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门青云路 > 第93章

农门青云路 第93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55 来源:免费小说

  “哦?”柳振宁心有不甘,“不知李翰林的妻子是哪家闺秀?想来应该是晋安人氏,我等山野小户比不得。”

  瑾瑜摇头,道:“只怕要让知府大人失望了,我的妻子,不过普通人家的闺女,出身比不上知府大人的千金,是我与贵千金无缘,我还是一介农夫时,妻子就一直相伴身侧红袖添香,没有她就没有我。”

  柳飘云忍不住八卦道:“这么说来,李翰林并无妾室通房?”

  瑾瑜颔首,笑道:“正是,只求我家娘子不要嫌弃于我,一生一世一双人,此生无憾。”

  湘王与柳振宁心中震撼,听李全这么一说,李全的妻子应该是才貌无双性情豁达之人,否则李全又怎需担心自己的妻子嫌弃于自己?

  毕竟在常人看来,李全仪表堂堂,又是头名状元入翰林,前途一片坦荡,正常女子应该担心李全高官厚禄后抛弃糟糠之妻才是。

  柳飘云注视着瑾瑜,在提起自家妻子时,瑾瑜满脸温柔笑意,那是无法假装无法掩饰的宠爱。

  柳飘云突然有些羡慕那个不知名的女子,能得丈夫全心全意疼爱。

  不禁看了一眼身侧的湘王,她的丈夫,虽然外貌才能权势都不输李全,但这些东西,却不全属于她一人,而是被后宅七八个妾室通房分了去。

  瑾瑜暗暗自得,他的妻子就是他口中那般完美,是个才貌出众家财万贯的小富婆。

  看湘王妃落寞的神色,瑾瑜有些莫名的爽意,若非时机还不对,他定要让湘王妃给自家冬青当面道歉。

  湘王妃的手段,应该是不及冬青的,若不是湘王妃一开始出身较高,没有优势的话,冬青稳压柳飘云一头。

  再者,冬青说过,柳飘云能挤掉嫡亲大姐,嫁给湘王成为王妃,其中还是冬青的功劳居多。

  可惜柳飘云不具慧眼,为湘王争风吃醋,将忠心耿耿且有胆识策略的冬青发卖。

  没有冬青在身侧的日子,这湘王妃日子一定算不上好过,发卖了冬青,难道湘王就不会看上别的女子不成?

  若留下冬青,如今指不定湘王已经被二人联手治得服服帖帖。

  只可惜,为时已晚,冬青已经在他的怀里发光发亮,轮不到别人染指。

  第80章 计策

  晚宴席间,只有瑾瑜一人为客,旁的三人都是湘王自家人。

  菜色上乘,色香味俱佳,是平日很难吃到的稀罕东西。

  但在瑾瑜口中,觉得还是不如自家冬青的手艺好,若这些食材给冬青做,定比这好上许多。

  席间气氛,乍一看其乐融融相谈甚欢,实则对面三人轮番试探瑾瑜,想知道瑾瑜有没有借赈灾之名谋利的意图。

  “李翰林,不知你如今俸禄几何?本王看你一个婢女和家丁都没带,是否家里开销过大?不然本王做个人情,送你一对下人使使,都是买回来的,你高兴的话给他们点赏钱,不高兴不用出一文钱。”

  瑾瑜扫了一眼三人“和善”又“关切”的神情。

  笑道:“说来惭愧,下官如今不过从五品学士,俸禄年八百顶天,家中无甚开销,不过笔墨吃喝。我与妻子不喜欢旁人介入生活,故而没有婢女家丁,多谢王爷好意,这个情,下官只怕就承不下了。”

