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非主流清穿 > 两场寿宴一丧礼

非主流清穿 两场寿宴一丧礼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10:53:12 来源:88小说

太子妃的生日,搁这宫里,不算大也不算小,照着成例走就是了。【虾米文学

.xiamiwenxue]当然,这个成例仅指她本人的成例,例由她来开。

宫妃们不好轻易踏进毓庆宫,却是把不轻不重的几样礼都送了来。同辈们就热闹了,妯娌聚了一屋子。连平常很安静的小姑子们,也各自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作为长辈,太子妃倒是把康熙家数字军团的儿女们给看了个大概。

男孩儿里最大的是太子家的俩庶子,底下都是差不多批次的豆丁,还不顶事儿呢,都过来磕过了头。因额娘们还要再吃酒,淑嘉正房里还是女性聚会,他们也就被带下去了。

女孩子里就热闹了,大阿哥的长女如今已经十二(虚)岁了,脚上已经是花盆底的鞋子,头发也开始扎束得像大姑娘了。下面是与她的年龄成等差数列的三个妹妹,最小的也有八岁了,刚刚开始留头。

淑嘉把她们拉到面前好一通打量,即使是老大家的闺女,她也觉得挺稀罕的。“看看大嫂,多么能干,几个闺女,个个调-教得跟朵花儿似的。教人看着都眼馋呢。大嫂儿女双全,好福气。”

人吧,就是这样,没什么就眼馋什么,你要让她自己先生几个闺女出来,她保管就想着儿子好了。反之亦然。

大福晋如今有子万事足,这种多生了好几个闺女的事情再也刺激不了她,相反,她如今确是皇子福晋里最有儿女福晋的人。笑道:“有什么可眼馋的呢?太子妃要是想了,早晚也生一个。”

同样的情境,往前放个几年,在两人都没有生出儿子的时候,那就是互相挑衅,现在却是其乐融融了。淑嘉一高兴,大方地给已经留起了头,开始打扮的大格格一整套的头面:“拿去玩罢。绿祍,把屉子里那几个匣子拿来。”取来的是些小女孩的饰品,并不成套,给其他三个格格一人一份。

大福晋笑咪咪地:“这可怎么当得呢?我带着她们来给你贺寿的,反倒饶了东西回去。”又叫女儿们‘谢过太子妃赏啊。’然后打发女儿与五公主她们一拔了,已婚妇女说话的时候,未婚的丫头不要胡乱听,万一涉及到某些不适合姑娘听的话题就不好了。

格格外别了婶子,去寻姑姑。

三福晋看她们走远了,方道:“大嫂就饶了又如何?我倒想饶点子东西回去,可惜没闺女。昨儿还跟四弟妹闲聊,说起来我们都馋个闺女呢。”小捧了大福晋一下,又拉四福晋下水。

四福晋原是静听的,她的静听功夫是一流的。凭谁有一个话痨的丈夫,开始听着还觉得烦,想跟他辩驳两句,后来光听他说话都听累了,听人说话太多,自己都不太想说了。四福晋平日里除了必须说的话,倒是不擅闲聊的。可她的长项也显示出来了——沉得住气、听得进话。女人唠叨的时候,希望有个人能听她们唠叨,三福晋也是如此,是以与四福晋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四福晋直到三福晋把她能引进了谈话的圈子,才面带微笑:“可不是么,”顿了一顿,“我还好些,有我们格格,闲时逗上一逗。三嫂可好,得空儿就跑过来与我抢闺女了。”她说的‘我们格格’其实是胤禛侧室李氏所出的第二女。

谈话开始跑题,贴子开始歪楼。从女儿,就说到了庶女,再说到非己所出的孩子要如何对待。

大福晋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胤禔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生的,虽然有妾,却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你不能说全是大福晋手段厉害,又或者胤禔想要嫡长子想疯了。从现在看来,胤禔与大福晋,还是有不少真感情在的。

大福晋完全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开解诸位弟妹:“庶出也是咱们的孩子不是?养得好了,与亲生的一个样儿,都是爷的血脉不是?”

