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门青云路 > 第100章

农门青云路 第100章

作者:梅无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55 来源:免费小说

  瑾瑜安慰着冬青,神色却一片沉着,眉宇间透出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劲儿。

  原来,湘王一族,对冬青不止是践踏人权发卖的仇,还有杀父杀母害她颠沛流离的仇。

  既然如此,就不要怪他入乡随俗,不过是无视人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罢了,他做起来,好像出乎意料的顺手。

  冬青扬手将这张二十多年才重见天日的纸丢进炭盆中,看着纸张与高温相遇,引起橘色的火苗,最终被自己引的火舌舔舐吞噬。

  这般,凤尺素这个名字,只是昙花一现,甚至没有第三人知道,转瞬葬身火中。

  至于那个刻有一家三口名字的银锁,冬青又将其两瓣合二为一,收在妆奁最下面,算是留个念想。

  虽然知道自己身世很震撼,但冬青并非钻牛角尖的人,不会沉浸过去停滞不前。

  一转身就与小圆一起着手准备搬迁宴,让家丁陆续把家里必要的东西都搬进大宅里去。

  瑾瑜心里惦记着湘王的事,抽空给徐千章递了拜帖,查探一下湘王一事的进度。

  此前瑾瑜只是想让华元帝警醒,开始慢慢瓦解湘王的势力,并不打算自己牵涉其中,以便把自己从头到脚摘个干净。

  但如今湘王一族和皇族都与冬青有血海深仇,瑾瑜难以坐以待毙。

  想起冬青这些年所有的遭遇,他的心不由得会抽搐一下,而后眼眶跟着一热,说不出的难受。

  瑾瑜给徐千章行了半礼,落座后寒暄几句便切入正题,“徐阁老,圣上十分倚重阁老,此前下官对圣上检举湘王一事,想必圣上已经与阁老说过。”

  徐千章抚须颔首,道:“圣上确实与老夫说过,只是还未找到适合的人选下放廊州,不知李翰林有何高见?”

  瑾瑜道:“高见谈不上,但下官确实有些想法,还请阁老一听。”

  徐千章面露微笑,道:“嗯,你说。”

  瑾瑜便不含糊,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徐千章。

  “要查湘王,不一定要下放官员。”

  徐千章眉头一皱,“此事自然要在朝中选一个亲信下放,否则难以放心。”

  瑾瑜道:“下官有个同乡在幽州任职,下官以头上乌纱担保,他绝对正直忠心,不如将他从幽州提拔至廊州做通判,湘王若想继续中饱私囊,自然要收买通判。”

  通判只是正六品,但其辅助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籍、赋税徭役与狱讼等公事,知府发布命令都需与通判连署才能生效。

  通判还有监察州府官吏的权利,甚至能直接向皇帝报备。

  突然变更通判人选,湘王与柳振宁一定措手不及,只得设法将新的通判拉入己方,才能确保自己的事迹不败露。

  相对来说,徐千章还是信得过瑾瑜,毕竟自瑾瑜上任以来,政绩可圈可点,为人并不龌龊。

  但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他不确定瑾瑜知不知道他们的重点是探湘王的底,贪污饷银倒还是小事。

  只能先与华元帝商议,确定要不要跟瑾瑜说明真实情况,再来看瑾瑜推荐的人选是不是适合做这件事。

  瑾瑜知道徐千章的顾虑,顺势离开,腾出时间让徐千章告知华元帝。

  他没有直接露底,是因为他前两天才写信给陈君然讲述了前因后果,要等陈君然回信。

  这件事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危险也算不上十分危险,想要高回报,就需高风险。

  能从七品知县升迁成六品通判的机会极为罕见,虽然只是一个品级的差别,但前者是地方官,而通判已经属于中央监察的范畴。

  只要是有抱负的年轻人,应该都不会拒绝这个机会。

  陈君然性子温润,却不代表他愿意将多年光阴用在熬资历这件事上。

  当然,如果陈君然想老老实实熬个多年资历,静待升迁的机会,瑾瑜也不强求,他还有第二人选。

  他送出去的那些礼,花精力做的交际,并不是为了换一堆酒肉朋友。

  第88章 战起

  徐千章将瑾瑜的提议奏给华元帝,询问是否将事情本质直接告诉瑾瑜。

  华元帝看了徐千章一眼,“阁老以为,从李全已经展露的头角来看,李全看不透此事的本质么?”

