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门青云路 > 第77章

农门青云路 第77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55 来源:免费小说

  旁人没有注意大伯与赵氏的小动作,冬青沉吟一瞬,道:“一会儿她们帮忙的会来取自家家什,每个人分点吧,拿回去吃一顿也好。”

  瑾瑜点头,“嗯,这个法子好,陈叔,大伯,你们先看看,把喜欢吃的拿走,剩下的再分给其他人。”

  赵氏喜笑颜开,“唉好好好。”

  当即取了自家的两个锅子,拿着木勺一个劲儿往锅里挖饭,再用另外一个锅子把肉汤倒走,土豆白菜挖了几大勺。

  村长家二儿媳刘氏看赵氏的做派,立刻不甘示弱,取来锅子与赵氏一起往自己锅里装东西,一个赛一个厉害。

  “……”

  众人无话可说,就看着两人撅着屁股在那装东西了。

  村长干咳一声,给二儿子陈君安使了个眼色。

  陈君安会意,上前拉了拉自家媳妇儿,“差不多了,拿回去吃不完也是浪费,还不如分给其他人做个人情。”

  刘氏看赵氏动作不停,刚想反驳,就看瑾瑜的大伯干笑几声,把赵氏拉开了。

  赵氏瞅一眼锅子,见两个锅子都快满了,就随大伯把她拉开,也够吃个两三顿的,聊胜于无。

  赵氏歇了动作,刘氏看看自家锅子,好像比赵氏的浅了些。

  趁着陈君安不注意,又挖两勺,跟赵氏的差不多才作罢,心满意足让陈君安帮忙端回家去。

  瑾瑜除了觉得好笑,再无别的想法。

  冬青逐一把锅具碗筷还给村民,顺便让她们舀上一些饭食带回去。

  众人自然笑逐颜开,顺应的领了这个情。

  午饭过后,瑾瑜召集工人,让翠枝大狗和李老汉夫妇先带着众人回城,李林一同跟着去赶制挑花刺绣,把生意顾好了才是正道。

  “谁看到三狼了吗?”都要走了,翠枝才想起三狼来。

  县城家里没人,是带了三狼一起回来的,只是白天很少见到三狼的身影,夜里也是半夜才回来。

  冬青道:“我看它往山里去,就算它没甚狼性,但终究是狼,也许想回去看看也不一定。”

  瑾瑜往山头看了看,道:“这样吧,你们先回去,一会儿我去那边喊一声,让它跟我们一道走。”

  “那成,我们先走了,你们路上注意着些。”

  瑾瑜挥手与众人道别,目送她们爬上羊肠小路,消失在前山郁郁的林木中。

  冬青和瑾瑜又在大伯家待了一日,第二天与陈君然约着去李员外家赴宴。

  李员外家宅子很大,青砖灰瓦红院墙,门前铺砌石板路,偶有穿着朴素的丫头仆妇进出。

  陈君然对李员外家的格局轻车熟路,直接就带上瑾瑜与冬青,去了后院的小花园。

  说实话,瑾瑜有些羡慕李员外这样的生活,在明山镇首屈一指,家财虽比不得名门财阀,却也衣食无忧过得惬意。

  怪不得李员外考了举人却没往官场走,换做是他有这些家底,他也不愿去尔虞我诈的官场,而是带着娇妻儿女,在小镇过着悠然自得的小日子。

  几人刚站定没一会儿,一明媚少女如一只彩蝶般,衣袖裙角翻飞,翩然而至。

  “君然哥哥!”

  李湘棉一路急行,人未到跟前,欣喜之声已入耳中。

  陈君然已经习惯李湘棉这般灵动的身影,每次来到李员外家,不出一刻,就能看到李湘棉鲜明的笑容。

  李湘棉没想到还有旁人在场,一时赧然,假装不在意,动作却矜持不少。

  看着冬青,李湘棉觉得越看越眼熟,终于一些情景电光火石的从脑海闪过。

  “你是之前在集市刺绣的那个……姐姐?”

  冬青点头,道:“嗯,是我,久违了三姑娘。”

  李湘棉又看到冬青身侧的瑾瑜,好奇道:“你为何会在这?是来参加宴会的么?”

  陈君然与李湘棉解释来龙去脉,李湘棉樱唇微张,显得有些惊讶,没想到去年冬青还在街上卖点心,今年就成了举人老爷的妻子。

  看陈君然和李湘棉互动,冬青心里偷笑一下,拉了拉瑾瑜的衣袖,“瑾郎,我第一次来李员外家,不如我们四处看看风景如何?”

  瑾瑜附和,“自然,那就陪我家娘子四处看看。”

  两人说着,离开了小花园,把地方腾给陈君然与李湘棉,暗戳戳盼着他们修成正果。

  面对自己的心上人,李湘棉和陈君然都是有些拘谨的。

  陈君然突然说道:“待我明年从都城回来,就来娶你,等我。”

  说完不敢看李湘棉的眼睛,急匆匆往外走,“我去看看言卿需不需要我搭手。”

  幸福来得太突然,李湘棉在原地愣了半晌,才喃喃道:“我会等……”

  转身扶着自家丫鬟的肩膀,前后摇晃,“小梨你听见了吗?君然哥哥方才说明年会来娶我!”