淑嘉心里不免有点酸溜溜的,与会的各位水军也是酸溜溜的,在坐的,除了大福晋、八福晋,就没有不替别人养孩子的。八福晋那个,还是因为……胤禩跟谁都还没生过孩子。还不如有一个庶子呢,至少,八福晋现在的压力还没有那么大。

可八福晋不这么想,她是一心想要生个儿子的,面上风光,实质上也风光。可惜夫妻俩努力了快一年了,还是没结果,即使放到两百多年后,这个情况也值得严肃对待了。

“总要自己生一个,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宗。”八福晋说这话的时候作不经意状,轻轻一句话掠过,没等大福晋接口,就看她隔壁的七福晋了:“嗳哟,七嫂的这对镯子先前没见过呢,颜色可真纯呐。”

七福晋向八福晋歪了歪身子,舒腕展示:“前儿寻出来的,我们爷过年的时候给我置办的,那会儿又不上。今儿一想,正好合适,就带了来。”

高三燮进来请示:“主子,时辰到了,是不是开席?”

开席了,宾主入座。清宫饮食,标准的、规范的、大厨房里做出来的东西,有一个显着的特点:看着好看,吃起来不咋地。油量很足,看起来明亮亮的,如今已入夏,吃起来就有些腻人。

这不,有人终于明白地表示了反抗,七福晋,被这饭菜恶心得想吐,并且勇敢地表示了出来。

在座的有经验的人不少,一看这个样子,就明白了七分。大福晋道:“这是怎么了?”对淑嘉眨了眨眼,“哪里不舒服了?”

淑嘉道:“就先不要挪动了?叫个御医来瞧瞧罢。秀儿,搀七福晋到我里屋榻上歇着。”

七福晋有些不敢置信,又有些些释然。月信不至,本已怀疑了,又怕不准,空欢喜一场。七阿哥胤佑之侧室纳喇氏已经生了一子两女了,她当然着急。却不想事先虚张声势,初时脉息尚浅,上回请平安脉的时候就没有诊出来,她还庆幸,亏得没嚷出来。

到底是不是呢?如果不是,为什么月信不来?如果是,怎么平安脉没有摸出来?

七福晋正在心情左右摇摆的时候,御医到了,认真而肯定地说,她怀孕了。

淑嘉瞬间就看到了七福晋的脸色从惶恐、担忧,一变而为惊喜万分!仿佛一束阳光忽地打到了她的脸上,带得笑容也充满了阳光的气息。

因是在毓庆宫,淑嘉必须得出面:“赵国士,拿上等的封儿谢了御医。弟妹,我这里可不好再留你了,你呀,得回你的五所去,好好儿地歇着了呢。至于报喜的事儿,还是你自己个儿打发人去找他七叔罢~”说得几个年长的福晋都会心一笑。

想笑,又抿住了嘴,七福晋这会儿又有些怯懦了:“再没想到的。”

“有什么好想不到的?”三福晋嗔了她一句。

那边儿淑嘉又打发人亲点了两个稳重的太监、两个宫女,与七福晋带来的人一道护送七福晋回家。

一通忙乱,这个生日过得更热闹了。

七福晋被手下的人众星拱月般捧回家里,一路上的心情又转为得意与不确定,得意的是,盼了好几年,终于盼来了。不确定的是,不知道是男是女。

留下嫂子与弟妹还在毓庆宫里,先说话的却是八福晋,七福晋有喜虽刺得她有些不舒服,刚才看向七福晋肚子的眼睛都差点儿拔不出来了,这会儿却强撑着不肯表现得软弱了:“虽说七嫂回去了,咱们也很该再喝两盅,一则是二嫂的生日,二则也是为七嫂高兴高兴才是。【虾米文学

.xiamiwenxue]”

难得她说得语句流畅,没有半点不情愿。淑嘉道:“忙了一通,菜都冷了,赵国士,叫他们重整席面。”

太子妃的话还是很好用的,当下热汤热菜上了来,酒也重新灌了。一帮子万事不愁的人,心情也好,也不在乎七福晋的幸福会衬得自己不幸,居然很为七福晋高兴。

五福晋就有点儿强颜欢笑的意味了,她与七福晋是同年结的婚,处境也相似,现在七福晋有喜了,她还没信儿呢。不由看了看现在与她是隔壁的八福晋,叹气,人跟人还不一样。这一位,虽然也还没信儿,可人家是新婚,不急呐!自己呢?过门儿好几年了,现成的娘也当了,当替别人养孩子去了!

