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38章

明朝女人 第38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郑侧妃派了人撞木钟,说愿意为王妃分忧。

  柳娘撑着病体召集王府内外官员,把外事托付给病好的尚云和王府长史,内事托付给福嬷嬷这个有品级的女官。

  秀王给陛下上了折子,自呈失误之过。柳娘也给高淑妃写信,尽量客观的写明的当时的情景,并说“恐母妃不明真相,或错怪王爷或误会他人,母子之间,再无隐瞒”。柳娘心想,以皇帝的多疑,有了锦衣卫和东厂还不够,日后还会开设了西厂,秀王府的事情朝廷必定关注,那她写给高淑妃的信定会有人拦截检查。这样千方百计秘密得来的“真相”比之王府辩白、官员上奏,更让皇帝相信。

  当地官府已经查验清楚了那些冒领衣物食物人的身份,的确是街面上小混混,朝廷也派了钦差复查。柳娘以为真金不怕火炼,既然主因不在秀王身上,秀王又有天然身份保护,自然无忧,没想到事情却不向着柳娘希望的方向发展。

  到了腊月,皇帝降旨训斥秀王“市恩于民、妄自尊大”,病情稍微好转的秀王又被吓得病重了。

  马上就是年节,今年宫中赐给秀王府的年礼都降了等级。

  柳娘也急得不行,也许人都有这样的潜力,看着没人能担当,自己就必须立起来。柳娘的病飞速好了,自己挑起担子。

  柳娘连连给高淑妃写信,询问京中情况,皇帝为何如此不依不饶,这不符合朝廷厚待宗室的原则。若说收买人心,周王当年被成为“许通首善”反而得到了皇帝的表彰,被作为典型全国推广。

  因秀王之病症,过年期间,一府的人都郁郁不乐。

  翻过年节,成化八年就来了。

  秀王在年节之前,刺臂用血书给皇帝上了请罪的表彰,加之柳娘请托外官,高淑妃在内宫用力,皇帝总算松口原谅了秀王的过错。补赐了一番年礼,凝结在秀王府上空的阴云总算散开了。

  经此大事,秀王再无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他的仁善被人这样践踏,被皇帝训斥,危及自身。先生尚云的劝导、王妃柳娘的安慰,都不能唤起秀王的理智。

  就这样吧,老朱家的藩王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为什么他要特别,为什么他要为百姓着想。在大明,周王始终只有一个,多的是向唐王这样乱臣一气的藩王之家。

  秀王累了倦了,不愿再听这些激昂向上之话。

  如今秀王只拉着伺候的丫头婢女胡闹,再不管外面是非风雨。

  柳娘劝了又劝,可她终究只是王妃,秀王不回头,王妃又只能如何呢?

  柳娘接过王府的内外事务,只盼能等到秀王回心转意的时候。

  秀王与婢女厮混的事情柳娘严密瞒着外界,反正他喜欢的也是往日那些伺候过的人,不用采买新人,也无人留意。

  柳娘只每月一封信向高淑妃请安,把秀王的状况说成“痛定思痛、反思反省”,高淑妃也常常有信返回,只盼着高淑妃的慈母之心能挽回秀王的神志。

  三月是秀王的生辰,连宴会都没开,大家似乎也理解并训斥后秀王不愿见外人的心情。但免不得私底下议论秀王放不开,皇帝不都已经下旨抚慰了吗?怎么还一副小家子气的样子。

  秀王沉溺酒色,逃避外界,待到入夏,彻底病得起不来床了。

  第68章 想守寡

  秀王病重, 王府如临大敌, 良医所的医官们日也不疼守候照料。发现情况危机, 不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 柳娘一边张榜请民间名医会诊, 一边向高淑妃求救。

  大明人都是含蓄内敛的, 不像柳娘直白,看信的人透过这张信纸,几乎能听到柳娘狂喊救命的声音。

  也许是人死百业消, 看着往日素来恭敬的弟弟, 因自己几句无心的训斥病得起不来床, 皇帝心有愧疚, 吩咐太医院派人诊治, 又在内宫提高高淑妃的待遇, 作为补偿抚慰。

  柳娘也有医术底子,医官说的柳娘信不过,她自己亲手诊脉,情况确实不乐观。可柳娘没有放弃, 她当年不也病得下不来床, 只要一口气不绝,照样挺过来了。

  秀王乃是宫中精心养育长大,下人们这怕哪怕, 秀王未曾经历过辛苦,没有抵抗能力,一旦病倒, 病情来势汹汹。医官们为了秀王的身体,开始时不敢下狠药,怕损伤贵体无法交代;等到病情严重,又不敢下狠药,怕一不小心救不回来,背上更大的麻烦。秀王上次大病的根子还没消,这次的病更是雪上加霜。

