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3年初春,关中大地还处在一片冰封雪飘之中,秦岭、渭水、陇山、雍水都是白茫茫一片。
秦都雍城。
大郑宫内,秦国新任国君赢载的登基大典正在这里举行。
“请国君登基----”
在内侍的陪同下,秦君赢载身着衮服缓步登上秦国国君的宝座,转身,环视了一圈大殿内的臣子们,随后在秦国国君的宝座上坐下。七年来虽然他一直在秦国摄政,但却从来没有再这个宝座上坐过。今天他正式坐在了这里。
待国君坐稳,秦国所有大臣拜倒,叩首,山呼:“臣等拜见国君,祝国君万寿无疆,祝秦国繁荣昌盛。”
秦国国君赢载展开双手,拿稳语速,“诸位爱卿平身-----”
众臣起身后,秦君赢载道:“诸位爱卿,寡人摄政七年,今日终于当上国君。这些年来,在诸位大人的鼎力协助下,我们秦国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秦国的疆土也大大有所增加。可喜可贺啊!”
“恭喜国君,贺喜国君----”众臣朝贺道。
“现在寡人正式即位国君,还需要我们君臣继续团结一心,努力把我们秦国治理的更加强大,力争称霸中原,称霸诸侯。”刚刚即位,赢载信心满怀。
赢载话语把整个秦庭都鼓动起来了,特别是那些将军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子秦晋大战之后,七年来,秦国基本上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将军们早就按捺不住了,早就想好好与敌人开上一仗了。
望着诸位将军们急切的神情,赢载道:“诸位都好好考虑一下秦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说的再明白点,就是我们应该把哪个国家作为我们的消灭对象。”
哪个国家作为消灭的对象?
其实秦国人的心中都很明白,那还用说吗?
肯定是矢国。寡人新立,我就不信他们心中敢没有寡人。只要他们敢轻看寡人,秦国也就不必心软了。”赢载狠狠的说道。
大河西岸芮城。
上任不久的芮国国君姬昭坐在宫殿门外的台阶上,望着昏暗的天空发呆。
这老天到底是怎么了,从去年冬天到现在,雪就一直下个没停,这还让人活不活吗?表面上是在怨天尤人,实则芮伯昭心头的事情太多了,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由于芮伯万执政时间太长,硬生生把儿子给等死了,于是他的孙子姬昭便继位成了芮国的国君。
也许是继承了爷爷喜欢坐在台阶上的习惯,这位芮国的新任国君,也喜欢遇到难事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台阶上想问题。
秦国国君异位,这无疑给关中诸国出了一个难题。面对秦国强盛,自己弱小的实情,在秦国国君刚立的大背景下,芮国肯定要有所行动,可是作为传统古国的芮国还有那么一点点心有不甘。
去还是不去,都是个大问题。
去人家秦国祝贺,很显然自己就要掉身价;不去祝贺吗,危险随时就会来到。
现在的秦国就像狼一样长大了嘴巴,随时都想着吞并关中的这些小国家。
芮伯昭想到了当年秦晋大战的场景,虽然自己没有亲历这场大战,但也听说过不少。赢载,也就是现在的秦国国君一枪刺中晋公诡诸的事情,早就在列国传送开来。
今天这样的人当上了秦国国君,对于关中列国来说,能是好事吗?
“你说说,秦国国君新立,我们该如何应对?”芮伯昭问身边的大夫。
“国君,多少年来,我们与秦国本无来往,只是现在秦国不断东扩,才使得芮国与秦国为邻。如果我们不能战胜秦国,最好还是与他们和平相处的好。”大夫建议道。
“这是当然,不过秦国这个新国君赢载你应该知道,一点也不同于他的兄长,孔武有力,做事霸道,这样的人当上秦国国君,对于关中诸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芮伯昭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身段,前往秦国祝贺一下人家即位为好。”
看来大夫的想法同自己一致,芮伯昭稍稍有所宽慰。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就是在这个出使的人选上,还有待考虑。是我自己请前往,还是安排大臣前往。”
“当然是国君你亲自前往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就是你爷爷亲自前往秦国,这才给芮国赢得了十多年的太平,这次当然也是国君前往才是。”
芮伯昭点点头,其实他的心中早就做好了亲自前往的打算,无非是同大臣说说罢了。
于是芮伯昭约上北边的梁伯一同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