可接下来的话题她还得接着说,别的话题上她能当壁花,这个话题就不行——已经说到了分府之后大家的聚会问题了。

八福晋可能是受了刺激,开始活跃了起来:“咱们各把住的地方儿再报一回,再把一年里谁的生日都写了出来。比如这个月是太子妃的生日,咱们到宫里来,前前后后就不用再多张罗旁的戏酒了。最好能三不五时地一处说说话,也不致生疏了。”

这是个好主意,淑嘉乐得凑趣儿:“既这么着,不如写下来,”命取笔纸来,“旁的我不问,你们一道儿聚的时候,可得叫上我。正好,我也想出去转悠转悠了。”

这场生日宴还算是宾主尽欢的,大家约定了,因新搬宅子需要收拾,收拾好了就邀太子妃去玩。

——————————————————————————————————————————

接着就是喜事不断。

先是,南巡的人回来了,各人迎着各人的丈夫,当然欢喜。胤佑是在外地得到妻子有孕的消息的,虽然不是新鲜,却因嫡出而添了份郑重。而久病的章佳氏,因康熙回来、儿子胤祥也来侍疾,病情居然有所好转,又是一喜。

再一喜,乃是康熙事先择定的‘宜搬家’的吉日到了,众皇子,有爵的都集体乔迁新居了!再不搬家,皇帝又得去塞外还要带着儿子一道去,又要耽误事儿了。

搬迁的日子定在胤礽的生日之后,也是康熙的私心,让儿子们借此多叙一叙兄弟情,不要因为不住在一起了,就彼此生份了,以后还是要合作的。

康熙的主意打得好,儿子们却不很领情。中国人的许多重要的事情不是在谈判桌上谈妥的,而是在酒席桌上搞定的。但是……不包括这些家伙之间的感情。

胤礽生日,乃是他的憋屈日。要过生日先拜牌位,那是他生母的忌日。一想到这个,什么过生日的心情都没了。他还得强颜欢笑招呼人,何其苦也!兄弟们也不舒服,要搬家了,都想着新家的事儿呢,哪有心情来陪笑?

胤禔因琢磨着搬家之后就给新庙挂牌好呢,还是再多等两天择个吉日,胤礽已经下来巡场了。心不在焉地站起来:“恭喜恭喜。”胤礽如何看不出他走神?暗恨,你个蠢货,倒摆起谱来了!还恭喜,你想恭喜我什么?

皮笑肉不笑地:“大哥开府建牙,该我说恭喜才是。恭喜恭喜,迁乔新居。”

胤禔本就对胤礽有点儿偏见,就算胤礽笑得像朵花,胤禔也会说:塑料的,假花!还是狗尾巴造型的!这会儿胤礽笑得就很矬,胤禔也不客气地腹诽:小王八蛋,在咒我滚蛋么?我一定会回来的!(咦?灰太狼?)

两个虚情假意的家伙联络完了感情,胤礽与他三弟说话了。胤祉方才正在想:新府里有书房,还建了个藏,我那些书哪样的该往哪里放呢?汗阿玛发的那个陈梦雷我得把他摆哪里儿?花园子要不要整修一下?老大建了庙,我是不是也要跟个风?

胤禔与胤礽说话的时候,他才把注意力拉回来,这会儿端起酒盅来,说了句颇为像样的祝寿词:“臣弟祝太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好废话啊,谁的生日不是年年过的?即使不摆酒,照样也是生日也会长一岁好不好?

胤礽心情却好了些,这好歹像是在祝人家生日快乐啊。

接下来的弟弟们就都很乖巧了,年龄的关系,松龄鹤寿什么的话是不合适说了,不过敬贺生辰之类的话是可以说的。即使说得略有不妥,也不可能比胤禔更招主人家记恨了,所以,大家很安全。

所以,四爷敬完酒之后很安心地走神了。邻居是老八,嗯,他人还算不坏的,我家书房里不知道内务府有没有按我的要求去装修?书架必须是紫檀的,屋里要有兰花……嗯,可以就地监工五公主府的建造事宜了。(作者按:此后,四爷高兴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每天都往工地蹓跶一圈儿。)

五阿哥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泰然,只是此时也有点小激动,要搬出去住了呢~唉呀,九弟昨天还缠着要到我那里去看的,九弟不太安份,额娘嘱我要看好他的。可是额娘又很纵容他,估计额娘也会帮他讲情,那我要怎么跟汗阿玛打申请?又要怎么看着他不乱跑?

