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107章

明朝女人 第107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吃过流水席,柳娘回府城准备秋闱。这次秋闱严格多了,真准备了澡池子,让人脱了洗过一遍再如考棚。幸好柳娘排队来得早,不然只能洗别人洗剩下的脏水了。柳娘手艺也够好,装作羞窘的样子把下面一捂,也无人和年纪能当他们儿子的小不点儿计较。

  秋闱放榜,柳娘还是榜上有名。一连四场,场场一次通过,在十三岁稚龄就拥有了举人功名!连知府大人都惊动了,要亲自接见她!

  柳娘强打精神拜见知府过后,就病倒在床了。对外说的是秋意浓重,伤风感冒,考过秋闱的人都骂是那澡池子惹的祸。

  实际上,柳娘抱着肚子在床上打滚儿,她来葵水了。

  第174章 渔家傲

  柳娘自己开了方子, 让小宇去抓药。并道“生姜发汗, 可那味儿实在难闻, 你兑些红糖在里面, 我喝了暖呼呼的好睡觉。”

  小宇脆生生应下, 自去忙碌不提。

  一养病就养了四五天, 没等柳娘好好外出交际,与同年们打好关系,村里就传来消息, 黄老爷子升天了。

  中了举人的都有差役上门报喜, 柳娘以为在府城上门道贺就已经很隆重了, 没想到在府城周围的也要快马加鞭跑去送信。且送信的人十分欢喜, 遇到这样大喜事, 谁家不打赏几个喜钱呢?

  黄老爷子原本在院子里晒太阳, 报喜的人一来,乡里乡亲乱哄哄的恭喜道贺,等静下来发现的时候,黄老爷子嘴角含笑, 鼻下已经探不出呼吸了。

  乡亲们都说“黄老爷子这是欢喜去的, 瞧嘴上的笑都没放下来呢!”

  黄老太太扑在亡夫身上痛哭不已,骂道:“你这没福气的老东西哦!”正要享福的时候,突然去了, 这不是没福又是什么?

  黄氏生怕丧事冲撞,赶紧派人给柳娘送信。自从柳娘科考之后,黄氏也了解了不少规矩, 居丧不能参加宴饮,别他们这边丧事办得热闹,没人通知他,闹出笑话来。

  得,还想着一鼓作气,现在洗洗睡吧。柳娘收拾好东西,带着小宇赶紧回了乡下。

  “贤弟,你年纪尚幼,在乡间守孝,也不可忘了读书啊。”孟荣山拱手道。

  “多谢孟兄关照,小弟会的。小弟也等着与兄长们一同金榜题名!”

  “唉,举丧守孝是正经事,可也不能亏了身子。你还小,不可哀毁过甚,更要爱惜自己。你们一家子只你一个男丁,事事指着你呢!”秦玉军也跟着劝告。

  “两位贤兄说的很是,只乡下地方条件一般,我这里有几两银票,你先拿着使……”花渊却是个最实在的,直接掏银子。

  “花兄这是做什么,小弟没困窘到这地步吧。再说,谁家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万不可如此,万不可如此!”柳娘赶紧推辞。

  “拿着吧,难为你小小的人儿,为兄嘴上叫你贤弟,实际为兄长子比你年纪都大。为兄这秀才连着考了多年,一直就差那么一分火候。今年住在贤弟家中,与贤弟同吃同住,共同习文,共同赴考,见了贤弟这般用功,方知少年才子背后也是无数汗水心血堆积而成。是贤弟推了我等一把,怎能不谢!”孟荣山叹道,他们几个都是老秀才了,做了多年的禀生,学问不差,可就是考不中举人,像他这般年纪都开始多多为日后考虑的,做保人最赚钱,这也是他答应林峰为一个不知根底的人作保的原因之一。谁能想到他的机缘就在这里呢,考上举人,给多少银子都不亏啊!

  “我等本想馈赠贤弟一些书籍笔墨,文玩雅物,可如今你居丧守孝,这些东西暂时用不着了。我们都留在房中呢,你别嫌兄长们市侩,银子才是最实惠的。”花渊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定让他收下。

  这次黄家小院的四个人,孟荣山、秦玉军、花渊和黄柳,齐齐考中举人,加上先前的顾行舟和林峰,这已经是六个人了!府城里每年能考上举人的也就那么一百来号人,且分布在各地,这样齐齐整整的住在同一个地方,除了府学之外,就数黄家小院了。

  六人齐中举人的风光,并未被黄柳神童的风采所掩盖,甚至更加出名。有这样一个风水宝地,谁都盼着能进里面住着啊!

