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汴京美人醮 > 第14章

汴京美人醮 第14章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3:34 来源:免费小说

  杜姨一回来,必然会将她带到汴京城权欲的中心,一个开着羊肉汤铺子的小寡妇,她以这种匪夷所思的身份重返汴京城,便是样貌与承恩侯府嫡女有几分相似,也不过只是相似罢了。

  谁会相信昔日赫赫扬扬的承恩侯府嫡女顾言倾会抛头露面在朱雀门外卖一碗二十文的羊肉汤?

  来京之前,她便清楚,摆在她跟前的路,只有一条,挤进赵国权欲的中心地带。

  联姻是她能想到的最便捷的方法,只是,杜姨肯定不会同意她这般做。

  顾言倾想着事儿,这一夜又没睡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半梦半醒间,听到荔儿和藿儿起床的声音,便也索性拥着被子坐了起来。

  顾言倾看着床顶,脑海里忽然映入在沈家看到的绣着繁丽的童子采莲图的床幔,外头好像下起了雨,滴滴答答地敲在窗柩上,这时候,大概沈溪石已经在去上朝的路上了,他肩上的伤若是落了雨,怕是更难好了。

  只是以他的性子又怎么会安心地躺在家里休养。

  “主子,你醒了吗?”门外荔儿轻轻地问询道。

  顾言倾拍了拍有些昏沉的脑袋,应道:“荔儿,进来吧!”

  梳着桃髻的荔儿轻轻地推开了门,端着半木盆温水进来,伺候小娘子洗漱。

  从壁橱里给小娘子选了一件秋香色的菡萏缠枝窄袖短袄,一条姜黄色的撒花罗裙,底下搭了一双云头粉缎垂珠绣花鞋,荔儿看着面前盈盈俏立的主子,笑道:“这些都是去岁的样式了,小娘子进京以后竟也没置办新的。”

  叠着被褥的藿儿接道:“先前我和小娘子在芙蕖巷子里住着,人多口杂,多有不便。”

  顾言倾淡道:“这里不比蜀地的时候,店铺里的生意忙,以后你们不用再来侍候我梳洗,我自己来便好。”

  荔儿从妆奁里挑了一只不打眼的羊脂白玉茉莉簪子插在小娘子的垂云髻上头,“主子,怕是依不得你了,诗姨嘱咐奴婢伺候你的规矩要按照汴京城中侯府贵女的规矩来。”

  铜镜里的顾言倾,一双黛眉微微蹙起,心里隐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诗姨原是杜姨跟前伺候的,因着照顾她,才留在了蜀地,诗姨说的自然也是杜姨的意思。

  可明明先前杜姨还让她以孤女的身份在汴京城中安顿下来。

  她相信杜姨不会害她,她只怕杜姨为了帮她,会将自己置于险地。

  因为做的是汤汤水水的生意,店铺卯时一刻便开门了,荔儿和藿儿都出去帮忙,顾言倾坐在一张柏木藤椅上盯着滴漏看。

  从这里到御街上的孙家大院要一刻钟,杜姨让她准时到,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强烈的不安感再次笼上顾言倾的心头,她直觉杜姨定然是要做什么的。

  思绪纷乱间,前头忽然传来刺耳的尖叫声,接着又是瓷器碎裂的声音,顾言倾心里一突,立即起身,随手拿起案头的面纱,匆匆地遮了面,穿过庑廊往前头去,刚一掀开墨绿撒花门帘,便被店铺里的混乱惊住了!

  两个彪形大汉站在店铺里头,两个一左一右守在门外,不给人进来,一个左脸上长着痦子的大汉一双小眼睛从店铺里每一个人的脸上轻轻掠过:“谁是掌柜的?”

  荔儿挣开了藿儿箍着她的手,咬着牙冷哼了一声,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看到脚底下那碎成渣渣的精美瓷碗和骨碟儿,浑身气得发抖, “你可知道这是谁开的店,也敢来这里撒野!”

