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门青云路 > 第128章

农门青云路 第128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55 来源:免费小说

  “况且,镇国将军不是傻子,何为利弊他自己会衡量,根本容不得臣左右,臣恐怕是帮不上四殿下了,抱歉。”

  瑾瑜转身离开,也许是因为他不理解古人舍身取义的情怀,无法做到古人曾做过的壮举。

  所有热血男儿的抱负他都有,但在他心里,家人终究比波澜壮阔的豪情更重要。

  黎隽看着瑾瑜决然离去,手不自觉握拳,他自然知道拉拢镇国将军不容易,但这是一个突破口。

  镇国将军能够有如今的地位,有六分靠的是李全的政策和那场湘王叛变的战争,而那场战争几乎是李全一手操纵。

  加上独女与李全好友定亲的关系,如果李全想,镇国将军一定会与李全统一战线。

  只要李全答应追随于他,除了多一个筹码,摇摆不定的故党便会定下心来之外,李全处事的刁钻角度也是一把武器。

  但是,李全将话说得很决绝,因为比起别的皇子,追随他风险要大很多。

  如今局势偏向大皇子,他毫不怀疑,求稳的李全最终会为大皇子所用。

  在原地站了片刻,黎隽心生一计,既然收用无望,也不能让别的皇子有机会接触这个突破口,说不定还能迫使李全不得不上他的船。

  瑾瑜只把此事只当一个插曲,他已将此事明确告诉了黎隽,他不过浪中扁舟,没有能力左右任何一方,也不会插手。

  瑾瑜自认还不值得黎隽大费周折拉拢,按理这事算是完了,但镇国将军手握兵权,很值得拉拢,怕黎隽会去直接去找李林。

  便抽空跟李林提一嘴这件事,让他不要信黎隽那张嘴,如果卷进去,后续就由不得他控制了。

  听瑾瑜说这事,李林哈哈大笑,道:“全兄啊全兄,你关心我这我知道,但咱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你还不了解我?我是那种妄图蛇吞象的人吗?”

  瑾瑜拍了拍李林的肩,“我知道你的为人,但四皇子这人心思缜密心狠手辣,行事让人捉摸不定,怕他耍阴招,你提防一些。”

  就冲黎隽连自己亲舅舅都能下手,哪怕是形势所逼,瑾瑜也不敢跟黎隽为伍。

  谁知道黎隽什么时候就把队友卖了以保全自身?虽然弃车保帅在他们眼里稀松平常,但瑾瑜觉得这种行为太过没有人性。

  李林点头,“我会的,那个什么四皇子不要妄想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好处。”

  他就是一个做买卖的,皇室几个皇子各有千秋,谁登基对他来说都没有更多的好处或是坏处,当然会选择远离这些纷争。

  提醒过李林,瑾瑜心里松了些,继续之前没做完的事,把今年参加春闱的晋安人氏名单全拿来看一遍。

  看看哪些与朝中大臣有牵扯,挨个做了笔记画了关系图,再打听一下性子。

  在沈家的事情之后,瑾瑜就给朝中所有大臣都画了关系图,如今再添上应试举人的图,倒是不算太艰难。

  瑾瑜总觉得需要留一手,不管有关哪个党派,有备无患,日后指不定就能用上。

  科举是当下所有出路中最好的一条,只要没有爵位继承的男子,几乎都会选择考科举谋个一官半职。

  今年春闱大约有一百多人与大臣有牵扯,瑾瑜从礼部看了他们秋闱时的文章,真才实学的人有不少,也有一些瑾瑜看不大明白为什么就能考上举人的。

  其中几人瑾瑜着重注意了一下,有真才实学的和浑水摸鱼的。

  其中一个名为孙庄,是大皇子妃的娘家人,吏部尚书孙昭敬的大儿子,已经三十岁才考上举人,但文章质量在瑾瑜看来不怎么样。

  瑾瑜觉得可能是看在吏部尚书的面份上,不怎么样也勉强给个举人。

  好歹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吏部尚书再关照一下,混个不大不小的官总比律屡考不中来得强。

