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13章

明朝女人 第13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李虎对柳娘是赞了又赞,他自认一个大男人,也做不了这样的大事。

  “不够咧!”柳娘笑道:“都说人心不足,这话再没错的,有了十人想百人,有了银子想金子,赚钱这事儿,再没尽头。”

  “主子不必谦虚,您这百人的队伍,比那千人的都不差呢!”李虎笑着奉承,他们的队伍真是百炼成钢,以一当十。李虎因早几年跟随,边领了商队护卫的头儿,可他知道训练人的法子是柳娘教的,路上遇到山匪是柳娘指挥击退的,就是一些手势、暗语、阵型都是柳娘教的,瞧着很有些军中的意味。李虎嘴上不问,心里却猜想,柳娘那个疼爱她入骨的祖父该是为将军才是,这就能解释她为何父母早亡却有如此有见识。武官嘛,总逃不过马革裹尸。李虎自认为找到了柳娘一定要来西北的原因,训练更加殷勤了。

  一行人一直走,等到了宣府才停下来。此时柳娘已经十六岁了,模样长开,身姿挺拔,端的一副英姿飒爽之态。

  宣府是军屯重地,设有都指挥使,手下前卫、左卫、右卫、怀安卫、万全卫等十一卫,又有另兴、守御等七个千户所,在品级上已经是省级配置,只是少了承宣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简单说来就是军/事/管/制地区,没有地方行政配置。

  柳娘多有野心啊,什么卫啊、所啊的,她都瞧不上,直接就奔着都指挥使去了。此时宣府都指挥使姓冉名实,在外风评颇好,对商贾也不严苛,把宣府治理得井井有条,鞑靼、瓦剌根本不敢侵犯,总是是个大大的好官。可好官也不代表人家好巴结,事实上,宣府等着巴结冉指挥使的人从东门排到西门,少有能得门而入的。柳娘又何德何能呢?

  柳娘有一项旁人都没有的优势——她是女人!

  别看当官的看不起行商的,男人看不起女人,可在有些地方,女人经商的优势是这些男人都没有的:夫人外交。旁人再能耐也不能把生意做到内宅去啊!

  柳娘有一定的名气,又带了百十人的队伍入城,第一步肯定是到当地官府备案拜码头,初步取得许可之后,柳娘就毫不见外的给都指挥使府上递了拜贴,自称是冉夫人的家乡人,请求拜见。可能是柳娘那薄名的缘故,等了三天,柳娘得到了冉夫人的接见。

  “听说你是蜀中人,怎么自称是我的同乡呢?”冉夫人四十许左右的人,养尊处优多年,接见一个商贾已经是高看一眼,问话自然不客气。

  “夫人容禀,小女原是南京人士,父母早亡,由祖父抚养长大。未及成人,祖父也一病去了,临终把小女托付给云贵的老友。后来……唉,不说也罢,户籍就落在了蜀中。其实论故土乡情,还是最爱南京。”柳娘一口地道南京方言,幽幽叹息,余味悠长。

  冉夫人当即软了神色,“你也是可怜人。”

  柳娘做坚强状,“也算不得可怜,享过长辈疼爱,见过万里风光,今又到了宣府,没有遗憾了。”

  “怎么说,难道你和宣府还有渊源不成?”冉夫人问道。

  “正是,家祖父当年跟着太宗爷爷打蒙古时负伤,这才退回乡里,小女看着盔甲就觉得亲切呢。宣府是先辈染血的土地,站在这儿也能遥想先祖当年为国尽忠的风采。”

  “可不是嘛!咱们武勋家出来的,强就强在对陛下的忠心上,真真儿是拿性命博出来的!偏生有些人说什么宣府偏僻荒凉,不如江南水乡,咱们宣府多好啊!”

  “夫人好见识,可不就是嘛!小女一路行来,也算见识不少,江南有江南的韵味,塞北有塞北的风采,不说别的,只看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在江南水乡就再看不到。恐是小女粗苯些,相比婉约幽深之景,更喜这开阔大气呢!”

  “就是!……说的是呢。”冉夫人难得听见如此贴合心意的高论,正要赞叹,又觉太不矜持,连忙放缓语调。

  柳娘笑了笑,道:“人生四大喜,他乡遇故知,小女身份卑贱,没什么好孝敬夫人的,小小敬意,请夫人笑纳。”

  冉夫人亲手接了礼单,放在桌上,并不在意,她接商贾的孝敬多了去了。

  “小女有一样礼物,想亲手奉给夫人呢!”

