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 第38章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第38章

作者:风纪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38:06 来源:免费小说

  这个嬷嬷是宫里的老人, 不仅懂宫中的各种礼仪和规矩, 还知道后宫不少的事情, 有些太过私密的事情不能说,其他的事情到能说出来。

  有了这位嬷嬷的科普,贾元春还没有进宫, 就知道不少后宫的一些事情,也了解到哪些人不能惹。

  贾母和王夫人给的钱多,又给了不少珠宝首饰,这位嬷嬷就顺道卖了个人气,把她在宫里的一些好姐妹告诉了贾元春, 如果以后她遇到困难, 可以去找她这些好姐妹帮忙。

  二房的人在为贾元春进宫选秀忙碌着, 而大房的人为贾琏参加四月份的府试忙碌着。

  县试过后,通过县试的考生就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和县试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报名、保结, 与考试的场次、内容都差不多,唯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就能参加院试。

  府试考试的内容有一点和县试不同,府试不考作诗作词, 但是会考和诗词有关的东西。比如说,给你一句诗或者一句词,通过自己的理解,然后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

  还有一点不同的就是府试最后一场的最后一道题是楹联,给你上联,你就要对下联。给你下联,你就要对上联,当然对完,还要把横联加上去。最后,给你一个词,或者一个字,让你写出一副楹联。

  听说前朝科举考试是没有考楹联这一项的,楹联是后来大隆朝的太祖皇帝加上去的。据说太祖皇帝很喜欢和别人对对联,他觉得楹联也是重要学问之一,不应该不被重视,就把楹联加到考试中了。当初决定加在哪个考试中,还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加到府试中来。

  大隆朝的科举考试,县试会考作诗作词,府试会考楹联,院试就不考诗词和楹联了,开始考算术和律法。

  贾琏暂时顾及不到院试,他现在一门心思扑在府试中。听说府试要考对联,只有一个词能准确形容他的心情,那就是日了狗了。好在对联比诗词简单,他多看看多背背,应该能对出来。

  “如果你在府试中能写出一副绝对,那么你考中案首的几率很大。”

  贾琏:“……”这跟在县试中写出好诗好词就很有考中案首一个道理。

  “当今圣上也喜欢楹联,每次在重要的宴席上就会玩对楹联的游戏,如果有的大臣在宴席能做出一副好楹联,不仅能得到皇上丰厚的赏赐,还可能会升官。”

  贾琏惊得张大着嘴巴:“这都行?”卧槽,这升职加官会不会太随便了点。

  “当今圣上非常崇拜太祖皇帝,一切都朝太祖皇帝看齐。”李道清捋了捋胡子说,“太祖在位时,也经常给那些能做出绝对的大臣们升官。”

  贾琏瞬间明了,现在这位皇帝就是一个崇拜祖宗的粉丝,喜欢把祖宗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皇帝不会以为他什么都按照他祖宗的做法做,就能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吧?

  说起来,他来到这个世界,就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其他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不过,之前看过一本和历史有关的杂记,太祖带兵抵抗辽金,打了很多场胜仗,让辽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犯。

  太祖在位时,吸取宋朝重文轻武的教训,非常重视军事。每年花不少钱养军队保护边防,这才保证大隆朝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外敌骚扰。但是,在隆文帝时期,军队爆发出巨大的贪污受贿案,惹得隆文帝震怒,杀了不少将帅,又削减了每年拨给军队边防的银两,导致军人的地位一落千丈,边防力量大大的减弱,让辽金又有机会来犯。

  隆文帝时期,辽金联手来犯,虽然最后大隆获胜,但是损失却非常严重,可以说到达了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地步。