眼神一飞,就飘到他九弟那里了,在胤禟身上一扫,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又收回了视线。不对,继续飞一眼,他九弟根本没发现他在忧虑自己,九弟一直在围着八弟转。

胤禟怎么可能是个笨蛋?哪怕他比较喜欢跟八哥混,也不能忽略了亲哥哥,至少,表面上要做到的。比如说,要想出宫玩,你不能跟长辈们闹着要去异母哥哥那里,而忽略了同样开府在外,脾气很好、为人很好、对你也很好的同母哥哥。

九阿哥耍了个心眼儿,虚晃一枪,闹着要去他五哥那里。出了门儿,可就全由着爷了。到了五哥那里晃一晃,然后说想八哥了……

胤禟心里想得美,越发跟他八哥周旋了。他座位旁边的胤俄就有点心乱了,也想出宫看看,想出去,也就只有他八哥那里了,然而看起来八、九比较亲近吧?同样犹豫的还有十四阿哥,他也是想出去,可与胤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有哥哥在外面,但是亲哥哥与自己不太亲……

从记事起,胤祯就知道,他跟四哥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四哥跟额娘关系很是客套,要是四嫂跟着一起来看额娘,你一准会以为四嫂是额娘的亲闺女,他那个四哥是女婿!

而且四哥待他不好!总是板着脸:“你怎么能如此懒惰?”、“字写完了么?”、“不要以为天资好就能不用功。”等等等等!好讨厌的!

更讨厌的是,四哥居然教十三哥算学而且不教自己!谁才是你亲弟弟啊?!(十四小朋友,教你十三哥算学那是你汗阿玛的意思,你怪错人了!)

十四阿哥有点幽怨地看着莫名与他四哥投缘的十三哥,发现十三同学正在愁眉苦脸。伸胳膊捅了捅胤祥:“十三哥,你怎么了?”

“哦,昨儿没睡好。”其实是昨天他额娘的病居然复发了,十三同学很是忧愁,但是在太子的生日宴上,他克制了说不好消息的冲动。

“哎,他们要搬出去住了,咱们什么时候跟汗阿玛说,到哥哥们府上看一看,路上也能看些风土人情?”

“啊?哦,哥哥们还没搬呢,等他们搬了罢。”神飞天外地回答,脑子里还在转悠,御医今天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可恨!年纪太小,读书还不够多,完全听不懂。可是御医的脸色好像不太好,不行,我得早点溜回去看看。

“十四弟,我得去看看我额娘。”

“嘎?”

胤祥觑着个空儿,摸到胤礽身边:“太子爷。”

“老十三呐?怎么了?”胤礽酒没喝得太多,脑子还清楚,刚才好像看到伯王家的保泰了,正想去寒暄两句,对福全的身体状况表示一下关心呢。

“臣弟想先回去了?”

这又是怎么了?胤礽似这等交际活动还不是特别得心应手,没练过呐!皇宫是个装13大于天的地方,即使是宴会,也有流程,谁坐哪里,谁先敬酒,什么时候奏乐,谁吃饭奏什么样的乐。太子爷没有担忧的时候,只要按着剧本念词儿就行,现在想表现了,他得演出感觉来。可这方面的课程,他缺课啊!还缺了很多年的。

“是饭菜不合口?”太子爷没话找话说。

果然,就没什么人把他额娘的病当回事儿,胤祥闷闷地想。“不是……”

胤礽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这娃表情不对,拉着胤祥到了安静的角落:“今儿事多,我走不开,有什么合意的,你只管告诉我,叫他们改过来就是了。”他敢这么说,也是没太重视这个弟弟,换了别人,他早揣摩上了。能做到这一步,对于胤礽来说已经很值得表扬了,至少他没有忽略了十三弟。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快到十三周岁了,如今环境下不算小孩子了,却活得不算太过复杂,如今皇室还不是九龙夺嫡的大乱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用担心的语气带点抱怨地说:“我额娘昨儿病情有所反复,我有些不放心,想过去看看。”

胤礽顺口道:“也好。你先站一站,我叫他们送你。”

“臣弟带了人来的,太子忙那边儿去罢,您是寿星,这会子功夫瞅不见您,他们该急了。”

胤礽还是叫来贾应选:“送十三爷去妃母那里。回来告诉太子妃一声儿。”

