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灾难艺术家 > 第592章 配乐大师

灾难艺术家 第592章 配乐大师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4:19 来源:88小说

“那么配乐工作呢?”

修仲钧一句话就切入重点,同时也让陆潜露出一点遗憾扼腕的表情。

“最新一封邮件已经发送过去了,但目前还在等待回信,我们需要一点耐心。”

配乐。

一直以来都在电影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重要性似乎始终没有真正得到大众的全部重视——

至少还没有达到配乐应得的肯定。

以陆潜所了解的时空为例,在2020年、2021年,“信条”和“沙丘”两部商业大片都是如此,配乐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信条”来说,配乐太过轰鸣也太过吵闹,以至于喧宾夺主,抢走电影原本的色彩。

对于“沙丘”来说,配乐则是画面恢弘与壮阔的必要补充,对于构建整个视觉效果以及世界观构建不可或缺。

非常有趣的是,两部电影的配乐师都是同一位,汉斯-季默(hans-Zimmer),这位配乐大师在业内无疑拥有崇高地位,但关键就在于,即使是同样的配乐师、即使是同样优秀的配乐,却不见得适合每一部作品。

恰如其分,这才是配乐的存在价值。

在科幻电影里,恢弘与悲壮、磅礴与绚烂;在爱情电影里,浪漫与幸福、心碎与悲伤;在恐怖电影里,猜疑与恐惧、激烈与疯狂……等等等等,全部都需要配乐的烘托与诠释,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 配乐和音响、音效等等相辅相成, 但还是可以做一个实验:

观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关掉声音, 那么恐怖效果至少会打对折,这样就能够清晰感受到声音的魅力。

目前为止,陆潜的三部作品情况各不相同。

“解除好友”,因为需要制造出伪纪录片的质感, 所以陆潜有意识地尽可能排斥配乐, 避免打破观众的代入感,而是强调音效的作用。

“突袭”,鼓点、低音贝斯、电子摇滚的配乐使用则非常低调,更多是配合打斗场面, 进行少许渲染, 他们找了专业配乐师,但不是顶级配乐师。

“游客”,陆潜则反常规地使用古典乐, “四季”,这是他故意为之的,通过古典交响乐的大气和复杂来制造出反差,因为整个配乐都在脑海里,根据自己需要编排,所以他并没有寻求专业配乐师的合作。

由此可见,截止到目前为止,陆潜对配乐师确实缺少了一点重视。

但“爱人”不同。

在“爱人”里, 陆潜不希望延续“游客”的古典乐风格, 否则系列三部曲的痕迹就太重了,反而可能破坏电影独立的观影感受。

同时, “爱人”是一部具有悬疑和惊悚风格的作品, 配乐的渲染非常重要。

在陆潜的脑海里,他希望配乐如烟似雾般地萦绕在耳边, 却又没有存在感, 不仔细注意的话根本察觉不出来, 然后一点一点植入沉浸感, 最终制造出不寒而栗的效果。

这就对配乐师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和摄影、灯光等等一样, 是整部电影拼图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陆潜首次尝试强调配乐对于电影的情绪渲染效果。

幸运的是, 陆潜脑海里有着完美的选择。

不幸的是,合作邀约的进展不尽如人意。

麦家安,配乐师,今年已经七十七岁高龄,自三十八岁入行以来,已经在电影行业打滚了将近四十年。

麦家安并不是传统学院派出身的配乐师,如果细细讲述他的人生篇章,那是波澜壮阔的一部长篇小说:

应征入伍、经历战争、受伤退伍、自学成才、交响乐团、世界巡演、左耳失聪、转身离开。

简简单单一系列关键词,串联起麦家安十八岁到三十三岁的人生, 跌宕起伏,但这远远还不是全部。

离开交响乐团的麦家安, 辗转成为一所大学的教授,并不是什么世界一流、闻名遐迩的专业音乐大学,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综合大学, 在里面教授应用音乐学,机缘巧合下,为一部独立电影做了配乐, 从此开启了麦家安在电影行业的漫长征程。

作为一名配乐师,麦家安擅长多种旋律的运用,从交响乐到电子乐再到打击乐,涉猎领域可谓广泛。

但是,因为不是系统教育出身,全靠自学成才;所以麦家安的配乐,往往擅长打破框架,制造出独特氛围,赋予电影不同的气质。

优点就在于,独树一帜。

缺点则在于,自成一派。

这些年,麦家安配乐的作品已经轻轻松松破百, 题材类型也非常广泛, 商业爆米花也有、独立艺术也有, 浪漫爱情也有、惊悚恐怖也有,大气磅礴也有、小家碧玉也有,这位敢于打破界线和框架的配乐师,堪称业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然而,麦家安能够称为“大师”吗?

恐怕,行业内部难以认同。

最主要原因就是麦家安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风格,配乐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风格到类型都非常庞杂,半路出家的学术背景、远离尘世的性格更是无法融入学院派之中,反而有种远离名利场的感觉——

却又不是清高,而是一种疏离。

这样说的原因?

最直观的就是,奖项。

明年是麦家安入行整整四十周年,沉浸行业长达四个十年,至今为止,他的配乐作品总共赢得了十一次金册奖最佳配乐提名,在历史长河数不胜数的所有配乐师之中,提名次数能够跻身前五名行列。

然而,一座金册奖奖杯都没有。

当人们讨论“金册奖遗珠”的时候,视线往往集中在导演和演员身上,五次提名颗粒未收、八次提名铩羽而归,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案例着实不少;但聚焦在技术部门身上的视线,却几乎没有。

麦家安,十一次提名没有得奖。

但是,对陆潜来说,“奖项”始终没有看起来那么重要——

并不是说不重要。

诚然,一座奖项的肯定,不仅仅是权威认证,同时也是来自行业同僚的认可,如果能够得到这一嘉奖,那自然是再好不过,陆潜也举起双手双脚欢迎。

陆潜的意思是,即使没有得奖也不会影响这些专业人士们的优秀,归根结底,奖项只是代表一小群人的取向喜好;但在这一小群人之外,依旧有着数不胜数优秀的作品,这也是整个行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

他们应该肯定奖项的价值,却没有必要因为缺乏奖项而否定他人的优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