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绣春刀开始崛起 > 第四十四章 犁庭扫穴,高歌猛进

从绣春刀开始崛起 第四十四章 犁庭扫穴,高歌猛进

作者:蜀三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22:45 来源:88小说

前段时间,皇太极主动派人前来锦州谈判,并提出一个条件,要求购买十门红夷大炮。

当初,袁崇焕固守锦州,全凭了红夷大炮方才轰退了试图攻城的后金兵。

也因此,红夷大炮一度被誉为大明朝的镇国神器。

直到后来运来了一批威力更强的新型火炮,这才开始逐步替换红夷大炮。

皇太极心知大明不可能卖新型火炮给他,故而提出购买淘汰下来的红夷大炮。

当时负责谈判的正是纪用。

也不知对方许了什么好处,纪用居然同意了。

赵率教得知后坚决不依,二人因此大吵了一架。

纪用的理由是对方也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以和为贵,彼此不相犯。

在纪用的坚持之下,最终还是卖了五门红夷大炮给后金。

听完后,许长安冲着赵率教道:“大将军请放心,此事,本侯一定会断个公道。”

“多谢侯爷!”

赵率教由衷拱了拱手。

他是个明白人,心知许长安多半会借此机会除掉纪由,以剪除魏忠贤的左膀右臂。

当日傍晚,赵率教带着一众亲信为许长安及其手下接风洗尘。

纪用不知何故又未到场。

这老家伙,一开始端架子未亲自出迎,后来想见许长安却吃了个闭门羹。

估计,怕来了讨个没趣,干脆避而不见。

次日一早。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纪宅门外。

守门的吓了一大跳,赶紧冲进内院禀报。

“纪公公,不好了……”

门外。

裴纶大声喝令:“把宅子围起来,一个人都不许放走。”

“是!”

一众手下齐齐应声。

宅内,纪由一副尚未睡醒的样子,瞪着惺忪的睡眼,一脸惊讶:“什么?锦衣内卫把宅子包围了?”

“是的公公,怕是有百十号人。”

“反了反了!”

纪由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副气急败坏的神态。

主要还是因为平日里颐指气使惯了,总认为在辽东他就是土皇帝,没人治得了他。

结果,刚穿好衣服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打斗声、怒骂声、惨叫声……

“所有人听着,我等奉征辽总兵大人前来捉拿辽东镇守太监纪由,凡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大胆!”

纪由脑子一热,直接冲了出去。

再说,人都冲进院子里了,他想跑也跑不了。

“你们好大的胆子,咱家乃是辽家镇守太监……”

裴纶一脸讥讽道:“知道你是太监,不用再刻意强调一次,把这死太监抓起来!”

“是!”

几个锦衣内卫当即冲上前去。

纪由身边的几个手下犹豫了一会,终于纷纷弃械投降。

毕竟,院子里已经躺了七八具尸首。

显然,这是动真格的,而不是恐吓。

既如此,他们没有理由再为纪由卖命。

“你们好大的胆子,放开咱家……咱家是辽东镇守太监,你们凭什么抓咱家?”

番茄小说网

“带回去!”

不久后,一则消息迅速传遍全城,引起了一片轰动。

“纪公公被抓了。”

“听说要当着所有守城官兵的面斩首……”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

晌午时分,纪由被带到了校场中间,四周围满了守城将士以及锦衣内卫。

外围,则站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

看着五花大绑的纪由,赵率教不由一脸欣慰。

毕竟,他忍这老家伙很久了,偏又奈何不得,如今总算有人替他出头。

“纪由,你可知罪?”

许长安大声喝问。

“咱家何罪之有?姓许的,别以为你是个侯爷就能滥用私刑,魏公公还有皇上一定放过你。”

许长安不由笑了笑:“就凭你刚才说的这句话便该死,竟将魏公公放在皇上前面。”

“你……”

“纪由,你身为辽东镇守太监,不思为朝廷效力,克扣军饷、私征赋税、残害百姓、打压将士、动摇军心。

更荒谬的是,竟以谈判为由与敌军私通,给后金提供火炮,万死不足以蔽其辜……”

“血口喷人,许侯爷,警告你不许胡来,否则皇上定然饶不了你!”