  战争结束,开始休养生息,直到隆景帝,也就是当今皇帝的老爹,也是如今的太上皇,大隆朝慢慢恢复了过来,国库有钱了,老百姓能吃饱饭了,但是离盛世还相差很远。

  当今皇帝隆武帝非常有野心,希望在他在位期间,能开创出一个盛世,建立一个富饶强大的国家。

  隆文帝登基后,就广收人才。这人才包括文武两方面。他心里清楚不能重文轻武,要文武看平。盛世,不仅要国家富饶,也要军队强悍,这样外敌才不敢来犯。

  在文方面的人才很多,也很好招,但是在武方面,却没有那么容易简单。为了让大家重视“武”这块,每年也都有武举,也就是所谓的武状元考核。

  为了能招收到类似于军师方面的人才,隆文帝还在科举考试中加了兵法。从乡试开始,就有一场专门考兵法的。如果,你在乡试中落榜,但是你在兵法方面考的却非常好,那么你就会被安排进入军队。如果你在军队中立了军功,那么加官进爵不是问题。

  如果不是系统逼着他考状元,要入朝为官,他一定会参军,做军人上战场杀敌,立军功,然后加官进爵,这才是热血男人的正确打开方式。比起当官玩勾心斗角,他更喜欢上场杀敌保卫国家。

  李道清见自家学生一副神游太虚地模样,拿书轻轻在他脑袋上敲了下:“在想什么?”

  贾琏从幻想中回过神来,朝李道清讪笑了下:“没想什么。”他可不敢跟先生说他想走军人这条路。虽然大隆朝一直强调武人的重要性,但是文人还是看不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粗鲁不堪的武人。没办法,这个观点渗入文人骨子里一千多年,一时间是扭转不过来的。

  “如果你想考中府试的案首,这段时间就在楹联上多下点功夫吧。”府试在四书五经方面的考核的难度只比县试难一点,李道清相信自家学生能应付过来。

  贾琏明白地点了点头:“先生放心,我会在楹联方面多下苦工。”

  李道清在楹联方面不是很擅长,水平一般,教不了贾琏什么,只能让贾琏自己多看多背多琢磨。

  “为师相信以你的聪慧,楹联应该难不倒你。”自家学生在诗词方面非常有才华,那么在楹联方面应该不会差。

  贾琏见李道清这么相信他,顿时觉得压力山大,只能干笑地表示:“学生一定努力!”

  在李道清这里上完课,贾琏就去魏甲申那里学习画画。

  魏甲申本来规定贾琏每天在他这里学习两个时辰,但是贾琏要参加下个月的府试,还要考案首,李道清就找他商量了下,让他把贾琏学画的时间改成一个时辰,等贾琏考完府试,再把学画的时间改回到两个时辰。

  贾琏在画画上面有很高的天赋,魏甲申教他的东西不仅很快就能懂,还能举一反三,对他这个学生非常满意。

  在魏甲申那里学习一个时辰,贾琏这才回到荣国府。他每天晚上大概在八点左右才回去,所以晚饭都是在李道清那边吃,吃完了再去魏甲申那边学画。

  从魏甲申那回来,再自己学习两三个小时,十一点半左右睡觉,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

  贾母得知贾琏这段时间读书非常用功,天天让厨房给他炖一些补品,等他晚上回来吃。

  贾琏有些摸不准贾母在想什么,他原本以为贾母装模作样关心他一段时候后,就会恢复原样。没想到贾母对他的关怀不断,经常送一些东西给他。

  他不会觉得贾母良心发现,开始喜欢上他这个孙子。之前为了不让他和他老爹不报官把事情闹大,所以才会假惺惺地对他好。这次又是为了什么,继续装模作样地对他好?

  “老太太对少爷越来越上心。”赵嬷嬷见这段时间贾母对贾琏非常关心,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贾母改变心意,喜欢上贾琏这个孙子。“得到什么好东西,都会送一份给少爷。”

  “老太太终于知道少爷的好了。”贾母这段时间对贾琏的所作所为,整个荣国府的人都看在眼里。荣国府里的下人都看眼色行事,见贾母对贾琏这么好,二房的下人们最近收敛了很多,不敢对大房的人冷嘲热讽和摆脸色。

  贾琏觉得贾母这么做,一定有什么目的。他一个小孩子,能让那个老太太达成什么目的。

  脑子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贾琏想到之前去福灵寺烧香,解签的和尚说他是大富大贵的命,将来必有一番作为,那个时候老太太的表情就有些不对劲。

