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110章

明朝女人 第110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是的,是的,外面阳光明媚,是个难得的好天,我们去院子里演奏可以吗?”

  “求之不得。”柳娘走到院中,在树荫下站定,微微斜着身子,开始拉琴。

  琴声弥漫在整个小院,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在这样的琴声中,约瑟夫神父忍不住唱起了对上帝的赞歌。任何赞歌都是庄严、肃穆的,而在约瑟夫神父唱来,却更增添神秘和圣洁。有信仰的人,心志最坚定、心灵最纯洁!

  一曲终了,两人相互鼓掌,称赞对方。

  “在我的国家,音乐是应该被分享的,许多人围坐在一起,品尝音乐的盛宴。在明,这好像并不受人欢迎,大家都不喜欢音乐吗?或者都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约瑟夫神父走过很多地方,对每个国家地区的风俗都十分好奇。

  “当然不是,音乐的魅力,没有人能够阻挡。前些天,我到京城的时候与我的朋友聚会,他们有的会吹笛子、有的会弹琵琶,还有的和您一样会唱歌。这些是非常私密的朋友才会相互展示技艺,若是您有兴趣,等我完成人生最重要的考试,我请您参加宴会。”柳娘笑道。

  “当然,当然,非常感谢!柳,你真是个友好的人,在闽南的时候我就知道,只有你愿意为我翻译,其他人都十分惧怕我。可我不是魔鬼,我是上帝派驻到人间的使者。”约瑟夫神父第一次在闽南下船游玩,被当地人驱赶,是柳娘为他解围。即便在外国人出入频繁的闽南,依旧有着红毛鬼吃人的传说。

  “柳,友好的你还愿为我解惑吗?我在街上也听过许多音乐传来的地方,有些是歌剧,有些是妓馆,他们也很受欢迎对吗?”

  “那不是歌剧,那是戏曲……好吧,类似歌剧。在那里音乐是受人欢迎的,可展示音乐的人地位却比较低,官员、儒生都不屑与他们交往,认为他们都低贱。”

  “不,不,音乐重来不曾低贱过。在我的国家,也有为了音乐、为了艺术牺牲的人,他们的嗓子比最会唱歌的鸟儿还美妙,是他们为上帝献上赞歌。在明,也有这样的人,可他们却是为了权利而牺牲,在皇宫里服侍君主和贵族。”约瑟夫叹道,他说的是阉伶歌者和宦官。

  “可是歌剧的女主角也不能和贵族姑娘相提并论,这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在大明,音乐的确重来不曾低贱。我们最重要的乐器是琴,它也用蚕丝做琴弦,但它的声音很小,只能允许几个人听见。在我们的文化中,能听懂对方的琴音,就算素昧平生也能称作知己,就像伯牙与子期。”柳娘细细和他讲了高山流水的故事,用他能接受的语言。

  “唉,为什么要毁坏那么美妙的乐器呢!”

  第179章 渔家傲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 绘画同样也能。柳娘在约瑟夫神父的宅子里重温油画。她上辈子做皇后的时候, 大明正是鼎盛向上之时, 学的东西又多又杂, 而今重新捡起来, 别有一番意趣。

  油画是个既费时间又占地方的消遣, 柳娘租下的院子不方便摆弄这些,柳娘干脆和神父约好,每三天来一次。刚好这房子是神父买下来的, 放些家乡东西, 也没人说什么。

  柳娘最近在画一副习作——旭日东升图。在大明, 常见的是海上生明月, 以表思念, 少有用大海旭日表现这般蓬勃的生命力。柳娘在海边住了许久, 日日看海,海的形象都在她眼里了。此时正式十六、十七世纪,海洋时代已经来临,大海的前景, 犹如旭日一般光明!