  湘王这话说得好听,明面看去还以为湘王等人关心他俸禄不够用,实则想借此引入缺钱的话题,才好实施下一步动作。

  瑾瑜看得清楚,却假装不知,打起了太极,让湘王绞尽脑汁明示暗示。

  柳振宁与湘王柳飘云面面相觑,一时摸不清楚瑾瑜真傻假傻。

  整个晚宴,前后如此明显的提示,竟都被瑾瑜硬生生绕了出来,嘴巴说干了也没说到正题,不禁让人挫败。

  瑾瑜心里怀疑湘王与柳振宁是不是傻子,要拉人入伙做风险大的事,却不拿出点诚意来,居然想空手套白狼。

  这个诚意,自然是告诉他,二人曾经狼狈为奸做的一些事。

  不透露些实在信息,三个人一晚上就着力攻破他。

  他又不是傻子,难道被人忽悠几下就表示“我很缺钱,要去贪污赈灾银,你们来不来?”?

  无奈,瑾瑜只得稍微提示一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长叹一口气,满面忧愁。

  “翰林官表面风光,实则糊口之后就没有什么剩余,旁的官员还有油水可捞,翰林官却干巴巴的无处下手,与别人结伙还担心那人出卖自己,实在伤悲!”

  湘王与柳振宁互换眼神,心中了然。

  这李全应该是想捞油水,也听明白了他们的暗示,只是怕他们在诓人,不敢明明白白表达意图。

  感叹李全是个有脑子的人,知道小心驶得万年船。

  如此,便不担心拉李全入伙后会拖后腿。

  湘王看向柳飘云,道:“云儿,你先下去吧。”

  说完又对四周侍候的下人示意,让他们一并退下。

  柳飘云习以为常,一般湘王与柳振宁要跟旁人商量大事,就会让她退下。

  左右晚饭已经吃得差不多,留在此地帮不上什么忙,便轻撩下摆,起身端庄优雅退了下去。

  瑾瑜看湘王明显歧视女性且把柳飘云当外人,柳飘云则无动于衷。

  再看柳振宁,柳振宁面色如常,不觉得湘王这番举动有任何不妥,好似理所当然。

  这个男尊女卑的陋习,让瑾瑜庆幸,还好冬青早早离开了这个破地方,否则冬青是女子还是下人,得遭受多少不平等待遇?

  旁人无论如何,瑾瑜看在眼里都觉得无关痛痒,但换做自家冬青就不行。

  待柳飘云和下人走了个干净,屋内只剩三人,湘王面色一肃,“李翰林是个明白人,本王就不与你绕弯子,打开天窗说亮话。”

  “那是自然,王爷请说。”瑾瑜心里嗤之以鼻,这个晚上绕的弯子还少么?

  湘王道:“既然李翰林收了本王的礼,也表示愿意合作共赢,我们如今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瑾瑜一笑,道:“王爷说的极是!”

  这就是说好的不绕弯子?

  见此,湘王与柳振宁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湘王沉声道:“李翰林是个人才,为国出力,本应奋起直上,却因资历不足将大好年华浪费在熬资历上,实在可惜。”

  “本王同样被朝廷打压,这些年虽顶着王爵名头,但主权被收,产业被割据,每日不上不下,过得还不及平头百姓畅快,不如李翰林追随于本王,为自己争取些许该有的报酬!”

  湘王果然有些能耐,企图利用同理心,攻心为上。

  瑾瑜听湘王低沉的声音缓缓诉说,最后变得激昂,便随湘王情绪深入,一脸苦大仇深。

  “王爷说的极是!下官实在苦闷无处诉说,又没有门路,不知王爷可有经验分享?”

  湘王心下毫无波动,面上却剑眉紧皱,“本王试过一次,还是数年之前,借灾荒名义,上奏朝廷拨款赈灾,打通上下关节,获得少许微薄的银两,聊以慰藉。”

  瑾瑜心中冷笑,上次灾情根本不算太大,但确实有灾情。

  下面县镇堪核灾情的官员不知道赈灾银具体数量,根本不要太多银两就能买通,只需花上不少银两买通监管官。

  大略算下来,湘王到手能有八万两往上,这能叫微薄的银两?

