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84章

明朝女人 第84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还不够包容他的!”皇帝吹胡子瞪眼。

  皇后莞尔,“而今有了媳妇儿, 包容的时候就少了。”

  “徐氏好家教,果真是天德的血脉, 当赏!”皇帝还是什么都往血脉上想。

  “老四马上就要就藩了,那里什么情况您比我清楚,再多的金银财宝恐都不如真刀真枪管用。不如给他多派几个护卫, 老四他们是第一批镇藩的藩王,天下都看着呢。”

  “你说的对,不仅老四要派, 老二、老三也要派!守谦那里也别忘了。你提醒着我。”

  “放心,忘不了。”皇后微笑,她想来把这些打理得很好,从不让皇帝操心。

  皇帝心里一叹,这才是正妻与妾室的区别,老四也辛亏放在皇后膝下养着,孙贵妃也很好,老五教养得不错。他与皇后说话从来不自称朕,明面上说了后宫不可干政,可妻子也不是一半后宫,儿子们就藩,也不全是国事。

  皇帝心里一高兴,给燕王夫妻赐下许多东西,甭管是实用的金银绸缎,还是更大的藩王权利,都是奖励他的儿子向他靠拢,所谓类父。

  燕王夫妻原本打算在京郊别院待整整一个月,可条件不允许啊!刚待了十几天,宫中就传来消息,让他们赶紧回去,吴王娶正妃的典礼要到了。燕王与吴王一母同胞,怎能不到。吴王正妃乃是宋国公冯胜之女,和柳娘也是老相识。罢了,俩夫妻收拾收拾,赶紧回皇城。

  “王爷上马车来吧,有话和您说呢。”柳娘见燕王就要去牵马,赶紧探出窗口娇嗔道。

  “本王知晓了。”燕王脸上装着淡定,麻溜爬上马车,装模作样道:“日后不可这样了,外面侍卫奴婢们都听到了,多不好。”什么有话说啊之类的,私底下撒娇可以,大庭广众的说多难为情啊。

  “好吧,好吧,听王爷的,大不了忍一忍就是。”柳娘叹气,“也不知怎的,就想和王爷说说话,哪怕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呢。”

  “也就本王包容你了。”燕王挺着胸脯道。通过这十来天的相处,燕王对王妃真是满意得不得了。本来还未成婚之前,他就打定主意要绝对尊重未来王妃,绝不宠爱乱七八糟的妾室,尤其像他生母那种。现在好了,王妃明理大方,对他有一片真心,即便没有事先的打算,心里也愿意对她好。

  “那王爷和我说说就藩的事情吧,我这心里老是挂念着呢。”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子镇守藩地,为帝室藩屏,这是父皇定下的国策,不能改的。你若是想娘家人的,也能回来看一看。就是委屈你了,北平和不能和京城比,那里荒凉得很,不如京城繁华。”燕王以为她舍不得京师繁华富贵呢。

  柳娘摇摇头,道:“自从宫中透出指婚消息之后,我就知道咱们日后是要去北平的,有再多的不舍也被希望冲淡了。北平虽然是边防,可那里才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王爷一心好武,在那儿才真是有了用武之地。在京城当个富贵闲人有什么好,那里才能实现王爷的志向呢!我生平最佩服的就是皇后娘娘,听着娘娘怀饼救夫、背夫避难的典故长大,私心里也盼着做这样以为贤妻良母,辅佐王爷治理好藩地。”

  燕王紧紧捏着柳娘的手不说话,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

  “说句不孝的话,这世上能相携白首的只有夫妻。父母会先我们一步老去,儿女终归会有自己的家庭,少年夫妻老来伴,只盼着我和王爷能一路走到白首。到时相望对看,余生足矣。”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燕王动情的拥着柳娘。若是没有这十几天的经历,燕王只当徐家姑娘是口齿伶俐的人,可想着她累得手抖也不肯让自己独自推石磨,早上早起半个时辰给他修补衣物,吃饭总是先端给他……书上说的什么举案齐眉、夫妻恩爱突然都有了画面感,这才是夫妻啊!

  怪不得父皇都让他们娶了亲再就藩,果真成家立业,成了家的人,才知道怎么立业,才能无后顾之忧的立业。

  两人衣裳都没换就先进宫给皇后请安,皇后拉着柳娘的手道:“瘦了,黑了,听说你还亲自下田下厨?果真是个好的,简朴、勤快,皇家人就该以身作则呢。”

  “这不是眼前就有现成的准则,跟着母后学的吗?”柳娘顺势坐在马皇后身前道:“母后心疼儿媳,才觉得儿媳瘦了呢,近些日子吃得多动得多,儿媳都觉得自己胖了呢。您不知道,在家的时候吃饭就吃一小碗,还常常顶得慌,和王爷一起吃饭,看他吃的香,自己情不自禁就要多用半碗。”

  “是这个道理,怪不得我喜欢叫他们在宫里吃饭呢,看吃饭的样子就是有福气的。”马皇后对老四真当亲儿子看,有时候比秦王这个桀骜儿子还多三分看重呢。

  “王爷和儿媳进上来的东西母后用了没有?用得可香?”柳娘笑问。

  “用了,香得很,你父皇连白菜汤都没剩一口,说就是当年的味道!”

