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非主流清穿 > 瞎猫碰上死耗子

非主流清穿 瞎猫碰上死耗子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10:53:12 来源:88小说

{shukej}看小说就去……书@客~居&

看小说就去)书~客*居……看最新章节最快更新shu ke j

“你这一身的汗,是又淘气去了?”淑嘉拎着着本,斜眼看着她家小儿子。{shukej}看小说就去……书@客~居&

弘早今年八(虚)岁,早已入学读书,便是弓马也习得有些模样了。嘿嘿笑了两声,弘早颇为兴奋地道:“儿子跟着汗阿玛演武去了!戴师傅造的新火炮真是好玩!”

淑嘉一脸黑线,这件事情她是知道的。胤礽前两天提过一句:“戴梓新督造的火炮已经铸好了一批,先试射过了,报说比旧有的还要好些,我这两天要亲自去看看。把弘旦他们几个都带上,也好开开眼。”

当时淑嘉没想到胤礽对于火器会是这样重视,不由试探地问道:“你这是要用火炮来做什么呢?”在这国家挺缺钱的时候,他还能拨出钱来铸炮?军火从来都是个耗钱的行当,武器研发尤其如此。知道他算是比较重视科技的“开明人士”,也断想不到在这个时候他还能支持坚持研发改进武器。

胤礽心比黄莲苦:“自是用来演武,”国家要打仗这样的事情,他还是没有跟老婆说太多,顺口又说了一句,“必先利其器。”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统治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他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一点疏忽,却也敌不过本民族武力值的退化、掩不去人口基数还少的事实。

他一点也不想等到策妄阿喇布坦效法乃叔,打到了蒙古诸旗盟的地盘儿,兵锋直指北京的时候再仓促应战。他是想把战场推得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八旗兵的综合实力问题。

眼下八旗兵虽在诸如杭州等地有驻守,但是全国的武装力量构成里,纯汉族士兵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了。这样不好,很不好,很容易影响到大清统治,如果出兵,还是要以八旗兵为重要依托。

无奈这些家伙的战斗力一直在滑坡。还没入关的时候,生活清苦了,跨上马挽上弓抄起家伙或抢劫南方邻居或是去打猎补贴家用,那是不用集训胜似训练,简直就是一直睡在寒玉床上练内功。入了关,大家算是过上好日子了,不用干活就有饭吃,有了差使还能揩点油水,纵使皇帝一直在强调大家是马上民族骑射不可丢,八旗子弟还是越来越纨绔化了。

加上吃空饷等**事件,如果穿越大神把现在的八旗拉过去跟崇祯时期的普通明军打,也高明不了太多,要是碰上李自成的农民军,估计不太够人家收拾的,要是碰上关辽铁骑,那是肯定不够人家砍的。但是,现在又非用他们不可——统治基础啊!如果有一天,剿匪御敌要依靠汉人组成的部队,这大清的统治也就快要走到尽头了。

可是这策妄阿喇布坦又不能不对付,现在兵部的允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区区一策妄阿喇布坦不足为虑,眼下可忧者,乃是他扣了拉藏汗的儿子(前文有述)。西藏苦寒贫脊,得之于朝廷并无多大益处,然而却有两位活佛,朝廷不得不管了!”

拉藏汗对朝廷算是有功的,他入藏干掉了对朝廷不友好的第巴,并且乐于把“假喇嘛”递解进京(虽然半道儿上仓央嘉措就下落不明了),最后算是控制了西藏。

西藏对朝廷来说,还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西藏两大活佛——达-赖与班禅。这两位要仅仅是西藏政教合一的领袖也就罢了,要命的是,他们不但是藏人的主宰,青海、蒙古乃至于满洲,从西北到东北,多少信奉喇嘛教的人都把他们当半个神来供奉,皇帝的话可以不听,活佛的话一定要信。要是策妄阿喇布坦挟拉藏汗之子入藏,进而控制了两大活佛,蒙古还会不会是朝廷的盟友可就说不准了,所以朝廷必须把西藏给控制住。

一旦策妄阿喇布坦有异动,他的第一步估计就是要入藏,挟吞并全藏之势往前推进。这就给朝廷提出了一个大难题:怎么打?不说西藏了,单是青海,那样的海拔高度,“自然风光很好、地理条件恶劣”,士兵扛得住么?

不能大用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绿营等汉军,更不能全拿蒙古诸王打头阵不是?葛尔丹作乱的时候,蒙古亲贵们难说有没有墙头草的行为啊!