  徐千章道:“老臣细一想,觉得李全已然看透了宁肇敛财一事的本质,才会主动提起,让其同乡加入其中。”

  “正因如此,老臣前来请奏陛下,是否要采用李全的提议?”

  华元帝思绪转了一圈,如果采纳李全的提议,李全就必须作为重要的一环参与其中,以乡情和提携之恩调节朝廷与那个同乡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来,李全便能接触到一国的最高机密,比一般翰林学士涉及的东西多,无限接近黎国政治决策的核心成员。

  捋清楚其中利害,华元帝朗声大笑,“哈哈哈哈哈不错,这李全委实聪明,所有他遇到的问题,本该十分棘手,却都被他转化成为机会,一步步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李全确实是一把上好利剑,但有时候,朕不喜欢太过于聪明的人,一个不慎,他是否会连朕也算计进去。”

  笑着,却不知牵动了什么地方,引起一阵猛烈的咳嗽,唇上颜色有些浅淡。

  徐千章垂眸敛目,对此习以为常,许是华元帝太过勤政,积累了些许旧疾。

  “老臣以为,陛下足智多谋,李全虽比一般人聪明上进,却还是不足以与陛下相提并论,无需担心李全能够算计于陛下。”

  “且李全人品极佳,重君臣之礼,全心为大黎社稷着想,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攻心为上,陛下理应重用李全。”

  徐千章任太傅之职,与华元帝相处数十年,在徐千章眼中,华元帝什么都好,不骄不躁耳清目明,有远见够狠辣,只是太过刚愎自用。

  华元帝期望大臣成为手中利刃,却又不给好剑开刃。

  华元帝又笑一声,道:“当然,朕自会重用李全,李全身出寒门,任他自身三头六臂,朝中文武百官足以绊住其手脚。”

  徐千章心中一凛,华元帝能逆流而上稳坐龙椅,并非偶然。

  人心不足,当徐千章成为黎国首辅,桃李满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上面那一人的位置似乎唾手可及,也曾生出只手把持朝政取而代之的心思。

  但这么多年过去,华元帝从未让他有机会一手遮天。

  华元帝玩转制衡之术,各方势力皆相互绊住手脚。

  相互消耗之下,最终的得利者,便是华元帝。

  徐千章地位显赫多年,堪比宰相,却不再妄图一枝独大独揽朝政,最终决定权都在华元帝手上。

  丝毫不用怀疑,哪怕多年师生情谊,华元帝也不会对他手软,以至他只能改用迂回战术。

  华元帝将徐千章的神色纳入眼底,而后收回目光,“这件事就交与阁老处理,采用李全的提议,确保万无一失咳嗯……”

  尽力忍耐,唇角还是露出几声干咳。

  “冬日天寒,还请圣上注意龙体。”

  徐千章便退下,找了瑾瑜确定细节,才好与吏部通气,草拟调任诏书。

  瑾瑜收到徐千章送来的邀请函,心里就有了些谱,看来此事能成。

  瑾瑜来到徐千章府上书房,徐千章直接道:“李翰林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这次请你来所为何事。”

  瑾瑜这次没有遮掩,道:“下官人微言轻,不敢直接进谏,无奈才走此迂回路线,还请阁老恕罪。”

  实际上,如果没有冬青那件事,他连迂回路线都懒得走,准备放手让旁人去做,假装什么事都不知。

  徐千章并没有纠缠于此,道:“圣上采纳了你的提议,你确定可行吏部立刻就能颁发调职文书。”

