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非主流清穿 > 纷纷扰扰未盖棺

非主流清穿 纷纷扰扰未盖棺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10:53:12 来源:88小说

看女生小说去书客居皇太后的提议也算是正当合理,却让胤礽犯了难。【虾米文学.]

前朝的事情必须办,国家机器必须得运转,这个还好说道一点。如果连指婚的事情都给办了,这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了,仿佛皇帝已经死了一样。但是皇太后说的又很在理,大挑一事牵动着整个旗人群体的神经,皇帝实际上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被气倒的,不收尾不行。

可是他没有名正言顺的决定权!后宫与前朝不同。

胤礽犹豫了好一阵儿:“孙儿一向不管这个事情的,她们谁跟谁我还分不清呢,这事儿原是汗阿玛做主,现在纵要马上出个结果,也得您拿主意。”我就光分得清她们的爹是谁了。

皇太后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皇太子从来没看过秀女,别说皇太子了,除了皇帝,就再没哪个男人看过秀女。这是规定。

这样的大事儿,她就没拿过主意,皇太后犯难了:“要不咱们商议着办?”

胤礽这会儿心里已经把各种影响权衡了一遍,又把眼下情势给分析了一回。皇帝一病不起,还是这样的恶症,还拖拖拉拉的好又不肯好、死又不肯死,非常影响人心的。

在这个贪官污吏辈出的时代,民心已开始涣散,什么朱三太子啊、大明年号啊突突地往外冒,这当口儿再拖来拖去,不单是外面民人心散,旗人的立场也要动摇了。

这个时候确实要做出一些事情来,告诉大家:还有领头的人,都老实呆着。

只是这商量一下指婚配对,这个主意怎么想怎么是馊味儿冲天。

还商量!无论前朝还是后宫,在这当口儿,甭管背后有多少较量、又有多少小报告枕头风,放到台面上就得表现出一派乾纲独断来。商议二字是绝不能提到台面上来了,商议来商议去的,绵软无力,摆明了告诉大家,皇室萎了、硬不起来。这不招欺负么?

胤礽果断地否定了皇太后关于商议的提议。

要拿主意,就必须表现出是某一个人独自拿的。本来这件事情,如果皇太后靠谱一点儿,由她下旨,名正言顺,非常好。如果自己有了决定权,在命令上写个奉皇太后、皇帝旨,也行。现在要商量着办,不行。

康熙还躺在乾清宫里,胤礽是再不会多插手揽事儿的,承担政务,那是责任。这指婚么,手就伸得太长了,不好,不好。

皇太后与皇太子一推一挡,一个是实在担不起来,一个是死活不想担。皇太后左右一看,想拉几个同盟来:“太子妃,你说。”

淑嘉哭笑不得:“老祖宗,这事儿虽说是男女婚配,却也干系到前朝许多人家,岂是我们晚辈能作得了主的?”

胤礽顺着说:“就是这个理儿,牵连很大呢。”

皇太后又对公主们:“你们也劝一劝。”

荣宪公主正在哀叹运气不好,闺女架在桥上,本就够倒霉的了,眼下又被八卦给扯了进去,万一这太子觉得是她挑唆的,真是跳到黄河洗不清。

胤礽看一看公主们,默默地想,绝对不能应承下来。一旦应承了,荣宪的闺女就得指个好去处。他虽不想苛待外甥女儿,却也想拿出些‘优缺’来照顾一下自己人。

要是康熙下了命令,他也就认了,让他自己作决定,那是自己往坑里跳,才不要犯这个傻呢!又有,康熙实际上已经有了腹案了,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皇帝的本意,不是什么流言,太子把人抓了问罪也只是个补救而已。既有腹案,就要考虑一下这个腹案要怎么处理。

荣宪公主已经说话了:“我们是嫁出去的女儿,怎么能管娘家的事情呢?”

公主们纷纷表态,这事儿咱们不沾手。四公主还添了一句:“不如去请汗阿玛的旨意?汗阿玛现在不能说长句子,把意思说出来,准了哪一个、驳了哪一个总是能看得出来的。”省得你们再逼人表态!我现在可没闺女等嫁,誓死要跳出这个大坑。

皇太后一拍巴掌:“这主意好。”

一群女人挟持皇太子再度往乾清宫杀去。

胤礽听了四公主的话,想死的心都有了!请个p旨啊!皇太后就不是个能主事的人,这一点汗阿玛再清楚不过了,这事儿最后还要落在我身上好吧?我得想个招儿。

一路想好了如果康熙答应了,自己要如何应对,走路才轻快了一点儿。

这一回,乾清宫里侍疾的人又换了一拨,是弘晰、胤禛、胤祺、胤祹、胤禑。

康熙已经能够被扶起来坐着了,皇太后很是欣慰:“皇帝好些了么?”