痛定思痛,胤礽只好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了。康熙亲征的时候,面对葛尔丹的驼城,众将士颇有一种“狗咬王八无处下口”的感觉,还是大炮建了奇功,直接轰开了驼城,这才有了那一场大捷。

撕不开人家的乌龟壳,那就轰开吧!自家骑兵比起准噶尔人于骑射上有差距,那就用先进武器来填平!

只是这样的苦果子胤礽颇为硬气地死扛着不跟老婆说,不想折了男人的颜面——把国家、军队治理成这样,真是让人脸红。{shukej}看小说就去……书_客@居!

淑嘉却没想那么多,她只猜到了要用兵。胤礽的话形同明示:国家要打仗了。对比着前一阵子胤礽、弘旦等透露出来的消息,估计就是跟准噶尔打。淑嘉还是恶补了一点准噶尔知识的,知道他们堪称劲敌,心道,多一分实力就多一分把握,这样倒是不坏,如果朝廷尝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愿意发展这一块儿还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淑嘉连声称善:“战前多准备,打仗的时候就少伤亡。”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才是明智的做法么。

胤礽唯有苦笑。

淑嘉对胤礽重视火器又愿意运用到战争中,是相当支持的,奈何她帮不上什么忙,什么运动原理啊、火药制作方法啊、枪炮结构啊她统统地没有研究,只能从言语上鼓励一二。

眼下看儿子居然把这战争杀器的演示当“玩”,真是哭笑不得。想说两句大道理呢,又不想扼杀了小孩子对火器的兴趣。她家的小孩子的兴趣,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门科学的发展的。

戳了戳弘早的额头,笑骂:“就知道玩!放炮的声音可不小,没震着你吧?”

弘早大乐:“没有!儿子一点儿也不怕!戴师傅叫我们掩住耳朵的,其实我们离得远,没掩住也没事儿。”

“所以你就没掩住,还叫吓了一跳。”

“您怎么知道的?”

淑嘉无奈,你自己说的啊,什么叫“没掩住也没事儿”?

红袖亲自打了水来,给弘旦洗脸。弘旦的乳母自他上学之后就打发回家了,身边的太监看看情形,连忙上来捧着脸盆。红袖给弘旦擦着脸,他还不老实:“有日子没见着姑姑了,姑姑做什么去了啊?”

红袖是奉命去东宫检查、襄助准备东宫大婚去的,亦笑盈盈地道:“主子娘娘打发奴才办差去了。”

擦过了脸,弘旦呲牙一笑:“额娘~”

淑嘉心知他有事儿要求,还是不太正经的事儿。

果然。

“额娘~听说……大内有手铳?”

“……你要做什么?”

当然是要讨来玩了。

“不成,刀箭无眼。”哪家会给七岁的娃娃配手枪啊?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

—————————————————————————————————————————

坤宁宫里,弘早磨着他额娘,希望撞个木钟讨热兵器来玩。

乾清宫里,弘旦被他爹扣下来也是讨论热兵器的问题。

乾清宫里的气氛比坤宁宫里要热闹许多,今天的火炮试射非常成功,戴梓人老手艺却越发精进了。火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准确度又或者是杀伤力都有大幅提高,靶场内一片狼籍。

诸皇子、诸王、兵部、各旗都统等齐心协力,猛拍皇帝马屁。

胤礽面带笑容:“这也是戴梓的本事。先记你一功!”说完就赏了戴梓银千两,再加一个双眼花翎。戴梓连忙谢恩。

胤礽挥挥手,让他站到一边,看诸王大臣没别的要说的了,挥退了大部分人,留下一些知道机密事情的,继续讨论。

后被划入兵部的允俄道:“看今天这些炮,策妄阿喇布坦一准讨不了便宜。”

允祥也很高兴:“当年先帝亲征,我只恨自己年纪小,没得亲历。如今能看到威武将军再显神威,也是了却一桩憾事了。”

胤礽听着他这暗示性地请战的话,没接这个茬儿,反而对戴梓道:“朕看你今天似有不适(连日研究督造武器累的),拔两个太监去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再叫几个人跟着你打下手。”说干就干,让内务府择两个太监去伺候戴梓,又命于旗内择聪明伶俐又喜欢这类学问的年轻弟子跟随。

