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6章

明朝女人 第6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柳娘抱了一盆水仙回家,要知道以前她是不会这么做的,农家人欣赏不了不当吃不当穿的“鲜/仙花”。

  进门当头就碰见了赵大牛,柳娘点头示意,继续往前走。

  “站着,小四,你拿的什么?”赵大牛不客气的喊住她。

  柳娘皱眉回头,她和两个哥哥的接触并不多,平日里也不热络,今儿是怎么了?

  “水仙,香的,拿回来给娘熏屋子。”柳娘含笑答道。

  赵大牛大步走过来,皱着眉头道:“大过年的抱盆白花儿进来,多不吉利!你又乱拿王大叔的东西,赶紧还回去!我可是听说了,王大爷还没收你做徒弟呢,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当心王大爷拿贼拿到咱们家!”

  这话可就难听了!柳娘难道是会忍气吞声的主,不客气的来回打量他,当场怼回去:“不必担心,你身上穿的料子还是王爷爷给我的,要拿贼也跑不了你一个!”

  “你个死丫头片子,跟谁说话呢?我是你哥!今儿不教你个上□□统,你还不翻天了!”赵大牛举手就想打柳娘。

  两辈子碰过柳娘一根手指头的人屈指可数,柳娘尖叫一声赶紧躲开,见赵大牛还想追上来,直接把瓷花盆给扔了过去,砸在赵大牛腿上。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赵二郎从屋里出来,“大过年的干什么呢!”

  “爹,我教训教训她呢,待我爱搭不理的,还处处要强,家里都快成她当家了!”赵大牛恶人先告状道。

  “呵,恶人先告状,颠倒黑白,我好好走在路上,你突然跳出来拦住;我给娘带的花儿,你嫌弃不吉利;道理说不过我居然想打人,现在没打到人还告状呢!亏你也是堂堂七尺大汉,只长个头不长心,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只知道拿我撒气。”柳娘喝道,事情经过讲得清楚,气势也足,这次吵架没输!

  一儿一女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主持公道,赵二郎咳嗽一声,道:“寒冬腊月的,你们不冷啊,进来说话!”

  柳娘进了堂屋又拿了个水盆出去,“你干什么去?”

  “把水仙花捡回来,卖到镇上五十个铜板呢。”柳娘讽刺道,若不是赵大牛没设找事儿,她能砸了花盆吗?这花盆还是她特意找的青花素雅款,特别配亭亭玉立的水仙。

  赵二郎威严的坐在主位上,让一儿一女重说事情经过,家里就这么大点儿地方,一闹都知道了,赵二婶把帘子掀开,抱着德祖在屋里听,二牛和月娘也过来了。

  “这事儿是你没道理,大牛啊……”赵二郎叹息一声。

  “爹!”赵大牛大喊一声,哭道:“爹,不是我不讲道理,您不知道外面说得多难听,都说咱家现在是小四当家呢!爹您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把您放到什么地方了!小四有本事,我也不说什么了,可你看她平日是什么样子?走路头昂得高高的,看着我们也不打招呼,点头个就算屈尊降贵了,比员外老爷派头都大。家里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插手,这还是我们家的孩子吗?她怎么不去认王大爷当爹!”

  “我说呢!怎么突然找茬儿来了,原来是自己没本事,在外面受气了啊!”柳娘冷哼,甩来月娘拉扯提示她的手,道:“为了外人几句话,就要打自己的妹妹,我看你才糊涂了!我平日里不沾家事怎么了?我难道不是为家里赚钱,你身上穿的难道没有我的功劳?每天忙得脚打头,还要顾忌着你这种没本事人的心情,我哪儿来的空闲!”