  “哦?”

  柳娘让等在门外的武苹捧了一个盒子进来,亲手打开,放在冉夫人面前。

  “盐水鸭!”冉夫人惊喜道。

  “是呢,小女出门在外最想念一口家乡美食,私自取来,解一解夫人思乡之苦,还望夫人勿怪!”

  “怎会,怎会,多少年没吃过盐水鸭了!宣府离得远,鲜果吃食送来的十不存一,反倒劳民伤财的。”

  “夫人慈悲,旁人到了夫人这位子上,自然喜欢什么用什么,哪儿会如夫人一般体恤下面人啊。”

  “难得,难得,今日见这家乡味,王家娘子且留下来,陪我用饭吧。”

  “小女求之不得。我这侍女也是南京人,一手好厨艺,还会做如意回卤干,求夫人赏脸让她露一手。相传当年太/祖爷爷微服出巡,见一街头小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泽金黄,不禁食欲大增。取出一锭银子赏给店主,店主见太/祖爷爷威势不凡,不敢怠慢,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送上,太/祖爷爷吃了连连赞叹。从此油豆腐风靡一时,流传至今。油炸豆腐果千百年都是那么干着吃,谁料遇上太/祖爷爷,那店家误打误撞就创出了这名菜来,想来也是太/祖爷爷福气庇佑着。小女今日借花献佛,请夫人万万赏脸。”

  这是把自己比作太/祖啊!冉夫人被奉承得高兴,连连点头,又吩咐家人多做些西北名菜来,要与柳娘好好分享呢!

  第22章 不种田

  刚到宣府就被都指挥使夫人留饭,这消息一传出去,外面张望的商贾都纷纷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啊!”“都说走江湖的女人、小孩儿、老人不能惹,今日总算见着个活祖宗了。”

  无关的人感叹,利益相关的就忧心了。“那王柳娘做的是药材、布匹买卖,抢了咱们的生意可如何是好?”大宗药材最大的销路是军中,高档布匹最大的销路是高官女眷,这些都是早有份额的。

  拜过了都指挥使,下面卫所的长官柳娘也不敢怠慢,一一上门孝敬。

  邓阳和杜星早就被柳娘打发来打前站,外面关于她的传说柳娘也听闻了一些。

  “大家都说主子是猛龙过江呢,您手上还带着都指挥使夫人赏的玉镯子,谁敢明目张胆的和您过不去。”李娘子奉承道。武苹被柳娘留在冉夫人那里,教厨子地道南京菜,若不是担心冉夫人怀疑她安插人,柳娘真想让武苹在那里多待一阵儿。柳娘不放心其他人,就调了李娘子贴身服侍。

  “和你家那口子学坏了,都会打趣我了。”柳娘笑道:“一介商贾女流,算什么过江龙。”

  柳娘知道外面人对自己的忌惮,现在煊赫自然无妨,若是哪里漏出丁点儿破绽,肯定被一拥而上,啃得尸骨无存。

  慢一点,慢一点,柳娘在心里对自己说。

  柳娘也不和当地势力纠葛,走冉夫人的路子拜见了诸位高官女眷,送上南方精美丝绸首饰,取得行商资格,又点着人往关外去了。别看宣府在北边似乎荒凉些,实际上最繁华的地方还在更北的地方,那是榷场。

  如今大明还是赫赫扬扬的明帝国,周边瓦剌、鞑靼皆俯首称臣。草原上的牛羊、马匹让人垂涎,蒙古王公黄金是日用品,富得流油。

  柳娘亲自带队,把聚点设在开平卫,深入草原,开辟商路。在草原上广收羊毛,并让分放出风声,开平卫的王家商行常年收羊毛和羊毛制品,可以物易物,也可用铜钱、黄金。

  柳娘还在宣府和开平卫同时开了一家酒楼,名字就叫“汇南北”,其中有道同名“烩南北”的名菜,取南方竹笋与北方口蘑炒制而成,虽是素菜,却比荤菜更鲜美可口,十分能代表柳娘这一条商路的特色。

  商路推进有板有眼,柳娘却遇到了最大的危机。

  这日,柳娘正对镜理红妆,用茉莉粉细细上一层底妆,带上精美繁复的首饰,不是柳娘突然女儿心思爆发,而是开平卫指挥使夫人是个“才女”,即便嫁人多年,也只爱弱柳扶风、精致娇美这一款,和宣府指挥使夫人冉夫人不是一个路数。柳娘每次见她,总要精致装扮一番,在她面前表现的不染“铜臭”,走这条路是为了“不失祖宗基业,全靠忠仆操持”。