胤祥挂念母亲,没有强辞,匆匆与贾应选一道出去了。

太子爷的生日,太子妃倒是不用出来应酬,淑嘉现在正带着儿子们吃饭。给胤礽拜完寿,哥儿四个就到了后面来了,现在正吃得欢。李佳氏与李甲氏本是站着伺候的,等她们布完一轮菜,才命她们坐下:“意思到了就成了,你们站着,他们也用得不香。”

一齐坐下吃饭,二妾不敢坐实了,饭也吃得很小心。期间,二胖同学在隔壁哭醒一次,乳母回禀:“换了身干净衣裳,已经哄好了。”

人家吃饭他尿尿,这饭好像也有点吃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贾应选回来跟太子妃嘀咕上了,李甲氏耳朵一跳,也只听到断断续续的:“奴才……太子爷……十三爷……那一位……病……不大好……”

——————————————————————————————————————————

章佳氏的病情越来越沉,御医使出浑身解数、胤祥日夜侍疾也是没用。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到胤祥这里却不是这样,他依旧白天上课、下课后就去侍奉他的母亲。一个月后,看章佳氏没有好转,干脆向法海请了假,又向康熙说明情况。

康熙是提倡这种精神的,看胤祥又要上课又要侍疾,已经瘦了一大圈,如果两者只能择其一的话,康熙宁愿儿子是个孝子,他答应了。

可是随着章佳氏的病一直不见好转,就这么拖着,康熙开始考虑起他十三儿子的学习问题了。从再次复发都一个月了,不见好也不见差,这要拖到多久呢?她要不好,胤祥就要失学了?儿子的孝心他已经看见了,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他不能让儿子失学。

“你并不是御医,尽心便可,回来读书罢,每日下了课再去也就是了。”这么成月地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胤祥是拧不过康熙的,抗争了两回,发现康熙脸色不好,眉头已然皱起。他那以前都不太关心兄弟的二哥都忍不住来劝解了:“听汗阿玛的话,你的学业好,妃母才会觉得欣慰。她心里舒坦了,病还好得快些呢。”

那一边,他四哥开始杀鸡抹脖地使眼色,太子不动,胤禛不好有所动作。太子开始说话了,胤禛也见缝就钻地给提示。胤祥的小细胳膊终于败给了康熙的大腿:“儿子遵旨。”

康熙又看了他好几眼,才让儿子们都散去。出了乾清宫,胤礽道:“十三弟拉下了些功课,事出有因,倒也没什么。今儿天已经不早了,你且去看看妃母,明儿按点上课就是了——”声音压低了,“今儿河道总督于成龙疏报,邵伯更楼、高邮九里等处被水冲决。汗阿玛曾屡谕于成龙,作速挑浚芒稻、人字两河,现在果然……老爷子正不顺呢。你便是有旁的想法,也要过了这一阵子再说。”

河决淮、扬,鱼米之乡,临近天下赋税重地!胤禛、胤祥的脸色都不好看了。胤祥白着脸,乖乖点头:“臣弟知道了。”

儿子不在跟前,章佳氏又挺了几日,终于在康熙三十八年的七月二十五日撒手归西,留下未成年的一子二女。

胤祥当时在上课,听到消息立时就木了。缓缓地向法海一拱手,慢镜头一样飘出教室,然后拔足狂奔,奔到章佳氏卧内,拉着母亲的手,犹觉得尚有余温。

胤祥登时大喜,转骂宫女太监:“再胡吣咒儿额娘,都抓来打死!”抓着章佳氏的手放到脸颊旁,“还暖着呢!额娘,额娘、额娘、我是胤祥,您睡了么?额娘……我不吵您,您睡醒了叫我。”

章佳氏死了,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正式册封的重要性来了。甭管你活着的时候有多风光,只要没领证儿,哪怕有妃的待遇,死的时候也没办法按妃子的品级办,除非特旨。

内务府新任总管大臣也算有心,也是知道章佳氏还有个颇得皇帝喜欢的儿子,一面拖着准备东西、又叫多运冰块来,大夏天的尸体不好放,一面上折子请示康熙:用什么级别葬她啊?您再不说话,咱们只好胡乱葬了她了啊!您不觉得,我可会被十三阿哥记恨呢。

