,笑道:“甘老弟,不如我们去麦秸巷子里头,听听曲儿?”

  甘甫立即朗笑了两声,“伯爷好雅兴!”说着两人踉踉跄跄地出了雅间,让夏家的小厮将夏侍郎送回去。

  一刻钟后,夏府正院里头烛影摇晃,夏夫人接过夫君换下的外衫,微微皱了眉,却听满身酒气的夫君道:“夫人,你可莫嫌弃,不是这一身酒味儿,今个我还得陪着他们去勾栏巷子里呢!”

  夏夫人眉目间立即柔和了下来,将外衫在红木雕花衣架前挂好,仔细地理了上头的灰尘和柳絮毛,外头的女使已经端了漱洗的盆子、热水进来。

  夏夫人给夫君端了碗醒酒汤,看着他喝了半碗,才道:“今个我去甘夫人府上,听说魏家三娘子陪着国公爷在家守孝,沈枢相那边倒传出了议亲的消息。”

  夏侍郎原只当闲话听着,听到后半句,笑着看向了夫人,“议亲?这回又是谁家?”沈枢相议亲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哪一回不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两年汴京城百姓光看沈枢相的热闹都看不过来。

  夏夫人抿嘴笑道:“那日沈枢相下湖救的小娘子,耶嘉郡主新收下的义女,姓顾,单名一个絮字,益州人氏,是一个孤女。”

  “孤女?”夏侍郎放下了空碗,沈溪石虽出身明远伯府,但是一直受明远伯府嫡支的打压,官家先前便是为了给他找一门权贵的姻亲,才这般关注沈溪石的婚事,原也是官家爱护臣子的心,虽然也不排除官家对沈溪石这把刀寄予的厚望,但是沈溪石的亲事一直有些艰阻。

  后面不知为何太后又插了手。

  夏夫人见夫君听了进去,显然这个消息对他有用,想到今个在甘府里受的闲气,也觉得都是值得的了,又笑道:“前些日子,承禧殿召见了顾小娘子,说是当日魏三娘子也进了宫。”

  夏侍郎单手叩着桌面,有一下没一下,“这样说来,顾小娘子与沈溪石的婚事一早便在议程中了。”再联想到魏国公闭府丁忧,显然魏国公当日受弹劾下朝后,也是揣摩了圣意。

  他的上峰甘尚书原是和魏国公、明远伯、徐参知一系走得近些,徐参知因府中郎君虐打虞先道孙女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魏国公也因女儿过于骄纵而惹了这无妄之灾,短短几日,这一派眼睁睁就凋零了下来,明远伯府背后虽有沈太后在,但是毕竟孤木难撑。

  张丞相那里,有景阳侯、沈枢相,另外还有一直不站队,但是有明显倾向的楚王、殿前都指挥使兼驸马杜熙文,若是此番沈溪石与杜氏义女联姻,便是也将林家拉在范围内了。

  他倒是要早些为自己做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