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汴京美人醮 > 第21章

汴京美人醮 第21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3:34 来源:免费小说

  话一出,顾言倾也怔住了,两个人四目相对。

  沈溪石忽地轻声道:“阿倾,你走以后,我便没有再待在伯府了。”

  “伯府里的人怎会放你走?”她知道沈家的规矩,沈家祖上沈顺宜秉持“和”才能兴家,所以族中子嗣祖父母尚在,皆不得择府另居。

  沈溪石依旧背着床,坐在了脚踏上,平静的声音听不出任何异样:“六年之前,我已十四,景行瑜帮我在殿廷寻了一个殿侍的职位,伯府里的人也没有在意。”

  “殿侍?”

  顾言倾侧头望着那挺直的脊背,深深愕然,殿侍是殿廷三班里最末流的职位,不入品,尚在从九品西班供奉官之下,便是禁军下军里头的子嗣也看不上的,入职的都是各公侯府邸的奴仆,为了伺候在殿廷里当差的主子,名义上去了奴籍捐的官。

  他一个伯府的小郎君,即便名义上是庶子,也没有必要去受这份屈辱,伯府里的人何止是不在意,大概都在看沈溪石的笑话吧。

  只是沈家规矩,府中子嗣如若没有派官外放,都得在府里住着,但是若是殿侍又不一样了,可以住宫中。

  她忽然明白为何沈溪石能够擢升得这般快了,他本来就是一块不需雕琢的宝玉,只需要给他一个出现在权力链的机会,他便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沈溪石见她眼里的不落忍,不免笑了,“一月一千文,可以买得五十碗羊肉汤了!”见言倾如水的眸子轻轻瞥了他一眼,似乎有些讶然他竟也会说这般冷的笑话,心里却不由暗暗庆幸,所有的苦难都发生在她回来之前,今时今刻,他可以安安静静地出现在她面前,勉力护得她周全。

  她不知那六年攀爬的艰难,尚比不得不知她是生是死来得煎熬。

  “阿倾,这六年你在哪?”

  顾言倾抬头看了他一眼,轻声道:“蜀地,慕庐。”

  “你在慕庐?” 他早已派人去了益州的慕庐,带着她的画像,却并未得到任何关于她的消息。

  现在想来,只怕杜姨的人,一早就发现了他派去的人。

  顾言倾见他十分惊讶的样子,脑海里蓦地想起来汴京之前,藿儿告诉她,说汴京城中一直有人不相信她死了,一直在找她。只是杜姨不仅给她按了一个有迹可查的户籍,而且,她到蜀地后,迅速便黄瘦了下来,脸上发了好些疹子,连诗姨都说她不过一月便样貌判若两人。

  他便是堵在慕庐那条麋鹿巷子的门口,也未必识得出她。

  “阿倾,你当年没有放弃我,我也不会放弃你,你既是觉得你我二人之间有了六年的鸿沟,那我们便先将这鸿沟填起来。”

  他说得胸有成竹,顾言倾滚倒舌尖的话又压了回去,今天他救了她,她若还句句不饶,似乎过于忘恩负义了。

  一心要和顾言倾消除鸿沟的沈溪石,开始断断续续地给言倾说着昔日与她相好的小娘子们的去向,起初顾言倾还认真听着,一双耳朵像兔子一样好奇地竖了起来,不过半个时辰,沈溪石便见言倾有些坐不住的样子,身子微微晃动,望着他几度欲言又止,心里闪过林叔父说的“放下脸皮”、“好女怕缠郎”,便一直稳如磐石地坐着,时不时还细心地给言倾倒一杯水。

  到最后,顾言倾端着茶碗的水都微微有些发抖。

  荔儿一觉睡醒,放心不下小娘子,便过来看看,却见女使都守在门外,这是在林府,她自然相信郡主不会让这些女使偷懒,轻声问道:“姐姐,里头是有谁在吗?”