  油画是个神奇的东西, 时间短的一顿饭的功夫就画好了,时间长的二十年为之奋斗也不在少数。柳娘取了个中间值,从到京城至春闱这三五个月里, 她都在和这幅画做斗争。

  “他真漂亮,你怎能调出这样的色彩,之前的群青色已经够让我惊艳了, 我特意把半成品摆在卧室里,只要看着他,我就能很快平静下来。现在这种金黄色,近乎橘红,介于黄和红之间的色彩,更是漂亮极了。柳,你应该生在意大利,做一个画家!”约瑟夫神父神态夸张的赞道。

  “你真会开玩笑,我做个画家可能会饿死。”柳娘看着自己花了几个月完成作品,笑道:“比不上名家,可他是我一辈子最满意的油画作品了。刚开始画大海的时候,我随着笔触平静心情,这几个月一层一层渲染,今天我完成了对太阳的最后着色,心情也随着这太阳冉冉升起。明天我就要去考春闱了,这样的心情正合适!神父,您说艺术有感染人的魅力,我想这是正确的。”

  “祝你旗开得胜!”约瑟夫神父入乡随俗,拱手为礼:“等你考上进士,就该有心情为我展示明的绘画了,你说过有一种像群青的颜色,但比他更漂亮。”

  “是的,是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蓝在我们大明的绘画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我一路从闽南到京城,见识了许多地方,有信心画出一幅绝佳的青绿山水图。里面的颜料都是珍贵的宝石磨成的,千年不变色。到时候,我教你,也许我们的作品会有幸流传下来,就算历史湮没了我们的名字,作品依然熠熠闪光。”柳娘笑道。

  “好的,好的,我等着你!”约瑟夫神父回以微笑。

  在神父的小院里拉了这么久的小提琴,也没有遇到半个知音,柳娘相信上次张顺纳头便拜是意外剧情。若是她真有主角光环,这么经典的场景,怎么没有触发剧情呢?

  二月的京城,朔风凛冽,柳娘早早起来,做最后准备。贴好假肢和假喉结,站在铜镜前大量自己的身体,经过两年多的锻炼,她的身材犹如瘦竹竿一般,前后一样平,又有喉结先入为主,没有人会让认为她是女子。穿上中衣、外袍、皮衣,吃最后一顿好饭,小宇已经提着考篮在门外候着了。

  春闱九天,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常有人经受不住。今年偏偏倒春寒,前几天升温,科考的人一阵欣喜,昨天晚上却一夜北风,开始飘起小雨来。多少人诅咒发誓痛骂,天依然没有放晴的打算。

  为此,当今陛下特意加了恩旨,允许考试的人穿皮衣进场。考试的人感激涕零,却给搜检带来不小的麻烦。礼部干脆烧了一池子热水,让人先洗澡,再穿衣服。柳娘的谨慎是有用的,多亏这些材料都防水,不然非露馅儿不可。

  满眼白花花的躯体,自己也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可真刺激!柳娘在心里催眠自己,想像黄氏当初城门口□□兵丁那豁出去的劲儿,不能输给土著啊!

  池水好歹是热的,也不管有多少人洗过,柳娘下去逛了一圈,赶紧起穿衣裳。多亏带了件大氅来,大氅的袖子是活扣系的,解开可当做被子用,而今先做了毛巾。

  到了考棚,柳娘照例先生火,摇铃要来一桶冷水,先烧水把考棚整理干净,又用剩下的热水把手暖了。拿着放在铜壶边上熏热的饼子,就着热水吞下。这时,天还没亮,只微微显现出群青色。

  越是艰苦,越要坚持健康作息。柳娘上午做题、下午检查,中午还要睡午觉,每顿饭就算再艰难也要坚持吃饱,为自己提供能量。即便如此小心谨慎、坚持努力,考到最后,依然两眼发昏,思绪混乱。

  等春闱结束,柳娘好好睡了两天才补回来。怪不得那么多人倒在了科举的道路上,这环境真不是常人能接受的。

  春闱过后,却仍旧不是潇洒的时候。市面上各类参考答案满天飞,阅卷官几十年前的旧闻都被拿出来又炒了一波陈饭,好似从几十年前一句微不足道的话中,就能推测阅卷官的喜好、文风一样。

  关系好的举子也要相约在一起讨论试题,俗称对答案。孟荣山、秦玉军和花渊不请自来,柳娘好生招待。他们几人其实是这届闽南学子中的佼佼者,不知不觉之间,闽南学子好似都道柳娘的院子来聚会,把正经闽南会馆丢在一边。那可是闽南的海商,专门为家乡举子修建的,端的富丽堂皇。

  等到放榜之日,花渊执意拉着柳娘到榜前观看,只是又怎么能挤进去呢!