  口中却道:“王爷有经验就好,这次赈灾银有十二万两,王爷经手花两万打通关节,剩下的你我平分如何?我负责向上面掩盖。”

  湘王一滞,“此次灾情严重,全部留下不给灾民会有大规模暴动,只怕引起朝廷注意,现在时机不对,引起皇帝注意不是上策。”

  柳振宁与湘王心中骇然,没想到这李全胃口竟然如此之大,妄图将赈灾银全数吞下。

  瑾瑜挑眉,道:“若王爷与柳知府全力配合于我,我有法子双赢,既能将赈灾银全数留下,灾民又不会暴动,上面也对我们无可奈何。”

  湘王和柳振宁一头雾水,如果能这样自然是好,但怎么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赈灾银只有那十二万两,怎么可能三管齐下?

  看二人不吭声,瑾瑜道:“如何?赈灾银分出两万给王爷运作,王爷保证廊州所有官府听候王爷调遣,而王爷全力配合我,不出两月,面面俱到。”

  瑾瑜翻看了黎国以往的赈灾记录,看出一个经验,监管官为了事情周全,会分出一小部分赈灾银,留给下面的人当做甜头。

  如果一毛不拔,下面的官员不会尽力办事,很可能偷摸克扣,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在明面上。

  瑾瑜初来乍到,自己与冬青的计划都需要大量人手,却不可能出钱雇人花额外资金,于是准备利用廊州每个县镇官府的人手。

  来赴这个晚宴,是想让湘王去处理人手这个琐碎事宜。

  湘王在廊州多年,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湘王办此事,比瑾瑜这个刚下来的监管官去办来得事半功倍。

  最后,再借湘王想欺上瞒下又想贪污全款的心思,把这些人手资源为自己所用。

  湘王方才说时机不对,不能让皇帝知道他吃下赈灾银导致灾民暴动。

  那什么时候才算是时机对了?

  从这句话,瑾瑜就能断定湘王在私营党派打造军队。

  现在时机不对,是因为手中势力与军队都还不够强势,不足以跟华元帝抗衡。

  如果现在让华元帝知道湘王贪污了大笔赈灾银,就会打草惊蛇,让华元帝起疑心。

  等湘王的军队规模够大,能够攻入皇城,对湘王而言,就是时机成熟的时候。

  那时,不管什么事让华元帝知道,都已经无关痛痒。

  但瑾瑜还未抓到实质证据,就先将赈灾一事办妥再说。

  若不出意外,这事一过,他会得到湘王的信任和倚重,成为核心成员,便能抓住湘王的小尾巴。

  至于这个小尾巴要怎么用,瑾瑜暂不去想它。

  湘王看瑾瑜信誓旦旦,且自信飞扬,当下拍板定论,“可以,左右都要打通关系,这事本王与柳知府去办,争取十天内了事,剩下的,全权由你处理。”

  瑾瑜得了保证,就与禁军领队孙奇通气,分出二万两赈灾银给湘王的人手。

  送走瑾瑜,柳振宁与湘王沉默以对。

  半晌,柳振宁道:“王爷以为,李全说的事能否靠谱?”

  湘王轻笑一声,“为何不靠谱?接触下来,李全并非无的放矢之人,柳知府也说他是个狠人,这样的人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不成?”

  “再有,就算他出了岔子,整个廊州都是本王的人,把责任尽数推到他身上就是,照样高枕无忧。”

  “此事成了的话双双得利,不成的话李全承担罪责,与你我何干?”

  二人相视一笑,柳振宁道:“高,王爷实在是高,那下官这就去将那二万两,分发给各个有灾情县镇的县令,让他们做好全力办事的准备。”

  “去吧,尽快办好,本王迫不及待,想看李全是如何用有限的银两运作,最后三管齐下的。”

  柳振宁办事效率极高,不出十日,事情已经办妥,差人给瑾瑜说了进程。

  瑾瑜提笔书信一封,让来人带回去给柳振宁。

  冬青已经进城,住在客店里,瑾瑜更愿意抽空去陪冬青,不想面对柳振宁和湘王那两张脸,还是写信方便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