  左边的小女使摇头道:“荔儿姑娘,郡主吩咐奴婢们不要进去。”

  荔儿心下疑惑,对两个小女使轻轻“嘘”了一声,蹑手蹑脚地往里头去,她常年习武,手脚自比旁人轻盈些,站在软帘外头,只听见里头有低沉的男子声音。

  像是沈枢相的声音。

  忽听自家小娘子打断道:“我,我要睡了!”

  声音似乎有些痛苦。

  荔儿皱着眉头,适时地掀了帘子进来,道:“小娘子,您该歇息了。”

  沈溪石见天色已晚,直道是杜姨觉得他不适合再留,嘱咐荔儿道:“晚上警醒些。”见荔儿点了头,才转身走开,步履轻健,等那一身黑色云锦圆领直掇消失在了门外头,荔儿回身望着缀着珍珠的墨绿软帘,微微咬了唇,有一种自家小娘子要被拱走的“错觉”。

  却见小娘子忙向她招手,“荔儿,我要如厕!”

  荔儿这才发现小娘子额上急的都渗出汗珠儿来,心下暗道:以后可再也不能让沈枢相和自己小娘子独处了,她自来觉得自家小娘子好像一对上沈枢相,便没有好事!

  沈溪石自幼耳聪目明,耳力是常人所不能及,彼时尚不过在门外,听到里头的喧闹声,耳尖微微一红,不想自己竟将言倾逼迫到如斯程度。

  门外的小女使,便见先前步履矫健,有玉质仙姿美丰仪的沈枢相脚下忽地像长了小刺果儿一般,踉跄地消失在庑廊尽头。

  ***

  耶嘉郡主在府里办花宴,不妨被张丞相府上小娘子搅局的事儿,第二日一早在大殿上便由贾御史中丞参了一本,言张丞相教女无方,言语矛盾便要伤及他人姓名,“子不教,父之过”,张丞相需要躬省己身,方以表率诸臣。

  贾御丞言之凿凿,引得大殿诸位大臣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贾御丞这是刮得哪门子的邪风,为着这点小事参张丞相。

  便是楚王爷都不由对贾御丞侧目。

  贾御丞举着笏板,一副全然无所顾,大义凛然的模样。

  龙座上的官家半晌说了一句:“此事朕会派宫人前往查证。”

  却没说查证以后又当如何。

  等朝会散了,御史台有那相熟的,不远不近地嘀咕了一句:“听说昨儿个在御书房侍候的宫女也在林府里头呢!”

  察觉到老伙伴们别有深意的眼神,贾御丞顿时心口“咯噔”一下子,不由叫苦连连。

  昨下午,有那好事的妇人,将昨儿个林府上沈溪石救了一落水小娘子的事儿,告诉了老妻和女儿,老妻一夜在他耳边聒噪是张丞相府上的小娘子太过狠毒,他和老妻多年膝下只蓉儿这一个闺女,好容易娇养到十五岁及笄,可以相看亲事了,却不想蓉儿一心看中了沈溪石,昨儿个知道沈溪石救了一个落水的女子,怕是不日会纳进门去,恼得在家中咒骂不停。

  嚷的他一夜没合眼,脑子里就是要参张丞相教女无方。

  可是这么一会儿,他忽然想起来,昨儿个林府办花宴,虽是以耶嘉郡主的名义办的,但是定然是承了圣意的!

  东华门外,明远伯沈仁朴和魏国公等着落后了几步的徐参知,笑道:“今日难得看了这么一出笑话,不如去小酌几杯?”

  徐参知一听“小酌”,便知又要去荒唐,顿时像被蝎子蛰了一般,连忙摇手:“家中尚有顽儿,失陪失陪。”

  明远伯指着徐参知仓惶逃脱的模样,问魏国公,“这,这是为何?”