  柳娘正上妆呢,武苹就大步跑进来道:“主子,大事不好了。”

  “噗嗤……”柳娘突然笑出声来,这句台词真是太常见了,几乎成了一个梗。

  “行了慢慢说,在冉大人府上也没历练出处变不惊来。”

  “主子明鉴,还真是冉大人府上的消息。”武苹急道:“冉府传出消息,冉大人有意把为他的幼子迎娶您。”

  柳娘处变不惊,画眉的手都没抖,笑问:“冉夫人不乐意吧,那可是她的老来子。”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父命在前。女子出嫁从夫,夫意为天,冉大人此意已决,冉夫人如何扛得住!”

  “不着急,冉大人也只不过是宣府指挥使,这九边重镇能人无数,总能找到辖制他的人。”柳娘决心要做女子,难道不知道世道对女人的苛刻。谋求她家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下嫁,能光明正大迎娶自然好,实在不行用下三滥手段直接奸/污,女人名声为重,除了嫁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可咱们生意大多在宣府呢。”武苹作为奴婢,真是比柳娘都看重这份家业,怪不得此时忠仆多呢。

  “安心,安心~药娘的前例还在呢!”柳娘笑道,药娘乃是宣府一件奇案。当初药娘娘家死得只剩她一个,宗族也没人了,家业全归了药娘。左卫麾下千户所一个千户生了歪心思,求娶不成,直接奸/污。没法,药娘嫁了,进门七天,把千户一家全干掉了。药娘杀了人施施然前去自首,出了这种事,右卫指挥使也不敢怠慢,连连上报。刑部派人下来核查,药娘供认不讳,没等明正典刑,在狱中自我了断了。这往后谁要是说起药娘来,也只能叹一声脾气烈,谁也不能说她错了。倒是当初那千户遭人鄙夷,谋算孤女的家产没成不说,一家子都搭进去了。

  柳娘不愿嫁,冉夫人还不愿娶呢!

  冉夫人泪眼朦胧道:“你个没良心的,轩儿可是咱们老来子,我三十岁才得了他,眼珠子似的看大了,你就让他取个走商了女人?还是二十都嫁不出去的老女!”

  冉将军看一向刚强的老妻哭成这样,可不要意思直接拍板定了,软语解释道:“哪儿有二十,不过十九嘛。”

  “你还给我钻字眼!”冉夫人气道。

  “你往日不是挺瞧得上她的吗?一会儿留吃饭,一会儿送镯子的,娶回来孝敬你多好。”

  “底下孝敬人都那样识趣我自然瞧得上,可做我媳妇儿就差远了!不说大家千金,至少也得是闺阁少女吧!王柳娘这从小跑江湖的,抛头露面不说,谁知道她是不是处/女。你看她手下那些年轻男子,那么多男人围着她一个,肯定不是了!”

  “唉,你这又说的什么话,咱们宣府什么时候也不禁寡妇再嫁啊,寡妇都能再嫁,更何况人家头婚的。”

  “我说老冉啊,你没毛病吧,她给你灌**汤了!年龄大不计较、抛头露面不计较,现在不是雏儿也不计较,那我儿子还娶什么娶,直接去楼子里拉个女人来吧!”冉夫人揪着冉大人的耳朵,气不打一处来。

  “嗨,嗨,放手,你个老娘们,怎么说动手就动手啊!”冉大人功夫再好也不能和老妻动手啊,连忙跳开了。

  “我不管,今儿你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我就让人砸了王柳娘的店,让她勾引人!”

  “坐,坐,得,你既然要句实话,那我就直说了,坐!”冉大人拉老妻坐下,细细道:“我问你,你觉得咱们轩儿能娶个什么样儿的媳妇儿?他可有功名在身,或者武艺非凡,论文论武都排不上号,那他可精通庶务,能养家糊口?”

  “有你这么埋汰自家儿子的吗?轩儿是贪玩儿了些,可本性是好的,人又聪明伶俐……”

  “夫人啊,你这话说得亏心不亏心,他不是一时贪玩儿,不说这宣府的楼子,就是这九边重镇的青楼行当里,他都是大大有名的!这样的脾性,真疼闺女的谁肯嫁进来,不疼闺女的,嫁进来你放心吗?”