康熙缓缓地点了点头,皇太后大喜:“这下可好了,我就安心了。”

胤礽也舒了一口长气,不用做违背本心的事情真是太好了!

皇太后靠前来唠叨:“这些日子可吓坏我了,每日里就是求佛祖保佑,皇帝能够平平安安的。你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你在,什么事情我们都放心。你快好起来吧,孩子们都为你担心着呢。瞧瞧,这一个个瘦的。”

众公主又与皇太子一齐上来又是表心意,又是劝太后。

皇太后笑眯眯地:“你好过来,也了了我们一件难为事儿……”她居然又把事情给说出来了。

康熙努力地想了一回,还是指指太子。皇帝有什么事儿耽误了,不能理事的时候,他都是习惯性地丢给太子的。现在中风了,脑筋不太灵活,这个习惯还是在的。

胤礽好想哭:“汗阿玛您眼瞅着都能大安了,还是等您大安了再说吧。”

皇太后惊讶道:“皇太子说的是,皇帝,还是你来吧。”

康熙的手还是指着儿子。

皇太后马上转了风向:“太子啊,皇帝已经吩咐了,你就应了吧。”

本次事件结论:皇太子的心想事成技能,熟练度不够。

如果是皇太子上一刻还在为着如何点鸳鸯谱而为难的话,那么下一刻他就会切身体会什么叫做“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心情好了一些的皇太后乐呵呵地一拍巴掌:“啊!我想起来了,头先儿皇帝已经定了一些个人了。咱们先把弘旦的事儿给定下来,有喜事儿一冲,皇帝的病也许就好了。哎呀,亲上作亲,真是门好亲事,皇帝真有眼光。”

先前光顾着着急了,她老人家现在心情好了,记忆力也回来了,又记起了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是了,虽然老太太工作能力有限,到底是名誉领导,康熙不让她参与讨论,却还忘不了告诉她结果,然后让她跟着乐呵乐呵、盖盖图章。

胤礽恨不得起来给她后脑勺上来一棍子,好让她忘了这回事儿。

皇太子,先别急着犯上打祖母,你爹有反应了。

康熙就是为这个事儿给气着的,刚刚好了一点儿,听皇太后说要把孙子给佟家当女婿,这不是打脸么?他急了。抻着脖子,努力要提出反对意见,挺了一挺,又滑躺下去。

胤礽连忙奔了上前:“汗阿玛,汗阿玛!”压低声音,“皇太后祖母还不知道那件事儿,我慢慢把她给说转回来。”

康熙口中模糊地说着什么,皇太后还要上前,胤礽连忙把她劝住了:“您先回去有什么事儿我打发人禀您去。如今这儿御医比咱们有用。”

淑嘉听得风声不对,叫过赵国士:“你去承乾宫,告诉贵妃,叫她想个理由回皇太后,为什么佟家女孩子做不得太孙妃。记住,告诉她,皇太后还不知道皇上病倒的原因,别吓着老太太!”

皇太后被公主们拥着,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胤礽慢慢地跟康熙解释:“汗阿玛,您别急,为了不叫皇太后祖母担心,儿子没敢跟她说这些龌龊事儿。先前那一份单子,已经叫刑部、吏部把泄漏的人办了。单子儿子没收回来,免得牵连太大……”

好一通解释,康熙慢慢顺过气来。

胤礽又给他翻了翻身,御医也来了,摸了一把脉,道是病情恶化了,颤悠悠地声音:“莫不是又气着了?”

可不是么。胤礽苦笑着对儿子和弟弟再次申诫:“不许在老爷子面前提佟家的事儿,方才……咳咳,汗阿玛如今听不得这个。”

——————————————————————————————————————————

皇太后一回宁寿宫就打发人去乾清宫问:“皇帝怎么样了?”

胤礽拿太医的脉案出来,叫太监背熟了:“老祖宗要问,你就这样回。”

太监来回的功夫,佟妃已经到了宁寿宫,皇太后还跟她说:“你说,咱们把太孙的事情办一办,会不会皇帝就好了?”

佟妃张张嘴,看着皇太后在那里高兴:“十六阿哥的事儿也办一办,多些喜气才好。”

不能再傻等着了,佟妃果断地道:“只怕那丫头没这个福气了。”

“怎么?”

