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一品男妻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兴学

重生一品男妻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兴学

作者:枫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6:11:02 来源:书海阁

王知府愤愤不平,哪怕很快就被邀请去书院下铲子,也没有高兴一分半点。

奠基的铲子好几把呢。除了他之外,还有白正清这个山长,还有河州几个名门望族的族长、耄老,他就算是抢到了铲子,那也是敬陪末座。

奠基完毕,接下来自然是动工了。

不过动工的事情,和这些出钱的人没多大关系。谁都知道一个书院的工期不会短,光是建房用的木料,恐怕都得不短的时间来筹措,更何况白正清……不,应该说是胡澈的胃口那么大,竟然会一下子等于是要建四个书院,其中三个还是闻所未闻。

到了奠基当天,在河州筹措的资金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多两。河州富庶,当地名门望族众多,你家一千我家八百,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这个书院教什么的不是问题,要紧的只有两点:一是这书院是挂在白正清名下的;二是,河州有书院。

反正书院没个三五造不好,他们也就丢开不管了。

林淡让罗掌柜将所有人捐赠的款项日期,以及后续这些款项的用途和时间全都一一记录,每过一个月,就把账本抄录之后,用白正清的名义,给捐赠的一家家送去。

那些人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反正都没怎么当成一回事情。建书院,说白了也就是造房子嘛,他们这些人家不说年年建房,年年修葺也是要的。这方面的经验太充足了。不过白先生做事地道,其实他们出的这些钱,匀出一部分给白先生润笔也是应当的。

就这样过了三四个月,胡澈突然给了王知府一张帖子。

王知府莫名:“这是?”

胡澈脸上半点没有被找了几个月麻烦的愤懑,笑容依旧办事妥帖:“书院已经建成,五天后是个黄道吉日,到时候书院会设宴。恰逢衙门休沐,不知道王大人是否肯赏脸出席?”

王知府:“!”书院建成了?!这不是才刚奠基没多久么?不是说路还要修么?他也没见河州最近有什么砖石木料进出,不动声不动色地怎么就建成了?黄口小儿,敢逗老夫?

胡澈于是再三解释:“书院的格局太大,先造起来一部分,好让一部分学生先入学。”

若只是先盖上几间屋子,这么点时间倒是也够了。王知府点了点头,可是书院又不是光造个房子就成的:“学生都招好了?”

“招好了。首批生源已经招满,就等着入学了。”

“先生都请好了?”

“请好了。好几位先生都是从别处赶来,下官已经安排妥当。”

王知府还是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对:“那个……你不是还弄了农、工、商学院,都有先生来教?”

“有的。几位先生都是六部出身,商学院的院长还是得了令尊推荐……王大人,令尊没跟您提起?”说起来,那位还是王尚书直接找到吏部硬塞的人。他内心还是觉得自家蛋蛋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知府:没有,完全没有!家里老头子平时书信往来那么多,竟然一个字都没跟他提起!

王知府当天参加书院的宴席的时候,就有些蔫吧。

题字?

匾额是皇帝御赐金笔,和全河州都没关系。

王知府看到匾额的时候差点骂出声,总感觉全天下都知道了,他一个河州的一把手竟然完全不知道!可是他能说胡澈办事不地道吗?完全不能!

人家可是规规矩矩地每个月初五,准时把书院建设的账册递交到他府上。是他自己不看的,能怪谁呢?

他再看看一众懵圈的族长耄老,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多少年的涵养到底让他没有失态,和众人一起参观起了这个白河书院。

说起书院的名字,倒不是因为白正清姓白,也没有多大的讲究,就是因为书院背靠的这条河叫白河。当然如果非得要扯什么寓意之类的,别说是白正清,就是林淡也能给扯出长篇大论来。白正清不讲究这些,读书读得好不好,和很多方面有关,但是和书院的名字能有多大关系?

书院两边的路重修过后,略微拓宽了一些,可供两辆马车并行。周围一片白墙黛瓦的围墙,站在墙外并不能看到里面如何。

马车在正门停下,有下人引着车夫从侧门进马厩。

白正清作为山长,今天严格地装扮过,和平时在家的样子十分不一样,特别严肃严谨。他今天还要带着整个书院的师生一起祭祀,招待客人的事情,他走一个过场就好。

蔡大头今天打扮地和白正清几乎一模一样,同样端端正正地站在正门口,迎接到访的客人。其他人不知道他的身份,看他的样子还以为是白家子弟。白正清膝下无子,如今年纪也在这里了,还开办了书院,显然是要在河州安家落户,此时从族中过继一个儿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能够被白正清收入,显然这小孩儿的资质不凡。

