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苍茫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子也过了一个年

明末苍茫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子也过了一个年

作者:人在夜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4:11 来源:88小说

?此时京师中如论最为郁闷的就是崇祯帝了,因为京师是撤围了,这当然是好事,不过,接着皇太极同代善两军合流后,直驱永平。?≤

建奴连续攻伐数日,永平失陷,永平知府张凤奇、守将郑国昌等大批文武殉国。

建奴即刻攻击昌黎、迁安、滦州等处,这都是山海关通往大明的后路,如果各处一一被攻陷,那么山海关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蓟镇东部形势急剧恶化。

这日崇祯帝召集内阁阁老会商局面,如今韩爌报病在家,钱龙锡因袁承焕案在家待勘,内阁此时由李标署理内阁诸事,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成基命入阁,东阁大学士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入阁,此时,已经是所谓大明精英汇聚一堂,共议国事了。

“李阁老,今日有没有永平府的最新塘报。”如今的崇祯全然没有二十岁年轻人的锐气和精神,脸色苍白,身形消瘦,脸上写满了疲倦。

“回禀陛下,今日永平方面传来塘报,建奴分兵正在攻打昌黎、迁安,至今日止,建奴还没有得手。”苍白疲倦同崇祯有的一拼的李标欠了欠身回道。

崇祯脸色一沉,整个蓟镇糜烂至斯,泰半城池被陷,蓟镇主力几乎尽丧,建奴在蓟镇是予取予夺。

如果昌黎、迁安被陷,建奴将会直面山海卫,山海关同辽西就成为孤岛,只有海路还可通行了。最为紧要的是如今辽镇的实际掌控者总兵祖大寿坐拥数万精兵因袁承焕案疑惧不定,如有倾覆,则京师危矣。

“周阁部,今日各处援军可有消息。”如今聚集援兵打通山海联络至为紧要。

“回禀陛下,蓟镇、昌平、保定、大同、山西诸军在总理军务的马世龙、总兵满桂、尤世禄统领下正在补充兵甲待命,此外,固原镇、宁夏镇、登莱镇、陕西、山东、浙江等处援军预估数日内可抵京师,再者,福建、江西、河南等处援军也会在近日抵达。”周延儒的回话言简意赅极为沉着。

崇祯点头。对于周延儒的定力颇为赞许。

“然则,各地援兵远道而来,随军辎重匮乏,军饷拖欠甚多。兵丁在京畿各地多有劫掠,御史台已是多人参劾。”周延儒道。

崇祯用手扶头,头疼欲裂。

此前山西镇援军就在京郊闹饷,乱兵在驻地附近劫掠百姓,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因此下狱。这不过是最大的一起闹饷,其他援兵闹饷也是层出不穷,归根结底就是大明欠饷。

这些兵丁在驻所开拔时,都已欠饷,如今到得战地,就要与建奴拼杀搏命,没有饷银支应不动啊。

如今户部仅有的数十万两银子已经投入进去,不过援军合计十余万,数十万银不过是支应一时而已,如今没有饷银辎重。让这些丘八上阵是难之又难。

“王承恩,明日支内币十五万两。”崇祯疲倦而无力道。

“陛下,这可是内库仅有的银两了,日后如有意外。。。。”王承恩大急跪地劝道。

崇祯扬手打断了他,“大伴,此时就是紧要关头,如果不能打通山海,辽东就会糜烂,如此京畿不保,何谈日后。”现下都撑不过去了。还谈什么以后。

李标等人皆是闭口不言,此时如果不内币确实是过不去了,不过天子自山陕大旱来已经数次支应内币了,此时想来内库也已枯竭。天子已是数次减少内府支出,一国之主如此,真是窘迫之极,身为臣子都是脸上无光,此时能说什么。

就在此时内侍入报,兵部尚书申用懋在宫外求见。

上任兵部尚书王洽已经作为建奴入关的牺牲品入狱了。没法子,建奴神不知鬼不觉的入寇大明,作为大明兵部的最高长官不是他负责谁负责。

左侍郎申用懋递进成为兵部尚书,这可是如今大明最棘手的尚书,申用懋乃是前辅申时行的长子,虽说学识渊博,不过处理庶务才干远逊乃父,他能升任兵部,只是因为战时紧急,一时难觅人员,从兵部左侍郎升任而已,在崇祯心目中申用懋就是署理的人选。

“唤他入内。”崇祯听闻申用懋求见,心中一沉,几次三番入宫,申用懋可是没有带给他什么好消息,此时不会又有什么噩耗来临吧。如今大明京畿真是多事之秋啊。

须臾,在几人的瞩目下,年近古稀身材瘦小的申用懋进入殿内,叩拜天子。

“免礼,申兵部,此时前来又有战事生。”崇祯问道。

“回禀万岁,确有大事生。”申用懋见到崇祯面色一沉,急忙说道,“东阁大学士、辽东经略孙大人派亲卫从沿海绕过建奴大队,冒死来报,辽东安然无恙,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汇集重兵,不日就在孙大人统领下向西入关勤王。老臣得知此信,不敢耽搁,即刻入宫禀报。”