佟妃是临时想的办法,临时编了一个近亲死了,姑娘得守孝的理由。【虾米文学.]反正佟家宗族人口也多,至少皇太后眼下是搞不清楚佟家有多少人的。

皇太后有些糊涂:“因孝不参选的不是先前已经报上来了?怎么这会儿才发现?”

佟妃只得又解释:“刚死的。这事儿本在两可之间,可既有了礼数,就不能不做。”死劝活劝,搬出一大堆理由,终于把皇太后给绕晕了。

吧吧嘴,皇太后遗憾地道:“那还真是可惜了。”

“是啊。”众人一起应和,苦笑连连。

“那就叫皇太子早些另择一个吧,皇帝刚才也答应了。”

“……”您怎么还记着这一出啊?

皇太后当了甩手掌柜,皇太子回到东宫快要憋屈死了。皇帝不能理事就给他够大的心理压力了,男人的事儿都管不过来了,还要管女人的事情!他跟皇太后说的是实话,哪个秀女他都不认识,不管是自己的外甥女还是老婆的侄女。

皇太后倒是看过秀女的,可她的眼光能信任么?宫妃们倒是看过秀女的,他能跟她们讨论么?

抱着一堆卷宗,胤礽进了端仪宫:“看看吧。”

“呃?这是什么?”好奇怪,瞄了一眼封皮,“这是卷宗?你带到我这里来算什么事儿呢?”不说什么干政之类的鬼话,你就是给我看,我也不一定看得懂。

“皇太后祖母不是给我找了个好差使么?如今秀女已经回家了,我也分不清,你好歹是都见过的,咱们合计合计,”又拎出两张纸来,“这上头写的都是真的,原就是汗阿玛的主意,不过闹了这么一出,是作不得准了。”

那两张就是被泄漏出去的名单,现在太孙妃当然是不能再照原样了,其他的也必须有所变动,才好遮掩了过去。

淑嘉理过条子来仔细看:“这些我是见过的,本人还都能看。”心里不由欢快了一点,这算是可以自己挑选儿媳妇了么?可以问一下弘旦的意见了。

指婚是分批的,这两张纸上的人名不算多,需要改动的幅度也不甚大。头一张纸上是上记名,就是康熙留下来给自己的,色赫图氏。

“这个色赫图氏——”淑嘉话到嘴边又拐了个弯儿,“要留下?”太坑爹了吧?这丫头顶多十六,康熙已经中风了。

胤礽很自然地点头:“这是汗阿玛看中的人,当然得留下,”指指淑嘉,“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单留她一个又过于显眼了,要再留一个才好。”

你别作孽了!淑嘉连忙拦了:“这会儿别再生出事端来,汗阿玛看中了一个,你就留一个。等汗阿玛醒了,看到又多了个人来,你要怎么说?哪有儿子管到父亲宫里的?”

胤礽这才作罢。

淑嘉因为儿媳妇由自己选而带来的好心情消了个七七八八。杀人不过头点地,让鲜嫩活泼的小姑娘锁在后宫里还算人道了,把她们配给一个人将就木还中了风的皇帝,跟活埋的差别也不是太大了。

胤礽又拎出一本薄册子来:“这是宗人府呈上来的还未婚配的宗室名册。”

淑嘉先不看这个,劈头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你要什么样的儿媳妇儿。”

胤礽叹道:“你说呢?”他心里对老婆有点愧疚的,让他主持这件事情,他可以偏袒,但是又不能太过。他不认识秀女,先翻的是宗人府呈上来的名册,一眼就看了一个人——显亲王衍潢。

说显亲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如果是肃亲王呢?对了,就是太宗长子豪格的后裔,这一枝现亦是铁帽子王,虽然比起简王等不太出众,比起不是铁帽子的安王也次一点,到底是铁帽子王。

这样的人,当然要留给自家亲戚,不是么?赫舍里家也有女孩子,只是近来水平不高,复选的时候就被刷下了。而胤礽对于妻子非常懂事地不给自己出难题,不找侄女当儿媳妇是非常满意还带着点儿愧疚想补偿的。对石家的印象还不坏,这至少给太子妃的侄女指个好去处。

早说了,你以为选秀是选美啊?

可是冷静下来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行。他爹让他来定,就只好定给了荣宪公主当女婿。本来还可以指给另一个也算不错,却不如衍潢的,现在为表明态度,只好提高一档。好可惜啊!一个铁帽子王飞了。

淑嘉一愣,她倒是想问问儿子的意见的:“要不把弘旦叫过来问问?”