  这样的操作虽然有徇私之嫌,但只要春闱时别再徇私,别人也奈何不得。

  毕竟人心都是偏的,稍微照顾一下只要不出格皇帝都不会深究。

  瑾瑜想了许久,模仿徐千章的字迹,匿名给孙庄送了一份大礼。

  不过这次没有全部模仿,只是抓住了徐千章字迹的精髓。

  至于这个大礼以后用不用得上,就看形式如何发展。

  春闱如期举行,瑾瑜担任了其中一个副考官,过程没有什么起伏,他只是尽本职阅卷,选取优质的文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瑾瑜安安分分干活的时候,一道消息高官中间流窜。

  不知道从哪里走漏的消息,说黎隽能够扳倒沈家,其中瑾瑜功劳最大。

  说得有鼻子有眼,细节都没有放过。

  这消息不算流言,因为就是事实,让瑾瑜叫苦不迭,他中立装怂的计划失败。

  看来是有人要把他推在众人视线中去,误导别人他与四皇子黎隽是一条战线的。

  而这个人是谁,瑾瑜不用想也知道,哪怕黎隽没了羽翼,依然直勾勾的望着那把龙椅,对镇国将军这个助力根本没有死心。

  提起瑾瑜,黎隽表面上在极力否认,做派却在误导旁人,让别人以为瑾瑜是他下的暗棋。

  李全政治方向与华元帝相同,既有头脑有远见,至交好友还与镇国将军的独女定了亲,看上去确实很有用。

  瑾瑜默不作声,如果堪堪流言他就巴巴的跳出去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这件事,全看别人怎么想,把它当真还是当做笑谈一笑置之,瑾瑜完全无法干涉。

  瑾瑜对冬青藏不住话,冬青听闻这事懊恼不已,“其实这件事怪我,若不是我心太大,让你去求了一道文谍,沈家就不会对李林下手,也不会有如今这些事。”

  瑾瑜叹息道:“怎么能怪你?沈家丧心病狂,本就该被剪除,只是后面这一连串的发展在意料之外罢了。”

  “那现在该如何是好?四皇子这是逼你与他站在一边。”

  二人一筹莫展,文人气节讲究从一而终,推崇君子之道,有了这个流言,瑾瑜对黎隽以外的任何一派示好都会被动沦为两面三刀的小人。

  就算别人嘴上不说,心底也是瞧不起他这棵墙头草的。

  瑾瑜越想越是咬牙切齿,沈家和黎隽都不是好东西,非要拉别人下水。

  “我除了按兵不动,好像没什么好做的,我们就看谁能耗得过谁。”

  “他这一步棋,也相当于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上,大皇子如果信了这个流言,眼看他又一步步站起来,肯定会着手整治他。”

  冬青愁眉苦脸,“话虽如此,但被人牵着鼻子走感觉真的让人很难受,完全由不得我们做主。”

  瑾瑜抬眼看了看天空,“我也无可奈何,自古风险与利益并存,我们想身居高位,想腰缠万贯,不可能没有坎坷。”

  “你自小心一些,目前看来,几个皇子都不是善茬。”冬青懂这些道理,她们从底层爬上来,困难一路伴随,只是如今牵扯的东西比当年复杂太多。

  对此李林却没有太多感受,虽然瑾瑜给他提了醒,但是过去这么久黎隽也没找他。

  汪暮霞和李林定亲后,更加肆无忌惮,三天两头朝李林家里跑,李林隔三差五就带汪暮霞来瑾瑜他们家,看上去二人心情十分愉悦。

  小圆看着这二人没心没肺的模样,心里生气得紧,趁着二人在花园时汪暮霞离开一会儿,小圆就找上李林。

  李林看到小圆朝他走来,没想太多,笑道:“我们的大忙人终于有空了,不容易啊,平时都看不见人影,一会霞儿就回来,你先坐。”

  小圆开门见山,道:“我不是来找她的,你们到底是怎么看对眼的?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跟汪姑娘的婚事,老爷和郡主现在进退两难?”

  听小圆说到瑾瑜和冬青进退两难,李林正经起来,道:“怎么了?之前全兄倒是与我说过一些,但他看上去云淡风轻,只是提醒我别被人利用了。”

  小圆觉得恨铁不成钢,“你啊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老爷如此艰难还不忘关心你,你却乐不思蜀,白眼狼!”