  那大汉眼睛向下,看了眼娇小的荔儿,瓮声瓮气地道:“这汴京城,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就是天皇老子在这汴京城里头开店,也要拜山头,这点规矩都不懂,也休怪老子们来砸店!”

  “哦?我还不知道汴京城里除了给陛下纳税以外,还要拜山头才能开业?”顾言倾放下了手中的帘子,缓缓地走了出来。

  她身量儿瘦削颀长,行动间姜黄色的撒花罗裙下的云头粉缎垂珠绣花鞋像步步生莲一般,面上虽遮了面纱,但是眉目间的清丽,像初晨带水的茉莉花,个个都不由盯了顾言倾看去。

  藿儿见这些人的眼神,不动声色地走到小娘子跟前,低声道:“小娘子,您先进去,奴婢去报官!”

  长着痦子的大汉却是一把推开了藿儿,一双眼睛像是粘在了顾言倾身上一般,有些瘆人地笑道:“小娘子这般姿色,在这汴京城里头何必抛头露面,做这点蝇头小利的勾当!”

  说着一双眼睛意有所指地在顾言倾身上来回巡游。

  荔儿气得一脚踢起了脚头的半只破瓷碗,朝那痦子大汉飞去。

  却只见那大汉异常敏捷地往左一闪,避开了,寒寒地盯着荔儿道:“怪当你们哪儿来的胆子,敢不来尹员外跟前拜山头,原来也是个练家子啊!”又冷笑道:“不过这三脚猫的功夫,在爷这儿还真不够看!”

  说着一脚踢起了一只椅子,只见那椅子立即分成了三块,一齐朝荔儿飞来,荔儿躲避不及,被其中一个椅子腿儿砸中了右腿。

  周围本想看热闹的食客,此刻都吓得纷纷往外头跑去,两个小伙计缩在墙角里瑟瑟发抖。

  正纷乱间,门口忽然站住了一个书生模样的小郎君,盯着藿儿看了几眼,又看向了顾言倾,眸子里闪过惊喜,顺手从荷包里掏出了两块银子,递给守门的两个大汉,问道:“这闹得是什么?”

  其中一个大汉掂了掂银子的分量,回道:“这家不懂规矩,来开铺子竟不知道拜山头,我们爷让我们来给他们醒醒筋骨。”

  小郎君若有其事地点了头,磕着手中的扇子道:“哦!”

  他身后的圆领黑袍的护卫立即上前呵斥道:“瞎了你们的狗眼,这是杨国公府上家眷开的铺子!”

  一听是杨国公府的,里外四个大汉俱变了脸色。

  顾言倾和藿儿、荔儿也是面面相觑,不禁朝外头的小郎君看了两眼,只见这小郎君面如冠玉,只是面上有些青青紫紫的,像是才挨了打一样。

  藿儿立即便想了起来,“主子,是杨府世子!”

  那长着痦子的听见来人是杨国公府,脸上立即换了笑模样,对着顾言倾作揖道:“是小底们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说着竟是拔腿就要跑,藿儿气不过,扔了两只破碗过去,那些人身手倒好,竟一个没砸中,气得藿儿直跺脚,“这些挨千刀的!”

  这时候门外的小郎君才进了店来,“这位小娘子,别来无恙。”

  藿儿已然认出这小郎君身后的护卫,也是上元灯节跟在杨叔岱身后的,不由冷哼了一声,“登徒子!”

  杨叔岱面上不知怎地一燥,打开了扇子,遮住了下半张脸。

  看着往她跟前走近的杨叔岱,顾言倾默默往后退了两步,淡道:“多谢杨小世子出手相助。”

  杨叔岱颇有风度地摇头笑道:“不值当什么,不曾想还能遇见小娘子,实是有缘!”

  顾言倾心里头惦记着杜姨的事,怕耽搁了时辰,瞥见那护卫背上背着一个书箧,想来这杨小世子也是要去国子监读书的,顺道经过这里而已,笑道:“杨小世子若是再不去国子监,怕就要迟到了!”