康熙正跟洪水死磕呢!因为洪水,还要修堤、还要问责、还要听朝臣扯皮!章佳氏的丧仪就这么等啊等,虽有内务府先期具折了,还是没有得到批复。胤祥的帽子已经蒙上白布了,两个格格头发都拆截了、章佳氏生前使唤的宫女也截发了,住在宫里的太子一家已经很严肃地换上了素服、准备收拾头发了,就是等不来正式的丧仪。

毓庆宫很郁闷,因为太子身份的关系,没有他爹正式小老婆名号的女人,这个……没办法比较正式悼念的。胤祥这回的假倒是批了,守在灵前哭得肝肠寸断,还要照顾两个妹妹:“你们还小,又是女孩子,夜里该我来守,去喝口热汤吧。”

直到头七的时候,闰七月初二,康熙才抽出空来,“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着,今以疾逝,深为轸悼,其谥为敏妃。”尸首都凉透了,才等到了任职通知书。以及按例安葬的旨意。

章佳氏,现在可以称之为敏妃了,如今正式算是入了后宫主位的序列,葬仪也比较象样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庶母的名份,大家就有据可循,可以确定自己要守什么样的礼节了。

住在宫外的,该哭灵的哭灵、该吊唁的吊唁。住在宫里的,该安慰的安慰、该做事的做事。敏妃的身后,留下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三个孩子,胤祥还没成婚、两个格格更小,交给谁呢?这可真是一个好问题。

说起来,佟妃倒是很想接手的,自己没孩子,养一个别人的嘛,她姐姐当时不就是这样的?老四生母还在,都能养得很贴心,十三的妈还死了呢。可康熙就是不发话。康熙觉得吧,胤祥十四了(虚岁),都能搬出兆祥所了,在这个时候给他个妈?需要不需要啊?

而且母亲刚死,直接放到兆祥所住两年,孝期一满就指个侧室,搬出来得了。所以,康熙就没发话要把胤祥交给谁。

胤祥这些日子仿佛猛然开窍了一般,往日与十四结伴胡闹的气质完全不见了,剩下的就是懂事儿了。抚慰妹妹、应酬来吊唁的兄弟,还要打起精神来应付他汗阿玛。康熙对胤祥很欣赏,又孝顺,又懂事儿,多好的儿子啊!他一欣赏谁了,就会把谁拎过来观赏、到谁那里转悠。

康熙一转悠,把过来的福晋们累得够呛。怎么着也是庶母,自太子妃往下,都要过来看一看。可康熙是公公,她们又要回避,两次之后,康熙改拎胤祥过去聊天,把地方留给女人们了。

淑嘉占了地利,于敏妃尚未得到正式追封的时候就已经过来了,闰其名曰:妃无子妇,我来充数。

又不是民间给婆婆办丧事,皇家庶妃,还用不着这样。可多少是份心意,人情也是要做下的。康熙没皇后,没个一语定乾的人,宫妃们也不可能成立治丧委员会给章佳氏办丧事。皇帝也在忙,皇太后是有权,就是没主意。

太子妃只要到皇太后面前说一说:“十三弟和两个妹妹都还小呢。”把兄妹三人说得要多可怜有多可怜,皇太后马上就会心软:“你去看看。”

要太子妃做的事情并不多,她主要做的,就是让敏妃的地方规矩起来,不要因为三个小主子年纪小就都松懈就好。太子妃一到,原本偷懒的也不敢再摸鱼了。

一切都有序地进行着。

直到一个插曲的发生。

敏妃终于入葬了,大家也能安歇了。康熙爷于闰七月末,又要带着大队人马出塞去了。胤祥也在名单里,康熙的意思,也是想为他纾解纾解。太子爷……苦逼地继续留守。这一回,他已经没力气去卖萌了,只好嘱咐康熙:“注意饮食,早去早回。”

康熙微笑:“朕省得。你在京中,也要留意将养。”太子越来越懂事了,拙于言辞,却做得很好。

摸摸胤礽长出毛茬的头皮,淑嘉有些惊呆了!

想当年,她最腹诽的东西之一就是这光头细辫儿。现在辫儿慢慢地流行图粗些的了,可是光头依旧。满人男子,只有在亲近长辈过逝的时候,才不剃头,让它就这么长的,平日里都是与灯泡争辉来的。

淑嘉从穿过来就没经过几回葬事,也没遇到过特别需要她周围的男子不剃头表示哀悼的人物。太皇太后死算一回,那时日子久远了,她身边的男子也是父兄,平常见面不多,那时是冬十二月,还个个戴帽子。

如今遇到了一回,不免惊诧了……为毛她会觉得长了板寸的胤礽这么陌生?人果然是习惯的动物啊!我当初的心情,现在还记得么?初到的性情,现在还留有几分?人果然善变,那么,我现在要做什么?又要怎么做?我已经沉浸在这宫城的争斗中多久了?我……还是我么?我想做什么样的自己?