胤礽摇头:“他才多大的人,还没定性子的时候呢,又有什么主见?有也是会变的,不如我们给他选个稳妥的人。”

淑嘉沉吟了一下:“我还真说不好,娶妻娶贤是实话,不过相貌也不能太次了。又有,孩子父母近亲不能不着调儿。品性好,能跟弘旦合得来就成。我不喜欢有小性子的丫头。”

听到妻子完全没有提自家侄女的意思,胤礽更觉得老婆识大体、牺牲又大,立意要给石家的姑娘指门好亲事。不过,现在要说的是自家儿子的事情。

胤礽咬一咬牙,最后对淑嘉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有一件事,还得委屈你一下儿——这一回,我不打算挑儿媳妇儿。”

“嘎?”淑嘉只是惊讶,倒没有什么失望,儿子还小呢,十四周岁,摧残了点儿。十八、二十都来得及,还能长长个子。

话已经说出来了,胤礽也就放得开了:“这等一等呢,这回爱闹的人家就闪了腰。看他们闹得,我就不想便宜了哪一个,慢慢看,”吊着他们,“设若汗阿玛大安了,就请他老人家拿主意。”

淑嘉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听你的。”

夫妻俩又商议了半晌,才拟了十来个人。

淑嘉充份领会胤礽的意图,能保留康熙愿意的就保留康熙原意,能照顾康熙想照顾的人的,就重点照顾一下,但是佟家就算了。佟国维系撂了一堆的牌子,只保留了两个,一个指与某贝子,另一指给一镇国公。倒是鄂伦岱那里,指了一个贝勒,顶了阿灵阿家女孩子的指婚。阿灵阿家的女孩子就撂了牌子,倒是法喀那里有一个女孩子指与一个辅国公。

淑嘉看过秀女,心里是有所品评的,替换的人选也相差不大的。好在清室宗室很多,又给董鄂氏等都指了不同爵位的宗室,算是都有了归宿。指给宗室的再差,也是进门就有诰命,最低的也是将军夫人。

——————————————————————————————————————————

皇太子夫妇关起门来商议的时候,东宫以外已经焦急得不成样子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适用的。眼下这件事情就在“绝大多数时候”之列。别的不说,皇太子调了内务府秀女的档案,又抱了宗人府里未婚宗室的卷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后宫里的消息比宫外要快很多,宁寿宫可是在宫里,皇太后说话的时候旁边可站着一堆的耳报神呢。很快宫中主位们就得到了消息,有外孙女儿的如荣妃,与荣宪公主母女俩就担心上了:“也不知皇太子是个什么章程?”

她们还算是好的,至少看到二额驸的面子上,荣宪之女下场不会太差。那好歹也是太子的外甥女儿不是么?孩子的亲舅舅三阿哥与皇太子关系还不错,还揭发过大阿哥的事儿。

这么一想,荣宪公主就希望让三阿哥帮忙提上一提。荣妃心里还是有一点儿犹豫的,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顾着女儿、外孙女儿,更不能不顾儿子不是?想了一阵儿,才决定把三福晋叫过来商议一下。

三福晋娘家也有人参选,听了荣妃母女的话,心中颇生感慨。娘家的事儿,她都不敢跟丈夫提,真是同人不同命。婆婆发话了,做儿媳妇的只有应下,公主又没得罪过太子,让三阿哥递个话又有何不可?孩子嫁得好了,难道能够忘了舅舅?

三福晋一口答应了:“我回去就跟三爷说。额娘也是的,直接打发人吩咐我们一声也就是了。何必这样郑重?”

荣妃苦笑道:“自万岁爷病了,贵妃把得宫禁就格外严。”

三福晋一撇嘴,谁不知道老爷子其实是叫佟家和阿灵阿联手气病的?“听三爷说,汗阿玛已经能坐起来身来了,不日就能大安。外甥女儿的前程,没差的。”这两个祸头子家是不行了的,旁人就有出头的机会了。

荣妃又问康熙病情:“有阿哥们在,我们也不得往前多凑,你再说得细点儿。”

荣宪公主看母亲这个样子,忍住了没告诉她:今天老爷子又叫气了一回,恶化了。

没有外孙女儿的,有娘家侄女儿、侄孙女儿的也不得安生,纷纷猜测事情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有儿媳妇儿的把儿媳妇叫过来商议,没儿媳妇儿的,就使劲儿往宁寿宫去凑,希望从老太太嘴巴里打听出点儿什么来。

佟妃是这里最急的,撑得也格外辛苦。皇帝病了,她把宫禁看得比往日还要严着些。不是她不想与家里商议,实在是事已至此,商议已经无用,还不如少说多做,用实际行动争取减刑。

又有,除了看紧后宫,她还继续与太子妃打好关系,多往皇太后那里跑。真正是佟妃心里抱有一丝希望的,乃是皇太子与太子妃一齐下令,宫里有敢议论选秀丑闻的,先打死了再审!