  秀王这些日子和婢女厮混胡闹,日夜颠倒,饮食不规律,加之他身体素质不好,病倒还在预料之中。

  柳娘认为他最大的病因是郁结于心,是世人的丑陋打击了他、皇帝的训斥吓住了他。医官们确认为秀王乃是行房过多,肾虚气虚,损伤精血。中医认为一滴精十滴血,素来提倡节制养身。医官们为秀王开了大量补血补气的药物,秀王的脸色被催得红润起来,一段时将过后,却又飞快灰败下去,出现昏睡症状。

  王府配备的医官没用,民间无人敢来揭榜。柳娘又派人送了亲笔信函给周王,请他推荐良医。

  皇帝、高淑妃、周王……还有整个秀王府的人都盼着秀王能够赶紧好起来。

  在秀王难得清醒的时候,柳娘会把长寿抱到他床边。

  “长寿,快和父王说话,说父王快快好起来。”柳娘抱着孩子逗弄,长寿已经一岁多了,按虚岁可算三岁,能够流利的吐字。

  “父王,快快好,快快好~”长寿穿着大花肚兜,胖胖的胳膊犹如藕节,他抱着手作揖,可爱极了。

  “长寿乖,长寿乖,日后要听母妃的话,父王怕是看不到你长大了。”秀王对自己的身体有数。

  “王爷切勿发此悲声,妾身娘俩还指望着您呢!昨日妾身教长寿描红,长寿还说大名难写,笔画太多,等着父王教他呢。这是王爷为他取的名字,可不能不管。”

  “我知道,我知道,长寿和秀王府就交给你了。”秀王轻拍柳娘的手臂,不知道他知道了什么。

  后来,慢慢的秀王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九月十二日的早上,雄鸡唱白,柳娘去探秀王的呼吸,在她没发现的时候,秀王静静停止了呼吸。

  “王爷,王爷,我答应你,我答应你,你起来啊,你起来啊!”柳娘扑在秀王温热的身体上,即便秀王已经死了,柳娘也承担不起不知他死亡时间的罪名,做出一副秀王刚刚交待遗言的模样,痛哭不已。

  柳娘一声悲啼惊醒了整个秀王府,睡在侧殿的太医马上过来诊脉,长史和内官也跪地哭成一团。

  “王爷薨了,请王妃节哀。”太医诊脉确定后,向王妃道恼,也跪了下去。

  整个府邸一片素白,秀王府早有准备。长史安排着当地官员和士绅拜祭,福嬷嬷安排内院管事服丧。

  柳娘换了素服在灵前致哀,小小的长寿也披麻戴孝送自己的父亲最后一程。

  灵堂内香火缭绕,长寿进门一会儿就哭肿了眼睛。长寿是整个秀王府的希望,柳娘如何能让他有损伤。小芬抱走长寿,柳娘马上放声大哭:“我的儿啊,娘知道你孝顺,你父王已经去了,你若是有个好歹,让娘怎么活啊!”

  内院丫鬟管事马上附和,小世子纯孝、小世子哀毁……日后每天柳娘只让长寿在人最多的时候露脸,反正整个汝宁府能让秀王府接待的也没几个。

  周王、唐王一系也派人吊唁,皇帝也遣了钦差灵前致礼。

  停灵九九八十一天,王府内外哭声震山动岳,灵幡飘飞,香火不断。停灵期间办了盛大的水陆道场,日夜诵经念佛的声音从不停歇,吊唁致哀之人往来不绝。

  在这纷乱之中,柳娘想的却不是秀王的身后事,作为郡王,他的葬礼自有宗人府操心。别说他还有儿子,就是日后绝嗣了,只要大明不亡,总有他的一份祭祀香火。柳娘担忧的是长寿,他们的儿子朱佑檏。

  孩子刚刚满了两岁,虚岁勉强算四岁,可依旧是垂髫小儿,如何能保证秀王的爵位传到他身上呢。

  柳娘之前没有在意,以为秀王如此年轻,他们还有许多时间,现在却突然想起的上辈子的事情。汝宁府就藩的乃是崇王朱见泽,那秀王呢?他是早逝无子除爵了,还是被人占了封地?崇王乃是周太后幼子,皇位上坐的是他同父同母的哥哥。汝宁是个好地方,若是崇王看上了这个地方,只有遗孀王妃和幼子的秀王府能保住王府爵位和封地吗?