  “就算如此,那也不能娶王柳娘啊,她一介商贾……”

  “是啊,一介商贾,现在手下该有八百人打不住了吧,沿途还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商路,比我麾下千户都不差!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都是她一个女人一手一脚打拼出来的,背后没有任何势力。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女人能干啊!若是个男人,我都要俯首听她指派。”冉大人叹道。

  “有这么厉害,你别为了哄我夸大其词!”冉夫人才不信呢!

  “夫人你说,你现在能给轩儿找得最好的儿媳妇儿,大约就是千户家的嫡女或者和我平级的都指挥家的女儿了吧?你想想谁家女儿嫁进来能带这么多嫁妆来?你想想!”

  “可咱也不能委屈了轩儿啊!你这是卖儿子呢!”

  “娶妻娶贤、纳妾纳颜,委屈就委屈吧,银子还不值得那孽障委屈一二。等她生了嫡子,再抬几房颜色好的放在房里就是,到时候我再不拦他,日日睡在楼子里,老子都不管!”

  “还要等她生了嫡子,你这是娶媳妇儿啊,嫁闺女都没这么贴心!”冉夫人嘲讽道。

  “好夫人,想想药娘,老姜那一家子短命鬼是怎么死的!明知道媳妇儿是个有本事的,娶进来就是为她这份本事。不说好好待她,还往绝路里逼她,这是往阎王手里撞啊!”脾气烈的女人别往死里逼她,逼急了她能要你一户口本的命!

  “既然这样更不能娶了!”冉夫人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

  “不娶?”冉大人嘲道:“不娶哪儿来的银子?”

  “什么银子,你拿银子来做什么?家里还有……”

  “家里那些管什么!”冉大人叹息一声终于说了实话,“咱们这万全都司的总指挥使可已经空了五年了!自宣德五年设了这总指挥使之后,包括咱们宣府在内的十一卫、还有那七个千户所,可都在万全都司的麾下。听闻朝中有意提拔一名总指挥使,老夫边关效力四十年,资历不缺,宣府又是重镇,要紧处不缺,唯一缺的就是银子了。”

  “现在朝中是三杨辅政,我这般武将搭不上话,可宫中内相王公公还能说上两句话,那可是陛下都要尊称‘先生’的人物,他一句话,我这位置岂不稳了。到时升了品衔,也好名正言顺的叫一声‘夫人’啊!”

  第23章 不种田

  “难道不能娶她做妾吗……要不二房……”

  冉将军哭笑不得道:“我的好夫人呐,用强我都不敢,你居然敢说二房……算了,算了,也是我命中一劫,不去跑官了,顺其自然吧。”

  “不……成!”冉夫人想了想,小儿子再要紧,要紧不过当家老爷,大不了以后补偿他。冉夫人一咬牙一跺脚,“我应了,等她从开平卫回来就上门提亲去!”

  冉将军只看着她不说话,冉夫人自觉道:“保证热情有礼,娶进门也不立规矩,等生了儿子再说!”

  冉将军这才长叹一声,拍拍冉夫人的手道:“委屈贤妻了!”

  冉将军和夫人商议完毕,亲扶她出了书房,千叮咛万嘱咐丫鬟好生服侍,这般殷勤,多年未见。

  等冉将军走了,冉将军的大儿子冉轼才从暗门转出。“爹,那王柳娘如此了得,难道就这么罢了?”

  “罢什么?不过说来哄你娘的,闺阁女流,说真话岂不吓着她,漏了痕迹就不好了。那王柳娘我观察多日,在官场上的确没什么靠山,这就好,不必担心打了小的来了老的,也不担心坏了官场规矩。先让你娘去试试,若是不成,咱在出手。只是时刻记着姜家的下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把王柳娘当成关外的鞑子,做万全准备,不许轻敌,知道吗?”

  “是,孩儿谨遵吩咐,暗线都埋下去了,保证万无一失!”冉轼抱拳回道。

  商议好事情,冉将军才长叹一声,“就是委屈我儿了。”

  冉轼也无助叫了声:“爹……”

  “可有什么办法呢?身为冉家子弟,家族为先,日后你做了家主,也要记着把冉家发扬光大啊!”

  冉轼哽咽,连声应下。

  柳娘一直待在开平卫督查,这是开春以来的第一场羊毛买卖,经过一冬的储蓄,草原上的羊毛多不甚数。可草原人也不是傻子,再淳朴的族群,总有那么些以次充好的人。柳娘在一旁督促,若是遇到这类人,比照他的身家背景,做出相应的惩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