  看来,老太太是相信那个解签和尚的话,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与其说老太太是在关心他,不如说老太太是在收买他。

  如果他以后会有一番作为,那么对荣国府来说是一件好事。老太太在这个时候对他好,修复祖孙关系,以后他肯定会听她的话。

  老太太最希望贾珠以后有出息,但是她不能阻止他以后有前途。与其现在打压他,不如趁此收买他。等他以后有了出息,还能帮助贾珠。

  这个老太太老奸巨猾得狠,不会无缘无故地对他好。他敢肯定,他要是在四月份的府试落榜,老太太会立马停止对他的各种关怀,恢复以前对他不管不问的态度。

  赵嬷嬷见贾琏沉着脸不开心地样子,关心地问道:“少爷有什么不对吗?”

  贾琏轻轻摇了下头:“没什么,老太太给什么,你们就收下,但是不要太得意忘形。”老太太的真实目的,他就不告诉赵嬷嬷他们了,就让他们多高兴一段时间吧,省的天天在他耳边唠叨。

  “少爷说的是,老奴会告诉他们。”他们大房这些年一直被二房欺压,受了不少的气,这段时间老太太对少爷好,二房那些人不敢再对他们耀武扬威,他们终于扬眉吐气了。

  贾琏挥挥手,让赵嬷嬷他们退下去,他要温习功课了。

  他这次考府试有两个劲敌,都是他考案首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之前考县试的时候,他考中了案首,第二名叫颜景云,第三名叫明万举。

  颜景云来头不小,是皇后的亲侄子,是颜太师的小孙子。明万举的身世背景也不简单,是殿阁大学士的外孙。

  这两个人不仅身世背景不简单,学识才学也不一般。考县试的时候,两人都在诗词方面输给了贾琏,其他方面并不比贾琏差。

  听说,颜景云和明万举都非常擅长楹联,还曾作出令人称赞不已的楹联,这次府试两人考中案首的可能性很大。

  京城的一些赌坊,还对贾琏、颜景云、明万举谁能考中府试的案首下注。押颜景云和明万举考中府试案首的人非常多,两人不相上下,押贾琏的人不多。

  京城很多人认为贾琏考中县试的案首只是运气好,会做诗词。但是,府试不考诗词,考楹联,觉得他考中案首的可能性不大。

  贾赦为了鼓励儿子考中府试的案首,还去赌坊押一千两银子赌贾琏能考中府试的案首。

  贾琏得知贾赦去赌坊押他能考中府试的案首,嫌弃他太小气,居然只压一千两银子。如果真的觉得他能考中案首,就应该压五千两银子。

  贾赦听了这话,对贾琏翻了个大白眼:“你要是考不中案首,我要赔死。”他这次压的是五比一。贾琏要是考中他就能赢五千两银子,要是考不中他就要赔五千两银子。

  “你不是相信我能考中案首么,怎么还怕赔?”

  “我压一千两银子是为了鼓励你好好读书,并不是相信你考中案首。”贾赦说的很是理直气壮。

  贾琏:“……”他便宜的老爹太不靠谱了。

  “你要是考不中案首,我就要赔五千两银子,这个数目也不小了。”说出来丢人,他身上的银子不多。如果儿子没有考中案首,他就要赔五千两银子,赔完他身上就没有多少钱了。

  贾琏突然想到一个赚钱的办法,也不跟贾赦废话了,跑回自己的屋子,从他的私房钱里拿出五十两黄金交给兴儿,叫兴儿去五个赌坊,每个压他能考中案首,比例十比一。

  兴儿被贾琏这么壕的行为吓到了:“少爷,这太多了,要是输了,你就要赔五十两黄金。”

  贾琏狠狠瞪了一眼兴儿:“乌鸦嘴,我怎么可能会输,你要相信你家少爷我能考中案首。”

  “可是……你也不用拿五十两黄金去赌吧……”兴儿觉得他家少爷堵得太大了,万一没考中怎么办。

  “你家少爷我对考中案首很有信心,你就拿去押注。”没有考中案首,他的小命就没了,之前在诗会上得到的五十两黄金也就派不上用场了,还不如现在拿来去做赌注。要是他考中案首,他就能大赚一笔。