  魏国公的妻子徐氏是徐参知的胞妹,对徐家的事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笑道:“先前那一回,闹到了丑时,回去二郎犯了错,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

  明远伯摇头道:“小儿犯错,本是常有的事,左右在汴京城里。”

  魏国公望着沈仁朴自得的模样,恭维道:“不比沈兄是正经的国舅,族中儿郎皆都是人中龙凤,比不得比不得哦!”

  两人正你一句我一句恭维着,沈家小厮忽地来报道:“伯爷,老夫人胸口疼,急唤您回去!”

  沈仁朴一惊,正要问是何疾,想着夫人病了不延请太医却唤他回去,定然是托词,当即和魏国公作别,“魏老弟,愚兄先行一步。”

  魏国公忙让道:“沈兄先行先行!”

  眼看着沈仁朴步履匆匆的模样,竟是连他都避过,暗道,难道是沈溪石又作了什么乱子?

  沈仁朴行了十步,小厮便轻声禀道:“伯爷,西北来人了!”

  等沈仁朴坐在黄梨花木太师椅上,拿着长子信笺的手微微颤抖,心中一片惊涛骇浪,永庆军竟然失守,拓跋家竟然攻下了庆州,此等消息,毅儿竟胆敢隐瞒!

  明远伯看着底下送信来的长子身边的随从沈全,“眼下汾州如何?”

  沈全奔波数日,又一路踱着信笺被张丞相一派截下,胆战心惊地在城外盘旋了两天,才扮成难民的样子进了门,听到老伯爷问,如实禀道:“汾州屯粮充盈,已经集调了代州和并州的厢军,即便困城三月,也供给充实。”

  尚有三月可转圜的地方,拓跋部在前朝便已在西北割据一方,因辖下只有四府,兵士不过数万,又历来每年供奉马匹,偶有侵扰边境,也不过是部内粮食不足,小打小闹罢了,赵国自开国以来一直都不甚注重西北防务。

  他将毅儿派去镇守西北,不过是为了沈家能够掌管一支军队,他已准备将三娘和四娘都送入宫中。

  宫中多年除了中宫皇后诞下一女,另只有一宫女因官家酒后宠幸,侥幸得了一个皇子,因生母卑微,官家也不甚看重,不过在宫中混着日子罢了。

  官家尚年富力强,他沈家女儿若再生下一个皇子,沈家富贵少说又可延续两代。

  只是眼下毅儿的永庆军却失守了,他上月才上传的捷报,官家尚龙颜大悦,赏赐了沈家金百两,绸缎百匹,彼时官家喝了福州送来的玉雪团饼,说等今年的新茶上了,再赏给沈家御用茶饼各五斤。

  今年新茶还未收,庆州却没了!

  沈全低垂着头,听见伯爷的叹嘘声,头低的更低了,这送信的差使,因着他是沈家跟去的,大爷只信他一人,这活便非他莫属,可是对于当日永庆军败北的细节,沈全是一句也不敢透露的。

  半晌,听见上头有“沙沙”的研磨声,约莫半刻,明远伯才写好了给儿子的回信,晾干,用蜜蜡封了信口,才对沈全道:“我记得大爷在庆州置了一房妾室,膝下有一对龙凤胎,既然庆州失守,两个孩子当快快送到伯府来!”

  龙凤胎历来是祥瑞,是以,这等时候,沈仁朴尚且惦记着。

  “回,回禀伯爷,那明,明氏投井了。”

  沈仁朴心口一窒,“那孩子呢?”