  当年的味道是不可能了,当年是真-白水煮豆腐白菜,今日的该是高汤调味的白玉翡翠汤了。

  “用得香就好,王爷说长这么大身上一针一线都是父母赐的,还没亲手给父母送上过什么东西,借花献佛也没意思,这才说敬上自己亲手种的菜蔬。儿媳刚嫁进来,见识浅,想着这是入口的东西,送进宫来恐犯忌讳。没想到王爷教训我了,说自家儿女孝顺父母,犯什么忌讳。坚持送上来,果然得了父皇母后欢喜。”柳娘做了一个拜佛的姿势道:“我之前还瞎担心呢。”

  “你就是太小心了,做臣女和做王妃当然不一样。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了,老四说的不错,日后放心大胆的做,都是一家人,怕什么。”

  “母后说的是,还不是的王爷教我嘛!人都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依我看,还是母后先把王爷教导的好,才有儿媳后续享福的啊!”柳娘这性子,十分放得开,和皇后有说有笑的聊开了。你要说她巴结吧,人家儿媳妇伺候婆婆也是应当的,且这姿态也看不出谄媚来,自然得很。

  皇子正妃走的都是端庄稳重挂儿的,可没有这样拉着皇后袖子撒娇的,就是亲生女儿宁国公主,过了十岁都不干这事儿了。

  皇后难得体会了一次小女儿撒娇,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看燕王坐在一旁不说话,皇后问道:“老四怎么回事儿?进了门话都不说。”

  “儿看母后王妃说得高兴,就没打扰。”燕王站起来恭敬道,气氛一下子正经严肃起来。

  柳娘却噗嗤一声笑开了,“母后,王爷这是吃醋了呢!您这有了儿媳就冷落儿子,还不许儿子闹小脾气啊。”

  皇后苦笑不得,“多大个人了!”皇后娘娘她老人家当真了。

  燕王窘迫得红了脸,他怎么会吃醋!

  看燕王羞窘,柳娘赶紧凑到皇后耳边,“小声”道:“怪我,怪我!看破不说破,看我这瞎说大实话的嘴,今晚回去可要被罚跪搓衣板儿了。”

  皇后哈哈大笑,“这就是背后教妻了。”

  柳娘佯装生气跺脚,“果然是母子呢,都欺负我新媳妇儿脸皮薄!”

  “哈哈哈哈……”坤宁宫再次响起一阵大笑声,宫女、女官们都偷偷捂嘴。

  “这是笑什么呢,大老远就听到皇后笑得开怀。”皇帝冷不丁得从外面走进来,通报都没一声。

  皇后笑道:“老四媳妇儿说笑话逗我开心呢。”

  皇帝端坐上首,免了他们见礼之后才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彩衣娱亲了吧。”

  “回父皇,老话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能让母后开怀,儿媳心里就高兴了。”柳娘从皇帝进来之后,就恢复了端庄大方像。毕竟逗人笑也是需要肢体动作和夸张表情的,在公公面前做出来,总觉得不妥当。

  皇帝高兴,留了他们夫妻用饭,又赐了几件好东西。

  吴王大婚,重复了一遍十几天前燕王的仪式,娶了冯家姑娘进门,吴王看着也稳重了不少。忙完了吴王的婚事,就是临安公主大婚。

  临安公主乃是皇长女,生母乃是孙贵妃娘娘,孙娘娘洪武七年去了,女儿家青春宝贵,守完母孝,皇帝就做主让她出嫁了,嫁的还是韩国公李善长之子。孙娘娘身前十分受宠,位列贵妃,在诸妃之上,皇后娘娘也赞她是“古之贤女也”。而今她人虽去了,可帝后都没有忘记她,对她的怀念都倾注在临安公主身上。

  五皇子吴王乃是被孙贵妃一手养大的,可惜没看到吴王大婚成人,一直引为憾事。吴王把对慈母的思念也寄托在姐姐身上,厚厚的为她添妆,带着王妃为她的婚礼忙上忙下。

  燕王、吴王一母同胞,柳娘能跑的了吗?