显然是息事宁人的态度,要罚,也不是明诛。经此一事,佟家想要再如往日风光是不可能了,但是能保住血脉也是好的。故而佟妃办起事情来是格外的配合,当太子妃请她向皇太后解释一下,为什么佟家女孩子不见了的时候,佟妃是分外用心。

事情糊弄过去了,佟妃松了一口气。说起来太子妃真是个可人,即使自己让着她,佟家又出了那样的事情,在宫里,太子妃却不肯拿大——对自己依旧礼敬有加。

佟妃略有安心之余,也想打听一下太子对佟家到底是个什么章程。看一看佟家女孩子们前程如何,据此,也可以判断一下佟家的结局。

东宫寻常是去不得的,宁寿宫倒是可以去一去,东宫一定会报给皇太后的。正好,太子妃受太子之命过来禀告皇太后,佟妃也在一旁听着。家里几个女孩子,除了被指为太孙妃的那个撂了牌子,旁的倒有三个被指了婚。佟妃放了心,还好。

心放得太早了!

皇太后先是高兴,对荣宪公主道:“这下你可以放心了。”

荣宪公主也是一脸笑:“有老祖宗、汗阿玛和太子在,我原也不须担心的。”又说皇太子真是关心外甥女儿。

皇太后乐了一回,马上发现了问题:“怎么不给太孙择妃?”

淑嘉解释道:“汗阿玛已经有所起色了,想来不日大安。太子的意思,还是汗阿玛定这个最适合。”

皇太后笑道:“皇太子想得很周到。皇帝错过了这样的大事会不开心的。”

淑嘉道:“我们也是这么说的。”

皇太后突然问:“太子怎么糊涂了?不是说身上有孝么?”要戴孝是一起戴的。

一室寂静,只有多宝格上的西洋座针在那里滴哒着。

淑嘉马上承认错误:“是我们的不是,原想着,汗阿玛定的人能不动就不动的。没想到……”

皇太后很快原谅了这个“失误”:“快改了去才好,我也知道皇太子近来太过操心,可恨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荣宪公主连忙安慰皇太后:“老祖宗。您好好的就是帮了大忙了。有您在,我们才有主心骨啊。”

歪楼,努力歪楼,歪得老太太转悲为喜。这一屋子的人都因为老太太而很高兴,

除了佟妃,去掉的名额是她们家的。除了守孝,她想不出别的法子了。老太太是知道康熙原本打算亲上作亲的,只说被选中的女孩子病了或者干脆死了,那就是还有替补。必须有一个不能替补的理由才好,不可以是母系的人死了,女孩子们分属各房,只能是父系。

从这一点上来看,目的达到了,却有副作用——所有人都没戏了。

鄂伦岱又中了一回枪。

淑嘉对佟国维系幸灾乐祸了一会儿,又想起另一件事情,她得赶紧打发人去告诉胤礽,佟家的全淘汰了,别再把她们给指了。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皇太后表示她要去念经了,大家也都回去吧。众人纷纷表示要留下来陪她,皇太后道:“人太多了,小佛堂里也盛不下,你们又各有各的事情。要真是有心,各自回去诵经,也是一样的心。”

说得不少人心下一紧,连声称是。

淑嘉又与淑惠了声招呼:“你慢着点儿。”

淑惠的肚子已经颇具规模,走路都要自己扶着后腰。这个淑嘉有经验,孕妇自己扶腰绝不是装腔作势,而是因为怀孕整个身体的状况都发生变化,脊柱仿佛被大力弯曲着,不自己扶着都有一种要断折摔倒的错觉。

淑惠憨笑道:“我有数儿呢,额娘也教过我。”

淑嘉泪流满面,淑惠说的额娘是王嫔,她有生育经验,又同住在宫里,日日都能指点一下儿媳妇。不像淑嘉,没个婆婆看着,娘家妈过来还要批准。

王嫔从后面走了过来,也说:“太子妃放心,我看着她呢。如今老十五总不见人影儿,我把她带到我那里说说话,也是解闷儿。”

淑嘉扯起一抹笑:“我还在娘家的时候,她才这么大点儿,现在就要做额娘了,真叫人不放心。亏得有您照看着。”

淑惠心说,你们俩一人给我开了张禁忌单子,已经把我弄得不敢乱动了,现在还要开会商量?

