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门青云路 > 第18章

农门青云路 第18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55 来源:免费小说

  瑾瑜复坐在桌前,执笔书写,看向铺好了床铺的冬青,“你今夜没有女红可做,就早些歇息吧,晚上做针线活伤眼睛,连日白天下地夜里刺绣,你的身体会吃不消。”

  冬青想了想,觉得有理,长时间夜里刺绣,光线不算亮堂,每天早晨起床眼睛都有不适感。

  长此以往,只怕年纪轻轻眼睛就废了。

  遂叠好外衣,盖好棉被,端端正正躺在里侧,听着旁边时不时传来纸张翻动之声,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次日清晨,待冬青醒来,恰好瑾瑜打了水进了,“睡得好吗?起来洗漱,我们去赶集,嫂子说卖东西要赶早。”

  “嗯。”刚睡醒的冬青带着些鼻音,听上去糯糯的。

  瑾瑜去拿冬青的外衣过来,忍不住顺手抚了一把冬青柔顺的头毛。

  冬青这头发手感也是一流,好像冬青所有的地方手感都很好。

  无论是柔若无骨的手,还是仿佛一用力就能折了的腰,或是……微凉饱满的唇。

  冬青对瑾瑜偶尔的肢体接触已经习惯,穿戴整齐,将荷包绣鞋打包,准备踏着晨光上路。

  “冬青。”

  瑾瑜叫住忙忙碌碌的冬青,往冬青手里塞了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

  “这是回礼,送你的。”

  冬青好奇瑾瑜送了什么给自己,转身打开。

  只见纸上细细的线条,勾勒出一卧榻轻眠的少女,各种细节惟妙惟肖,精细到了每一根发丝。

  这少女分明就是冬青,竟画得十分神似。

  少女的旁边,题有诗句四行。

  吾魂如是无根草

  妻我一朝秦晋好

  冬有芙蓉桃花面

  青天白云笑九霄

  冬青看完便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

  不禁小鹿乱撞,胸口有些微微的发热。又仔细看了几遍,才把画仔细折好,放进自己装银子的口袋里,压在枕头下方的褥子底下。

  冬青震惊于瑾瑜心思灵巧与才华。

  且不说刚接触诗经一月有余便作出如此诗句,韵脚压得整齐,意境飘然洒脱。

  就说这新奇的作画手法,冬青从未见过。

  分明只是细细的线条,没有色彩,却将她的神貌描绘得一分不差。

  “这画,你是如何画的?”

  瑾瑜接手冬青打包到一半的东西,笑道:“我用石墨画的,就是上次我从山上捡回来那两块黑色的石头。”

  那不过是瑾瑜前生学过的素描,之前在山上捡到两块石墨,一开始以为是碳,捡起来却发现质地比碳软了许多。

  石墨是制作铅笔芯的原料,瑾瑜突发奇想给冬青描了一幅素描画像。

  只不过这石墨很容易断,试了许久才掌握合适的力度。

  恰逢昨日冬青赠他荷包,于是昨夜题诗一首,回赠冬青。

  “那我们走吧。”

  两人拿上昨天傍晚冬青烙的饼子,带好鞋子荷包,顺着山路去了集市。

  到了集市上,在卖衣裳布料的那条街上,寻一处干净的空地。

  冬青拿出草绳编制的一块席子铺在地上,把鞋子荷包齐齐摆在上面,等着顾客上前。

  这条街上有成衣铺子,布庄,还有绣房。

  不过门店都不大,平日里农妇只会光顾布庄,买些布料回去自己做。

  只有家里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嫁娶会上绣房找绣娘置办嫁衣被褥。

  绣房和成衣铺子的主流顾客,是镇上的几个员外与商户,和田宅多的人家。

  这里的员外与地主异曲同工,有着许多宅邸良田,租借给佃农耕种,每年收取的租子换做银钱都是很大一笔财富。

  家里还有许多长工,耕种没有租出去的田地,生活水平是农家难以想象的高度。

  冬青刚摆下摊子没有多久,斜对面的绣房就走出一人,朝二人的小摊过来。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半老徐娘,皮肤白皙,只是眼角有些细纹。

  女子身上穿的衣裳,不是百姓常穿的裋褐围裳,而是交领襦裙,裙角盖住脚踝,堪堪没过鞋口,料子一看就是上品。

  百姓时常下地务农,为方便干活,袖口裤腿都是紧束的,这女子一身如此飘逸,便不是那贫穷之人。

  女子在冬青的摊前停住,撩起袖口,露出芊芊玉手,修长细嫩。

  弯腰拿起一个荷包,细细看了看,“这荷包,是你绣的?”

  冬青还未开口,瑾瑜对女子一拱手,“这花色确实出自我家娘子之手,夫人要买上几个么?”