  临安公主生为长公主,婚礼乃是后面妹妹们的楷模,仪从甚盛。

  柳娘累的腰酸背痛才跟着应酬完,你以为这就完了吗?紧接着就是靖江王的婚礼。靖江王朱守谦也要娶正妃了,还是第一批镇守藩地的四位藩王之一。只是他乃是皇帝的侄孙,不是儿子,稍微不那么引人注目。

  可朱守谦的婚礼也是在宫里办的,他成婚过后,就要到靖江(桂林)就藩了。朱守谦是柳娘的表兄,这可是实在亲戚,柳娘也是跑不掉的。

  皇室连办四场大婚,柳娘场场经历,累的不行。她对自己的身体了如指掌,一发现莫名腰酸嗜睡,就马上把脉,结果真有了,当即宣了太医公布喜讯。

  “这该是我们大婚当天有的吧?这孩子可真吉利啊!”燕王喜笑颜开,眼巴巴看着柳娘根本没有变化的小腹。心想,还是太瘦了,孩子那么重,不得把她的腰压弯啊!

  “给父皇母后和你娘家都报过喜了,大哥、二哥、三哥他们生孩子,再没有我这么快的。我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哎呀,这跟着忙了许久,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啊!太医也是的,怎么都不说清楚,我得去把他叫回来!”燕王说完就要往外跑,柳娘赶紧叫住,他碎碎念就当欢喜傻了,自家夫妻知道就是,可别出去丢人了。

  “王爷,放心吧,好着呢。太医说两个月了,说不得就是我们大婚当日有的,这孩子起来的吉利,定然不会有事。”柳娘笑道。

  “可太医不是说三个月之前都不稳当吗?可我们马上就要就藩了。”燕王皱着眉头道:“要不我先过去,等你产下孩子再过来?或者去给父皇求求情,再宽限一年半载?”

  “王爷可别,国家大事怎么能因妇人孕妊而耽搁。听说蒙古还时不时犯边扰民,北平正需要王爷镇守呢!北平是什么地方,我爹和哥哥都去过,夏天热脱一层皮,冬天冷掉半边脸,那样艰苦的环境,我哪儿舍得让王爷自己去吃苦。我跟着过去,好歹能让王爷有口热汤喝,有件暖和衣服穿!”柳娘抚着肚子道:“等孩子满了三个月,我和王爷照常就藩!”

  “你啊你,这般要强,谁都想到了,怎么就不想想自己。”燕王叹道。

  “这才是我的好儿媳呢。”马皇后和皇帝不愧是夫妻,都喜好这么抽冷子打突然袭击。

  “母后来了。”

  “躺着!”马皇后赶紧招呼,免了他们的礼,顺势坐在床边,道:“柳娘深明大义,皇家媳妇就该如此。”才两个月功夫,马皇后都被带得叫柳娘乳名了,可见她们相处多融洽。

  “你们安心去就藩,我和陛下说了,就藩的日子宽限些,到底是头回有孕呢。母后给你被几个有生产经验的嬷嬷,你娘那里估计也备着,都带上,别嫌麻烦。北平那穷乡僻壤的,好东西有银子都没地儿买去。你们年轻不经事,老人家说的话都是过往血泪教训总结成的经验,不可任性!”

  “成,都听母后的。”燕王作揖道。

  “只一想到要离开母后,儿媳这心里就难过。此去山高水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母后了。”柳娘说着说着都要哭了。

  “孕妇就是爱多思,你们去就藩,每年也要回来的啊,过年时候不就见着了。”

  “可儿媳听说皇子无诏不可离开藩地……”

  “那……母后给你下懿旨,你又不是皇子。”马皇后难得任性道,原本皇子妃是不再“不可离藩”规矩内的。

  柳娘噗嗤一笑,藩王和京城帝室的联系,当然不可能靠每年的奏折、表礼,她若是能来,那最好了。

  燕王已经习惯了他母后有了儿媳忘了儿子,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畅想他的儿子有多可爱呢!

  “柳娘惯是忍让谦和的好脾性,你可不许欺负她……”马皇后说得起劲,燕王却半天不应一声,气得马皇后就是一把巴掌,“媳妇儿才有孕,你就想入非非啦!”

  “母后,你说什么呢!儿这是在想您孙儿的名字呢!”燕王哭笑不得。

  “不用你了,你媳妇儿这怀的是嫡长子,剩下来你父皇必要赐名的。”

  这回轮到柳娘哭笑不得了,老朱家这朴素的思想,多子多福,万一她怀的是女儿呢?

  柳娘这一有孕,各路人马都来探望。皇帝、皇后率先垂范赏下一堆珍宝,太子、太子妃紧随其后,带着无数礼物前来探望。太子妃更是事无巨细列了三大张单子,比皇后、徐府送来的嬷嬷准备的还仔细,“唉,可惜你们要就藩了。我都想好等你有孕了,照看你生孩子,可惜,可惜!”