  “孩子被家仆抱走,尚没有消息!”沈全不敢说,两个孩子一早落进了贼军手里,正以孩子的姓名威胁大爷。

  但是沈仁朴毕竟长在祖父沈顺宜的膝下,在沈全吞吐的言辞中,已然窥探出长子在庆州一战中的狼狈,只是却不想竟是连幼崽都没有护住。

  沈仁朴的心泛起了无边的寒意,似乎冥冥中一种注定的宿命在朝沈家袭来。

  第31章 召见

  大殿上, 贾御丞一上午心里揣着事儿,听着耳边同僚们或参或奏,全然听不见一句话儿, 他先前脑子被卡住了, 参了张丞相一本,彼时官家虽没说什么, 张丞相也未就此事对他有任何的不满,但是近来贾御丞还是觉察到同僚们对他或明或暗的排挤。

  一连几日早朝, 众人候在丹墀上皆三三两两地聊着小话儿, 只有他一人不被理睬, 若是插话进去,那些人也只笑着点点头,便匆匆地结束了话题。

  避他如避瘟疫一般。

  昨儿个夜里, 老妻给他支招,说不如从沈溪石这里突破,老妻说那日沈枢相救的女子是耶嘉郡主新认下的义女,因身份低微, 做不得沈溪石正妻,不日或许会以妾礼抬进府去。

  既是沈溪石喜爱的,那张家小娘子险些害了这心头好掉了命, 他这边得罪了张丞相,但是在沈溪石那里也是变相地交了好啊!

  贾御丞虽爱惜自己作为谏官“正直”的声誉,但是也不是不懂变迁的人,大事上自然是要“耿直”的, 但这些微末而又关乎他现实处境的小事上,不妨做些变通。

  老妻说的虽是妇人之言,但是贾御丞被老妻点醒了一句,甘尚书和夏侍郎不敢得罪张丞相,对他的直言进谏不敢表露赞赏,但是沈溪石又不一样,虽然只是枢密副使,位同副相,但是满朝文武都知道,沈溪石是官家的人,便是张丞相也尊他四分。

  他若当着大伙的面与沈溪石一同出东华门,往樊楼上喝上两樽,众人知道他与沈溪石交好,他这一场无妄之灾,也便解了。

  贾御丞琢磨了一两个时辰,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忽听上头桂圆公公尖声唱着“退朝!”

  贾御丞和众大臣顿时扫袖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送走官家,贾御丞瞄准了沈溪石的身影,正准备起身往沈枢相跟前走去,却不防上头的桂圆公公突然喊道:“沈大人请留步,陛下御书房召见。”

  贾御丞眼睁睁地看着自个谋算了一个早朝的沈大人从眼前走了,金銮殿中众人很快三三两两地散去,贾御丞垂头丧气地往宫门走去。

  正走着,忽然被人拦了道,心下正郁郁不乐,火气眼看就要蹿出来,却发现拦他的人竟然是张丞相。

  张丞相笑道:“贾大人这些日子,似有心结?我观贾大人已五日不曾在殿前上本?”

  贾御丞憨笑道:“近日来家中老妻夜里睡不安稳,下官也连带着夜不能寐。”

  张丞相也不戳破,只道:“御史台自来知道京中各大小趣事,不知道贾大人近日来是否听见,谁家的女使跑到街市吵嚷,说自家夫人被夫君打得至今昏迷不醒?”

  贾御丞心口一跳,此事他是知道的,是徐参知的次子,他原是准备写张奏本的,但是近来因见罪于张丞相,而昏昏不可终日,竟将此等恶劣行径忘了。

  “此事下官已经拟好了奏本,忘于家中了!”话刚出口,一抬头对上张丞相深不见底的眼,心里头忽然明朗起来,张丞相就是等着他说这句话。

  却听张丞相道:“我近来得了一些端砚,听说贾大人也甚喜欢收藏砚台,明日我带一个给贾大人品详一番?”

  这是鱼饵了。贾御丞原心里头尚在二次得罪张丞相和徐参知之间徘徊,听得这话,终是狠下了心,“下官先谢过张相公。”

  贾御丞在东华门外送走了张丞相,才逃出绢帕擦了擦额上沁出的汗,刚刚片刻功夫,不想有一日自个将要将政事堂的两位相公都参一遍。

  这等豪举,如若不是自个知道内因,怕是都要钦佩这人的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