  柳娘高声厉气,道理完全在自己这方,赵大牛就是没事儿找事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己为家里赚了钱,话语权大些理所当然!柳娘自觉完胜赵大牛,转头看着赵二郎,等着他总结陈词。

  “死丫头片子,怎么说话呢!”屋里赵二婶大喝一声,德祖都被吓哭了。

  赵二郎苦恼得揉了揉眉心,道:“柳娘啊!你这脾气是该改改了,女孩子家家贞静为要,咱们农户不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逢人笑脸、来往招呼,礼貌些总是没错的吧。”

  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大获全胜,也没有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方,柳娘有些懵。

  “就是,说你做的多少事情,我怎么看不见。我身上穿的是爹扯的新布,娘逢的新衣,和你有什么关系?”赵大牛找到了声援者,头仰得更高了。

  “爹的意思是赵大牛莫名其妙寻衅不是他的错,反而是我的错吗?”柳娘难以置信的问道。

  “你这丫头,我就说你个性太要强,不知道让人。他是你哥,你怎么能直接叫他的名字!”赵二郎叹息着,仿若柳娘多么不成器,他恨铁不成钢。

  柳娘愣住了,她抬头看了看屋里人的神情,赵二郎和赵二婶一个样子,叹息她不争气,又眼含期盼,盼着她认错。二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月娘担忧的看着她。

  柳娘终于从激愤的心情中走出来,平静道:“有因才有果,世上的事情都是付出什么,才能得到什么。爹娘稀罕王爷爷给的月钱和布料,我就要好好为王爷爷操持家务,当初说好了家里的事情可以放一放,现在又来职责我不管家事,我不认错!”

  “你个蠢丫头,我们说的是这事儿吗?”赵二婶恨恨拍床。

  “不是这事儿那是什么?是我不该这么骄傲?我凭什么不能骄傲,我自己赚钱,还要看不能赚钱的废物脸色,他哪儿来这么大脸!”柳娘突然爆发了,她凭什么不能骄傲,只看今天家里添了多少东西,都是她的功劳,凭什么还要她卑躬屈膝,处处忍让!

  “啪!”赵二郎一巴掌打在她背上,打得柳娘一个踉跄,“谁是废物!”赵二郎气得手都在抖!

  “爹娘,你们别生气,柳娘就是一时转不过弯儿来,她不是那个意思。”月娘看事情大条了,赶紧拦住,拉着柳娘道:“快,快给爹娘认错!”

  “我没错,认什么!”柳娘甩开月娘的手,大步往外走,走到一半又折回来,端走了她的水仙。

  月娘手足无措的站在屋里,迟疑了一下,跟着追了出去。

  “作孽啊,我怎么生出这么个东西!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她能耐了,不想姓赵了!”赵二婶拍着床边嚎啕大哭起来。

  月娘回屋的时候,柳娘正脱了衣服扭着头看背上的伤呢!

  “没事儿,就是红了,一晚上起来就好了。”月娘凑过去看清楚了,帮她穿上衣裳,叹息道:“柳娘啊,你这脾气真要改了,爹干惯了农活儿,手上劲大,下次要是打在你脸上,这辈子就毁了。要是再遇上这种事情,立马认错就好了。”

  柳娘扑哧一声笑出来,她还以为月娘要劝她什么孝顺的道理呢。这才是亲姐姐呢,会想着自己是不是吃亏了。

  柳娘倔强道:“不是我的错,凭什么我认错。赵大牛是怎么回事儿?受了谁的气?”

  “唉,这些天村里也有闲话,说你太能干,当了咱家的主。”月娘叹息道。

  “这是什么罪名?我能干还是错处不成?”

  “都是些闲嚼舌根的,看不得你有出息。大哥又把王大爷没收你做徒弟的事情说出去了,先前村里人都以为你要为王大爷摔盆扛幡呢,现在知道不是,咱家又受了王大爷的好处,可不就让他们眼红了吗?”