正好,淑娴那个跟着戴梓上过学的儿子被留在京里上旗内官学,胤礽大笔一挥:“他原也是你的弟子,现在也还跟着你。”

戴梓完成了一项大任务,很累也很满足,连连推辞胤礽的“大恩典”,派太监来照顾他像什么话呢?胤礽笑道:“你不必推辞,我还有事要你做呢。”

他还有一层担心,这个“科学技术”目前还很悬。{shukej}看小说就去……书_客@居!当年用的大炮还是戴梓流放前造的==,最近这么些年于武器上一直没啥改进,戴老头七、八十岁了,谁知道他还能活几天?不用他,怕他死了,这门手艺失传,不能再为自己应急;用他,真怕把这老家伙给累死==!所以派人好好伺候着,又派旗下弟子去学习借鉴。

戴梓只得应命,他老人家是读书人,造火器固然是爱好,他还是颇为喜欢治河,无奈皇帝不用他来治平,偏用他来定乱。

雍王一直不言声,此时方道:“这火炮要造多少门?最终花费要多少?如何运到前线?什么时候用?路上有损耗怎么办?还有火药,这是个危险的东西。”

一众君臣这才冷静了下来,胤礽就问戴梓:“大炮易损么?”

戴梓心说,越是精密的东西就越怕摔,他在这大炮的结构上略作了调整,是比以往娇贵了些,但是也不用太担心,就是火药运输确实吃力。当下如实回答,又再次汇报了大炮的各种数据。

这些炮里有大有小,重量不一,有些小炮运输就比较方便,大一点的很是沉重,对道路运输的要求相对要高。

众人又就这些作了深入的讨论,都是对热兵器知识一知半解的人,真正的行家就戴梓一个。戴老头儿受到了聚光灯的扫瞄,饶是他饱经风霜心情已经很淡定了,还是被看出了一身汗来。

“旁的尤可,”戴梓很专业地说,“还须防着炸膛。”

炸膛这样的事故在现代军械里已经不算很常见了,但是在眼下这个时代,还是个大难题。现在的热兵器虽已有了雏形,但还是颇为原始的火绳 前膛 现装火药,用的时候大多是要操作人员现填装,装进火药、铁丸、碎石等物,然后点火,这是真的拿火去点,如果不幸风太大,把手里的火折子吹灭了,后果就请自行想像。装得少了,打不远,装得多了,就炸膛。还有炮管,材料的限制,在来回摩擦之下,很容易发热,然后爆掉。

这样的大炮,炸掉了就是一大笔钱外加几条人命,如果炮管旁边正好还有点儿火药,那就是连锁反应。

可是不用又不行!

还有运输,这是显而易见的,一门炮,重的上千斤,轻的也上百斤,怎么搬运?上了战场也不够灵活机动,即使每门炮都配了车。

所以胤礽要戴梓做的事情就是:接着督造督造手铳,以便配合使用。准噶尔的军队里也有少量火器在使用,但是他们的骑射功夫确是比现在的八旗要强。克制骑兵的利器,一般有重甲步兵等以吨位取胜的,还有绊马索、陷坑等以阴险取胜的,另一个就是远程打击了。清兵早已不普遍配重甲,宽阔地决战绊马索一类作用也有限。就剩远程打击了,弓箭还比不上人家,只好手铳。

戴梓面临巨大的压力,老头子也留了个心眼,小心地把难题说了出来,缀了一句:“老臣自当尽力。”如果效果不好您可不能怪我。能让这位顶级专家犯难,还是因为此时火器制造研发水平不高,基础太差。

实际上,此时的军队没有普遍配上手铳,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使用不方便!首先,射程不够远,差一点的手铳甚至不如长弓。其次,准头不够,这时候的手铳普通没有准星概念。最后,填装不方便,费时,打完一轮,弹药没装好,骑兵杀到眼前,把枪手砍死了。戴老头儿是有个关于最后一条的发明,但是那个对于制造的工艺水平要求比较高,家伙也太沉了,不太方便携带,造价也不便宜。

这也是胤礽要戴梓“督造”的原因,去改进吧。

这事又与火器营相关,庆德也参与其中了。听说要给他的部下换上先进装备,戴梓造火器的本事又是今天亲眼看到的,他乐得笑开了花。拍着胸脯保证:“奴才一定不辜负了这些好东西。”对西边用兵是必须的,到时候谁的准备好,谁立功的机会就大!