虽然来之前并没有预料,不过这些客人们都给了蔡大头见面礼。

蔡大头板着小脸,把一些金裸子玉珠子什么的,一起放进荷包里。小荷包上面绣了两个黑白兔子,并没有什么特别。嗯,同样的荷包二先生才给他准备了十个,要是一会儿不够用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等到一进门,他们就没空去想蔡大头的来历,眼前的场景完全出乎他们的想象。

宽阔平整的路面,一条条宽宽窄窄的小径步道,接连着一栋栋大大小小的屋舍。屋舍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造的,竟然看不出用了什么木料。

其实这些建房手段,那是胡澈在北凉的时候被逼出来的。北凉根本就没有什么成材的木料,虽然后面林淡在虎子沟圈了一大片地,不仅能种田,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林场。可是林场都还没投产呢,他们就打道回府了。

可是没有木材就不造房子了吗?该造的还是得造。

当地的老百姓们早就有了各种应对的办法。当然那些方法在胡澈看来不是特别好。后来有了孟修和余道长的研究,又有了小国公的鼎力支持,他们弄出了一种把灰泥中掺杂铁筋的方法,来代替木梁和房屋的支撑。

反正保城关每年打仗收缴或者报废的废铜烂铁不知道有多少,有些还能回炉,有些却连回炉的价值都没有。

这样做成的梁和楼板强度很高,应道长拍了两巴掌才碎掉呢!

可惜他们很快就离开了北凉,并没有来得及在北凉推广运用,只是把资料留给了下任。

现在书院的建设刚好用上。架高地基盖上两层楼,房子坚固无比——胡澈拍过好几巴掌试过的。

当初试验用的小楼刚造好的时候,工匠们都十分震惊,完全没想到“泥巴”也能起那么高。白正清他们看过之后,也多少都觉得有些惊讶。但是今天他们作为主人已经完全淡定了。

王知府一行人大部分还维持着面上不动声色,可是眼睛里的震惊却怎么都掩盖不住。要不是几个月前他们还亲自来过这里奠基,他们完全不相信这些屋子,这么多的屋子竟然是短短几个月里面建起来的。

要说这书院有多完善,肯定不至于。留出的院子几乎还都是空的,只有一片泥地或者土坑。一些教具杂物还在有人不停搬运。藏书楼里面连书架子都还没有摆满。可是供人读书,那是绝对够了。没看见连马厩都造好了,还宽敞无比么?

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先生挎着一个菜篮子,慢悠悠地踩着小径两三个一转悠往山上去了。

众人站在挑高了三个台阶的围廊上远眺,发现边上的小山坡竟然不那么光秃秃,里面还有几个小院落。

王知府想了想,突然问胡澈:“那是前任工部侍郎方大人?”

“是。方先生也是河州人士,听说这边办了书院就过来了。”胡澈端着一张谦和的笑脸,假装没看到众人变得扭曲的脸,“工学院有方先生主持,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

王知府砸吧了一下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朝廷正三品,还是手握实权位处六部的大员,来一个书院当先生!这位方大人年纪可不算大,当初要致仕的时候那是什么理由都扯出来了,就差寻死觅活,最后朝廷无奈放人,没想到这位一转身竟然教书来了?

他低头略微琢磨了一下。山长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大家白正清;工学院是方大人……方先生这位前任三品大员;商学院则是他爹的老手下前任户部郎中正五品;农学院是谁?

王知府想问,可是他这么一呆,倒是已经转过了一个屋子。胡澈正在前面介绍书院的澡堂。

书院里显然人很少,他们这一路转来,只看到几个忙忙碌碌准备宴席的仆从。

一个小道士突然出现,通知吉时已到,准备开始祭祀。

等众人在小道士的带领下重新走回正门广场的时候,白正清已经带领着一众师生站定。王知府和其他人一起肃容站在两侧观礼,分神打量众人。

按照书院这个做法,农学院的主持人显然也是个官,绝大可能出自六部,品级还不会太低。说起来主管田地的也是户部,可是林胡两家显然不可能拱手让出书院的半壁江山。那么就是吏部?吏部,还是已经致仕了的……

书院师生的衣服,款式有两种,先生和学生的。先生之中颜色又有所差别,山长、各院的主持、一般的授课先生。几十个人分别站列,看上去整整齐齐。

王知府要找农学院的主持其实很简单,只不过那位正好在队伍的另外一侧,看不太清楚。等等!他的眼睛猛然瞪大,看着人群中那个明显最年轻的。那、那不是……王知府的脸扭曲了一下,突然在内心摇头讪笑,怎么可能呢?这是穿错衣服了吧?黄口小儿,果然又是在逗老夫。

喜欢重生一品男妻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一品男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