  瑾瑜道:“我的信已经送出去数日,可能还需二十余日才能得到回信,确保无后顾之忧。”

  徐千章沉吟一瞬,“那就这样吧,若你那同乡立场不定,弄假成真当真被湘王收买,罪责你一律承担。”

  瑾瑜一拱手,“自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事,下官当初为赈灾顺利不出岔子,假意答应与湘王合作,飞蝗宴赚来的钱,下官奏章中所写用来运作的部分,就是被湘王拿走。”

  “虽然只是虚与委蛇,但避免日后湘王知道是下官检举于他就拖下官下水,下官想请阁老在圣上跟前说明情况,为下官求一道赦免令。”

  徐千章沉默片刻,道:“此事不难,你自放手去做,不出三日便给你拿来那赦免令。”

  怎么可能让李全冒险?如此真材实料自然要让其欠下人情,与自己站在一边,日后才方便行事。

  瑾瑜得了保证,就安心离开。

  华元帝和徐千章知道朝中有湘王的党羽,这件事属于秘密进行,徐千章会保证除了必要的相关人再无别人知晓。

  写给陈君然的书信,是瑾瑜利用官职之便,让人快马加急送过去的,没有多少时日便送到了陈君然手中。

  这封信很是厚重,足足有数十页,瑾瑜将所有细节事无巨细给陈君然说明,避免任何遗漏。

  收到信时陈君然还在公堂,看到是瑾瑜的署名,本迫不及待想拆开一读,奈何公事缠身,只得带回家里再看。

  陈君然当年授官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回家请媒人上门求娶李湘棉,行了夫妻大礼才带着妻子走马上任。

  如今回家都能见着李湘棉,住在幽州小院也不觉孤寂。

  李湘棉挽了妇人髻,每日为陈君然作羹汤洗衣袍,多了不少温婉之感,已是标准的贤妻良母。

  见陈君然进门,李湘棉就招呼陈君然洗手吃饭。

  陈君然罕见没有听话的去洗手,而是将瑾瑜的信拿出来,“全哥给我写了信,我先看再吃,若是你饿便先吃吧,不用管我。”

  李湘棉自不可能自己先吃,她对瑾瑜的信件也有些好奇,就凑了过去。

  “信这么厚,不知道写了什么。”

  陈君然眉目一弯,“看了不就知道了。”

  二人当下将信封拆开,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看完后李湘棉喜不自禁,“全哥也给你谋了个机会,虽然品级不如哥哥的高,但通判的地位可想而知。”

  陈君然捏着信纸,感叹道:“谁能想到,全哥如此厉害,我还以为自己要在这里待到年近三十,如今不足两年,就能升官回到故土任职!”

  李湘棉催促,“那还等什么?给全哥回信,你愿意去廊州做通判。”

  瑾瑜在信中写明了事情始末,瑾瑜已经打入湘王内部,如果瑾瑜插手,实则已经不需要一个人去刺探湘王的底细。

  但因为瑾瑜在湘王那里的位置,是日后才有用,所以目前他无法亲自插手,否则会露出马脚。

  如此,华元帝当下想要在湘王那里安插人手,还是需要一个人前去渗透。

  在瑾瑜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与其让外人掺和进来徒增变数,还不如找一个足够听话的自己人去做这个差事。

  瑾瑜把这个机会给了陈君然,让他到廊州后安分做事,如果湘王拉拢他,挣扎几许然后顺势应下来。

  之后,陈君然不用费力去刺探湘王,就当自己真的已经被湘王收买,湘王给的好处尽数收下,算是这个差事的额外奖励。

  卧底都有赦免令加身,陈君然接受这个差事,要做的就是被湘王收买,极力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静待瑾瑜指示。

  唯一的风险,是收发信件时注意别被湘王逮到,否则湘王可能起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