  “啧……先别骂人,你把你知道的与我说说。”

  小圆努力平心静气,把事情经过告诉李林,李林眉头越皱越紧。

  半晌才道:“我的人生有很多事值得感恩,但我只记得两件,一是全兄和嫂子的提携,二就是遇见了霞儿。”

  “当初遇到霞儿我根本没想到你说的这些事,我喜欢她,她纯粹善良,可若我的私情让全兄陷入不义之地,又怎么对得起全兄和嫂子?”

  小圆坐在李林旁边,不知说什么好,她只是看瑾瑜和冬青每天心力交瘁,而李林和汪暮霞喜笑颜开,气不过而已。

  并非是要让李林为了瑾瑜和冬青而放弃自己心爱的姑娘。

  “对不起,是我太激动了,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正说着,汪暮霞从旁边石板小路上过来,道:“你们在说什么呢?”

  第118章 挑拨

  汪暮霞随意的发问,小圆却莫名心虚,道:“没什么,只是生意上的事。”

  汪暮霞爽朗一笑,“噢……生意上的事我也不懂,只会舞刀弄枪了,你们继续说,我随便听听。”

  李林看着汪暮霞,只觉乌云罩顶透不过气,为何他的霞儿不是普通人家的闺女?

  小圆起身看了看李林的神色,道:“不了,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遇到了说起来,你们二人好好玩,我还有事先走了。”

  “唉?好吧,那你去忙。”汪暮霞直爽的给小圆引路,待小圆远去才看向李林。

  汪暮霞欲言又止,顿了顿,道:“你与小圆姐姐相识很久了吧?”

  李林心中还惦记着瑾瑜的事,心不在焉道:“嗯,在家乡时就认识了,我俩一路跟着全兄和嫂子来的晋安。”

  汪暮霞正要说话,李林又道:“之前不是说好晚陪你回家么?我刚刚想起来一会儿还有点事,你可以自己回去吗?”

  “嗯,你去忙吧,我又不是小孩,认得路。”汪暮霞一如既往的笑,细一看却能在笑容中看到几分牵强。

  与李林分开后,汪暮霞笑容渐渐消失,她听到了小圆与李林的对话,听小圆的意思,是因为她才害得李林不知好歹。

  而听李林的语气,竟然有几丝想要与她退婚的打算。

  两扇贝齿紧了紧,汪暮霞有些生小圆的气,这事李林和她又不能左右,小圆义正言辞的质问李林有何用?

  但是她不能显露出不满,李林正在边缘挣扎,她怕此时若惹得李林不高兴,把李林推得更远。

  她第一次这么怕,之前被退了三次婚都没什么感觉,这次却怕得要死。

  只能先静观其变,她相信李林的为人,说了那么多山盟海誓,怎么会轻易负她?

  她们的婚期定在六月份,还有一段时间,足够李林考虑清楚。

  时至三月,春闱出榜,瑾瑜看中那几个很有才学的人赫然在列,吏部尚书的老儿子孙庄也在其中,而且排名不算太过靠后。

  虽然让人惊奇了一下,但也没太大波澜,没人给他开后门也能考中贡士,就当是他走狗屎运超常发挥了。

  殿试依然是在往年那座大殿举行,由华元帝亲自主持。

  只不过,今年华元帝身体比之三年前又不济了些,只是坐半天就回去了,不像三年前全程监考。

  不过这对殿试没什么太大影响,同样是春闱的考官与副考官读卷排名,选取最优的十篇文章递给华元帝钦定前三。

  这次的传胪大典,瑾瑜作为文武百官中的一员,穿了常服站在丹墀中,看着新科状元与榜眼探花唱名出班,打马游街无限风光。

  这种感觉熟悉又陌生,很少伤春悲秋的瑾瑜都忍不住感叹,旧时风光好,春秋不待人。

  传胪大典结束后,瑾瑜坐着马车回家,过两天要给二甲三甲的进士朝考授官,还要考察庶吉士是否有资格留馆。

  不得不说,春闱前后事情非常多,而他还得提防着黎隽别的阴招,心力交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