  “那又关我什么事儿?”柳娘还是不明白。

  “唉,不明白就算了,以后在路上看见人多招呼,多笑脸,遇上事情多忍让,总没错的。”月娘看着柳娘一脸懵懂的,也不知该怎么说。这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说不出来,只能意会。月娘仔细端详她的妹妹,女孩儿不该是这样的,不会把头颅扬得这么高,不会笑得露出牙齿,不会这么有主意,爹娘的责骂都改不了她的心意。柔顺、贞静、忍让,这才是女孩儿的美德。

  柳娘不明白,她把这件事儿定位为赵大牛没事儿找事儿,赵二郎夫妻重男轻女维护儿子。

  “我该怎么办?”柳娘请教月娘,她才是土生土长的女孩儿。

  “别担心,再过两年大哥就娶亲了,爹娘肯定找个好相处的嫂子,你这么有本事,等你嫁出去了,嫂子肯定捧着你。远香近臭,很快就好了。”月娘摸着她的头道。

  “说到底还是钱闹得,要是我是家里挣钱最多的那个,谁敢对我大小声。顶梁柱,顶梁柱,爹在家里说话最管用,不就是因为他是挣钱最多的那个吗?”柳娘不认同月娘逃避的观点,笑道:“明年我挣更多的钱,让他们瞧瞧我的本事,就不敢欺负我了!”

  第10章 不种田

  家人,什么是家人,就是吵吵闹闹最终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人。

  柳娘在气头上的时候,甚至在心里说“这辈子都不要理他们了”,可过个三五天气消了,月娘在一旁劝说,赵二郎、赵二婶也如平常待她,柳娘怎么好意思撂脸色,生活又恢复平静如初。

  柳娘反省自己是不是把穿越者的骄傲带到了这里,那不是骄傲,是自负。赚点儿钱就忘记了当初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如论如何,赵家在村里里待女儿是一等一的好,原身柳娘处境不好,完全是大环境的锅。

  把自己的想法深埋心底,柳娘也学会了笑脸迎人。她笑的对象从商人、客户,扩展到村人、邻居。柳娘发现很多人对自己的观感就好了,也是,大多数人和她多没有交流,能看的不就是第一印象吗?

  过了个太平年,翻年过去,柳娘继续打着“王先生”的名号在外活动。

  在种植花卉的同时,柳娘还开始涉足药材领域。很多药材都生长在大山里,不然不会有所谓的“采药人”。柳娘现在还只能炮制一些常见的、工艺简单的药材,她目前最大的野望就是找到传说中的人参了,可惜,对没有金手指的人而言,那东西只在传说中、小说里……

  和县里、别县的商人打交道的时间多了,柳娘为人谦虚诚恳,背后有“靠山”,慢慢也有人带她玩儿了,有爱好花卉的官员、乡绅,也愿意接触她了。

  等到卖花的第三年,柳娘终于培育出了心心念念的兰花,绿色的花瓣在风中摇曳,配着古朴的花器更显空谷幽兰之美。柳娘苦思冥想凑了句咏兰诗,“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为自己兰花取名“无人芳”。

  接下来就是熟悉的剧情了,这花入县令老爷的眼。赏银不说,还亲自到这山村来“求贤”。

  县令上门,未曾先通知,等到柳娘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的时候,立在门前的就是县令本人了。

  县令身边的长随给柳娘使眼色,让她赶紧迎人。县令为了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姿态,不让仆人冒犯,亲自扣门。

  柳娘展颜一笑,大大方方走出来,作揖行礼。自生意铺得越来越大,柳娘在外面均做男童装扮,知道的人自然是知道的,不知道也没人特意提醒,再过三五年,说不得很多人就以为柳娘是男孩子了。

  “不知老父母驾到,有失远迎,请老父母恕罪。”

  “起吧,你家先生可在,快为本官通禀。”县令摸着胡子道。

  “老父母恕罪,先生又喝醉了,恐不能拜谒。”

  “又喝醉了?你这童儿好不醒事,外面铜臭有何要紧,先生才是重宝。”县令冷哼一声,“你若不好好照顾先生,本官亲派能干人来。”

  “老父母恕罪,老父母容禀,不是小的不懂事,实在是拦不住啊。先生又忆起往夕为太宗爷爷牵马执绳远征蒙古的豪情,再想起同袍埋骨草原之悲,情不自禁啊!”柳娘历练了几年,文绉绉的话张口就来。

  “哐当~”

  突然里面传来重物砸到地上的声音,“先生恐是醒了。”柳娘轻声道。

  “快去通禀,就说溧水县令拜见。”一听人醒了,县令就更来劲儿了。

  “请老父母稍后。”柳娘半点不虚的把门掩上,快步进屋。

  县令的长随看不下去了,不解道:“大人何必如此客气?”