  柳娘不确定,按理说秀王有嫡子,他的封国自然能传承下来,可世上的事情不是按理办的。

  柳娘痛定思痛,分别给四个人写信。

  第一个是高淑妃,她唯一的儿子青年早夭,她的悲痛不不比任何人少。可人都是要往眼前看的,要让秀王死得瞑目,朱佑檏的爵位必须砸瓷实了。高淑妃乃是目前在世的唯二太妃,在宫中素有体面,与皇帝关系不差,有她帮忙,内宫就算有人了。

  对高淑妃,柳娘不必多说什么,只说自己伤心欲绝,恨不得追随秀王于底下。可阴司阎王难见、小鬼难缠,就怕秀王在地下受苦。只有保住朱佑檏的爵位,才能保证秀王的血脉传承下去,人间地下一样享受荣耀。柳娘悲痛欲绝道,“听闻宗室曾有幼子夭折,媳辗转反侧夜不敢眠,不怕天灾,只惧**。”

  如此哭诉,高淑妃又于心何忍,自然会为亲身孙儿奔走。还有隆庆公主,她依旧养于宫中,也能帮腔。

  第二个是周王。大明藩王众多,周王一系素有威望。而周王本人更是仁善慈和,愿意为宗室主持公道。有他老人家说一句,朱佑檏的爵位更有希望。对于周王,柳娘只需老实把秀王府的现状讲明白,再伏请他老人家做主就好。周王阅历丰富,自然明白柳娘的担心和忧惧。

  第三位是万安。此人无才无德,能让一位藩王妃低头求救,只因他有一个受宠的姐姐万贵妃。上次秀王遭到训斥,柳娘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王府没有上下打点,这次正好一并做了,省得小鬼难缠。

  柳娘派尚云亲自进京护送珍宝无数,秘密送给万安。不求万贵妃在宫中求情,只盼她不捣乱。

  第四位,也是最重要的——皇帝。柳娘忘了是哪一世听过某位大家对成化皇帝的评价。他只是一个一心想过小日子的人,只盼所有事情都有先例,按部就班才好。只要无事打扰他的生活,他能日日逍遥,不嫌寂寞。看成化一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外号就知道,在他心中,盼着垂拱而治,逍遥而行。不管他当上皇帝多少年,他还是当年那个懵懂中几次废立,幼年时孤独无依的孩子。

  也许秀王身上有和成化皇帝重合的地方。柳娘以遗孀的身份写奏折,简述秀王的一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秀王平淡一生的愿望,若能为皇兄分忧一二,就觉此生无憾了。奈何天不人愿,一片善心被刁民辜负,有感于世人丑陋肮脏,才悲愤而亡。有意把皇帝从秀王的死中择出来,些许愧疚能让人加倍补偿,太沉重的愧疚让人不想面对。

  上书皇帝是柳娘做惯了的事情,她擅长以情动人。有秀王往日的安分守己打底,只盼皇帝和宗人府不要为难。

  做完了能做的一切,柳娘静静的等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坏的结果就是以幼子为名缩减封地,宗室不会同意秀王除爵,有子却除爵,开此先例,老朱家再无宁日。减少封地也没关系,曾经一无所有的贫家女也能闯出自己一片天,天无绝人之路。

  新年之前,皇帝终于下了决定,皇帝亲笔书写了“祭祀怀秀王碑”。礼部和宗人府也传来旨意,秀王的谥号被定为“瑞安恭荣”。瑞为吉兆,安为定性,恭赞其态度,荣体现他的出身,在藩王谥号中,是难得的美号。

  与秀王谥号一起下来的,还有封朱佑檏为第二代秀王的圣旨,宗人府协同办理各项事务。

  谢天谢地,柳娘以为最好的情况就是先封世子,等十五岁之后再请封王爵,没想到一步到位了。也许是她的四条路都走通了,都发挥了作用。

  尘埃落定柳娘才敢想,大明襁褓封王也不是没有先例,只要出身够硬。朱佑檏是秀王唯一的儿子,又是原配嫡妻所出,自然有这个资格。

  第69章 想守寡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 未定的时候惴惴不安, 祈祷磕头。等到定下来了, 又能找出无数理由说服自己, 本该就是这样啊!

