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刚成首富,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118章 他一定是在开玩笑

北平,燕王府!

后花园的一排藤蔓下,徐妙云正对着手里的一本册子凝神细思,只见她峨眉轻蹙,时不时的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她十四岁嫁给朱棣,如今虽然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但岁月似乎在她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她的皮肤还是那么的紧致,容颜还是那样的精致,就连身材也没有因为生育而有丝毫的走样。

一个高大的身躯静静的站在花园门口,似乎已经站了很久。

朱棣有些恍惚,他仿佛又看见了很多年前,那个十四岁的少女嫁给自己时的样子。

那天的她盛装华服,脸若朝霞,眸子里带着一丝少女的天真与即将为人妇的娇羞。

那一年,她成为了燕王妃。

第二年,她为朱棣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永安公主,又一年,生下了长子朱高炽。

洪武十三年,朱棣北平就藩,此时的徐妙云又已经怀有身孕,然而朱棣却没有时间来照顾她。

北平乃是元朝旧都,朱棣初到北平时,要与当地的地方官和军方交接事务,每日里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怀孕的徐妙云。

而燕王府初设,府内一应事务则是落在了徐妙云的身上。

什么典膳所,奉司所,纪善所,良医所,工正所等等都是由徐妙云亲手操持,并将这些处理得井井有条。

想起这些,朱棣微微动容,不由在心底发出一声轻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仿佛是有心灵感应般,藤蔓下的徐妙云抬起了头,正看见凝望着自己的朱棣,她不由得嫣然一笑,站了起来。

朱棣大步流星的走近,看着徐妙云手里那支铅笔笑道:

“看来这东西不错,你竟然也喜欢上了。”

徐妙云点点头:“这是妙锦特意从应天府送来的,不用墨汁,随用随放,而且还可以带在身上,允熥这孩子可真是心思巧妙。”

“巧妙是巧妙,就怕聪明过了头!”

朱棣拉着徐妙云坐下,看起来有些恼怒。

徐妙云愕然,有些不明白朱棣话里的意思。

朱棣叹了口气说道:“曹国公李景隆弹劾他私通军方首领,而且私造火器以通外夷,陛下已经命刑部将他带回应天府,估计此刻已经在回应府天的路上了。”

徐妙云啊的一声,惊的用手捂住了嘴巴,嘴里喃喃道:

“这,这怎么可能?”

“我也觉得不可能。”

朱棣摊了摊手,“可是他们都拿出了证据,由不得不信啊。”

“那妙锦怎么办?”

作为姐姐,徐妙云第一时间当然想到的是自己的妹妹,他盯着朱棣,一脸的惶急。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拍了拍安慰道:

“陛下尚未指婚,妙锦的婚事当另做打算。”

“可是那丫头早就在心里将自己嫁给了允熥。”

徐妙云叫道:“如果允熥出了什么事情,妙锦怕是会做出什么傻事来。”

朱棣揉了揉眉心,似乎也觉得这件事情十分棘手,沉吟道:

“有你大哥在,他自然会照看好妙锦,你也不必如此担心。”

“大哥?”

徐妙云呢喃道:“对啊,为何这么大的事情他都没有来信说起过?”

朱棣摇了摇头,随即笑道:“大哥他就是条老狐狸,他不来信必然有他的想法,我们就不必在这里杞人忧天了。”

徐妙云咬着嘴唇低头沉吟半晌,抬头说道:

“不行,我这就立刻给大哥写信,女孩子的心思他不懂,就怕妙锦一时想不通做出点傻事来。”

说完之后,她就站起身朝着书房走去。

朱棣望着徐妙云的背影,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微眯的眼睛里浮现出一股复杂的情绪来。

花园另一侧传来了一声轻咳,朱棣却并未转头。

这里是他的内府,除了那个光头的和尚,没人敢不经通报就贸然闯入的。

道衍身穿一件黑色的僧袍,缓步来到了朱德面前,微微躬身说道:

“他回京了。”

朱棣点了点头,带着一抹笑意问道;

“你说父皇会怎样对他?”

“不清楚。”

道衍自嘲般说道:“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猜得到呢?”

他的神情间透着一丝惋惜,更多的却是遗憾。

朱棣看着道衍:“你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不是不满意,只是觉得这世间若是少了朱允熥这样的棋手,甚是无趣。”

“对弈?”

朱棣哈哈大笑:“你真的以为他有资格和你对弈?”

道衍没有回答,只是在沉默中想起了当日朱允熥在佛堂里的那番话。

良久之后,他才黯然说道:“他说过,希望和我在战场上相见的。”

朱棣不屑的撇了撇嘴,哂笑道:“难道这时候你都还没想明白?”