荣妃看佟妃有开口说话的招架,碰了碰荣宪公主。荣宪公主就笑道:“你们住得这样近,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天怪热的,还是赶紧到凉快的地方儿去。”

王嫔想带着儿媳妇儿走,又看看佟妃,她是住在佟妃宫里的。佟妃想顺势邀太子妃一起去坐坐,三福晋又接了上来:“说起来我有好些时候儿没见着乌云珠了,她还好么?又长大了吧?”

这一说,荣宪公主也表示出想去看看侄女儿,佟妃就只能先回承乾宫去了。

荣妃对淑嘉道:“这两个孩子就是这样,说风就是雨,给太子妃添麻烦了。”

淑嘉连说不会,荣妃就去惠妃那里说话去了。

——————————————————————————————————————————

到了东宫,保姆已经带着乌云珠在屋子里等淑嘉回来。小丫头三(虚)岁了,已经能说不少句子,也能蹬蹬蹬地走路了。看到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先叫:“额娘。”

仰着头,看人,险些没摔个四脚朝天。

荣宪公主笑道:“真是个孝顺女儿,这是在等她额娘呢。”

乌云珠本在保姆怀里伸手要额娘抱的,听这一声儿,马上收了胳膊,眼珠子滴溜溜地看着荣宪公主。一通认亲,乌云珠倒是对三福晋更熟悉一点儿,又脆生生叫了声婶子。

淑嘉走近了教她叫姑姑,一通认亲。

荣宪公主的主题就是感谢东宫对自家女儿的照顾,三福晋还想打听一点消息,如果能递得进话就更好了。

淑嘉对于荣宪公主的感谢并不揽功:“外甥女是天子外孙,怎么能够慢待?”对于三福晋的意见,却是太极推手:“内里我也不是很清楚,太子总有自己的想法儿。外头事儿又多,昨儿统共才定了十几个,你也看到了,还大半是汗阿玛已经有了定议的。”

三人都知道那条子就是上意,荣宪公主首先道:“太孙本是有福之人,纵然小有波折,也是好事多磨,您就等着一个可意的儿媳妇吧。”

三福晋道:“我说句讨打的话,那家的事儿先发了,比定了下来再发要好。从此这些事儿再不用您来操心了。”

众人说笑一回,才散去。

淑嘉连忙吩咐:“林四儿,方才在宁寿宫的话你也全听到了。你现在就去乾清宫,跟太子说,方才在宁寿宫里皇太后问起了佟家女孩子的事儿。请他斟酌。”

林四儿答应一声,飞快地跑去了。

他到得正是时候,皇太子正要去给康熙汇报情况。林四儿飞快地跑了过去,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情况,正中胤礽心事。“告诉太子妃,我知道了,叫她不用担心。晚膳我回去用。”

林四儿不敢多呆,回东宫报信儿。

淑嘉正在教女儿认字了,天气热,总抱着易出汗,淑嘉把乌云珠放到炕上,面前一张小炕桌,上面铺着识字课本。东宫的幼教已经很有经验了,可是女孩子不同于男孩子,淑嘉带得格外小心。当年随驾巡幸塞外,把女儿留在家里好几个月一直让她梗梗于怀。

听了林四儿回报,淑嘉点点头:“知道了。”

乌云珠抬起头:“额娘,阿玛等会儿要回来?”

“对啊~”

“真好,前几天阿玛都没回来,”小大人样地叹了口气,“阿玛怎么那么忙啊?”

淑嘉趁机对女儿进行教育,男人有事忙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当然,有责任心的男人不会不顾家等等。

乌云珠点点头:“阿玛是个好男人!”

淑嘉:“……”

被女儿发了好人卡的皇太子此时正在忙活着。

胤礽每天第一件事是去给康熙请安,然后亲自给他翻身、擦身。中风卧床,又是夏天,最怕的除了病情恶化就是会起褥疮,所以要常常给病人翻翻身、每天还要擦洗一下。由于子孙众多,又有表现的需要,个个争先。老爷子翻身、擦身的工作就一直由儿孙们来合作承担。轮班,一班好几个人,工作量也不算太大。

这个时候,老爷子还有些迷迷瞪瞪,跟他报告一下自己来了就行。

然后才是听政。

再回来的时候,康熙已经算是比较清醒了,可以跟他汇报工作了。

汇报完工作,再帮他翻身。

这会儿胤礽正在给康熙翻身呢。今天汇报的是指婚的事情,胤礽说明了把弘旦的事情交给老爷子好了之后再办,又说了把外甥女指给了显王的事儿。

康熙这病原是受是刺激,这会儿听了几个好消息,倒是好了一些,已能自己微微动动身体了。胤礽一阵惊喜:“汗阿玛。”

