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建的交趾经略使所属第六和第十二两个军,分别从谅山和老街同时攻入安南。
郑家的安南军虽然也算拼死抵抗,但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根本无异螳臂当车,而郑幻想的老百姓群起抵抗侵略者一幕也没有出现,实际上安南很多地方老百姓是群起而欢迎王师的。安南北方和大明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又不是说隔着千里大海一般没什么往来,实际上双方老百姓之间互相婚配都很平常,这些年广西各地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生活,那些安南老百姓当然也都是很清楚的。
话说他们正做梦也想着能成为大明百姓呢!
不说别的,光一个义务教育就能让那些贫苦的安南人梦寐以求,更别说那些没有土地的贫民还能租到一成地租的公田这种级大杀器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明军在安南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下,摧枯拉朽般横扫整个安南,杀得郑军一溃再溃,不到一个月工夫,明军的大炮就已经架到红河北岸,将黑洞洞的炮口直接瞄准了河内。而就在同时后方占领区也迅开始进行大明化,包括新的交趾巡抚也到任,各地府县官员也开始一批批任命下去,同样土地改革也全面展开。这些更加刺激了还没被占领地区的安南百姓,尤其是在知道红河以南很可能会被封给阮家后,那些红河以南的老百姓就更坐不住了,他们坐不住的结果,就是以实际行动来向杨皇帝表达向往之情。
“这种真心向慕王化的,就不要伤他们感情了!”
已经返回长安的杨丰,看着最新来的电报说道。
安南百姓对大明的感情实在太深了,虽然明军止步于红河岸边,但红河南岸大批百姓自行动起来杀死郑家官员,然后派出耆老到明军驻地哭着喊着要归顺大明,甚至还有人声称大明如果不要他们就上吊的。尤其是南方原本属于阮家进攻的演州同春等地,老百姓干脆自己先动手杀了郑家官员,然后自己竖起了大明的旗帜声称已经归顺大明,阮家要敢进攻他们就以死相抗。
搞得阮福淍也不敢再往前打了。
既然这样,索性也就直接收了吧,反正阮福淍也没反对的资格,实际上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把这些地方给阮福淍,他也没有胆量接了,万一再往前走那些老百姓真和他拼命,那他是打还是不打?要知道这些地方可都把大明旗帜插上,把杨皇帝圣祠建起来甚至都戴上日月徽了,甚至还有人干脆举着杨皇帝圣像向他示威的,这样的老百姓要被他打死,那说严重点可就是大逆不道了。
“这样以后就干脆以蓝江为界好了,传旨给阮福淍,就说朕欠他个人情,以后以蓝江为界,蓝江以南算他的安南国,蓝江以北算朝廷的。”
紧接着杨丰说道。
既然他下圣旨,那这件事也就定了,大明直属的范围继续向前一直到蓝江,蓝江以南属于阮家的安南国,这样再加上南边的占城省,大明在原本历史上后世越南的土地上设立了交趾和占城两个省,而北起荣市南至归仁这中间细长的,约占三分之一面积的腰部则属作为附庸的安南国。
紧接着明军开始大举渡过红河向河内起最后进攻。
“投降?”