  正一心想要多挑逗美人几句的杨叔岱听到国子监头皮就一麻,他前些日子为着这小娘子被沈溪石那阴沉的家伙打了几拳头,脸上的伤还没有好,被阿翁训了几日,今个说要进学,阿翁才放了他出来!

  若是被阿翁知道他今日没有准时去国子监,怕是自己再借口进学,也出不得门了。

  暗暗叹息了一声,只得和这小娘子作别。

  藿儿看着杨叔岱一步三回头,一双眼睛勾在了自家主子身上一样,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这色胚子前还被沈枢相打了,竟也不长长记性!”

  顾言倾估摸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对店铺里的小伙计道:“你们打扫一下,然后便回去吧,今个先休业一天。”

  “谢过掌柜的!”

  顾言倾又对荔儿道:“你伤了腿,回院子里休息,藿儿陪我去御街就行了!”

  荔儿原是不愿,看着主子又冷了脸,只好依了她,叮嘱藿儿道:“看好小娘子!”心下暗道,幸好郡主回京了,不然以小娘子的容貌,又没有家族的庇佑,如何在这吃人的皇城里生活下去。

  第22章 布局

  卯时末的御街两边的御廊内已有很多商贩摆了摊子,起起伏伏的吆喝声。

  “茉莉珠花,小娘子看一看!”

  “栗子酥,核桃酥,枣泥糕,看一看,尝一尝哟!”

  “鲁班锁,鲁班锁,懂行的瞅一眼嘞!”

  河边的桃树已经冒了零星的一两点绿色,御街自来是汴京城的一大景色,起于皇宫的宣德门,一直延伸到朱雀门,两边用黑漆杈子做了划分,正中的大路不许行人和车马经过,一律走黑漆杈子外的两条道。

  索性御街路面够宽敞,倒也不碍什么事儿,尚未到辰时,街面已经人头攒动,再过两月,今年的春闱又要开始了,到时候这京城里头怕是还要更热闹。

  孙家茶楼在御街的中间。

  “小娘子,这孙家茶楼是张丞相府上的产业!”藿儿看到烫金的茶楼牌匾时,悄声对主子道。

  顾言倾疑惑道:“藿儿,你怎么知道?”

  藿儿抿嘴笑道:“小娘子,荔儿教我的。”

  顾言倾点了点头,想来这就是诗姨为了她日后能在汴京城行事便利,没有让荔儿立即跟她一起走的原因。

  她离开汴京城多年,莫说这些商铺茶楼背后的势力,便是各家的府邸在哪里,有几位小娘子、小郎君,姻亲等诸事,一概莫知,除了几条街道尚且认知,其余皆两眼一抹黑。

  她自幼也听侯府下人说过,张丞相年轻的时候对杜姨一往情深,张家和林家为了争抢杜姨,一度闹到了御前。

  如果是张丞相府上的,她便能理解杜姨为何选择在这茶楼门口见面了。

  眼看距离孙家茶楼不过百来步了,便见另一边三四辆马车遥遥地从都亭驿那边过来,马车里头坐着的小娘子和夫人三三两两的掀了车帘儿朝外头看,引来往的路人不由都看了几眼。

  赵国虽然民风较为开放,但是贵族女子自恃身份,即便好奇街面物什,也不过掀了一小角儿,偷偷地看一眼,不会这般大咧咧的掀了整个车帘儿将头探出来。

  顾言倾见她们虽都薄施脂粉,梳着赵国女子的发髻,可是那深邃的眉眼和高挺的鼻梁,都在昭示着,她们并不是赵国的女子,为首的马车门帘儿上绣着“林”字,顾言倾知道杜姨就在里面,忙加快了步子往孙家茶楼去。

  尚未迈上门口的台阶,便见为首的马车上头下来两个女使,端了一个绷着粉缎面儿的小杌子下来,不一会儿,梳着朝月髻,系着玫瑰刻丝银狐氅衣的贵夫人由女使扶着,踏着小杌子着了地,虽多年未见,可是顾言倾还是一眼认出这是杜姨。