扶康熙坐了起来,见他目光清澈了一点儿,再接再励说着:“皇太后祖母那里,至今还在瞒着,贵妃说佟家女孩子有孝,必要守孝才好,故而没法子配弘旦,借口不那么周密,呃,糊弄糊弄皇太后是够了……”

康熙脸上浮现一丝极轻的笑,又成了平板。

“儿子想着,佟家旁人都还是好的,只是受隆科多牵连。只是在皇太后这里挂了号儿,不好即时就指婚,先放一放,年纪小的,先留牌子,下一回也不超龄。年纪略长的,就只好撂牌子了,免得真耽误了。”

康熙轻轻转了一下头,表示不想再听。

胤礽又背了一点朝上的事情,报喜不报忧,康熙更好了一些。见康熙有起色,胤礽心道,许是针灸有些作用,令御医加倍小心伺候着,争取皇帝早日康复,又赏了院判品级。

长出了一口气,胤礽觉得安心不少,转头去继续工作。

——————————————————————————————————————————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多越多的秀女被指婚,旨意皆是以皇太后的名义发的,但是大家都明白,这是东宫定的。

很多人想走门路,却发现行不通:佟妃把宫禁看得死严,惹得众人报怨连连。福晋们倒是可以进宫,三三两两的往东宫里跑。皇太后虽然是个耳根子软的,吹风很容易,但是她更容易听得进东宫的话,还不如直接求东宫呢。

可进宫就得先见皇太后,皇太后此时已经被洗脑,遇着人就说:“皇帝快好了,你们也是来问皇帝安的吧?回去告诉家里的爷们,好好办差。”就堵住了众人的嘴,连请求去东宫的话都说不出来了。皇帝还病着呢,过来打听消息是不是太那个了一点儿。

刹羽而归。

宫外各家都着急了,如果不马上指婚,皇帝出了个万一,再等三年,这一拨秀女就算是废了。陆续有人被指婚,也有被撂牌子的。这没指婚也没撂牌子的简直想冲进宫里问太子了。最大的牌还没掀出来:太孙妃。

太子虽然露出过口风,却架不住大家心存希望。尤其是石家的女孩子也还没定呢,难道是她们里的哪一个?咱们不做正的,做侧的也行啊。

石文炳听了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这个消息可不能随便传,最后万一不是,孙女儿嫁都嫁不出去了。先把自家人招了过来一顿痛骂:“太子妃先头说过了话,这会儿要是再反口,岂不是自己打脸?你们也敢信?”

儿孙们面面相觑:谁信了啊?

石文炳催着西鲁特氏进宫找淑嘉说明情况。

西鲁特氏倒是被批准了入宫,先见皇太后:“上了年纪了,总是心有挂碍。昨儿做了个梦,梦到太子妃了,实在不放心,就厚着老脸,进来看看。”

皇太后找到了知音:“我也是,一旦梦到了什么,总是不放心。前天啊我还梦到……”

足足白话了半个时辰,西鲁特氏才得以与女儿单独聊聊。

淑嘉愣了一下儿:“我没这个意思啊?外头传得凶么?”

“刚起来,庆德就听到了风声,回来告诉老爷,这一通骂。”

“请家里放心,我今儿就与太子说,早些把这两个丫头给定下来。”

西鲁特氏不由问道:“是什么前程?”

淑嘉道:“有我在呢。”

西鲁特氏带着担心走了。

与此同时,胤礽苦笑着对进宫请安的保泰道:“这下可放心了吧?”

保泰本就有点儿不善言辞,这会儿更不好辩驳了。担心继妻会对元配的儿子不好也是有的,尤其是爵位上头。淑怡手段不错,人又讨喜,保泰也喜欢她,但是关系到家业,又有母亲在念叨着:“这个媳妇儿是不坏,我也疼她,不过你也不能忘了广善啊,一家子,有了事儿,平下去,终不如坏事儿都不发生来得好。”

对了,裕亲王已经知道了,皇太子把富达礼之女瓜尔佳氏指给了他的嫡长子广善为嫡妻。这下放心了。

胤礽又说:“好了,咱们去禀了汗阿玛,也好叫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康熙听了消息,又看看保泰高兴的脸,也颇为高兴,到底是皇太子愿意爱护福全系的表现。胤礽又趁机报了另一份指婚:庆德之女瓜尔佳氏指给诚郡王胤祉之子弘晟为嫡妻。

一旁的胤祉也高兴了起来,如果自己升不到亲王,儿子就只能是贝勒衔,现在娶了太子妃的侄女儿,怎么着也要有点好处的。

康熙高兴之余,动作的幅度居然大了不少,众人惊喜上前,扶他:“汗阿玛。”

康熙有点吃力地道:“好……下地……走……走……”大夏天的生病卧床,真tmd折磨!