安南经略使王昭似笑非笑地看着郑家使者。
“我受命讨伐逆臣,可没受命接受你们的投降。”
紧接着他淡淡说道。
郑要求投降了。
短短一个半月时间,他的勇气就烟消云散了,尽管明军还没开始渡过红河,但实际上他几乎所有国土都没有了,所有安南城镇在得知可以归顺大明后,都毫不犹豫地起来杀了郑家官员或者干脆郑家官员带头,以最快度竖起大明的旗帜建起杨皇帝的圣祠,等候明军过去接收,哪怕明军距离他们还有几百里,现在除了一些太过于偏远,消息不够灵通的地方,绝大多数郑家的土地都插上了大明的旗帜。
现在郑所控制的,只有一座河内。
而这座城市,却正在明军炮口下颤抖着,虽然还有红河天险阻隔,但就红河那点河面,可阻挡不住线膛炮的炮弹。
更何况……
王昭这话刚说完,骤然间就像夏季暴雨中的雷鸣般,一连串沉闷而又密集的巨响传来。
那使者哆嗦了一下,下意识地抬起头望着远处,在遮挡了红河的密林上方,一道黑色云朵正在逐渐拉长,紧接着一艘同样黑色的明轮船从无边绿色中缓缓钻出,中间那黑色的烟囱喷吐着滚滚浓烟,船舷巨大明轮不停转动推开红河的水面,而在明轮两旁各有一门大炮背对自己,炮口炽烈的火焰喷射而出,黑色的硝烟弥漫天空,炮弹刺破空气的呼啸隐约可辨。
而在炮口所指方向同样无边绿色中,同样碧蓝晴空下的河内,已经被黑色的硝烟遮蔽。
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与农耕文明时代的绿色,工业时代的杀戮机器与农耕时代的古老城墙,在这一刻就像阳光一样刺目地对立着,后者在前者面前同样柔弱得那么刺目。
这是明军内河舰队。
不过不是普通版内河战舰,而是专门用来欺负东南亚水网国家的浅水重炮舰,简单点说就是它们都不装标准的十五斤炮,而是四十斤的重炮,尽管这种小军舰适航性度航程都烂得很,但这样两门威力巨大的火炮,却让它成为所有近海浅水区和内河航道上不折不扣的主宰者。
好吧,这其实是小型化的蚊子船。
“敝国国主已然知罪,愿尽献国土以谢,所求不过赦免郑氏及文武官员之性命,将军亦是饱读孔孟之书,何苦相逼至此?岂不有违仁义之道?”
那使者哀求道。
郑愿意将安南所有国土献于大明,作为交换,杨皇帝赦免郑家还有他手下文武官员,然后允许他们在大明统治下做普通老百姓,郑也知道,自己落在阮家手里只有死路一条,但如果是做大明百姓就没这危险了,他也不认为杨丰会拒绝,通常中国皇帝都不会拒绝的,甚至多数还会封他个小爵位,以显示皇帝陛下的仁义宽厚。
然而他们却错了。
“呃,你搞错了,本将军从来不看孔孟的书,也不是什么儒家信徒,本将军平生只看圣谕书,只信圣上的教导,圣上说过对敌人要像寒冬一样严酷,圣上还说过大明的仁慈不是廉价的,圣上还说过拒绝大明善意就是敌人,你们已经拒绝了大明的善意,所以你们就是大明的敌人,同样大明的善意也不会廉价到施舍第二次,所以在你们自己选择做大明敌人的一刻,就注定了你们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王昭捧着圣谕书,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吧,其实主要是安南人民投降度太快,明军一直没有找到大开杀戒的机会,现在终于有了一个送死的,那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了,要知道明军纪律可是非常严格的,在已经属于大明的土地上想干坏事那是完全不可能,但对于交战的叛逆地区那就很无所谓了,抢个劫,强个奸,杀人放火一下都是可以的,所以这时候打到河内的第六军上下正摩拳擦掌等着大干一场呢!
接受他们投降?
开什么玩笑?那些当兵的会抓狂的,他们盼着攻入河内的日子可是盼了很久。
可怜那使者傻了眼。
“传令,渡河!”