  他们六才子的名声也一起打出来,人人称羡。

  怪不得柳娘回家的时候,隔壁邻里的总是笑脸相迎,免费送各种菜蔬水果、吃食点心,不单单是仰慕他这个少年举人,更是感激她把周围的房价都带火了。等着吧,等黄家小院再出几个举人,白鱼街日后就不叫白鱼街了,改做举人街才好呢!

  挨不过孟荣山他们盛情,柳娘接下,拱手道:“兄长们一片爱护之情,小弟铭记在心。乡间守孝,亦不忘读书。兄长们先行上京,小弟随后就到。”

  柳娘辞过朋友同窗,带和小宇抓紧回村。到了村子口,发现里长带着人在村口迎接呢。

  柳娘吓一跳,赶紧下车,谢过诸人,才问道:“黄阿公,这是怎么回事儿?”

  “我的举人老爷啊,乡亲们都是来接你的!”里长喜得直哆嗦,举人啊,这是他们村里第一个举人!考中秀才的时候,村里就热闹了一个多月。别看老黄家流水席只摆了三天,可每日去黄家陪老两口说话的人络绎不绝,黄氏出门也是众星捧月。

  可人家回来是办祖父丧事的,笑脸迎人总感觉不够尊重逝者;可这样的大喜事,你让里长哭,他也哭不出来啊!

  周围村民也是同样的态度,笑不该笑,哭不敢哭,扭曲成一副奇怪的模样。

  柳娘被村人簇拥着到了黄家老宅,老宅门前的石墩已经刻成了书箱样式,表明读书人家的地位。村里谁家也不敢摆这样的石墩,等到柳娘中进士,门口就能放石狮子了。邻村有采石场的,已经提前几年来谈生意的。不谈银钱,白送都愿意,就为沾光蹭福。

  黄氏披麻戴孝的守在灵堂,四周挤满了吊唁的乡亲邻里。柳娘进了灵堂,先跪地叩头,上香之后,就跪在孝子该在的位置,一一向吊唁宾客回礼。

  黄氏见柳娘来了,就退回后院,院子里的女人们也跟着散了,自在后院帮忙打理席面不提。

  老宅中米面吃食都是准备好的,原本是想着给柳娘开庆功宴的,现在把食材拿来做丧宴也合适。柳娘赶到之时,灵堂已经摆了好几天,乡下地方没那么多讲究,等停灵够了七天,就直接下葬了。

  “黄阿公也不算亏了,一辈子只养下这么一个孙子就是大大的福气。临了成了举人老爷的祖父,下葬都用的好棺木,值啦!”

  “也是举人老爷有良心,谁能想到老黄家举人有出文曲星的命呢。今日跟着去送葬,瞧着黄家坟头松柏青青,我也得去给老祖宗多种几颗树,多烧几柱香啊!”

  “是极,是极,都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乡亲邻里的感慨议论吹不尽柳娘的耳朵,等黄老爷子下葬之后,黄老太太也卧病在床,一家人的心情都不那么美妙。

  “明年的春闱不能考,再等三年,你都十六了!你……”黄氏担忧,小时候还能说一声雌雄莫辩,长大了女子身形和男子可是天差地别。

  柳娘凑到她耳边轻身道:“我已经来葵水了。”

  “什么?这可怎么办?要不别考了,到此为止。举人在这乡下也够用了!”黄氏想着近日不停有人上门白送银钱,就为了把田亩放在黄柳名下避税。他们都日子不会差,没必要去冒险。

  “娘,我心中有数,咱们安安心心在乡间守孝,日后我还要为你挣凤冠霞帔呢!你也注意着面上别带出来,省的奶奶多心。”

  “还用你叮嘱,老娘比谁都清楚!”解决了心头大患,黄氏又恢复了爽利本性。

  柳娘居乡守孝,每日早起一身短打跑着去山上给黄阿公的坟前烧纸,尔后绕着山跑一圈,有村民看到,就说实在寻找祖父的仙魂。村人们听了无不感慨,人人都竖大拇指夸他孝顺。

  闽南地方多是平原,哪儿有什么大山,埋葬黄老爷子的更是一个小山包,柳娘一个时辰能打个来回。

  早上几乎在外面走路、跑步度过,回来吃过中饭,歇过午觉就开始看书,到了晚上,又要去“散步”。一天的运动量,比每日打鱼的人都大。

  冬日里村人渔民已经不大出门,柳娘依旧顶着寒风上山,每日除非下雨,傍晚的散步也是不能缺的。

  “怪不得人家是举人老爷呢!瞧着吃苦耐劳的劲儿。”

  “就是,就是,谁说读书不废力气了。举人老爷说了,考试的时候更要有个好身体,他这是提前锻炼呢。”

  “守孝吃不好,再不多练着,身子受不住啊!”

