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为之奈何?”梁伯失去了主张,慌里慌张的问道。
茅津戎的进攻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一天的时间,敌人就会打倒都城脚下。当此之时,莫要说是派兵前线抵抗,估计还没等到梁国的军队到达前线,茅津戎早就将都城团团围住了。
虽然梁伯在紧张的征询诸位大臣的意见,但是大臣们却是议论纷纷,根本就没有听到国君的问话。
“他们的进军速度怎会这样快?”
“难道你不知道茅津戎乃是戎狄国家吗,他们的军队多以骑兵为主。骑兵,知道不?讲究的就是速度。”
“这么说,敌人很快就会打倒我们的跟前?”
“那还用说,说不定今天晚上就到了。”
……
“够了--,你们没有听到国君的问话吗?有这些吵嚷的力气,咋就不好好想想御敌之策?”见此情形,梁太子大怒,对群臣呵斥道。
许久,有大臣说话了,“我等愚钝,不知为何会如此,还请宰相大人明言。”
“对,请宰相大人明言。”
宰相望着梁伯,梁伯点点头示意他直接说。
“那时因为这茅津戎就是晋国从大河以东赶到我梁国来的。”宰相斩钉截铁的说道。
宰相的话犹如一块巨石抛在了水中,立即引起极大的震动。
“你胡说,这么多年来,晋国一直是梁国的后盾,从未有过争执和矛盾,现在晋国又怎会在梁国背后下刀子,你这分明是在挑拨梁国与晋国的关系,说说,你到底是何居心?”宰相的话音落下,立即就有大臣反驳道。
“宰相大人,虽然我一直很敬重你,但是你说茅津戎是晋国赶过来的,有何凭据?可不要凭个人好恶来决断。”
一时间,臣子们的非议犹如雨点般冲向宰相。
宰相也不反驳,等大臣们的议论稍稍平息之后,宰相这才说道,“我知道此言一出,肯定会引起大家的非议,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茅津戎在大河以东生活了几百年,都没有向西发展;而今日怎会突然之间出现在了梁国境内呢?那时因为晋国的不断扩张,已经让茅津戎没有了生存之地,万般无奈之下,茅津戎只好向其他地方讨要土地。但是他的东边、南边乃是晋国的土地,北边又是翟人的地盘,哪一个他们都惹不起,最后只好渡过大河来向我们讨要土地了。诸位,难道我说错了吗?”
听了宰相的话,其他大臣仔细一想,也就是这样啊。如果不是形势所迫,谁会离开自己的土地,远去他国呢?
可是分析的再好,最终还是要有解决问题的途径。
“既然宰相大人认为不应该向晋国求援,那依你之见又该向谁求援呢?”梁伯听罢向宰相征询道。
梁国宰相想了想,又定了定神说出了两个字,“秦国---”
秦国?
宰相竟然要想秦国求援,莫非他疯了。
“叛徒,李桐你是一个十足的叛徒。”当宰相说出要向秦国求援的时候,梁国太子勃然大怒,“秦国亡我之心昭然若揭,你竟然要想秦国求援,你都不怕秦国趁机在梁国驻扎下来不走了吗?”
“君父,儿臣请求君父一叛国罪将李桐拿下,有此贼在梁国的朝堂上,梁国迟早会亡在他的手里。”
望着愤怒的太子和一脸无辜的宰相,梁伯为难了。他不是不知道,秦国东进的目的,宰相也不是不知道秦国东进,迟早有一天会灭掉梁国。
所以说,秦国才是梁国最大的敌人,时时刻刻要夹衣防备。
但是这个时候,宰相怎会提出让秦国来帮忙呢?
难道他就不怕秦国趁此机会将梁国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