王昭看了看他,然后很随意地对一名军官说道。
紧接着在内河舰队的炮火掩护下,红河上万舸竞流,从上游征用的数百艘小木船满载明军士兵强渡红河,并且迅击溃南岸守军在河内以西建起浮桥,重炮和骑兵源源不断踏上南岸,然后直扑河内城,在用重火箭轻松炸开城门之后数万明军杀进了这座安南的东京城,在接下来的整整五天时间里,他们干了什么这个就不记载于历史了。
唯一记载于历史的,就是黎逆和郑逆据交州城负隅顽抗,官军将士浴血奋战,于五日后尽歼逆党。
至于百姓……
那个未见历史记载。
总之当五天后,大明交趾巡抚到达他的省城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他在这座战前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城市里,居然找不到足够可以给他清理这片废墟的男人了,在和王昭大吵一顿,并且威胁要参他一本后只好怒冲冲地南下,到清化去建立他的巡抚衙门了。至于倒霉的郑和黎朝正牌的国君黎维禟这个和公元皇帝一样,变成了两具烧焦的尸体,好在他们没焦成炸糊的麻雀,所以勉强还能确认身份。
安南的战事就这样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结束了。
当黎维禟和郑函送往南京的消息传到杨皇帝耳中时,他的巨龙专列才刚刚驶出徐州火车站呢。
“哼,一个还没山东省大的小地方居然还要打近两个月!”
正在品茗的皇帝陛下说道。
这份电报是由南京新建的无线电报站出,由车上的报机接收的,这套全新的高科技技术正逐步在军队开始取代旧的有线电报系统,不过现在优先供应的是南洋各军,国内只在几个省会和南北二京开始安装。
“陛下,那韩巡抚参王经略屠城的奏折?”
杨忠小心翼翼地问道。
“将功抵罪吧!”
杨丰很随意地说道。
“尊旨。”
杨忠赶紧说道。
就这样河内城里近十五万安南男人的死尸,毫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
虽然嘴上说打个安南还花了居然快俩月,这场战争打得还是挺让杨丰意外的,毕竟从镇南关走到河内正常行军也还得半个月呢,同样让他意外的,还有安南人投降的度,其实他也做好了像美国一样深陷战争泥潭的准备,结果却没想到安南人居然哭着喊着投降侵略者了,这还真让他有点遗憾,要知道他还想着用这场战争再把安南人口削减个几十万呢!
但事已至此,遗憾也没什么用了,好在王昭很懂事,把郑家和河内那些安南精英阶层杀了个干干净净,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接下来,他没兴趣继续在东南亚开疆拓土了。
留着那些附庸做经济殖民地就可以了。
这里面老挝分了四国,万象,琅勃拉邦,占巴塞,川圹,而且四国国王作为大明附庸都得到了他的正式任命。而柬埔寨现在正式的称呼仍然是真腊,这个国家实际上是吴哥王朝的延续,吴哥王朝被暹罗攻破吴哥城,真腊人不得不向东迁移。但向东又受到安南阮家的侵略,不得不在两个强敌的ru躏下挣扎生存,是大明的崛起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所以真腊对大明还是非常恭顺的。剩下还有暹罗,这个国家实际上都快被华人控制了,曼谷城里住着过十万华人呢,所以杨丰没必要吞并这些国家。
实际上对于佛教国家,他都没什么兴趣吞并。
吞并这些国家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反作为经济殖民地,却可以给他带来一片可以尽情压榨的市场,吞并了他可是得给这些国家出钱办义务教育,不吞并他却可以从这些国家吸血给自己老百姓,这两者选哪个是很简单的。
剩下还有缅甸。
这时候的东吁王朝早已经今非昔比,原本应该在他们阴影下挣扎求存,最后甚至被灭亡,然后诞生了郑信这个传奇英雄的暹罗,这时候凭借可以随意购买大明军火甚至雇佣退役明军的优势,早已经完全收复故土,东吁王朝的领土范围,只剩下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就连缅北都是各土司的控制下。
不过这时候的东吁王朝还没向大明称臣。
“传旨,让罗璋到仰光转一圈儿,告诉缅甸那个,叫什么来着?”
杨皇帝突然说道。
“达宁格内。”
杨忠忙查了一下缅甸国王名字说道。
“达宁格内,这是什么破名字!让罗璋告诉他,别说朕没给他机会,他是愿意做阮福淍啊?还是做郑啊?”
杨皇帝冷笑着说道。(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