  “你说这和少林寺的和尚是不是一个道理,我瞧着那些武僧,也吃素持斋,却也人人长得人高马大。举人老爷不会也长成那样吧?”

  “不会吧?”说八卦的大张着嘴巴,那也太毁坏读书人的形象了。

  事实上,柳娘加大锻炼量之后,人却犹如竹子一般眼看着长高,就是看不见长胖。少年人每天的胃就像无底洞一样,吃了那么多却依旧犹如瘦竹竿。

  黄氏看柳娘真像那春天里的柳枝似的,那腰、那胳膊、那腿,细的跟柴火一样,担忧道:“你这法子管用不管用啊!我看城里的读书人也少有瘦成你这样的。”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体重不过百,不是平胸就是矮,她现在努力长高,把机会留给平胸吧!

  第175章 渔家傲

  乡居守孝的日子, 平静而安逸。

  黄老太太已经习惯了老伴儿的离开, 现在她能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 以玩笑的口吻说一说, “若是我哪天跟着老头儿去了, 埋我在他身边就行。”

  柳娘去年翻新老宅的时候, 里长做主划了很大一块宅基地。等黄老太爷丧期头几个月过去,刚好请人来把后院一起平整了,加修一排院子, 这样整个院子就形成了四四方方的三进四合院格局。这在南方是很少见的, 只需把地基填高防水防潮, 就能完全呗适应南方天气。旁人见这新奇东西, 听说是京城样式, 举人老爷特意从书里翻出来的, 也不觉得奇怪了,反而十分羡慕。

  家里又添了几个仆从,主要是柳娘在乡间守孝,想和城里联系, 必须有人跑腿。顺带添了几个人伺候黄老太太, 帮黄氏打理家务,陪伴、伺候草儿。就连前两年买进来的小宇,如今也成了小厮们的头头。家里也置办起马匹、马车之类的东西, 日子眼见着红火起来。

  柳娘一年四季都爱到海边去,冬天时候寒风刺骨,吹得头盖骨发凉, 头发都起不到保暖作用,她依旧爱去。可能是几辈子北方人的原因,这片大海给了她无尽的想像。

  这天,柳娘又海边了,此时真是初秋,天气凉爽,可柳娘依旧被吹红了鼻头。

  柳娘刚回来,黄氏就神神秘秘把她拉进了房间。

  “我看见陈林了。”黄氏紧张道。

  “谁?”柳娘乍一听没反应过来,尔后才想起来,她的生父不就叫陈林吗?陈林,长什么样子来着?柳娘仔细回想,发现还真想不起起来。刚来的时候,就碰上陈林和黄氏吵架、打架,没呆两天就跑出来了,真忘了他的长相。

  “陈林!你说他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找来了?若是让他发现了你的身份怎么办?”黄氏急道,“老娘当然不是怕他,可你的身份揭穿出来,可就真活不了啊!”

  “娘,先别急,你在什么地方看见的,知道陈林来做什么吗?他也未必是听到消息来的,我的身份知道的只有你,就是草儿也迷迷糊糊,不甚清楚。当初帮忙办户籍的霍主事知道我身份是假的,后来他也以为我真是黄一行的儿子。而今我已经入宗谱、进了祖祠,不是谁都能推翻的。”若是掀开一切,这其中牵扯的不是一人两人,陈林没有这么大能耐。

  柳娘牵了黄氏的手,道:“娘,你跟我来。”

  柳娘牵着黄氏走出房间,道:“这是黄花梨的房门,光请师傅雕花就花了十两银子。”然后走到回廊,指着花园里的兰花道:“这些兰花都是名品,上个月同窗以一株百两的高价,请我匀一株给他,我都没卖。”

  两人穿过回廊,来到书房,柳娘推开房门,她的书房是一个小院的正房三间全部打通,房间里面除了书作和小憩的床榻外,全都是书架。仿照图书馆那样的立式书架,防潮防虫,三间正房全都是书,看着颇有恢弘气象。

  “这是我的书房,这些书有我买来的,有我在府学抄的,有朋友相赠的,普通书院也没这多书籍可供学子翻阅。”柳娘自豪的指着自己的书房,然后让黄氏把视线对准自己,“站在你面前的是十三岁中举人的少年天才,现因祖父之丧闲居乡间,若非如此,她能一鼓作气考上进士,成为县、府名人,万众瞩目。”

  “这些老娘难道不知道……”这些都是黄氏一步步参与实现的,而今一一到来,也颇觉体面,可这和陈林有什么关系?