  后头的马车也下了好几位夫人和小娘子,不过她们都要粗放一些,自个蹦下来的,有些个穿着便于骑马的旋裙,顾言倾猜测,她们想来就是杜姨从丹国带回来学习赵国文化礼仪的丹国贵女们了。

  杜氏回头看大家都下来了,指着孙家茶楼,笑道:“这可是汴京城里头最好的茶楼,有赵国各地的名茶,还有好些让人意料不到的花茶,我离京多年,一回来便惦记上了。”

  一旁一个梳着凌云髻,着了粉缎如意祥云窄袖短袄和藕色旋裙的小娘子俏盈盈地凑身过去道:“郡主,您快带蓁儿进去看看!”

  杜氏捏了那小娘子嘟嘟的脸颊一下,似乎并未看到顾言倾,由女使和妈妈簇拥着往茶楼里去。

  就在这当口,忽然传来马儿飞驰的声音,斜刺里闯过来一匹受惊的马,直直地往一众女眷中间冲,顾言倾看过去,便见马背上的人握着缰绳的那只手的袖子里露出亮金金的匕首尖儿,忙喊了一声:“有刺客!”

  “啊!!!”人群忽然嘈乱了起来。

  那人听到喊声,拽着缰绳,直往为首的杜氏跟前冲来。

  “郡主小心!”

  杜氏不经意般地看了受惊了的顾言倾一眼,不知怎的,杜姨全然无惊慌的脸上,让顾言倾刹那间耳聪目达了起来,在匕首往杜姨刺去的刹那,挡在了杜姨的身前,这时节,藿儿早已拔出袖子里贴身藏着的匕首朝那行刺的男子眼睛扔过去。

  那男子眼睛立即崩了鲜红的血出来,溅到了马下刚自称“蓁儿”的小娘子身上,那姑娘却也不怕,翻身起来喊着女使将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的行刺者绑了。

  混乱中藿儿急急地去看自家主子,只见主子躺在郡主的怀里,胸前的血正一点点浸透衣衫,她今天的短袄恰是秋香色的,原是淡粉的菡萏花,已被染上了妖冶的红色,格外的醒目,藿儿脑子一凉,忙冲了过去:“小娘子,小娘子,你千万不能有事!”

  顾言倾尚有意识,只是望着又是懊恼又是自责的杜姨,握着杜姨的手,轻轻摇了头,她不怪杜姨。

  纵使她已然明白,这一切不过是杜姨布的局。

  杜氏喊着女使道:“快去请大夫,快去!”

  “郡主,郡主,那是陈太医!”刚出了宣德门往家赶的陈太医,被杜氏身边一个眼尖的女使认了出来。

  陈太医看到是耶嘉郡主,正要行礼,杜氏忙道:“陈太医快看看,这小娘子伤的严不严重!”

  陈太医道:“劳烦郡主将这小娘子往茶楼里抬去,下官看这匕首刺入不深,一时想来是无大碍的。”至多,这小娘子受了些皮肉之苦罢了。

  藿儿急得直掉眼泪:“你这什么太医,我家主子都被刺伤出血了,你竟然说无大碍?”

  顾言倾不由苦笑,索性伤得不是郡主和丹国贵女,她们这些平头百姓在太医眼里可不就是无关紧要。

  ***

  皇城里的御书房外头,桂圆公公抱着佛尘,正站在阳光晒过来的台阶儿上,舒适地眯着眼儿,旁边的一个小黄门上前唤了一声“御侍大人”,桂圆公公半睁了眼,看见惠妃娘娘跟前的贴身宫娥提了一个朱漆描金的食盒从南边过来,心下琢磨着,这惠妃娘娘近来颇使了劲儿往官家跟前晃,长宁殿里头的贵妃娘娘可是好几日没理官家了。

  正暗下揣度着后宫两大宠妃的拉锯战,一个小黄门匆匆来报,“禀御侍大人,宣德门外禁军来报,耶嘉郡主刚在御街遇刺,幸被一路过的良家女子所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