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刚成首富,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135章 小三爷的鱼饵

大明:刚成首富,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第135章 小三爷的鱼饵

作者:二呆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5:29:51 来源:88小说

此刻的朱元璋是又惊又怒。

惊的是朱允熥竟然会再次自尽!

他这一生阅人无数,一直觉得自己不可能看错,朱允熥绝对不会是一个能够轻易自杀的人!

可如今这孩子竟然悬梁自尽了,这如何能让他不吃惊?

怒的是朱允熥怎么能如此脆弱?

如果连这一点点的挫折和压力都无法忍受,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怒其不争!

一群人呼啦啦的冲进了文华殿,朱元璋一颗心更是扑通扑通乱跳,生怕自己真的看到一根绳子和绳子上那个晃来晃去的身影。

可是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他们都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一番景象,全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冲着一旁的王景弘问道:

“这就是你说的悬梁自尽?”

王景弘也有点晕,刚才那个小太监明明说朱允熥已经解下了腰带,而且还脱下了长衫,按照事情的发展,不正是应该将腰带和衣服一起挂在梁上吗?

可是怎么会这样?

众人眼中的朱允熥穿着一件小衣,脚边放着一个盛满了水的木桶,手里拿着一块毛巾,正吭哧吭哧的擦拭着桌子。

他的头上满是大汗,显然是已经干了很久。

朱允熥听见了众人的脚步声,转过头来,不由得也是吓了一跳。

我去,怎么会这么多人?

......他看着朱元璋,诧异问道:“皇爷爷,您怎么来了?”

说着他又面带疑惑的指了指众人:“你们这是?”

“呃,皇爷爷是坐久了,随便出来走走,正好在这里看见你了。”

朱元璋随口说道,四下打量,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

随便走走?还带这么多人?

......朱允熥又不傻,可却又实在猜不到朱元璋这是要做哪样,所以只是面带疑惑的看着朱元璋。

“你这孩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朱允熥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看着朱允熥问道。

“我想娘亲了,所以就来了看看他。”

朱允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扬起了手中的毛巾:

“这里很久没有人打扫了,所以我来扫扫。”

说到这里他鼻子一酸,虽然保持着笑容,眼中却又泛起了泪水,哽咽着说道:

“娘亲,她喜欢干净。”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看着才打扫了一半的屋子,一股无名的怒冲从心底窜了起来。

就在这时,文华殿外传来了一声惊呼:

“允熥我的儿,你怎么如此糊涂,又做傻事啊!”

就只见吕氏分开众人,上前一把就抱住了朱允熥,眼中的泪水哗哗的流了下来。

朱允熥有些莫名其妙,被吕氏抱着一阵摇晃,脑子更是晕乎乎的,茫然叫道:

“不是,娘亲你说的啥呀?啥叫我又做傻事了啊?”

吕氏看着朱允熥手里的毛巾,顿时有点懵圈,迟疑问道:

“难道你没有悬梁自尽?”

我去!原来这些人都以为老子自杀了呀!

......朱允熥顿时明白了这么多人一起跑到这里来的原因了。

“可是为啥啊?他们凭什么就认为我要自杀啊?”

他耸了耸肩,冲着吕氏再次扬起了手里的毛巾,淡淡说道:

“我就是来打扫屋子的。”

“打扫屋子?”

吕氏喃喃道,这才发现好些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自己,而更让她胆战心惊的是,朱元璋的眼神中似乎已经燃烧起了一团火焰。

“这里是谁负责打扫的?”

朱元璋的声音里充满着冷冽,带着一股让人不寒而颤的杀气。

话音刚落,几名太监扑通扑通的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

“奴才一时疏忽,求陛下饶命!”

他们也真是点背,压根就没想到朱允熥会鬼使神差的跑到这里,而且还把皇帝都招来了。

这间屋子不是他们疏忽了,而是他们基本上忘了还有这样一间屋子需要打扫。

“砍了!”

朱元璋嘴里冷冷的吐出了两个字,身后的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几名浑身瘫软的太监拉了出去。

片刻后,屋外就传来了几声惨叫,惊得好些前来看热闹的嫔妃们发出了一声声的惊叫。

朱元璋面不改色,只是冷冷的瞪了吕氏一眼。

“屋子不干净了还能打扫,若是一个人的心里不干净了,那可就难以打扫了。”

说完这话,他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朱允熥,转身走了出去。

吕氏欲哭无泪,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

她一个堂堂的太子妃,怎么可能随时关注道一间屋子打没打扫?