  小梨被摇得头晕,忙应道:“听见了听见了姑娘,您再摇下去,小梨都要见不着姑娘嫁给陈公子了。”

  李湘棉兴高采烈,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家爹爹。

  来到正堂,却又看见陈君然李言卿和瑾瑜三人,正与李员外相谈甚欢,只得把脚收回去。

  先等等,等晚上宴会散了,再告诉李员外不迟。

  李员外很是欣赏冬青夫妻二人,觉得李言卿与这样的人结交,于李言卿有利,比那些只会吟诗作对的文人强太多。

  宴会还算圆满,人李员外办的宴席叫宴会,他们办的就只能叫宴席。

  因为他们宴请的是一众村民,只为了吃喝图个喜庆吉利,而李员外则宴请了明山镇大大小小排得上号的人物,图的是互惠互利。

  外加炫耀,不仅自己是举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也考上了举人。

  特别是对年轻时的情敌林员外,李员外是一点情面都没留,亲自提笔给林员外写的请柬。

  你考数次没能中举,而我家有两个举人!

  李员外还着重感谢了瑾瑜当初那封信,让他把林员外整治得犹如一条瘟犬。

  说起这些事,李员外哈哈大笑,透着道不尽的爽意。

  瑾瑜突然觉得李员外像个老顽童般幼稚,但只想说做得好!

  几人在李员外家歇了一夜,次日启程进了县城。

  到了县城后,三人马不停蹄去了学院,找老师指点会试要点,盼着一次就能金榜题名。

  如今快九月下旬,明年二月初九就要考会试第一场,他们还有数月的时间,丝毫不能懈怠。

  其中还有除去赶路的时间,赶路虽然也能学习,但终究难以专注。

  黎国沿用了前朝的都城,定都晋安。

  晋安所处之地,是黎国七州当中最大的州,雍州。

  廊州距雍州的距离虽然不算最远,却也不短。

  一些买不起代步工具的考生,要步行至晋安应试,至少冬月就要启程,走上个三月有余,才能在第一场考试之前赶到晋安。

  所以才会有赶考一说。

  而瑾瑜准备与陈君然李言卿同行,买一匹马代步,一月左右就能从廊州到达雍州晋安。

  他们应该是开年才从廊州启程,在二月初五之前到达即可。

  参加科举考试,县试府试与院试对文字笔迹没有很大的要求,只需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从乡试开始,就要求答卷必须使用台阁体书写,台阁体写得优秀,无形中都能加分。

  瑾瑜决定剩下的几个月,用来钻研字体与行文。

  国情已了解得差不多,四书五经只需要定时温习,再往行文和字体上加些分,应该不至于落榜。

  为此,瑾瑜专门借了杨天寻的手稿,看杨天寻的行文是如何遣词用句,他只能依葫芦画瓢,希望到时候能把瓢画得像葫芦一些。

  台阁体则是一种方正、光洁又乌黑,大小平齐的字体。

  讲究色黑、结构紧密、字体方正、大小一致。

  在瑾瑜看来,特别像现代刻在碑石上的字体。

  瑾瑜初始学写毛笔字时,学的是正楷,与这台阁体差距不算大,只是后来他写得快了,会带上前生略有潦草的习惯,往行楷方向偏移。

  此前参加乡试时,他花了些时间矫正,力求与模板范文一模一样。

  但因为乡试前他需要钻研的东西太多,用来矫正字体的时间太少,临到考试前夕,没能练得太熟。

  在鹿鸣宴上,湘王还专门提点他行文生涩。

  他只想说多此一举,他自己什么样自己心里难道没点数?还需要湘王拿来做人情。

  好在他曾经的主职是画画,剩下这些时间用来临摹字体完全不用担心,他把日常能用到的字都找来台阁体模板,就当是画画了。

  临摹别人的画,对他而言小菜一碟。

  不过还要与陈君然一起,时不时抽空点制几套挑花刺绣新花色。

  赵氏都能想到复制他们的花色去换钱,城里奸滑的人更多,而且他们还领着几十个工人复制,动静不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少人从出售挑花刺绣的铺子里买了各种花色,拿回去就复制十几二十套的。

  这山河县,恨不得满大街都是挑花刺绣了。

  所以他们要一直点出新花色,才能维持此前的收入,单靠李林一个人,有些力不从心。

  自挑花刺绣生意做起来,冬青就料到了这一天,所以心里不慌,只是让李言卿的人手一直往外边的县城推销。

  这个县城沦陷了,那就换个新的县城,无论如何都有钱赚,直到黎国所有的县城都被挑花刺绣覆盖,她们也赚了足够的钱,就转行做别的生意。

  而黎国有近千个县城,挑花刺绣的生意,至少是还能做两年的。

  只是路途远了的话运输费用会增加,划不来亲自去推销。

  而且,旁人看到了商机,就会把依葫芦画瓢,招揽会作画之人,再招揽普通工人参与复制。

  山河县在最开始几个月让冬青赚了几千两后,销量开始下滑,每月净利润从七八百两降到三百两左右。

  冬青就把这些余下的挑花刺绣,全部供货给别的县城。

  有了足够的供货,两个月后,最开始推销的那两个县城也开始出现下滑迹象。

  而且薄云县的商铺直言不再需要从山河县供货,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有能力点制挑花刺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