他来回踱着步子,悠悠说道:“上次他来北平,必然是李善长那老家伙教他的,和你说的那些话不过是向我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站在朱允熥身后来。”

他顿住了脚步,有些责怪的看着道衍。

道衍眉眼低垂,勉强干笑道:“王爷说的甚是有理,是贫僧多虑了。”

朱棣点点头:“想来朵颜三卫这件事情也是李善长教他做的,只不过操之过急,又恰好被李景隆发现了。”

他伸了个懒腰,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道:“我们也只不过是在这火上添了一把柴而已。”

“可是这火却真的有点大了。”

道衍抬头笑道:“私造火器这一条还能勉强解释,但私通外夷可就罪无可赦了。”

朱棣叹了口气:“这件事情也真是巧合,若不是那人拿着图纸去找陶火龙,谁又知道会有这么一回事呢?”

“陶火龙?应该是陶成道的弟子吧?”

道衍脱口问道。

“除了他还会有谁?”

朱棣笑道:“陶成道的弟子遍布天下,这陶火龙正是工部的火器督造,想必是那人遇到了什么难题,找陶火龙求教,由此走漏了消息。”

道衍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但朱棣以前没说,他自然不会去问,此刻说及此事,不由微笑道:

“想必那陶火龙也是王爷的人了。”

“那是自然。”

朱棣颇有些自傲的说道:“火器乃我大明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陛下都十分重视,本王自然也是格外关心。”

听到这话,道衍释然,对于这位人物,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陶成道就是焦玉,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火器专家,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陶成道。

此人在鄱阳湖大战中一举成名,发明的火器成就了朱元璋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后被朱元璋授以万户,专营神机营。

看着道衍一副释然的样子,朱棣发出了一声感叹:

“可惜陶成道研究火器太过癫狂,竟然自制火箭,想要上天!”

这件事情在整个大明早就传为了笑谈,道衍当然知道,微笑着接口说道:

“是啊,他竟然在椅子下绑了四十七根火箭,手里拿着两只大风筝,让弟子点火。”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神情变得有些肃然,竟然带着一丝羡慕的口气说道:

“寻道者,殉道也。”

“一个人只要能寻找到心中的道,纵然是死,又何足道哉!”

朱棣似乎很赞同道衍的想法,点头道:

“所以他死了,从空中掉下来摔死了,不过他的弟子却是遍布天下,继续替他传道授业。”

道衍想了想,试探着问道:“可这件事情怎么会扯上了小三爷?”

“那人无意间对陶火龙说,火器是朱允熥发明的。”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拿出了一张图纸,有些兴奋的说道:

“据陶火龙说,这是一种极为厉害的连发装置,威力是如今大明火器的好几倍。”

他摇晃着手里的图纸,哈哈大笑道:“有了这种火器,我大明将士必能以一当十!”

道衍静静的看着朱棣,他自然知道朱棣为何会如此高兴,只是十分意外的是,朱允熥怎么竟然连火器也能发明?

他知道朱允熥是个小小发明家。

发明了铅笔,发明了香水,风油精,还发明了水泥,但如果还能发明火器,就实在有些妖孽了。

“小三爷还只是个孩子,要是假以时日,我估计他真能飞上天!”

道衍由衷说道。

“这孩子是聪明,可惜被那帮老家伙带偏了。”

朱棣笑道,似乎是在嘲笑李善长那群老家伙一般。

他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缓缓说道:

“应天府的暗子盯着与陶火龙接触的那人,却意外的在他的住处发现了一名倭国女子。”

“所以王爷只不过是在她要将这份图纸送出大明时,通知了浙江知州。”

道衍接口说道。

“但我没想到会在那人的住所里搜出朱允熥的亲笔信。”

朱棣盯着道衍,一字一句的说道:“最没想到的是,那名倭国女子竟然是天煞的人!”

看着朱棣那如刀一般的眼神,道衍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低声喃喃道:

“怎么可能,天煞都已经死了啊!”

朱棣摇了摇头:“你是否还记得,那日我们的人赶到的时候,天煞都已经死了,既然不知道是谁灭了天煞,又怎么敢肯定他们都死了呢?”

“王爷的意思是说.......”

“没错,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灭掉天煞的人一定和朱允熥有关系!”

朱棣十分肯定的说道:“只不过不知道他们为何要留下那名倭国女女。”

道衍沉默半晌,突然咯咯笑道:“如此甚好,她死了,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顺着她查找朱允熥遇刺的真相了。”

“真是如此吗?”

朱棣冷哼一声:“你似乎是忘记了一个人的存在。”

“舒先生!”

道衍失声叫道:“难道王爷想让这个人也消失?”

朱棣反问:“大师觉得呢?”

道衍却是一脸苦笑:“江湖只闻舒先生的大名,却很少能有人见到他。”

“连你也不能?”

道衍点了点头,却又立刻摇了摇头,苦涩说道:

“他从来都带着一副青铜面具,我只能从身材和声音里分辨出,他是一个中年男人。”

“无妨。”

朱棣目光冰冷,缓缓说道:“本王并不想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但一定想让他成为一个死人!”

说完这话,他便转身走出了花园。

道衍看着他的背影,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双目有些失神。

他呆立半晌,这才在嘴里喃喃说道:

“杀一个专门杀人的人,王爷他一定是在开玩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