  “不,娘,你没看明白。这样一个少年天才,这样一个诗书翰墨之家,怎么会和穷困渔村的穷老板有联系?若是三年前、五年前让你想像,自己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你能想的到吗?”柳娘微笑道:“也许陈林现在又重新发达了,可依旧逃不脱商贾的命运。自古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我如今是能与县令互称世叔贤侄的人物,难道还怕区区一介商人吗?”

  “娘以前就说过,那些人又蠢又毒,就像苍蝇环绕,生活在那里,逼得非与苍蝇周旋不可。可如今你已经是举人的母亲,日后有凤冠霞帔的人物,苍蝇飞不到这么高,也不会出现在你面前。”所以一个人摆脱了糟糕的原生环境,就不必处心积虑去“打脸”了,你活成了仇人仰望的模样,就已经是最好的报复。

  眼泪毫无预兆的滚出眼眶,黄氏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她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渔村姑娘、商人婆娘了。过了这么久高床软卧、穿金戴银的日子,她心里还是害怕突然有一日被打回原形。原来,原来早已脱胎换骨了吗?

  一向刚强的黄氏都忍不住落泪,柳娘微微别开眼,不忍再看。

  半响,黄氏还没调整过来,柳娘回身安慰道:“好了,娘,别哭了,你且等着日后享福就是。愿意干什么干什么,家里都你做主。”并补充道,“其实你还这么年轻,要是愿意找个男人再嫁,我也不反对……”

  “啐!不正经的东西,没听说过儿子嫁老娘的!”黄氏粗鲁抹干眼泪,昂首挺胸道:“老娘凭什么嫁人,我有出息儿子,只等着凤冠霞帔就是!再嫁人等着被典被卖吗?男人?哼!”

  “好,好!这才是我娘呢!”柳娘哈哈大笑。

  黄氏也不是心思细腻伤春悲秋之人,说过了就真把事情撩开了,柳娘却还关注这陈林。

  让小宇出去打探消息,问问村里有没有来陌生人。

  小宇业务能力高超,出去一个下午,就什么情况都问清楚了。

  “少爷,那是个收海货的游商,自己一个人带着几个铜子沿村收东西,穿得破烂些,倒让人误会。小的也打听清楚了,那游商姓陈,据说老婆卷了家里钱财跑了,只上下一个妾生的小儿子。他把儿子寄在亲朋家里,自己出来讨生活。”

  “若是寻常人就罢了,乍一见眼生,只怕是歹人。这些年朝廷开了海禁,百姓都富裕起来了,可恶人也没穷啊,还是小心些好。”柳娘叹道。

  “少爷说的是,小的明白,得空碰上里长爷爷,和他说一声。”小宇这几年跟在柳娘身边也颇长了些见识。海边也不是太平地界,常有海盗、倭寇什么的,多在海上打劫来往商船。倭寇最为可恶,有时也会上岸劫掠,黄家是这一代最富裕的人家,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陈林的事情就在这样波澜不惊度过去了,终此一生,未在柳娘生命中再次出现。

  柳娘抽空去了趟府城,需要她亲自回城办的大事——张顺回来了。

  张顺出海,说好的几个月回来,如今一拖再拖,两年过去了,他才靠岸登陆。

  柳娘先回了黄家小院,这里一直有人打扫,张顺当初的西厢仍旧给他留着。柳娘置办了羊肉暖锅,单等他回来。

  张顺老远就开始作揖,十分拘谨,口称“举人老爷”。

  柳娘一把扶起他,笑道:“张顺大哥这不是埋汰我吗?咱还和以前一样,你当初的房间都给你留着呢。咱们相识于微末,交情不比寻常,可不能生分了!”

  张顺腼腆一笑,“刚从船上下来,就听说先生成了举人。我和那帮小子说我当年也是和举人老爷一起吃过饭的人物,他们还不信呢!亏得我没说曾经在举人老爷家中住过,不然还不都得以为我的失心疯了!先生高才,而今想来,与有荣焉,与有荣焉!”

  “噗嗤——”柳娘笑了起来,“什么先生、老爷?这是从哪儿论起来的称呼,稀奇古怪的!张顺大哥还叫我阿柳,要是觉得我舔着脸装嫩了,叫我一声老弟也行啊!”

  “不可,不可,您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