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苍茫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死心的杨景堂

明末苍茫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死心的杨景堂

作者:人在夜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4:11 来源:88小说

?晚上,李明峪在官署后宅设宴为赵烈接风洗尘,中午已经在范记酒楼有过接风宴,所以晚上的时候,就是家宴性质。

李明峪的夫人,两个儿子,李济、李弘,儿媳蒋氏、卢氏,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以及李霖全部作陪,男人一桌,女眷一桌,因为赵烈同李家的熟识,两桌之间没有放置屏风。

李济已是而立之年,气度沉稳,言语温和,颇有乃父之风,四年前高中举人,李弘二十四五,面色苍白,身形消瘦,保有几分年青人的朝气,对于赵烈的海外经历十分的好奇,多有问询。

当然,李明峪对于赵烈的事情没有同儿子们详谈,只是说年轻人不愿安于荒僻卫所,更喜出海多加历练,因此久不在任,庶务多交于他。

李霖则是默不作声,只是在一边听着众人闲话,很是有点闷。

“李大人此番回来在千户所安居几日?”李济问道。

“几年以来,来往海上,经风见雨,多有疲累,此番恐怕是要多休息些时日了。”赵烈也是确实有点厌倦海上路程。

李霖的目光闪动,但是没有多言。李夫人注意到这点,心中更是郁闷,两年来多次谈及婚事,李霖只是不允,言道无心出嫁,愿在家中侍奉父母,让李明峪老两口是心急如焚,不过也是知道她的性子,面皮薄,过于自傲,如果用强后果不堪设想,也就拖延至今。

“海外仙山多是怪力乱神之说,不可轻信,反是大人所辖千户所军户们生活安逸富足,乃是大明首屈一指之地,此为大人之政绩。”李济说道。

“大哥所言极是,大人之功德在千户所中人人传颂,和相邻千户所比,更是云泥之别,如今相邻人家都是以嫁入大人千户所的军户家为荣。”李弘喝点米酒后。脸色微红,好了不少。

“本将经年在外,所内诸事多是李先生操劳,本千户所能有今日皆李先生之功。”赵烈急忙推辞。

“大人不必过谦了。我在此地不过是以大人吩咐行事,若是有功则是微末之功。”李明峪笑道。

“可惜,大人乃是武职啊。”李济叹道。

他们兄弟一路走来,多地灾荒,饿殍遍地。盗贼横行,如不是老父派人护送,恐到不了此地,只是到了千户所见到世外桃源般的情景,两相对比,对赵烈更是深为佩服,也为之叹息,在他这个举人眼里,赵烈毕竟是粗陋武职,不可能得到治世的机会。

“当今之世。本将幸为武者,内可安邦护国,外可击杀敌酋,幸甚啊。”赵烈长笑一声,朗声说道。

两兄弟面面相觑,他们通晓史书,当然明白历朝历代只有乱世武将才能显名,赵烈这话就是暗示乱世将来。

李明峪心情复杂的看着面前的高大黝黑的青年男子,在他身上已经不见了迷惘和青涩,如今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充满自信、威严。还有野心的藩主,是的,李明峪给赵烈视为赵藩的藩主,坐拥数万水步军。巨舰数十艘,东临大海,坐看大明风云,伺机而动。

没有人象他那样的明白赵烈的可畏,几年前预言关外建奴必成大患,大明内部不稳。

如今建奴围困宁锦。大明在辽东只剩下寥寥数城,就连朝鲜也被建奴打的满地找牙,屈膝求和。

自去年来,陕北、山西干旱少雨,庄稼歉收,绝收,大明内阁、户部却拿不出银钱来赈济灾民,坐看饿殍遍地,民乱遍起,处处烽火,弹压的军兵连粮饷都发放不全,何谈绥靖。

民乱未止,兵乱又起,西南夷乱,东南不稳,山东等地歉收,大明真的是大乱不止,处处印证了这个年轻粗鄙之武将的预言,当真是可怕之极,如果赵烈是粗鄙之武夫,那么大明朝廷上下皆是有眼无珠之人。

“酒后之胡言乱语,实不足论,不必挂怀。喝酒,喝酒。”赵烈看到两兄弟惊诧的表情,不禁莞尔,还是高估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大人,他们自晓事以来就苦读经史,从未出门历练,空谈尤多,不比大人,虽年纪轻轻已是上阵杀过建奴,下马治理卫所,久经历练,不可道里计。”李明峪无奈说道,自家的儿子虽比赵烈年长,不过闭门读书不通庶务,与赵烈不可比。

“父亲,如今各地虽不甚太平,也未必如大人所言那般危急吧。”李济说道,也是对于赵烈说法的一种委婉的反驳,毕竟赵烈父子是老父的东主,不好直接驳斥。

李弘则是横了赵烈一眼,很是不忿,不过是个黑炭头,多些阅历而已,父亲赞誉太过了。

“今日家宴,此事日后再说。”李明峪打断话题,自家儿子的疑问日后自己自会明言,就不再此多言了。

“大人,小女子听闻西夷大多红毛卷发,不知是否如此。”李霖问道,她是以此来转移话题,让两位兄长不必过于尴尬,当然对于提及的夷人事宜,她自有思量。

李明峪夫妻对视一眼,对于李霖的心思心知肚明。

“西夷分为几十个国家,有的是黑发黑眼睛,皮肤比我们略白,有的是黄发,红发,蓝色眼睛,或是绿色眼睛。种种不一而足。眼窝大多深陷,颧骨隆起,身量比我明人高些。”赵烈笑着普及,他心道女人就是关心如此八卦问题。