崇祯帝闻言大喜,只要辽东不失,祖大寿等辽镇兵马没有投靠建奴,则山海可保,建奴陷于两面夹攻之中,早晚退去,这可是近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孙大人年近古稀,为国奔忙,安靖辽镇,真乃国之柱石。”成基命素来同孙承宗交好,此时不禁赞道。

“此国难之时,孙爱卿不畏艰险,只统带百余人直入山海,确是众臣楷模,国之栋梁。”崇祯兴奋的满脸放光,口中大赞。

“臣下恭贺万岁,辽镇无恙,山海辽镇可得数万精兵,各地援兵十余万正可南北夹攻,剿灭建奴指日可待。”周延儒反应飞快,小小的拍上一记。

“周爱卿言之有理。”崇祯笑道,一看可知极为受用。

李标冷眼旁观,知晓万岁对周延儒极为看重,因为此人敢想也颇为敢为,胆子极大,早晚有一日周延儒会成为辅。

李标心中冷笑,在文渊阁外面的都想进来,哼哼,进入之后,你们就晓得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标早已向崇祯递上了辞呈,天子让他署理一些时日,待来日致仕就是卸下这万钧重担之时,他对于文渊阁没有一丝留恋。

如果没猜错,韩爌也是假病退隐,为的就是交出手中的烫手山芋。

“陛下,今日还有一个天大喜讯。”讲到此处,申用懋不厚道的顿了顿。

“哦,还有什么喜讯。”崇祯笑问兵部。

“申兵部还是有话直说,还是不要吞吞吐吐。”李标笑道。

“陛下,众位阁部,登莱镇张可大快马急报,其属下部将赵烈、涿州知府李恒、涿州卫指挥使安永德在涿州大败建奴一部,阵斩努尔哈赤第六子甲勒额真塔拜以下千余甲兵,皇太极等夷狄统领三万军兵前往报复,被我军击退,又斩获数百建奴甲兵、数百北虏和汉军。”申用懋声音洪亮的回禀。

“呃,”崇祯惊诧无语,什么,老奴第六子被阵斩,皇太极统兵攻城被击退,是不是真的,崇祯可不是两年多前刚刚登基的无知少年了,尤其是袁承焕忽悠后,他可是对于自己这般臣下所言不敢全信,能信个七八成就不错了,“此事千真万确否。”

“秉万岁,此是登莱镇总兵张可大和涿州知府李恒的奏陈,里面还有涿州卫指挥使安永德的附议,俱言涿州大捷。”申用懋递上两份奏折。

王承恩接过,递给崇祯。

崇祯迫不及待的观看起来,须臾看罢,抬起头时满脸已是掩不住的喜色。

“两人奏折大同小异,俱言大捷,想来无差。此外,张可大在从固安前往涿州的途中也大战一场,斩数百,诸位阁老也瞧上一瞧。”崇祯将奏折交于李标,李标看完交于成基命,依次众人。

“陛下,虽说几员文武重臣俱言大捷,还是要等到兵部核功之后才能确信。”李标言道,要知道下面官员推过揽功各个都是能手,如果朝廷大肆宣扬,事后核功方知不实,内阁和天子的颜面就要全失,成为笑柄,到时如何收拾收尾。

“李阁老言之有理。”崇祯帝眼中光芒一黯,也是怕了臣下这般能臣干吏弄虚作假的手段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大半是真。”周延儒躬身道。

“哦,周爱卿请讲。”崇祯看向周延儒。

“陛下,按凑陈所言,塔拜是在十二月十日左右被斩,建奴是十二月十二日从京师撤兵而去,此前,德胜门外大同、宣府、保定援军接连大败,辽镇援军回返,此时正是建奴气势正盛之时,当时,臣就诧异建奴为何大胜而退,此事颇为蹊跷,如今看来塔拜战损应当就是建奴大军撤围的因由,这是建奴所谓的王族战损,事关建奴颜面,不得不回兵报复。”周延儒思虑清晰,倒是将事情原委大致猜出。

崇祯不断颔,极为赞许,此事经过周延儒的梳理,条理清晰,只有这种可能最大,自建奴入寇已来几乎没有大捷传来的崇祯愈想愈觉得事情当是如此。

只是崇祯方才的兴奋已过,又是对一干臣下实在是没有信心,毕竟这帮子臣下虚报战功的事做的多了。

他即刻下令,让申用懋从兵部派出人员前往涿州检点,此外,让兵部急令行进中的各地援军进入京师,崇祯真是一刻也不想等了,再等下去,不知道又有那座城池被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