这家伙终于机智了一回,没提魏公公。

但,又有什么鸟用?

“本侯受皇上重托,提点为征辽总兵,有先斩后奏之权。来人,将纪由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遵命!”

靳一川应声拔出绣春刀,大步走了上去。

纪由惊魂魄散,大声嘶吼:“姓许的,许长安,你敢……”

“休!”

靳一川重重挥刀。

“砰!”

血光飞溅,人头落地。

眼见着纪由真的被斩,一众百姓顿时沸腾起来。

“好!”

“斩的好!”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还有不少百姓热泪盈眶,纷纷跪下磕谢。

斩了纪由之后,许长安方才命人往京城送了一份奏折,讲明斩纪由的缘由。

随后,又开始清理纪由手下的一众余党,查没纪由的家产,该弥补百姓的便弥补,余下的一律充公。

……

消息传回京城之后,魏忠贤肺都快气炸了。

纪由给他的传书他已经收到了,正在想办法如何替纪由开脱。

毕竟,他亲自派去辽东当镇守太监的人,自然是相当信任与重用的。

却没料许长安下手竟如此之快,还没等他来得及有所动作,便已经斩了纪由。

换作是旁人,他恐怕直接就派东厂去抓人去了。

但,许长安乃是锦衣内卫指挥使、堂堂侯爵,同时又是皇上钦点的征辽总兵。

故而,魏忠贤倒也不敢胡来,只能怒气冲冲跑去找皇上告黑状。

“皇上,小臣要参奏长安侯……”

没等魏忠贤开口道出缘由,熹宗主动道:“魏公公指的是长安侯斩首纪由一事?”

“正是!皇上,纪由乃是辽东镇守太监,肩负着督军重任。

长安侯胆大包天,竟擅自斩了纪由。如若边军因此而闹出什么乱子,后果不堪设想。”

熹宗轻描澹写道:“魏公公多虑了。”

“可是皇上……”

“魏公公,纪由乃是你一力举荐的。你可知,他都做了一些什么事?”

“这……”

“欺压百姓、私收赋税这些事且不说,私售红夷大炮给后金,这件事,朕怎么没听魏公公讲过?”

“皇上……”

一听皇上语气不对,魏忠贤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辩解。

“皇上,此事小臣真的不知,一定是那厮擅作主张。”

他不知才怪,只是不敢当面承认罢了。

熹宗冷冷道:“你不知最好。纪由身为镇守太监,竟私售火炮给敌方,就凭这一点,抄家灭族都不为过。”

“是是是……”

“魏公公还有什么要参的?”

“小臣……小臣……没有了……”

“下去吧。”

“是!”

魏忠贤灰熘熘告退而去。

一出大殿,眼中却掠出一丝阴冷的光。

他已经意识到了一种危机。

纪由这件事,皇上不仅没有责罚许长安的意思,反倒还在隐晦地警告他。

这说明,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已经越来越低。

而这一切,都是许长安一手导致的。

就这么认输,魏忠贤自然不甘心。

毕竟,他可是九千九百岁,只比皇上少一百岁。

回到家里,客氏一见魏忠贤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下意识问:“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纪由的事。不,是因为姓许的那小子。”

客氏叹了一声:“这小子步步紧逼,再这样下去,咱们怕是无路可走了。”

魏忠贤恨恨道:“如果这次征伐辽东真让那小子得逞,咱们恐怕是真的奈何不了他。”

“那怎么办?”

魏忠贤的眼中掠过一丝疯狂的光芒:“如今之计,也只能背水一战!”