  女子一笑,“我是金线坊的东家,你若不弃,可称我月娘,我听店里绣娘说,对面来了个摆摊儿的,刺绣手艺了得,便起心出来看看,这明山镇什么时候出了个我不知道的名绣。”

  冬青道:“名绣不敢当,不过是零星粗绣,想换几个银钱补贴家用。”

  月娘捏着荷包想了想,“既然你想换些银钱家用,何不来我这金线坊?你手里这些成品,我可以全收下。”

  虽然这些荷包鞋子上的花色只是零星点缀,但月娘守着这绣房几十年,一眼就能看出绣工扎不扎实。

  绣这些花色的人,功底绝不比她店里绣了十多年的绣娘弱。

  “全收?价钱怎么算?”

  瑾瑜不问缘由,直接询问了价钱。

  左右都是换钱,一次脱手有何不可?一会儿太阳毒辣,不想冬青坐在大太阳底下守摊儿。

  月娘看了看席子上的货,心里盘算一下,“八双鞋,十二个荷包,算上布料丝线的成本,还有手工费,一两又五钱银子如何?”

  因为要出售,鞋底鞋面鞋衬的布料都是全新的,成本四钱银子,加上手工费也至多一两出头,月娘给一两五钱,是想拉拢冬青。

  这明山镇能培养绣娘的人家寥寥无几,更别说刺绣还要看天赋。

  有能力培养绣娘的人家,不一定有天赋之人,更有钱的人家不屑于做绣娘。

  月娘这金线坊,加上她也只有三个绣娘,其中一个年龄比她还长,近四十的年纪,眼睛已经不行了。

  这绣房想要继续开下去,绣娘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可又无法效仿大的绣坊自己培养绣娘。

  金线坊是一个小店,若她出资培养绣娘,算下来得不偿失。

  上天有眼,直接给她送了现成个绣娘到门前,哪有放过之理?

  瑾瑜对月娘的出价很满意,却还是看向冬青,征求她的想法。

  冬青眉头微蹙,“我这些东西满打满算也凑不上一两五钱,你我都是明白人,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

  俗话说拿人手短,冬青不想无故收别人的好处。

  “我就喜欢小妹这样的爽快人!”月娘眉开眼笑,“我的绣房人手短缺,有意请你来我绣房做绣娘,工钱按接的活来计,做得多便拿得多。”

  冬青看向瑾瑜,答应了月娘的话,以后她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用自己出成本,不用担心做出来卖不出去。

  但清水沟离镇上有一段距离,她若答应,就意味着长时间要待在镇上。

  那之前说的点心,就只能暂时搁置,而且不能继续陪瑾瑜念书。

  月娘是个人精,打量了冬青二人片刻,道:“你若是走不开,可以在我铺子里做个记名绣娘,不用待在铺子里,只需要来赶集的时候把活接回去做,在交活日期之前交上来就行。”

  “如此甚好!”

  瑾瑜想也不想就应下,既能一如既往将冬青留在身边,冬青又多了一份工作。

  月娘话锋一转,“但是有一点我要声明,你接了客人的活回去做,若是做坏了,或是延误交活期限,所有损失你们一力承担。”

  冬青计较片刻,点头应下,“可以,我今日就能接活。”

  月娘心头一喜,“那便随我去店里,我草拟一份记名契约,你摁上手印就可以接活了。”

  瑾瑜把鞋子荷包收起来,跟在月娘身后进了金线坊。

  绣房里坐了两个女子,一个二十出头的年纪,一个四十左右。

  两人正在绣一幅花开富贵的插屏。

  月娘没有去打扰二人,对冬青笑道:“这是我铺子里原有的两位绣娘,绣的是东边林员外家的活。”

  月娘问了冬青和瑾瑜的名字,手脚麻利的拟了契约,冬青接过看了觉得没问题,再拿给瑾瑜看过。

  两人确认无误,就在契约上摁了手印。

  月娘翻着一个本子,推过来给冬青,“这是我们铺子接下来但还没开始做的活,你挑一个。”

  本子上面记载了绣品的所有人,尺寸大小,风格要求,佣金几何,交活日期。

  冬青挨个看了看,选取了要求最简单的那副。

  月娘看到冬青接的活,不禁确认了一遍,“你确定要接这幅?这是一副肖像图,人物刺绣比风景难上许多。”

  这幅绣品是南边李员外家小闺女李湘棉订的。

  李员外家是明山镇家财最多的员外,李湘棉又是李员外最宠的闺女。

  李湘棉拿了一副肖像画来金线坊,据说是她心上人给她画的,她要永久珍藏。

  但纸会泛黄,墨会晕染。

  于是李湘棉灵光一闪,让镇上的绣娘给她把画绣在布上,要求与纸上的画像一分不差。

  这个要求最简洁也最困难,交活日期不限,接回来好些天她们也不敢下手。

  当初接下这个活,是因为李湘棉出价比同等大小的绣品高很多。

  月娘脑袋一热就接了下来,人为财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