“须发,眼睛还有如此颜色,嘶,如此岂不骇人。”李弘惊道。

其他人包括李霖在内也是齐齐点头,纷纷赞成。李明峪无奈摇头,这是李霖不忿,暗贬夷人,提点赵烈。

“这个不一而足,有的西人很是耐看,有的确是骇人。”赵烈心道,这就看个人的看法了。

无论东西方的人种都有英俊美丽的也都有丑陋骇人的。他是全然没有体会李霖的意思,作为后世来人对于所谓华夷之辨没有太多的感想。

赵烈此后又回答了若干西人的问题,包括食物、服饰、礼仪等等不一而足,各人各有所好,女人们当然对于服饰、礼仪更感兴趣,李家父子则是对于西人的议会、内阁等更感兴趣。

家宴在八卦之闻中结束,赵烈好好做了一番普及功课。

登州南大街一个四进三重的院落里。也在进行一番对话,话题可是不太轻松。

登莱都指挥同知杨景堂安坐书房主位,下首坐着一位发髻灰白的军将,两人一边饮茶。一边叙谈。

“常大人此番前往靖海卫,本家多有助力,想来常大人资历深厚,深孚众望,也是当仁不让的人选。”颇有气度的杨景堂笑道。

尼玛。都是你们逼我前往的好不好,什么深孚众望,资历深厚,还不是拿我家长子世袭的职位威胁与我。

明代军户都是世袭,就拿鼎鼎大名的戚继光来说,就是在十七岁时接替病逝的父亲就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不过世袭只是保证了军职,是否占据实职,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今军将实职僧多粥少,大多军户世袭不过就是个虚职。领取些不多的饷银罢了,两代而默的例子数不胜数,常汝宁为了长子也是拼了。

“本将能够从登州卫指挥同知升任靖海卫指挥使,都是杨大人抬举,本将在此拜谢大人,小小石岛的事情本将必会尽心竭力。”心中虽然腹诽,不过,常大人口中确是恭维有加。

“常大人,此番石岛事宜,只需寻得赵烈此人的短处。将其贬斥即可,我等需要的是包括石岛在内的左千户所千户职位。”杨景堂此时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对于石岛为何如此得杨景堂的青睐,常汝宁不知,不过。他只是知道必须为杨景堂达成此愿,事关家族存续。

“杨大人,闻听此人是刚刚升任登莱都指挥同知,威海水师指挥使赵海明的次子,如将其贬斥,其父岂肯善罢甘休。”常汝宁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常大人不知。家兄在京中早已打探明了,赵海明在吏部,兵部有些门路,皆是用银钱打点出来的,没有大的臂助,何况,此番也非你死我活,只是将其调往他处而已,赵海明应当不会为此大动干戈,即使退一步,赵海明不依不饶,本家也是不惧。”杨景堂傲然说道。

你不过是多多仰仗京中堂兄行事罢了,常汝宁心中腹诽,口中却称,“杨大人一族根底深厚,当然不是赵家可比,想来赵海明只能退避三舍了。”

“常大人过誉了,此番只要将赵烈贬斥调离即可,如此,本将定会让常大人得偿所愿。”杨景堂说出了承诺,毕竟让马儿跑得快,就得不断喂清草。

从内心来说,杨景堂不太愿意用常汝宁此人,此人有些优柔寡断,不是个太好跟班,做不到指哪打哪,但是能够升任指挥使的资深军将不是太多,他有把握掌控的更是稀少。

常汝宁年纪已是五十有余,对于嫡长子的世袭实职的奔走不是一两日了,杨景堂就从此下手,利诱常汝宁听命从事,当然让其升任指挥使也是颇费了周章,杨景堂自认对得住常汝宁了,下一步就看常汝宁的行事了。

话说费尽周折,驱离赵烈,杨景堂是对赵烈的几处生意很是看好,一旦到了他的手里,凭着杨家在登莱的人面这几个货品更要红火。

最为紧要的是杨景堂看中了石岛这个港口,他早就相中了这个港口,家中到朝鲜日本的船队都是私船,当下都是在别的豪族私港靠港,受制于人。

不过,石岛湾从无到有疏通港口,建造笕桥码头,建造库房、住所所费繁巨,只好放弃,此番赵烈将石岛修造起来,杨景堂可是垂涎欲滴,只要将赵烈贬斥,这块肥肉就算入嘴了。

当然顺道将年前当众被赵家打脸的仇也一道报了,岂不快哉。赵海明不好动作,赵烈这个在都司内的还不好动手吗。

常汝宁当然知晓将赵烈贬斥调离后,杨景堂必会将心腹之人安插在左千户所千户一职,只是这与他无关了。

两人的会面没有逃脱军情司的窥伺,不出两日,赵烈就得到了常汝宁升任靖海卫指挥使的消息,同时军情司也递上了常汝宁的资料,以往任职,家族人士,住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