  “多亏我早定了座位,虽没订到包间,但在二楼已经很好了,视野开阔,待会儿报喜的来了,第一个就能看见。”孟荣山笑道。

  “咱们都战战兢兢的,怎么黄贤弟就这般淡定?”秦玉军指着柳娘平静的脸问道。

  “贤弟最自己这般有信心?”

  “倒不全是信心,一半是相信自己平日付出不会白费。二是破罐子破摔,这文章已经写了,考卷已经阅了,再紧张于事无补啊。还不如安心等着呢!”

  “唉,我是做不到贤弟这般从容的。”花渊向宗人展示自己的手心,“瞧我这一手的冷汗。”

  等贴棒的官员在力士的护卫下把红榜张贴在墙上,人群顿时沸腾了,再怎么艹“清高自持”人设的都伸长脖子往外看,就像被人拎着的鸭脖子似的。离了这么大老远,只见人头,不见皇榜,唯一淡定的大概就柳娘了。

  报喜的幺儿们挤得头发散乱,偶有跑掉鞋子的,可任谁件了都是一副欢喜模样。附近就这么几家酒楼,报喜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会儿就听见一阵欢呼,一会儿又听见一阵大笑。

  报喜从名字最低的开始,慢慢报到最高的。他们几个熟识的人中,第一个收到喜讯的是花渊,二百三十一名,这名次板上钉钉,就是同进士了。甭看官场上对同进士有如夫人之类的蔑称,可那是对能考上进士的人来说。闽南文风不重,能考上进士,管他同不同呢!

  花渊当场喜得一蹦三尺高,“中了!我中了!”

  柳娘赶紧掏出银子赏了报喜的人,花渊还兀自拉着几人来回嘀咕“中了”!

  尔后收到消息的是秦玉军,秦玉军名次更好些,一百一十一名,努力一把能入二榜。秦玉军年纪大些,阅历也多,没像花渊那般喜形于色,可打赏喜钱的时候,手依旧在哆嗦,一张红脸泛着兴奋的油光,喜得露出一口大白牙。

  还有他们闽南一同来的几位举子也在这座酒楼,中了的互道一声恭喜,又静静等着报喜的幺儿。

  越到后面越让人心急,等到最后十人未报的时候,孟荣山已经放弃了,端起坐上的冷茶灌了一口,让沸腾的血凉快些才道:“这科,我是没希望了,恭喜二位贤弟!”

  “大器晚成,好事多磨。孟大哥不必灰心,小弟陪着你呢!”柳娘笑道。

  孟荣山勉强勾了勾嘴角,道:“好,咱们一个大器晚成,一个少年英才,总能等下一科的!”孟荣山心想,五十少进士,他才三十出头,考上进士也是人才啊!反正妻子儿女在老家都有生计,他安心在京城再奋斗三年,争取一举上榜!自己考举人都蹉跎了好些年,完全就是厚积薄发型人物啊,要淡定,不要灰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孟荣山在心里勉励自己。

  最后几名,基本上是属于早有才名的,众人虽然知道不可能落到自己身上,依然专心听着,这就是自己这科的魁首人物啊!

  等到最后有报喜的幺儿挤着挤着往这边跑的时候,孟荣山紧张得站起来了!难道自己还有入前十的运道?什么淡定,就滚一边儿去,我的进士!

  “恭喜福建省泉州府永宁卫黄柳老爷得中贡士第四名!”第一个幺儿还在门外就兴奋喊道,柳娘起身扔过一锭雪白银子,笑道:“多谢了!”

