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武媚娘将一哭二闹三上吊,玩的炉火纯青。
也不知道从哪儿变出来一条三尺白绫。
哭着闹着非要当着李治的面上吊自杀。
这让李治郁闷的。
当看到武媚娘的第一眼,就是想欢愉一番。
却不料引来了一团烦恼心。
“媚娘,何出此言啊,朕宠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要杀你呢?”
李治也被搞蒙圈了。
自从穿越以来,几乎李治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武媚娘着想。
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加快武媚娘称帝的节奏。
让他在有生之年可以亲眼看到武则天登基的那一刻。
到时候李治就可以颐养天年,痛痛快快的享受余下人生的美好时光。
“陛下您让武敏之谎称水泥乃本宫传授之物,可以抵挡一遇百年的洪灾。”
“可如今渭水决堤,殃及百姓,臣妾罪在不赦,您还是让臣妾了解了吧。”
武媚娘哭哭啼啼的非要自裁,这才让李治明白过来。
原来武媚娘担心的是殃及池鱼啊。
怎么可能呢,水泥可都是验证过的,不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决堤事件啊。
“媚娘勿忧,待朕亲自去查看一番。”
李治就不信了,这么大的工程,耗费钱粮无数,才制造出来的量产的水泥。
怎么可能说溃堤就溃堤了呢。
一定是有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破坏。
越想越气的李治还没有走出大明宫呢,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人声鼎沸的声音。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
李治也有些慌乱,这里可是皇城。
外面再不济也是京城,如果连长安都被大水灌溉的话,渭水两岸又改成了什么样子?
“回禀陛下,渭水决堤,百姓苦不堪言啊。”
李治急忙冒着大雨出宫查看情况。
大明宫外地势更低一些,此时早已经大水漫过了民居窗户以上。
放眼望去,城内没有一块干燥可以下脚的地方。
老百姓们就是做饭填饱肚子都成了奢望。
无奈之下,只能爬到房顶,端着锅灶勉强维持温饱。
“这这,怎么会这样?”
李治也是大感意外,水泥居然还会闯祸?
“喧武敏之。”
李治一定要查明到底是什么愿意造成了这个不可收拾的残局。
“回禀陛下,武敏之正在渭水大堤巡视,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带走了。”
就连武敏之都被大水冲走了,足可见并非是武敏之的责任。
如今生死未卜,李治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如此之大的水患,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埋单,否则的话无法向天下交代啊。
但是决不能让武敏之背锅,这样的话,就会毁了李治苦心经营的局面。
武敏之倒了,岂不是意味着武媚娘也要跟着收到牵连。
“找船来,朕要亲临渭水河岸体察民情。”
李治坐不住了,自己距离大限之日还有多少时间。
趁着头疼病还在控制范围之内,必须要抓紧时间办事。
否则的话,只能按着历史的宿命继续轮回。
李治不甘心啊,既然上天给了他一个重来的机会,怎么也要抓住才行啊。
宫船居然都从河岸码头开了过来。
“媚娘,你驻守东宫,辅佐太子,负责一切突发事件的全权处理。”
在李治看来,此去渭水危机重重,万一武媚娘有什么闪失的话,自己岂不要跟着遭殃。
而且还给了武媚娘生杀大权,可谓是极为看重武媚娘的能力。
可是武媚娘却不这么看。
很明显这是李治摆脱武媚娘的监视,自行行事去了。
“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
武媚娘还在做着最后的抗争。
还想进一步的窥探李治的内心独白。
不过时间没有给武媚娘这个机会。
李治早已经登上了龙船,朝着渭水乘风破浪而去。
沿途全都是受灾的老百姓。
拖儿带女,哭哭啼啼。
“都是妖后作乱,谎骗陛下,弄出来什么水泥,搞得大堤溃坝,殃及百姓。”
“可不是咋的,倘若没有水泥,兴许还能坚持几日。”
“这话说的不假,正因为水泥作祟,大堤被洪水冲的稀碎。”
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内心的不满。
不管是天灾也好,**也罢,反正遭难的是老百姓。
他们只好把内心的不满寻找一个发泄点。
正好王后的水泥成了背锅侠。
不过事实上还真的是因为水泥的原因,造成了溃坝的罪魁祸首。
本来武敏之根本就不懂水泥是啥玩意,只是按着李治给的方子,照方抓药。
生产出来的泥沙配合并没有固定的方子。
这也是李治唯一的败笔,让武敏之精心调配之下,寻找最佳的配方。
武敏之也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怠慢。
没日没夜的研究,还真的弄出来了可以让水泥凝固成型,而且还能坚硬无比的配方。
生产出来之后,果然坚硬如铁。
为此李治还特别的奖赏了一番,惹得朝臣多有不满。
可是李治和武敏之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这种配方的水泥是暴露在空气之中凝固成型的。
但是更多的堤坝可都是被淹没在水中。
要想也在水中凝固成型的话,需要更加严肃的配方比例。
这也是导致大坝溃堤的一个重要原因。
龙船之上。
“陛下,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如今事实胜于雄辩,皇后整出来的幺蛾子就是罪魁祸首。”
右仆射直接向皇后宣战了。
直言不讳的指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皇后娘娘。
“臣等附议。”
下着大雨,全身都被淋得湿漉漉的群臣,还在不遗余力的倒武。
“闭嘴,现在重要的是如何赈灾,如何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而不是在这里斗嘴。”
李治震怒,怒斥了这群人。
群臣也都知道如今确实应该赈灾,救助那些被洪水冲毁了家园的老百姓。
“陛下圣明,仁德之心深入人心,臣等自愧不如。”
马屁精们刚刚扁完了皇后,又开始拍皇帝的马屁。
于是乎,在李治的带领下,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救灾运动。
被洪水围困的老百姓,似乎看到了希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的仁慈和功德必将名垂千古,传颂万世。”
李治郁闷,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