“都是这个坏小子使的坏!”

吕氏看着装傻的朱允熥,简直恨的牙痒痒的。

没错,在她的心里,朱允熥就是在装傻!

这件事情明摆着是朱允熥故意这样做的,先是装着要悬梁自尽引来陛下,然后再含沙射影般打扫起屋子来。

“这小子实在是太险恶了,竟然采取这种方式诋毁于我。”

想到这里,吕氏狠狠的瞪了朱允熥一眼,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一言不发的走了出去。

朱允熥看着众人惊愕的眼光,心里也是一阵好笑,口中叫道:

“你们都望着我干啥,要不一起来?”

嫔妃娘娘们顿时被朱允熥逗得捂住嘴巴娇笑了起来,几名太监极有眼力劲的跑了过来,忙不迭的开始了打扫。

朱元璋一路走一路沉吟,良久之后问道:

“你说这孩子今天这是有心还是无意的?”

身后的王景弘立刻摇了摇头,讲真,他现在也搞不清楚朱允熥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于是他只能如实答道:“可能是小三爷真的想元妃了。”

朱元璋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叹息道:

“这孩子从小没娘,性格孤僻,心里有什么话也找不到人说,估计是这次朕用力过猛,没有考虑到他还是个孩子。”

他摇了摇头,却又嘿嘿笑道:

“哼,小兔崽子,都特娘的被关在宫里了,还这么让人不省心!”

王景弘花白的眉毛动了动,破天荒的接口道:

“他若是能安安静静的呆着,估计也就不是那个小三爷了。”

话音落下,朱元璋哈哈大笑......

.

不出所料,这件事情没过几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朝野。

淮王府里。

李景隆冷笑道:“朱允熥这是狗急跳墙了,竟然想到用如此幼稚的方法引起陛下的关注。”

“是啊,可惜为时已晚,他再怎么闹腾,估计陛下也就是笑笑,不出意外的话,小二爷不出两年,定会被陛下册封为皇太孙。”

一旁的黄子澄接口笑道,神情间很是愉悦。

此刻已经是淮王的朱允炆轻轻抚摸自己蓄起的胡子,却没有说话。

因为在他的心里,朱允熥已经不再是他的对手,相反的,他竟然对这个从小没娘的三弟兴起了一丝莫名的同情。

他冲着议论中的几人摆了摆手,淡淡说道:“不过是小孩子瞎胡闹,无需在意,本王既已设立府衙,诸位当多将心思放在这上面才是。”

此时的他颇有怀王的威严,众人不由得心中一凛,同时躬身说道:

“王爷所言极是,之后无需再来议论这小子了。”

黄子澄却是眨了眨眼睛说道:“但是陛下既然让他开办青楼学院和举办青楼大会,我觉得这件事王爷应该大力支持。”

朱允炆自然明白黄子澄话里的意思,点了点头,“他是我的三弟,这种事情自然要大力支持了。”

李景隆却是咯咯笑道:“这种事情他做的越好,就越能体现他不学无术,到最后也只能是个留恋花场的纨绔皇孙了。”

朱允炆不悦的瞪了他一眼,他觉得李景隆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过张狂。

这个道理谁都知道,用得着这么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吗?

.

朱允熥此刻也已经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点没笑抽。

原来这些古代人都这么喜欢脑补的吗?

见自己解根腰带,脱件衣服就以为自己要自尽,那为什么就不能以为自己要洗澡呢?

不过自己无意间好像又阴了一回吕氏,想起吕氏当时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里悠悠叹道:

“唉,其实允熥不是个坏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蒋瓛的赌约,顿时站了起来。

青楼学院这种事情,必须要有宋濂这样的人物参与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个大佬在后面撑着。否者必然会受到无数人的口诛笔伐的。

被说生源了,到时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计都能把青楼学院淹了。

他本来想去国子监找宋濂的,但国子监在宫外,他如今可不能随便出宫,看来只能派人去请这位老先生了。

想到这里,他有些犯难。

宋濂绝顶聪明,估计只要自己一派人去请,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时候绝对会一口回绝。

“算了,还是只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里嘀咕道,拿起了书桌上的纸笔。

片刻后,他冲着墨迹未干的那张纸吹了吹,唤来一名太监。

“你去找宋大学士,就说我请他来乾清宫。”

他说着就将手里的这张纸递给了太监,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来,你把这个交给他,他自然就会来了。”

小太监弯腰接过,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宫。

.