  一两银子啊,就这么抛出去了,显见是个豪客!报喜的七八个幺儿顿时围在一起,好话不重样,狠狠恭维了一遍。

  柳娘扔出去一个荷包,道:“且拿去平分!”

  “恭喜贤弟!”众人齐齐恭喜他,坐在这座酒楼里的,就没有比他年纪更小的。

  “运笔惊人,文曲下凡啊!”花渊笑道。

  “花大哥也来打趣我,幺儿们就是吃这口饭的,他们的话儿哪儿能信,臊得我一张老脸通红!”

  “我可没看出来,只见你淡定从容,我这二百名开外的都比你兴奋!”花渊真是笑的嘴都合不拢,随时随地展示他的大白牙。

  “面上淡定,心里激动,俗称闷骚。”秦玉军补刀道。

  第180章 渔家傲

  会试过后便成了贡士, 而殿试一般不会黜落人, 成了贡士, 进士就是板上钉钉了。此次他们一同应考的四人, 只有孟荣山未曾得中。当天孟荣山就与闽南那些未中举人一起, 出去喝酒解闷了。

  “孟大哥学问不差, 怎的这次就未中呢!”花渊搓手,“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你们说我是不是太喜形于色了, 会不会让孟大哥不高兴?”

  “你也太小看孟大哥了。孟大哥经历过的事情比我们都多, 他若是会介意, 这么多年就不会安心在闽南半读书半经商了。”柳娘挑眉。孟荣山考中秀才之后, 最大的收入有两份, 一是给每年靠秀才的人做保人, 二是投资经商。大明可没有官员不能经商的规定,爱惜名声的也最多挂在族人、旁支或者妻子名下。自从万历皇帝上台、张居正改革之后,经商风气更浓。

  “黄贤弟说的是,我们还是先说说殿试的事情吧。”秦玉军点头, 为了不影响孟荣山, 他们俩白天都到黄柳的宅子来商议殿试的事情,免得给他难堪。

  “也没什么可说的,照常发挥就好, 名次估摸不会有大变化。倒是花兄,你可要去殿试?”柳娘问道。

  “花兄弟这名次的确不好,容易落入同进士里。若是此次殿试不去, 下次直接参加殿试,主考官也明白推后一科参考的用意,稍微一抬手,就入了二甲。再者,多三年时间,文章又该有多大长进?”秦玉军是赞成花渊这科不考的。

  “到时花兄可多参加诗会文会,名气出去了,考官也会酌情考虑。”柳娘也跟着劝道。

  “嗨,你们说的这些我又何尝没想过。可我这脑袋,实在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几十年,而今妻也有子也有,还总仗着家里供养有什么意思?同进士就同进士吧!”花渊笑道,“去了一回申时懋大人的赏花宴,才知道要在京城里闯出名头可不容易啊!”

  “同进士难越三品官位,花兄还是再想想,不可意气用事。”

  “说的好像我得中二榜就能当三品大员似的!”花渊嗤笑,多少人一辈子能五品官致仕就谢天谢地了。“好了,好了,你们都不必再劝,我心意已决!”

  都是成年人,花渊既然有了决定,秦玉军和柳娘也不再劝说,三人一同复习,准备殿试。

  “唉,你们说这次殿试要不要改改文风。陛下虽登基十年有四,但仍旧是少年,与我等意气风发相类,若能合了陛下眼缘,说不得……”

  “碰!”秦玉军卷起书卷给花渊脑袋上来了那么一下子,“这可真是说不得!陛下乃天子,天人神授,岂会与我等凡夫俗子相类。你还真以为卷子是陛下一张张看的吗?没到陛下手里,大学士们就先刷下去了。”

  “说的也是。唉,我嘴里说着同进士无妨,其实还是想走个捷径,能得进士何乐而不为呢?”花渊自嘲。

  “英雄不问出处,咱们能读书科举已经是难得的机缘,普通老百姓见了也只称呼一声进士老爷,谁还问你是一甲还是同进士呢?”柳娘安慰道:“正经殿试之前还有一次复试,复试教授礼仪,核定人员,也很重要。殿试乃是礼节性的,只要不出大意外,名次都不会变动,咱们也不要掉以轻心。”