  兴儿见他家少爷信心满满地样子,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拿着黄金准备去赌坊,结果临走的时候被赵嬷嬷和丰儿叫住,两人也拿出些银子压贾琏能考中案首,钱虽然不多,但是好歹能支持下少爷。

  不止贾琏想通过赌注大赚一笔,王夫人和贾政也想到这个主意。

  这段时间为了给贾元春进宫选秀做准备,王夫人花了不少钱,手上能动用的银子没有多少了,她又不想动她的陪嫁,所以就想到了这个主意。

  王夫人拿出两千五百两银子,让赖大家的去五个赌坊各压注五百两,当然不是压贾琏能考中案首,压的是颜景云和明万举。

  贾政拿出一千两银子压颜景云考中府试的案首,比例是十比一。

  王夫人和贾政都认为贾琏考不中案首,都觉得自己这次能大赚一笔。

  因为有不少人去赌坊压赌注,导致这次的府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赌注要到府试结束才能揭晓,所以贾琏叫兴儿压了后,就再也没有关注。

  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到了三月底。

  月底,贾珠放假回来,很有兄弟爱地关心了贾琏的读书情况,还给贾琏说了很多关于府试的情况,和他自己考府试的一些经验。这副关心弟弟的模样,让贾琏心生警惕。

  这次贾珠回来,一是为了能在贾元春进宫前见她一面。贾元春这次很有可能被选中,到时候就再也见不到她,最起码很多年内见不到。二是为了八月份的乡试。

  今年八月,乡试开考,贾珠想参加这次乡试。如果这次不考,那就要再等三年。三年的时间太长了,贾珠不想等。

  “珠哥儿,你才去青山书院读书,就要参加乡试,会不会太急了点?”贾母觉得贾珠参加今年八月的乡试太急了,要是考不中怎么办?

  “祖母,我想去试试,看看自己的水平。如果这次考不中,那就三年后再考。”

  贾政微微颔首:“珠儿可以去试试水。这次要是考不中,下次考就有了经验。”

  “娘支持你去考,你一定能考中!”王夫人对她的儿子也是蜜汁自信,觉得她儿子要是去考乡试,就一定能考中。

  贾元春附和地点头:“哥哥一定能考中!”

  贾母听完也不反对了:“既然你想考,那就去考吧。”

  贾珠在青山书院的先生是不赞成他去考乡试,毕竟贾珠才来青山书院没多久,但是贾珠坚持要考,所以这才回来和家里的长辈商量。

  贾琏听说贾珠要考今年的乡试,倒没有什么感觉,毕竟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目前,乡试对他来说还很遥远,毕竟他连府试还没有考。等他考过了府试,再去参加院试。等考过了院试,才有资格考乡试。

  贾珠回来呆两天就走了,临走的时候拉着贾琏的手,叮嘱他好好读书,争取考过府试。贾琏被他这副模样弄得鸡皮疙瘩直起。

  没过两天,贾元春就进宫参加选秀。选秀前前后后要进行七天,这七天对贾母和王夫人来说就是煎熬。七天后选秀落幕,贾元春没有回来,而是留在了宫中,成为了一名女史。

  贾母和王夫人原以为以贾元春的长相和才华能被皇上看中,直接成为妃子,没想到只是一个女史。这个结果和她们预想的相差太多,让她们一时间不能接受。

  “这几天,二房的人觉得大小姐要成为娘娘了,他们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很是嚣张得意,对我们大房的人各种冷嘲热讽,没想到大小姐只是成为了一个女史,并不是什么娘娘,二房那些人的脸色顿时变了,不敢再耀武扬威了。”赵嬷嬷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

  “这下二房的人嚣张不起来了。”

  “老太太和二太太一心想把大小姐送进宫做娘娘,没想到大小姐最后变成女史。女史虽然不是宫女,但是也要伺候宫里的贵人,还要看脸色行事。好好地大小姐不当,去宫里伺候人,不知道老太太和二太太后不后悔?”

  “后悔又能怎么样。”人都留在宫里了,再后悔也不能去宫里把人要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