  人年轻,累狠了一会儿就恢复过来。柳娘嘛事儿没有,身体倍儿棒,在床上躺躺应应景,就紧接着起来了。

  在就藩之前,她要参加兄长徐允恭的婚礼。

  徐允恭取得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女儿李娇,曹国公乃是曹国长公主之子,长公主已逝,但驸马和曹国公追随陛下征战多年,功勋甚高,两家联姻也是强强联合。

  回娘家女儿都是娇客,更何况她现在身怀有孕,没人让她劳累。谢夫人月份更大了,肚子突兀得挺着,操持婚礼也艰难。徐家交好的也就常遇春府上蓝夫人和曹国公家了,可惜一个是寡妇,一个是岳母,都不方便出面。最后还是柳娘脸面大,请了太子妃出面帮忙。说是出面真就漏了个脸,事情自然有仆从们做。太子、太子妃亲临现场,徐家、李家倍感荣光。听着太子、太子妃到了,皇子们有一个算一个也跟着来了,倒让徐允恭的婚礼熠熠生辉。

  前院闹哄哄的,柳娘不耐烦,走到后院躲清净。这是她家,她熟悉得不得了,熟门熟路走到内花园竹林凉亭中。

  却不想这里早就有人了,“表兄?”

  “表妹?你怎么来了?”朱守谦问出口马上反应过来了,“你自是回来参加婚礼的。”

  柳娘身边带了两个丫鬟,还是她在闺中就易忠的阿孟、阿季,柳娘吩咐阿孟:“我累得很,在亭子里歇一歇,你和王爷说一声,走的时候叫我。”

  阿孟从小跟着柳娘,如何不明白她的意思。柳娘心想,孤男寡女的,在自己娘家内院见面,怎么看怎么像幽会。

  “表妹要随燕王就藩北平,我过几月也要就藩靖江了,自此一在天南,一在海北,再见之日无期也。”朱守谦一叹。靖江这个破地方,离京城千里迢迢不说,还是蛮夷杂居瘴气丛生的地方,谁愿意去呢!可封号都定了靖江王,不去又有什么办法呢?

  “表兄不必如此感慨,人生在世,不就是不停的离别吗?至少我们在相聚的时候欢快高兴,不曾辜负时光。”柳娘说了两句感性的话,见朱守谦还是劝不住,只道:“我们王爷送过去的书,表兄看过了吗?”

  “你是说的大婚时候送的吗?成亲哪儿有送书的,我正奇怪得紧呢。”

  “我听说表兄就藩靖江,也不知那是什么地方,就请王爷帮忙找了很多记录岭西地形风貌风俗人情是书籍,想着给表兄做个参考。我都一一看过,俱是有真材实料的,野史杜撰都没收录进去。听说那里三花酒特别有名,荔浦芋头也不错,表兄到了靖江,可要给我和王爷寄点过来。”

  “……”表妹,我觉得你可能不明白,我是去就藩的,十分凄惨知不知道!不是去游玩的,你怎么还让我寄特产呢?

  “对了!还有鱼!当地鱼也特别好吃,和京城的鱼、北方的鱼都不一样,表兄也别忘了给我寄点儿鱼干。活鱼就算了,劳民伤财的。倒是也给父皇、母后寄一些,他们也惦记着你呢。”

  朱守谦小时候叛逆过,后来板正了,可惜还是不爱剖白内心的作态。原本想诉苦,结果然个柳娘一阵抢白,什么都不想说了。怪不得宫里流传她兴高采烈的去北平就藩,大约在她看来,哪儿都是好地方吧!

  柳娘摊手,在他们眼里只装得下应天府,大名鼎鼎的北平是边塞战乱之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蛮夷之所。她能有什么办法呢?

  第146章 燕王妃

  北平曾经是大元的中都, 历经战火摧残, 依旧顽强的挺立在北方。北平历史悠久, 城市基础很好,燕王府也早就开始兴建,徐达曾迁沙漠移民到打空了的北平城戍守边防,城池重建也有徐达的一份功劳。

  当初他们建的时候, 就知道燕王将来会到此地就藩,早就着手改建燕王府。为了节约成本,是在大元内殿的基础上改建的,并未新建。

  燕王携柳娘一路沿运河北上,很快就到了北平。人大约就是这样的贱皮子,在船上时候柳娘吐得昏天黑地, 一船的人都围着她转, 她还矫情上了, 一会儿说鱼不好吃,一会儿说坐船晕得慌。等道了京城, 才知道战争对一座城市的摧毁有多么严重,即便经历徐达三年修建戍守, 曾经繁华的大都还是有残垣断壁的战争遗迹。无数纷繁事情等着她处理,柳娘就立刻精神抖擞投入战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