  “你不懂!”县令摇头,并不多做解释,心中却自有成算。一个小童能有如此见识,只能说明主人不凡,再合那首“无人芳”,这明显是隐士做派。既然诗词流传出来了,这隐士自然也不是真想隐居,双方已有无言的默契。若能请他出山,再有诗词唱和、文章传世,朝廷、文坛必定流传出“伯乐”“拾遗”的佳话。这是什么?这就是人望啊!人人做官都想高升,凭什么呢?比出身、比政绩,县令不觉自己有什么比得过别人的,只能在养望上做文章了。

  想到这里县令不禁一叹,溧水县本是京都辖下,若是往年该多么令人振奋,出点儿成绩就被上面看在眼里。可惜太宗他老人家雄心壮志迁都而去,这千年的都城也不敢称“京”,必须要加个“南”字,成了养老的所在。南京啊,已经不是以往的京都了。

  县令内心活动这么丰富,柳娘可没有读心术。

  柳娘进屋一看,王老头正怒目瞪她呢。

  “怎么把花盆砸了?”柳娘急忙上前,摆在正厅的花儿都是她精挑细选的好东西,碰掉一片叶子她都心疼。

  “还管什么破花!”王老汉气不打一处来,拉着柳娘道:“你把县令招来了,我可不是很么隐士神仙,应付不来!”

  “你不是说跟着太宗打过蒙古吗?只把这段经历摆出来,就比大多数人都强!”

  “我当时只是养马的,十五岁!”王老汉咬牙切齿道,能从战场上活下来,抢得够多,他才有这些年的好日子。可这些年他家业就在乡里乡间称个大,哪里有和官府打交道的经历!

  “您要是信我,就听我的。”柳娘眼珠子一转,撺掇道。

  “不行,不行!就说我不在!”王老汉看了看围墙,觉得自己这老胳膊还能翻过去,千万不能被堵在当场。

  “人都来了!躲不掉的!”柳娘拉着他,威胁道:“你跑了他以为你架子大,等着他三顾茅庐呢!”

  王老汉恨恨望着这个给自己惹麻烦的小兔崽子,“那你说怎么办?”

  “听我的,你喝酒就是,潇洒些、狂野些,啥话也不用说,我来!”

  “真能糊弄过去?”王老汉不敢相信。

  “你还有别的办法?”柳娘反问。

  王老汉想着柳娘过往的功绩,再结合眼前的形势,狠狠心,一咬牙、一跺脚,“干了!”

  柳娘回身给县令开门,致歉道:“老父母恕罪,我家先生喝醉了,酩酊大醉、人事不省,恐无法招待。”

  “无妨,老先生醉了,正该探望。”县令跟着话音走呢。

  “那就得罪了,请老父母举步。”柳娘脸上做出虚假的迟疑来,更让县令觉得这是既定套路。

  进了王家院子,绿树重重,沿墙栽着香草,并无艳丽颜色。多亏生意发展起来之后,柳娘就另辟了苗圃,把“俗艳”的杜鹃、百合移走了,不然这戏怎么唱哦。

  “竹林青青,主人家好雅趣。”县令指着屋后的一小丛竹林道。

  “先生本想栽梧桐的,可惜没等到,就栽了竹子。”柳娘小声道。

  县令一瞬间就在脑海中补全了: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米不食……看来这隐居人真有出仕的意图啊!县令更有信心了。

  进了堂屋,主人家并不在堂上待客。柳娘带着县令转到东厢,迎面就见王老汉敞胸袒腹,抱着酒葫芦狂饮。

  柳娘告罪,小碎步上前给王老汉拉好衣襟,轻声回禀:“有客来了”。

  王老汉醉眼惺忪的看了一眼县令一行,嘟囔道:“老汉只会喝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