就是让这太子妃忽然化身哲学家的板寸毛茬儿,惹下了一件大事!

皇帝要走,临走大家要聚一聚。

尤其是皇太子留守,怎么着也要跟兄弟们私下告个别不是?这一告别,惹事了!

康熙有庭训,哪怕是三九天,也要衣冠端正。请大家注意,现在是闰七月,说是夏天,仍旧很热,不然就不用出去避个暑什么的了。要说明的是,这是个聚会,而太子这里是有帽架的。

胤礽安排得周到:“都擦擦汗罢。”大家去了帽子,不得不说,头发长得多了,确实热!

然后,时间静止了。大家的目光集中到诚郡王的脑袋上——

胤祉的脑袋……它是光溜溜的,在一排十几颗毛刺刺的栗子果里,是那么地光彩夺目!

众人:……

胤祉一愣:“怎么了?”

胤祥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大了,看看胤祉的脑袋,又看了看参照物——太子的脑袋。也不顾身高上的差距,扑上去就揪住了他三哥哥的领子:“你!”

敏妃死了还不到百日,百日内,他们是不能剃头的!连太子都给面子地遵守了,按规矩,他比兄弟们要守的时间还要短些。你丫剃了头,就表示不把我妈放眼里啊!什么人死了他们不用守制的?答应啊、常在啊……这样的人。

敏妃是有了正经册封的主位!

你什么意思?觉得我额娘不配么?人都去了,你还要羞辱于她!你混蛋!胤祥双眼发红,眼眶已经开始湿了。居然还跟没事儿人似的,你根本就是无视我额娘的身份啊!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母丧、妹幼、等了七天才等到母亲的丧仪规格、没能见到母亲生前的最后一面、父亲还有点不重视……重重压力之下,胤祥现在还能忍住没把他捏得咯咯响的拳头往胤祉的脸上招呼,那真是他够成熟了。

不过……快绷不住了。

近距离听到胤祥把牙咬得咯咯响,胤祉慢了两拍才发觉:事情大条了!呀,我剃头了!怎么就忘了他妈刚死呢。再过半拍,反应过来了,他妈死后被追封了,我……忘了!

想解释:那啥,都死七天了,才追的封,那会儿……我没留神这道旨意。一直是固有印象了,你妈不是主位,现在这不是那啥了么?可看着胤祥能红的眼,胤祉喉咙里像被硬块堵住了!

他小时候有一点结巴的毛病,这会儿又回来了,虽然满腹学问,现在一被吓到,他结巴了,还进化成了暂时性地哑巴。

胤祥看着胤祉好久了,发现这个哥哥傻瞪着眼睛跟他练对眼神功,连句解释都没有!更火大了,从脸到额头到耳朵到脖子全气红了,整个人像煮熟的螃蟹,头上还冒着愤怒的蒸气。

不得不说,此时的皇子们还是颇为稚嫩的,经验严重不足。最长者胤禔也不满三十岁,从他二十余年的生活阅历里,还翻不出一个像胤祉这样胆大妄为的人来。(胤禔心声:老三行啊,这么明目张胆地把证据顶在头上!你牛!)

其他人更不用说了,圣贤书读大的,哪怕心理有点小阴暗,表面工程还是要做到的,大家都傻了,两军对阵都吓不倒他们,却被三阿哥弄懵了(集体心声:他疯了吧?)。胤祉这样的举动还真没见过,诚郡王成功地shock到了他的一众兄弟,也成功惹毛了胤祥。

胤祥的喘息越来越重,他的哥哥们越像呆了一样,没有出来劝架。

胤禛待他更亲近些,先惊呼出声:“十三弟!”

胤祉会恨死你的,四爷!

因为胤禛这一声招呼,仿佛是进攻的指令,十三爷的拳头终于吻上了诚郡王刮得光洁的脸颊……

砰!

作者有话要说:严重怀疑老三在雍正登基后被修理,有一部分原因是四爷要给他十三弟出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