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门青云路 > 第65章

农门青云路 第65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55 来源:免费小说

  真是苦了陈君然,一试不中还要来体验第二次。

  怪不得杨天寻让他多些把握再来,免得一试不中崩了心态……

  心下感叹,瑾瑜却不敢耽搁,抓紧时间把试题做完才是正道,不枉他遭这么多罪。

  先把试题大致过了一遍,陈君然说的没错,第一场就是四篇四书里的文章帖经,四首经义,还有一首五言八韵试帖诗。

  内容比县试多了不少,三天考试时间也还算合理。

  瑾瑜先做自己擅长的四书文,可以说奋笔疾书也不为过,每次考试,他花在这种试题上的时间只是写字的时间,并不需要思考的时间,

  到了晚饭时间,他听不远处另外的考棚有各种响声,看样子是在准备晚饭。

  不知为何,瑾瑜还是觉得这个考试方法很好笑。

  好笑归好笑,饭要吃,觉要睡,试题得做,除了试题瑾瑜认真做,吃饭睡觉都随便凑付。

  吃一饱睡一觉,起床并不能梳洗,他也能习惯,毕竟他曾经跟了赖头五天,这种程度不在话下。

  这次的试帖诗是五言八韵,题目:玉碗盛来琥珀光,得题韵,五言八韵。

  意思是以“玉碗盛来琥珀光”为题,要求压题目的韵,也就是压“光”韵,每句五个字,两句为一偶,八个韵脚。

  第60章 旧识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瑾瑜在诗词鉴赏读过这首诗,是前前朝诗人所作,玉碗盛来琥珀光,指的是美酒盛于碗中而泛出琥珀一般光晕,晶莹迷人。

  果然是比县试难多了,县试府试的题目,题意一目了然,就算没有读过原本的诗句也能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至于无处下笔。

  而这次乡试的题目,只有一句玉碗盛来琥珀光,若没读过整首诗,单靠联想,不一定能联想到是描写酒的诗句。

  如此就只能按照题面意思着手写诗,很容易偏离“酒”这一主题,哪怕文采出众,也不能算正确答案。

  瑾瑜将题目的字拆开放在纸上,寻思着怎么凑一首贴合题意又押韵的试帖诗。

  顺便暗自祈祷,希望会试的试帖诗题目也是他读过的诗。

  想了两个时辰,终于排出一首勉强还过得去的五言八韵赋得体,把它从草稿仔细誊抄在正卷上。

  清露玉琼浆,琥珀碗中央。

  月来波光涌,齿颊盛暗香。

  旱泥冰纹裂,只叹夜阑长。

  畅饮轻陶坛,振臂呼佳酿。

  远观浮岚动,飘渺城浅唱。

  朦胧意渐失,不知过白藏。

  寒凉侵心髓,把酒青霄朗。

  挽樽嘲九重,聊发少年狂。

  按照前生学语文的经验,前四句描景,后四句写意,整首诗意境低开高走,就算算不上佳作,也至少能保持中上等的位置。

  待把题目做完,三日时间已过得差不多,等待收卷官前来收卷。

  这三日,瑾瑜算是看明白了,关在号房内的考生,只要不作弊,其他所有动作考官都不管。

  出场日收卷分三批,午前一批,午后一批,傍晚再一批,酉时前清场。

  瑾瑜盼着自己是午前一批,他不想在这小破棚里再待几个时辰。

  奈何天不遂人愿,等来等去,听外面有人声喧哗,却无人来收他卷子。

  瑾瑜只得又在考棚里对付了午饭,午后才有人来取锁收卷。

  取锁的是一人,收卷的是另一人。

  收卷官收了他的考卷,给他发一签,与卷子和号房的数字相同。

  收卷后便挥手示意瑾瑜可离开,收卷官继续前往下一个号房。

  这些考卷收上去之后,立刻将考生姓名糊上,同考官阅卷前,有抄工用朱笔将内容重新抄录。

  阅卷官评阅的是抄工誊抄的朱卷,便不能以字迹认人,旨在公平公正。

  瑾瑜出了贡院,看到四周都是跟自己一样面露疲惫的考生,四下张望,不知道陈君然和李言卿是不是跟自己一批出场。

  只在门前看到了冬青,快步走过去,“你怎么知道我第二批出场?”

  冬青露出一口白牙,“因为啊……我从第一批出场就等在这里,无论你哪一批出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我。”

  瑾瑜皱起浓眉,“你午前就来了?还没吃饭吧?刚好我这几天都没吃好,我们叫上李言卿他二人,吃顿好的。”

  冬青道:“我带了饭团垫过,不是很饿,李言卿是午前第一批出来的,回客店洗漱去了。”

  瑾瑜才想起自己也是三天没有好好洗漱的人,拎起衣襟闻了闻,一股子说不上来的味道。

  “我也该回去洗洗,既然你垫过肚子,那便等我洗干净了再说。”

  瑾瑜又道:“陈君然呢?午前没出来是吧?那我们等等看这一批他有没有出来。”

  “嗯。”冬青点头,往人潮中张望,奈何身高不足,视线并不顺畅。

  垫脚也无济于事,索性垮下身子,戳戳瑾瑜的手,“我不看了,你看。”

  “哈哈!行,我看。”瑾瑜一边搜寻陈君然的身影,一边偷瞄身侧的冬青。

  他喜欢娇小的冬青,能作抱枕,又觉得大力些就能把她捏碎。

  这一批散了个差不多,才看到陈君然从贡院大门慢悠悠出来,长叹一口气,下意识四下寻找同伴。

  瑾瑜对陈君然招手,陈君然快步走到跟前。

  “如何?言卿呢?他可有出场了?”