宋濂此刻正在家里悠闲的喝着清茶,宫里发生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他只不过是淡淡的笑了笑,并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岁数也大了,自然对两个皇孙之间的争斗没有了兴趣。

对他而言,谁当皇帝都差不多、

再干个一两年,他就告老还乡,一年四季都见不到皇帝一面,又何必在乎这个问题呢?

只不过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阵抽动。

这小子实在太能闹腾了,竟然想让自己帮着他开办青楼学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种事情怎么能做?

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誉都毁于一旦吗?

想到这里,他随手拿起了一本书,凑在眼前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有些无奈的放下了手里的书,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连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说宫里的太监来到了府上,要见老爷。

宋濂愣了愣,却是急忙站了起来,走出了书房。

“宋大学士,小三爷命奴才来请您去一趟乾清宫。”

太监躬身说道。

“小三爷?”

宋濂一声轻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为何事,顿时是连连摇头说道:

“麻烦公公回禀小三爷,老夫最近身子抱恙,无法出门。”

太监一听这话,也并未勉强,却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递给了宋濂。

“这是小三爷命奴才带给宋大学士的。”

他说完之后便不再言语,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过这张纸,凑在眼前仔细观看,却原来只是两首诗。

第一首写着: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

这首诗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后一句却是一片空白。

“后面那一句呢,还有一句呢?”

宋濂急声问道,一副心痒难耐的样子。

太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学士在说什么。

于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诗上面。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万击还坚劲。”

可惜仍然是只有三句,最后一句又没有了!

“难道这是小三爷在给我出难题,让我对出来最后一句?”

想到这里,宋濂顿时好胜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来,盯着手里的这张纸,凝神细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人之首,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对于诗歌的造诣自然是颇为深厚。

思忖良久之后,他拿起了笔墨,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几句,可是又摇了摇头,将这张纸放在了一边。

然后他又是思忖良久,写下几句,嘴里喃喃自语,摇摇头,又将写下的句子扔在了一边。

如此几番下来,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觉自己无论怎样应对都写不出比较合适的诗句。

朱允熥送来的这两首诗,分别出自清代的龚自珍和郑夔,倒不是说宋濂的文学造诣不够,实在是写诗讲究个心境。

宋濂此刻没有后世这两位诗人当时的心境,自然也就无法写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这是朱允熥在钓鱼,可偏偏那鱼饵又让他无法拒绝。

“这小子实在太鬼了,竟然想用这一招来引诱自己!”

宋濂在嘴里叹道,想起了朱允熥当初求他写鸡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着连连摇头。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后,他又坐不住了,感觉心里像是有一只蚂蚁在爬一般,痒的难受至极。

看着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学士,那名太监低垂着头,心中却是一阵疑惑:

“小三爷到底是在纸上写了些什么,竟然让宋大学士都乱了方寸?”

砰的一声!

宋濂将手里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冲着太监喝道:“带我去见小三爷。”

太监应了一声,当先向外走去,心中却是对朱允熥佩服到了极点。

乾清宫里。

朱允熥已经让琉璃泡好了一壶好茶,又从书架上拿下了一只精致的盒子。

他从盒子里拿出两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细观察。

“如果那两首诗都不能打动你,不知道这副老花镜会怎么样?”

朱允熥在嘴里自言自语的说道,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他当初看见宋濂看书时的姿态,就发现对方因为年事过高,已经是老花眼了。

于是萌发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镜的想法。

水晶是他让王景弘从内务府帮他找来的,经过自己的打磨,已经具备凸透镜的初步形状。

只不过要成为一副适合宋濂的老花镜,还需要宋濂试戴,再不断调整打磨,最终才能完成。

屋外响起了脚步声,太监带着宋濂走了进来。

“小三爷,你快说说那两首诗最后一句是什么。”

宋濂喘着粗气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挥手让太监退了下去,然后给宋濂倒上了一杯茶,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两首诗而已,宋大学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热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连声叫道:

“你快说,那最后两句到底是怎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