————————————————————————————————————————

淑嘉在翻着把手铳来回看。弘早讨要了半天,淑嘉还是不放心把这样的凶器交给他:“哪有把这样的凶器给小孩子的?”

“弓箭也算是凶器了,儿子还不是天天玩?”

“……”被说哑口无言的母亲决定**,赶走了儿子。

弘早走后,淑嘉却被他勾起了兴趣,从库里把手铳给弄了来研究。以她有限的知识来看,这把手铳很是精美,就是技术不够先进。她没敢往里面填火药,就是翻来覆去一看——这前膛枪真是原始!

正在看着,外面响起了轻轻的口哨声。坤宁宫门口当然有站岗的,更兼门前一片平坦,老远就看到皇帝过来了。淑嘉放下手中的火铳,起身相迎。

胤礽开了一天的会,说的就是这东西,到了老婆这里,又见着了这个。倒把他吓了一跳:“你仔细着点儿,这比刀箭还不长眼。”花了一个小时讨论种种炸膛事故,他颇为心惊。

“没装火药呢。”

“幸亏没装!你怎么弄起这个来了?”地球仪不够你玩的么?

“你还埋怨起我来了!你今天带着这帮小子闹腾什么了?大老远的就能听到那声儿,打闷雷似的。弄得弘早回来跟我闹,非要一支手铳不可!”

“……”儿子要玩手铳倒不是不可以接受,皇帝很是性别歧视地唾弃老婆,“他再长大一点儿我自然要让他学,你就不要弄这东西了,仔细伤着了你!”

淑嘉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我才不会不小心呢,我就是拿来看看。”

“这样能看出什么来?”胤礽开始吓唬老婆,把戴老先生说过的炸膛知识又翻了出来:“火药装得多了,会炸膛……你别对着枪口看啊!”他就说了,危险武器不能给老婆拿!

淑嘉放下手铳:“你说得这样危险,我就更不能给孩子玩这个了,怪可惜的。”

胤礽道:“他总是要学一点的,装药的时候小心些就是了。”

淑嘉把玩着手铳,在东宫的时候库里就有这东西,只是碍于情势她不好拿出来“研究”。现在倒是没有太多忌讳了,刚刚看出一点门道来,试着道:“从前头塞火药也太吃力了,还费时费功,不如从后头这儿……”

一顿,她想起来了,后世的子弹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不管**共军,美帝苏修,大家用的都是后膛枪,而且用的是子弹!是一颗一颗装好了的铜壳子弹!压进弹夹就能扣板机,不用你眯着眼睛跟药店伙计称砒霜似的掂量!

后膛枪是没指望了,不是这把火药分成临界用量内的一小份一小份,省去临时添装的麻烦,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炸膛的危险。

“你怎么了?”胤礽碰碰老婆的胳膊。

淑嘉一脸兴奋地抓着胤礽的袖子:“我想到了!”

“嘎?”

“怕什么炸膛啊?先把火药称出来,一份子有多少不会炸膛就弄多少,省得临时手忙脚乱的。”可惜她不懂怎么造子弹。真是失败,人家穿越众能以一己之力造火药、开工厂弄工业革命,她只知道分火药。

胤礽不由一拍桌子:“这个好,”然后哼哼道,“还真让你看出些门道来了。”

淑嘉哭笑不得又有些心虚,这不是她看出来的门道啊。

胤礽当面鄙视了一下老婆,背过脸去还是很得瑟地显摆起这个定装弹药来了,隐去了老婆的名字,只问戴梓:“我听有人说,可以把火药预先称成小份儿……”

戴梓细听了胤礽的说法,马上理解了其中的精髓,受此启发,戴梓还想到了连火药带弹丸一块儿分装,这就是枪炮史上比较大的一次变革——定装弹药。炮弹或许不行,用来给手铳造子弹,还是有很大可行性的。

胤礽一看有门儿,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这弹药能从炮管的后面装么?”说完自己又笑了,分明不行么。当时整个炮管后面是密封的!

戴梓却受了启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非常高兴地表示,他继续表示要回去研究研究。

留下胤礽有些目瞪口呆地想:瞎猫还真能碰上死耗子啊?!于是他又多了一句嘴:“装上准星儿呢?”