  “出来了,他午前就出来了,我们回客店遇他,而且我们都要洗洗才行。”

  陈君然颔首,三人回客店,烧了一大桶水泡了个舒服,才又聚在一起,下楼叫上一桌好菜。

  “全哥,言卿,你们觉得这次题目怎么样?”

  陈君然问起瑾瑜和李言卿对这第一场题目的看法,他上次落榜后又潜心在学院学习了三年,这次觉得不如上次吃力。

  李言卿砸吧一下嘴,“嘶……怎么说呢……我觉得还行,只是我没见过试帖诗的题目,旁的两题只要读熟了四书,这四书里选的文章经义算不得难,若是没读熟没记下,难度就大大增加,与我一起出场的,有人没有完卷,只怕后面的两场都不用试了,没有完卷不可能榜上有名。”

  瑾瑜道:“就我来说,这第一场不算难,四书五经我滚瓜烂熟,试帖诗的题目我在诗词鉴赏里读过,倒是言卿,你不知道出处,怎么着手写的?”

  李言卿叹口气,“嗨别提了,我反复琢磨,这玉碗盛来琥珀光盛的是什么,然后灵光一现,想起不知在哪儿看过的‘玉椀’一词,指装酒的器具,便当它玉碗中装了酒,由此下笔。”

  陈君然不禁抚掌赞叹,“言卿实在算得上福至心灵,这玉碗盛来琥珀光,玉碗盛的,就是酒。”

  “哈哈哈哈哈真的吗?”李言卿忍不住大笑出声,这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感觉,竟有点爽。

  “确实如此,这般看来,第一场应该暂时不必担忧。”

  第一场考试后,间隔一日,八月十二第二场进场,又要被锁到那狭窄的考棚内三天。

  第二场考试,试五经文一篇,策论一道,外加数道算学。

  五经比之四书,字数相对多了不少,每篇篇幅不短,想要把四书五经尽数记下并不容易,而每个人的记忆力参差不齐。

  有的人记忆力好,很容易记下,而读十遍不如旁人读一遍的大有人在。

  瑾瑜属于读三遍的,不算最优秀,却也不落下乘,所以五经文虽然篇幅相对长,但没有把他难住。

  至于策论,前生上学学过议论文的写作要点。

  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便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他需要条理清晰的完整表达,先提出问题,再分析解决,在规定字数内将这些写完,这道策论就算答完了。

  第三场考试试五道时务策,瑾瑜之前钻研很长一段时间的东西便派上了用场。

  总而言之,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再经受过高考洗礼,常年沐浴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瑾瑜对付考试很有一套。

  考试的流程总是在循环,进场,锁场,出场。

  瑾瑜重复了这个过程三次,三场考试考完,今年的中秋都是在那只能打个转身的考棚里过的。

  不过还好,冬青提前给他准备了月饼放在考篮内,哪怕看不见月亮,也算是过了中秋的。

  八月十六,秋闱最后一场毕,照例收卷清场。

  从贡院出来,所有应试考生皆如释重负。

  无论面色愁云惨淡,还是喜笑颜开,左右是考完了,是骡子是马,得等放榜才知道。

  一般来说,只要不偏离题意,能不能中榜,就看文章的优劣

  评卷的同考官批阅考卷后,取中的考卷便会推荐给主考官,称之为荐卷,若三场考试的考卷皆被荐卷,才会被主考官审阅,若主考官没取中,予以淘汰,称之为落卷。

  因为考完后考官需要一定的时间阅卷,乡试的放榜时间都在九月初十前后,现在才是八月中旬,距离放榜日期还有二十余日。

  很多离家远的考生,并没有急着回乡,都要留在湘廊,等待放榜,看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

  留在湘廊的考生,一部分整日窝在屋里念书,还有一部分考后放松,十分逍遥,整日吃喝玩乐。

  只在瑾瑜李言卿陈君然三人中就存在此现象。

  李言卿心态轻松,把湘廊能玩的地方转个遍,还去湘廊最大的两家青楼逛了一圈。

  陈君然则恰好相反,整日泡在书里。

  一是因为他不舍得花这么多钱去玩乐,二是没心思。

  没有放榜他心里总是压着一块大石,玩乐时都显得心不在焉万分焦躁,只有一直读书才能压下那些焦躁。

  毕竟念书百利而无一害,若是榜上无名,便应该再接再厉,不能停下念书的脚步,若是榜上有名,明年就要去都城参加春闱,更是不能松懈。

  对于陈君然浑身紧绷的状态,瑾瑜和李言卿无可奈何,只盼着陈君然榜上留名,心里那块大石落地,看看会不会好上一些。

  在等候放榜这些时日,冬青步伐未变,依然大街小巷兜售着挑花刺绣。

  现在到了八月下旬,冬青带来的一百套挑花刺绣,大件小件各占一半,已经卖出去三分之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