  朱佑檏袭爵已成定局, 宗人府和礼部的官员忙乱得做好引导仪程, 正好赶上玉牒十年大修,朱佑檏的名字正好记在玉牒上,板上钉钉。

  京官们都忙着回京过年, 把礼仪走完之后, 朱佑檏就正式继承秀王爵位, 是为大明第二代秀王。

  大事落定, 柳娘打点厚礼谢过高淑妃、周王和万安, 皇帝那里, 孤儿寡母的不好往前凑,也送了许多佛经、道经,在海南禅寺给皇帝祈福做道场,摆足了场面。

  笑中带泪的过了春节, 翻年过来, 就是成化九年了。

  柳娘召集了府中被秀王破身的人,道:“王爷不幸仙去,尔等俱还年轻, 青春守寡不易,本王妃允你们各自归家聘嫁。”

  “妾等不走,愿一辈子伺候王妃。”那些婢女闻言马上跪地磕头表忠心, 王府这么好的待遇,出去做什么。

  “有愿意归家的,每人领一百两银子,五匹绢,本王妃奉送的嫁妆。有家不再本地又愿意回去的,王府派人护送到家门口。想嫁在汝宁的,若人选合适,本王妃愿意做媒。若愿意在地当地嫁人又一时找不到中意的,王府后街可赁房子给你们住,王府依然庇佑你们。”柳娘不听那些人言不由衷的表白,把定好的标准一说,底下顿时鸦雀无声了。

  “终身大事,多想想才好。三日内,无论怎么打算的,都能到小芝和小兰那里登记,若有为难的,也可与福嬷嬷说。难得相遇,总是一场缘分,秀王府不是刻薄之家,只盼你们无论怎么选,今后都一片坦途。”

  谢恩过后,这些曾经侍寝的女子都安静退下了。

  大殿中还坐着两个人,郑侧妃和陈氏。

  陈氏等侍寝婢女们一走,马上起身行礼道:“妾愿守着小郡主,一辈子为王爷念佛祈福。”

  “知道了,你下去吧,多领十匹绸缎,照顾好琪儿。”小郡主名琪,她沾了朱佑檏的好运气,不必等到大婚之前,郡主的封号已经下来了——和安。大名琪,是秀王临终之前为她取的。

  如今就只剩下郑侧妃坐在椅子上揪帕子了。郑侧妃今年才十五岁,货真价实的十五岁,闺中时作为小孙女被宠得天真无比,嫁到了秀王府,柳娘也没让她找到历练的机会。现在到郑侧妃依旧懵懂,所知所想,最易受旁人的影响。

  “我也不走,我是王爷的侧妃,上了家谱的,我不走!”郑侧妃突然冒出一句来,语气生硬,好似柳娘非逼她走一样。

  “你的心意我知道,放你们归家是恩典,不是强迫,愿意怎么都行。只是你还小,又没有孩子,守着太难了。”柳娘摇头,叹道:“我下令让你祖母和母亲来一趟,待明日听过她们的意见,再做决定。”

  碌碌几世,包容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并不难,这点儿胸襟柳娘还是有的。

  柳娘和诸位姬妾都说清楚了,马上回去看儿子。

  柳娘对养育孩子也有经验,再加上些伪科学,养得朱佑檏小小年纪颇为早慧。

  柳娘到了偏殿,朱佑檏趴在屋中玩耍。屋中铺了厚厚的地毯,地龙烧得温暖如春,柳娘脱了鞋子,踩在软软的绒毛上。走到朱佑檏身边,蹲下来问道:“长寿,在玩儿什么呢?”

  “搭房子~”朱佑檏拿着彩色的木块,神色严肃认真。

  “搭的什么呢?”

  “娘的回春殿!”朱佑檏拿的积木是回春殿的简略缩小模型,也是他最常见的房子。

  柳娘心疼朱佑檏五岁就要接受京中宗人府派来老师的教导,到现在都没教他正式礼仪,

  宁愿让他拥有更快乐的童年。他的未来已经一片坦途,不需要他再努力了。柳娘只盼他比秀王强,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消磨了生的意志。

  秀王啊,敏感懦弱、优柔寡断。他的善,不分内外、不辨敌友,无法引之向大善,无力趋之向大恶。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他没有错,但你也必须承认,若是人生中没有他,会更好。

  为此柳娘当初定下了不干涉、不主动、不负责的原则,任由命运流转,终究到了这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