  “黄贤弟说的是。”两人拱手,不再谈这些有的没的,专心埋首于书本。

  放榜后第三天就进行了复试,今年的复试没出幺蛾子,一个人都没有黜落。复试的七天后进行殿试。

  殿试在保和殿进行,众位贡士按照复试排练好的礼仪,三呼万岁之后落座答题。

  柳娘落座之后,就听见一声短促的惊呼,而后是许多衣服摩擦的声音,余光一瞟,原来是皇帝离开了。

  这可是殿试啊,在保和殿中坐着的,都是天子门生。进士们的地位之高,只看普天下除了皇帝,只有每届状元能走午门、端门,就可窥一二。在大明,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文人地位之高不言而喻。进士则是文人中的顶级阶层,不管是为了拉拢人才,还是表明政治立场,皇帝在殿试的时候,至少要礼节性的讲几句话吧。当然,要是像成化皇帝一样结巴的,可以不说。可在怎么着也要多留一下,表示看重吧。

  当今皇帝倒好,不讲场面话,也不走过场,遇上个这么个反对形式主义的上司,怪不得礼部的人要惊呼了。

  殿试只有一道策论题,答案大约在两千字左右。柳娘余光看见周围同年已经开始磨墨起笔,自己打了腹稿,先把文字誊抄在草稿纸上。修改过需要避讳的,又以特殊格式誊写在正式卷面上。一应字体都用馆阁体,方正、光圆、乌黑、体大,有时候书法往往比内容更重要。

  殿试也不是当天就能出成绩的,考到日暮交卷,贡士们鱼贯而出,试卷收存等待阅卷官打分。此次参加殿试的贡士有三百五十人,有十来位阅卷官通宵达旦,第二天就把卷子改出来了。阅卷官们汇报给主考官,主考官在众位同僚的监督、帮助下拆封。把前十名的卷子奉给皇帝,请陛下御笔朱批。

  此次主考官由元辅申时行担任,怪不得太/祖皇帝千方百计废除了丞相制度呢?丞相的代替者,几个大学士都经常做主考官,朝廷新人加入,都得承主考官的情。

  皇帝略翻了翻呈上来的答卷,他登基十多年,经历的殿试也有四五场了。先时有大明神相张居正做主,现在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

  “朕看了,都是一时英才。”

  “陛下英明神武,才使得天下英才悉数归心。”申时行拱手道。

  “也是爱卿勤勉爱民、襄助有功啊!”君臣先互拍马屁,相互奉承了一回。皇帝才道:“不过,朕看这名次排的不好。老成持重者才可担大任,朕看山东吴英就不错,又是圣人故里,端的是状元之才!”

  申时行心里咯噔一声,心想这叫什么事儿啊!吴英可是在第五啊!先前陛下不是说年老的人保守不懂机变吗?为了皇帝这句话,他们特意把年轻些的浙江丁敏豪放在首位。再说了,而今科举场上也分南北,多少年了,都是南方举子占据压倒性优势,如今山东吴英突然出现,让举子们如何服气。自古文人相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样的榜单贴出去,挨骂的不会是皇帝,只能是他们主考官啊!

  “陛下……”

  “嗯,还有探花,也要才貌相当之人才担得起啊,朕看泉州黄柳就不错。”皇帝完全没看见申时行一张老脸在抽动,不等朝臣们附和同意,自己就拿朱笔开始抄写前三甲的姓名。

  得,皇帝都落笔了,对不对的也不必继续说,难道还能改不成。皇帝三下五除二就把朝臣们早就定好的名次给改了个面目全非,什么计划都要重新打算了。

  前十名的名次让皇帝痛快改了个遍,原本的贡士第一名落得个传胪,真不知找谁说理去。

  柳娘听到自己得中探花的时候,脑海中“主角光环”四个大字刷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科举人们都不稀罕状元啦,只奔着“才貌双全”的探花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