……

辽东。

后金一方进入了全面战备状态。

在皇太极的号令之下,女真部落八旗“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兵马纷纷奔赴都城驻防。

后金的都城乃是沉阳城。

在许长安的前世,皇太极废除了旧有族名,定族名为“满洲”。

次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将沉阳尊为盛京城。

不过现在,这一切恐怕不太可能发生了。

八旗兵的制度与大明的囤田制度差不多,丁壮平时皆民,战时皆兵,

只不过,相比大明的囤田军户,八旗兵的战斗力可就强悍太多了。

这是因为,女真人乃是游牧民族,民风彪悍,大多数人乃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从小便擅长骑射。

正如当年的成吉思汗,率领着闪电一般的蒙古骑兵纵横万里,一直打到欧洲。

对于大明军队来说,这是不可想像的。

毕竟,大明军队一出征便浩浩荡荡,粮草运输便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蒙古骑兵不需要携带粮草,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粮仓,也就是以战养战之法。

女真人也采用了以战养战这一套,骑兵来去如风,讲究速战速决。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算是一种特种作战的雏形。

也正是因为如此,方才屡屡以少胜多,打得大明军队士气低落,以至于不敢再正面抗衡,只能不断地加固城墙防守。

但这一次,双方局势却发生了一个颠覆。

进攻一方是大明,后金变成了防守一方。

这,也正是许长安采取的策略。

从京城出发之际,他就没急着行军,一直不急不缓。

到了锦州之后也没急着率兵征伐,在城中足足待了七八天,美名其曰养精蓄锐。

其实,这是故意给皇太极时间调兵回防。

许长安相信皇太极绝对没胆子前来攻打锦州。

毕竟,之前就没攻下来,更不要说现在他还率了五千兵马驻扎在城里。

这日上午,许长安终于率部浩浩荡荡离开锦州,一路往东行进。

他将队伍分成了左、中、右三路,分头攻打沿途的八旗部落、关卡、马场、城池等等。

这一次,许长安可不怕后金再玩什么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打法。

一来,除了主力部队之外,他还派出了一百多名精锐,分头去搜寻以及歼灭敌方的斥候。

如此一来,对于后金一方的情报收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来,在锦州休养之际,许长安已经秘密派人潜往沉阳一带,搜集敌方动态并及时回传。

根据回传的消息,后金主力军已经陆陆续续抵达沉阳城。

没有了主力军的阻扰,沿途还有谁能阻挡许长安一行人马的攻势?

别说一路人马一千多近两千,哪算只有一百来号人,也能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后金最大的依仗乃是彪悍的骑兵,与大明的常规军队作战,的确占据极大优势。

但是,骑兵再快,能快得过炮弹?快得过子弹?快得过火箭?

更不要说,还有什么轰天雷、火焰弹、连发弩箭什么的。

不说别的,单说轰天雷,对于骑兵来说就是一大噩梦。

一枚轰天雷扔过去,不仅人仰马翻,而且巨大的动静也会令得战马受惊,导致队伍变得一片混乱。

搞不好没被炸死,却被摔死或踩踏而死。

一路上,三路人马堪称催枯拉朽、犁庭扫穴,一路高歌勐进。

此行,许长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取了以战养战的打法。

如此一来,便不用携带粮草,方便行军。

短短十余日,三路人马已经挺进了四百余里,距离沉阳城越来越近,吓得皇太极一行人坐立难安,成天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眼下里的局势,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抉择。

因为,这一次他们将要面对的并非大明朝的普通军队,而是威名赫赫的锦衣内卫。

对于锦衣内卫的战斗力,以及大明朝的新型火器,皇太极还是了解一些的。

虽然没有正面交过手,但那些倭寇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不是被锦衣内卫打怕了,那些倭寇也不至于流窜到高丽,流窜到辽东来找他谈合作。

八旗旗主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主动出击,有的主张以守为攻,有的则主张派精锐骑兵半夜偷袭。

商量来,商量去,意见始终难以统一。

就连一向果断的皇太极,这一次也难以下决断。

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仗一旦输了,便永远没有崛起的机会了。

结果,令皇太极一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眼见着许长安一行三路人马即将汇合到一起,兵临城下之际。

一夜之间,其中两路人马似乎突然凭空消失。

皇太极大吃一惊,急急增派斥候紧急搜寻明军行踪……

……

【祝各位书友大大国庆佳节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