不管怎么说吧,我们极度不像穿越者的穿越者终于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作出了一点微弱的贡献了,代价是被胤礽很稀奇地看了好几天。在胤礽的观点里,老婆治家有一套、办理内务很可靠、学问上头也有可取之处,这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这个兵器研究么……就有些稀奇了。

看得淑嘉把他的大头推了好几回。

胤礽在老婆那里换了两个暴栗子,跑回乾清宫里继续开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咱们的装备什么时候能够就位,策妄阿喇布坦什么时候会出兵,以及——我们能不能提前行动?

结果遭到了一致反对。

胤礽本性上是个随性的人,骨子里很有些浪漫细胞、文人心绪,说得好听一点,是有一点魏晋风流的影子。简单地说,在不受压制的情况下,想起一出是一出。

原本是准备不足的,现在听了户部的汇报,道是即使没有摊丁入亩,由于盐政改革的开始,现在就能看出来盐税比去年同季度高出了两成。看来钱是有着落了,至少这场仗的军费有了。

又因为兵力与武器的原因有戴老头子在,战斗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胤礽就在想:我们能不能先下手为强?“拉藏汗病得不轻,手下人心惶惶,策妄阿喇布坦亦是枭雄,真要有心发难,必是迅雷不及掩耳。朝廷接到军报再调度,已失先机!”

话一出口,又遭到了无情的反对。

马齐问:“出师无名,如之奈何?”你没有正当理由就动手,那就不是你讨伐侵占别人地盘的策妄阿喇布坦了,等着策妄阿喇布坦同学来讨伐你吧!

雍王抿紧了嘴唇:“在哪里开战?补给要怎么送?”

本来很热心一战的允俄、允祥也问:“蒙古诸王那里怎么交代?”是的,满蒙联盟,你假道灭虢,也要给个理由。

胤礽默。他是挺着急的,他的统治重心还是中原大地、大江南北,现在这片财赋之地急需改革,却被一场必然要来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来的战争给拖住了!他想把这场战争给提前解决提,一心一意搞他的内政改革,国富民也能吃饱饭不造反不再捧出个朱三太子来。

一经反对,他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知道了。”赶紧歪楼,又说起了公主下嫁的事情。

两位公主的嫁事是已经定好了的,定下之后内务府就开始忙活了,做衣服、造仪仗、建宅子、备嫁妆。大公主下嫁,钦天监择的吉日是今年秋九月末,时间略有些紧。眼下要做的就是择送亲的人。

通常情况下,公主与额驸是在京中成婚,然后再一起返回旗地。回的时候由皇子或宗室相送。康熙儿子多,担任送亲任务的基本上都是皇子,胤礽看了他四弟一眼,沉吟道:“叫弘晰往送公主。”

雍王耳朵跳了一下,算是放下心来了。他现在揽着一摊子的事儿,委实走不开,弘晰这个人选还是不错的。

胤礽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弘晰毕竟年轻,还是敦郡王领头儿,弘晰为副吧。”

允俄心中一喜,这是战前踩点儿。虽然仗不一定在那里打,不过这一路上观察观察沿路形势也是好的。

二公主成婚的日子比大公主略晚,由于大战在即,胤礽也是急于把这战事抹平,二公主的婚期是在她姐姐婚后一个月。正好大公主启程返回旗地之前还能喝上妹妹的喜酒,而二公主的送亲人就是目前挺闲的允佑领着他的侄孙讷尔苏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好,我又回来了。病了几天,深刻理解了什么叫生不如死tt

检讨一下,要爱惜身体,认真吃饭,早睡早起。

接下来会慢慢恢复更新。

认真想了想,下面的话还是要说出来。

关于这几天没有更新的时候出现的某些脑补功能强大的留言,坦白说,我很不喜欢。尤其在病得七死八活的时候,看到类似猜测,真是不利养病。

我也追文,在一些文的有话说里看到作者自述近况与大家交流,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脑补,不知道是我说话有歧义还是什么原因,却让大家脑补成这样。

如果只是就某一问题闲聊,也没什么,只是话题幅射到渐渐超出底线了。我认真想了一想,还是及时出来制止一下比较好。

关于本人个人问题的八卦,希望能够到此为止了。没有发生的事情,还是不要去谣传比较厚道,我不希望再看到类似的讨论了。

在此检讨,我自己有责任,不应该拿这些话题来交流,实在是东施效颦,让大家见笑了。

**改版之后,这个版块叫“关于本章还有话说”。我想我应该遵守这个规定了,以后还是不说文以外的废话比较有利于健康。对于给大家造成的不变,在此深表抱歉。

看小说就去)书~客*居……看最新章节最快更新shu ke j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