众人扶着他慢慢行走,个个欢欣鼓舞。又打发人去宁寿宫报信,又派人往其余皇子处通知。一派喜气洋洋。

到了第三日上,皇帝已经能在略有扶持之下坐在椅子上了。

胤礽也适时地把工作上缴。这会儿康熙话还说不利索呢,上缴不上缴的,工作还是胤礽在干。倒是哄得老爷子很是开心。

不过老爷子好了,倒是以他自己的名义把石家两个女孩子的婚事给指定了。又有宗室、亲贵、尚书等入宫请安,见到皇帝日见康复,倒是安定了外面的人心。

石家接了旨意,安下心来,开始准备孙女儿的嫁妆,也是在想:真的不指太孙妃?堂弟都指婚了,堂兄还单身?太子想什么呢?

是了,老爷子这么痛快地点头给石家两个女孩子指婚,也是心里明白,太子夫妇够厚道,没趁着自己病倒的时候捞什么好处。从这一点上来看,太子妃是做到了始终如一,石家家教不错,自是当年未来的亲王福晋。又公允地给了荣宪女儿一个好归宿,那就给他们面子好了。

——————————————————————————————————————————

前朝后宫一片欢腾的时候,大家大概忘记了这世上还有一个词儿叫“乐极生悲”。

话说,康熙自病倒之后,对于脾气的控制能力就有所减弱。可是他的身体在康复,从太子开始,大家还是要向他汇报。而前面也多次以事例证明了,这个国家衰人挺多,烂事一箩筐都装不满。

这一天,又连着两件事情把老爷子气坏了。

马齐念了刑部关于奉差湖南审事吏部尚书萧永藻等的调查报告,就是赵申乔和愈益谟的那个。刑部认定,“巡抚赵申乔疏参提督俞益谟侵冒兵饷、游击唐之夔将银换钱少与多取、总兵官李如松不能约束兵丁在任所开设典铺、提督俞益谟疏参巡抚赵申乔每事刻意苛求故欲陷人,今将伊等审讯、所参俱实……”

还没来得及说处罚结果呢,康熙已经火上来了。胤礽一看势头不对,马上让马齐停止。康熙一挥手,看着还有一堆折子呢,示意再念其他的。

真是见了鬼了,上一个是总结案,下一个还是总结案,说的是户部买办草豆案。户部内仓亏空买办草豆银两,希福纳等共侵欺银二十余万两,这不是什么遥远的江苏,而是眼皮子底下的户部。

康熙怒了,彻底怒了。

此类事件先前屡次发生,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对这种拆自己墙角的行为是不可能不生气的。康熙之前也生气,只是为君者要收敛,要想着收摊烂摊子,要克制。现在一病,不克制了,他直接怒了。眼前一片发黑,一头栽了起来。

胤礽与马齐都慌了,连叫太监都忘了,自己蹿上来扶着康熙,康熙已经晕了。

梁九功上前:“太子爷还是让奴才们来吧,您……”

胤礽深吸一口气:“御医呢?!”

御医早就已经拎着箱子住在乾清宫的值班室里了,飞快地赶了过来,一阵忙活。御医快要疯了,老爷子这病不能动怒,这会儿又来!不复发还好,一复发就是个糟!

果不其然,康熙接着就是昏迷不醒,胤礽看着情况不对,把皇子、公主全召了来。要召的也就是年幼尚在读书的皇子与公主,已领差使的皇子都在跟前呆着了。

皇帝本来是好了些的,虽然话还说得不是太利索,他也是在“听政”,皇子是要站班的。

不管儿女怎么呼喊,过了一会儿,御医还是一脸青白地木然宣布,皇帝龙驭上宾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应该早点更的,但是室友那个囧姑娘,她看了个鬼故事害怕,就一直往我屋子里跑@-@!

给她出主意:放两张粉红色的毛爷爷到枕头底下,世上没有太祖斗不了的牛鬼蛇神。

目前此人已经回去睡了。

嗯,我打算更新完了去敲敲她的门,问她睡没睡着,害不害怕,真怕了就过来我屋里打地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